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无尽的时空里,一切皆有可能,远非想象所能及;而且亦无有不奇,即使是那些习以为常的平凡事物,实际上并不平凡,大大超乎现时的认知。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事物的了解越来越多,但同时亦发现我们不了解的也越来越多;而且,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认知未必是正确的,因为“科学”在很多时候都靠不住:昨天刚下了一个结论,今天就推翻了;而今天的新论断,说不定明天又不对了。所以,凡事不应盲目想信;当然,也不应坚决不信。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谈到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是一个“四维时空”,并指出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而且,运动速度越快,钟走得越慢,接近光速时,钟就几乎停止了,这就是所谓钟慢效应;另一个是尺缩效应,也就是在长度方向上运动的尺子比静止的尺子短,当速度接近光速时,尺子缩成一个点。但是,爱因斯坦似乎忽略了一点,就是即使钟能达到光速而停住了,时间可并没有停住。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光本身就是以光速前进的,但其时间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还是在一分一秒地向前走。还有,光速就是极速吗?谁能肯定没有超光速的东西?所以,相对论不完全正确,甚至是完全不正确;时空也不一定就是“四维”,可能是“五维”、“多维”、甚至“无限维”,或者是“无维”也未尝不可能!
习惯上,时间由过去到现在、未来,空间分东西南北上下,但是,这个习惯性的认知是绝对正确的吗?佛门大德曾言,“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其大意是当下的一念含摄过去未来,而空间则没有方位远近的相隔。这个观点与相对论说的完全不同:时间本身不相对,空间本身也不相对,而时间与空间两者之间更谈不上相对。假如这个观点是对的,那我们应该可以任意穿越过去未来和遨游南北西东,但为什么还是要受时空的限制呢?是观点不正确吗?还是我们还没有找到突破时空的方法?
另外,佛家言因果,凡事皆非偶然,有其因方有其果,而有其果亦必有其因。其然乎?其不然乎?佛家亦言轮回,说人生并非只此一生,而是既有前生,又有来世。若真有,那你曾经是谁?又将会是谁?若没有,那你(的精神灵魂)从何而来?又将归于何处?
还有,世人多认为未来社会科技更发达,生活更富足,真的会如此美好地发展下去吗?恐怕不见得!现代化生产的步伐极有可能在三五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因能源荒缺而从峰顶急速下滑,物资开始匮乏,生活亦从此走向贫穷。那么,几十年后的社会究竟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是越来越繁荣富足?还是从某一刻起回向落后贫穷?
下面的这个故事恰似一把钥匙,打开一扇时空之门,呈现六十年后的社会百态,而我们亦可藉此寻找和思考上述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