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上人间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古代打稻桶问世

作者 :

稻子割好了,就铺在田里。听老人说,要等它晒两天,等稻把干了就把它抱回去碾出来。

古代碾稻谷是个十分麻烦的事,一把稻一把稻的从田里捆回来不说,还要用大石磙反复地碾,等稻把上的稻子都落下了才算完事。

甄肥肥一开始还不知道,直到阿旺把稻把抱回来,和老人一起折腾着大石磙忙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才明白。

以前在村里,她也因为凑热闹帮着老爸老妈用打稻桶打稻。她力气虽不小,可手劲不足。老爸打两下,她打上个五六下还是打不干净。

后来实在不行,也只能呆在家里帮妈妈洗洗衣服烧烧锅,等老爸老妈从田里回来可以吃口热呵的饭。虽然他们不说,可甄肥肥从他们捧碗都捧不牢的手上,可以看出他们真的很辛苦。

可是现在看起来,用打稻桶打稻要比这个好太多了。

“闺女,你站在这干嘛?饭好了,快叫星星回家吃饭——”老妇人不知何时来到甄肥肥身后,模着闺女垂在背后的长发,安和而又慈祥。

“星星又跑到哪儿疯去了?一上午都没看见他的人影了。”

“还不是找宇儿玩去了,你爹和阿旺这一趟也快忙出棵了,趁着饭还是热的就吃吧。我看这天下午怕还有雨要落,吃完了饭赶快把稻碾出来,甭到了手的东西还脏了——”

甄肥肥点点头,眼睛却一直看向道床外面推着石磙碾稻的阿旺和老人。

“学堂明后着要开学了,到时候娘把星星和毛毛送过去。这两天你有空的时候就到村头李裁缝家走一趟,让他帮毛毛和星星缝件新衣。第一次到学堂念书,穿新衣讨点喜气……闺女?”老妇人见闺女心不在焉,出声唤道。

“额……哦哦,我知道了,到时候我会亲自送星星和毛毛过去。”甄肥肥回过头。“娘,家里上次做屋子还剩了很多树是吧?”甄肥肥忽然问。

“树?是还有点,不过都已经破了,就搁在草棚里堆着的呢。”

“破了?那很好,倒也省了点工夫。”一个计划在甄肥肥的心中孕育而生,渐渐成形。

“闺女。你要这树……?”

“额,这个……娘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甄肥肥心情很好地挽着老妇人的胳膊。“娘,你去布碗筷,我喊星星回来吃饭——”话一说完,甄肥肥就欢快地跑着去喊她的宝贝儿子去了。

…………

中午吃饭的时候,甄肥肥把心里的想法跟阿旺和老人商量了下。

“你说啥?闺女,你说要打……打打稻桶?”老人惊愕。

“是啊!打稻桶。爹,女儿看上午你们用大石磙碾稻真的太累人了。不仅累。还花工夫,这要是一个不好心把脚伤了都有可能。”

老人没有吭声。他当然晓得这东西累,可他有什么法子。不仅是村里人,就是他的父辈、父父辈用的不都是这个法子。

“女儿曾经在一本书里看过一个图样,上宽下窄,有底无盖。呈一个倒梯形。哦,形状就像家里打米时用的升一样。”甄肥肥一边说,一边回想着村中打稻桶的模样。

“这东西叫打稻桶,有些人又叫它货桶。全部用木板制成。以竹隼拼接;它的底下装有两条两头微微上翘的木档,俗称‘拖泥’。为的是在拉动稻桶时减少稻桶和稻田的摩擦力,同时减低对压在稻桶底下作物的伤害。”

阿旺和老人认真的听着。在心里自发地构建出这稻桶的模型。

“桶底上端的四角伸出四个拉手,供打稻人移动稻桶时用力……”阿旺蹙了蹙眉,听到这儿他似乎有些不明白了。

甄肥肥忽的停了下来,把毛毛练字的纸笔拿了出来。

“我看我还是把它画出来吧,这东西光听的确很难听明白。”甄肥肥顾不得等饭吃完,将碗筷往旁边挪了挪,就着桌子画将起来。

“你们看,这就是我刚说的底下的‘拖泥’和上面的四个拉手。当然,除了这些,与稻桶搭配使用的还有稻床和遮拦……”

“稻床和遮拦?”老人疑惑。

“嗯。稻床扣在稻桶正面的内侧,上端是一根硬木,下面一条条竹片定在木桩上。那个互相间隔……大概一寸左右,这样稻把打在稻床上就容易月兑粒,也可省点力气。”

阿旺明白的点点头,心里暗暗惊叹。

老人放了碗,不自觉地将凳子移近了点,细细听闺女道来,不时瞥两眼纸上的图样。

“遮拦也是用篾片编织而成,高高地围在稻桶的左右和后方,其目的是不让打下来的谷粒飞到稻桶外面。”甄肥肥紧接着又在那个图样上添了两笔。

“有的人家还会在稻桶前面挂一只用粗麻布做成的稻桶下巴,用来收拾从前面溅出来的谷粒……”有的人家并未装什么稻床和遮拦,所有每到打稻的时候总是有不少的谷粒溅出来。甄肥肥从小跟着爸妈后面在田里捡谷粒也不在少数。

“爹、阿旺,这就是我要跟你们说的打稻桶。稻割好等它晒干后,就可以将打稻桶拉到田中,对着桶打稻。打稻人拉着拉手走一处移一处,等到一定高度便可以用团锨将它们铲进革篓里。”

“那照闺女这么讲,用打稻桶打稻就不用把稻把抱回来了?”老妇人忍不住插了句嘴。

“当然不用了。”甄肥肥笑笑。“不仅不用把稻把抱回来,还能将稻谷打得干干净净。弄下来的谷粒也只用对着革篓铲,不用在地上合着沙子灰土什么的。要是怕麻烦啊,晚上也不用将稻桶拉回来,只用在上面盖上几把稻草——”

“不过就是……”甄肥肥有点犹豫。“这稻桶虽好,可终究用的是人力,一天下来,手膀怕是也酸不过。而且这稻谷打是打出来了,把它们扛回来又要费一番工夫了……”

“哎~~”老人打断了闺女的话。“在田里忙活了一辈子,这点手力劲还能没有?你爹我这把老骨头腿不照,手头上的力气还有点。就算扛稻不行,只能帮打打稻,这不是还有阿旺在吗?他一个大小伙子一革篓稻还扛不动?”

依着阿旺的力气,别说一革篓,要是再多两副肩膀,一次扛个四革篓也不在话下。

“那……那就好。”甄肥肥微微一怔,询问般的看着阿旺,阿旺连忙点头。

下午老人和阿旺将抱回来未打完的稻把打了出来,看天色还早,就照着甄肥肥所述,开始敲敲打打起来。

甄肥肥本想请个善于木匠活的师傅帮打一个,可老人说这点事他自个儿能办。甄肥肥心想,田里的稻子还没割,不像割好了铺在田间的稻子易月兑落,可以再等两天,就不坚持。让阿旺在一旁给老人打打下手,自己忙活别的事去了。

蚕上架了,只等茧老摘茧子。

学堂开学了,甄肥肥一早起来帮星星和毛毛穿上新衣,梳好头发,一手牵一个亲自送他们上学。

方圆几个村子,就这一个学堂。哦,在这应该叫私塾。私塾前前后后加上星星毛毛不过二十左右孩童。大多孩子穿着粗布旧衣,脚上拖着穿荒的小布鞋,有的鼻子下方还挂着鼻涕。

甄肥肥在和夫子的交谈中,得知这些孩子的家境还是好的。在马回村、沙岭嘴、跑马组有很多孩子没有学上,在家帮爹娘看羊放牛。就是这些就读的孩子,也是夫子跑了好多人家,苦口婆心才劝他们爹娘让他们继续读书的。

陈夫子是这一带少有的读书人,年轻时还考过秀才,后来参加科举数次不中,就回乡当个私塾先生。

村里人一年忙到头,手上也多不出几个闲钱,孩子们上不起私塾。陈夫子多次奔波,效果不佳,依然有几个孩子辍了学。

甄肥肥唏嘘,由古至今,这种事为何总是屡见不鲜?

不过,她终于知道自己又能干些什么了——

…………

第三天头上,家里的稻桶打成了。

老人一脸骄傲地站在稻桶前,拉着闺女看他花了三天工夫弄出来的成果。甄肥肥看一处便竖一次大拇指,乐得老人呵呵不已。

阿旺也与有荣焉,满意地望着新做成的稻桶,又看看甄肥肥竖得高高的大拇指,偷偷咧起了嘴。

甄肥肥看完了稻桶,又让阿旺从前面田里取了两把稻把来,对着稻桶示范地刷起来。

甄肥肥在这里,经历了不少的事儿,什么粗活累活都干过,早已不复当时的小女孩儿。稻把上手,刷起来也是驾轻就熟,三四下就干净了。

老人和阿旺惊愣不已,想不到几块木板竹隼拼接成的啥稻桶,会这么好使。

当天下午,老人和阿旺就将这稻桶弄进了田里,试了又试。

…………

村里人见这稻桶好使,都跑来老马家取经。

不出半月,马回村的田间多出了一个个稻桶,“嘭呛嘭呛”的打稻声传遍马回村的任何一个角落——

稻桶方便好使,迅速的在民间传播,农家听闻消息者,一时纷纷效仿之——(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田上人间最新章节 | 田上人间全文阅读 | 田上人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