爱的荒季 败北的由来看北京

作者 :

原来“北”字的本义是“背”或“相背”,它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北”字即为两个人一个向左、另一个向右背向而坐之形,生动形象地指明该字的意思是“背对背”。如在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一书的《军事》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佯北勿从。”在这里,“北”即是“败”或“败逃”,这句话的意思为“敌人假装败逃,不要盲目追赶”。

北既为背,“败北”就可以理解了。当两军相接时,是正面相向的,激战之后,败方撤退,转身逃跑,就成了背向敌方,这就是“败北”了。胜方朝着败军背后衔尾穷追,这就是“追奔逐北”,逐其背也。北即背,“败北”就是背敌而逃,逃的方向不管是东、是南、是西,都叫“败北”。

“坐北朝南”的意思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考古发现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大门朝南。古时候在选择城址时,应当“相其阴阳之和,尝其水泉之味,审其土地之宜,正吁陌之界。”北为阴,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坐北朝南,也是为了采光,因为太阳东升西落,方向朝南的房子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光线最佳,不论是屋门或屋窗朝南,还有是为了避北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为季节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风向变换不定。

古现代的寺院和道观均建在深山密林之中,往往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被民间认为是“风水宝地”。而这确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背(北)靠青山,冬可挡住凛冽的寒风,夏可迎清凉的南风;前临潺潺溪流,则提供必需的水源;深山密林又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如此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使生活在此的人心旷神怡,而坚实的岩层地基又使建筑物可历经数百年而不倒。

古代的皇帝也都是坐南朝北,治理天下,定都北方的朝代也一般比较稳固长远,相反一些定都南方的朝代往往是短命,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败北”、“北面称臣”。正因为正南这个方向如此尊荣,所以过去老百姓盖房子,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都是偏东或偏西一些,以免犯忌讳而获罪。

拿历史做比较,就单单以南京和北京作比较,其统治时间显而易见:

三国时期的吴国吴222-280建业江苏南京,

十六国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

南朝宋420-479建康江苏南京

齐479-502建康江苏南京

梁502-557建康江苏南京

陈557-589建康江苏南京

元1206-1368大都北京

明1368-1644北京北京

清1616-1911北京北京

中华民国1912-1949南京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在中国之所以选择北京建都的朝代比较多,并且能够“千秋万代一统河山”,北京在赤道以南将近40度,所以风景靓丽的大好河山尽现眼前,中国的地势也是南低北高,因此坐在高处展望眼前天下可以一览无余,哪个有叛逆之心的不法分子更是有难逃难逃法眼的感觉,阳关普照不论是从光线还是磁场上,都对坐在高处的人有利,从北面而讲南方江河交织,良田沃野,稻香鱼美,适宜百姓繁衍生息,从风水上说山壮丁水生财,北方山地丘陵多地基坚固,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因此以此作为政治中心也就稳定长久,北京作为中原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非常重要。明朝建都北京是为了“天子守国门”,防止蒙古骑兵入侵。所以从地理战略位置上说,北京在南方与北方的安宁稳定上都可一手而兼治。从一般家庭居住来说,都喜欢门前热闹后庭安静的,热闹说明人们快乐幸福安康,后庭安静,静已思远,可以提升自己的文韬武略,达到长治久安,所以坐北朝南充分选择了天时地利人和,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爱的荒季最新章节 | 爱的荒季全文阅读 | 爱的荒季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