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落晋兮 第四章 蒹葭阁(二)

作者 :

清谈一词颜落怡自此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后来听诸葛明宣解释她才明白原来那是当代承袭汉朝的一种风气,主要就一些玄学问题进行反复辩论,一言以蔽之,就是类似于今日的辩论赛。不仅如此,那些个古人还专喜欢推陈出新,要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她原来就在想呢,古代既没电视也没电脑,人们到底是怎么生活的,现在她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都是靠这个打发日子的。诸葛明宣还告诉她,那些专好此口的人在那些固定的场所辩论不算,有些甚至还会邀请他人去自己的家中辩论,废寝忘食的也比比皆是。

疯了,这个时代的人看样子真的都是疯了。颜落怡心下嘟哝道,为了一件虚无飘渺的事情居然都能辩论到不吃饭,不睡觉。这不是疯了还是什么?颜落怡心下虽这么想,但人却还是跟着诸葛明宣踏入了清谈楼。

清谈楼内部又分为多个轩馆,现在诸葛明宣带她进入的是清谈楼的主馆潭轩馆。诸葛明宣告诉她,潭轩馆的左右其实还参差错落着许多其他的轩馆。若是她有兴趣,他可陪她一一欣赏。要说潭轩馆的内部构造其实也无什么特别之处,只是馆内的布置极其典雅古朴,返璞归真。才刚踏入,颜落怡便注意到馆内已有许多人在,那些人具是峨冠博带,席地而坐。

“我们就坐这边。”诸葛明宣择了一处离入口较近的地方坐了下来,颜落怡见状,便也随着诸葛明宣席地而坐。

唉,来这种地方就是活受罪。可怜了她的腿。

颜落怡回过头一脸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双腿。

就在颜落怡暗自伤神时,她突然听到一个清朗的男子声音自人群前端传来,“请问兄台,诗经之小雅中有一文曰斯干可还记得?”

颜落怡顺着声音伸首望去,只见人群的最前端对坐着两个男子。她睁大双眸,极力想看清两个人的容貌,无奈所坐之地离前端太远,因此她只能辨认出刚刚说话的男子便是其中身穿青衫的那一位。

“自是记得。”青衫男子对面的灰衫男子不慌不忙道,“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青衫男子点了点头,“那兄台可还记得此诗最后几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灰衫男子显然不知青衫男子吟这首诗的目地,于是问道,“不知兄台何意?”

颜落怡悄悄拉了拉一旁诸葛明宣广大的衣袂,低声问道,“他刚刚念得那段是什么意思?”

诸葛明宣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自己的衣袂,“这一段诗道出了父母对于子女的抚育之法。大意为如若家中生了男子便让他弄玉璋,如若生了女子便让她弄织棒。”

诸葛明宣话未说完,颜落怡就低呼了起来,“什么!这不是摆明了性别歧视?”

其实颜落怡之所以义愤填膺是有原因的。在现代,她所读的是语言类专业。因此她所在的班级,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外国语学院都是女子撑起大半边天。谁要是敢在他们外国语学院宣传什么男尊女卑的父系社会传统思想,那这些人的下场一定十分悲惨。

几乎就在颜落怡惊呼的同时,前端传来了一个洒逸自如的声音,“我认为此语不妥。”

“有何不妥?”灰衫男子对于青衫男子的异议倒也镇定自若。

“生男弄璋,生女弄瓦,实属不公。”

就是,就是,凭什么生个男的就给他好的,生个女的就给她差的?颜落怡心里咕哝道。

“有何不公?自周以来,一直如此。循环往复,概莫能外。”

“那兄台觉得男子地位理应高于女子乎?”

灰衫男子略作思索,道,“那是自然。易经曾言,乾为健,坤为顺,乾为天,坤为地,乾为阳,坤为阴。既然男子为天,女子为地,那么女子本应顺着男子,男子地位自是高于女子。”

“那也是前人之言。兄台可曾想过若是自古以来,生男弄瓦,生女弄璋。女子或许未必不如男子?”

先前还在滔滔不绝的灰衫男子被青衫男子这么一问,显然呆愣了下。

“但看商朝妇好,卫国许穆夫人,齐国钟无艳,汉朝文有班姬,蔡文姬,武有吕母,迟昭平,哪个女子不是巾帼不让须眉?”

“兄台所言只是凤毛麟角,为数少矣。”

颜落怡听到这里,也不知怎么腾地一下便月兑口而出,“就这样还嫌少?真不知害臊!”

话音刚落,颜落怡便注意到周围的人像是被下了什么咒语一般开始纷纷回首,目光无一不投向她。一时之间,身旁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糟了,颜落怡下意识地捂了捂自己的双唇,她刚刚好像太激动,不知不觉说话声音太大声了。该不会是周围的人全听见了吧?

“那边后端的兄台,”灰衫男子似乎已然注意到了后端传来的动静,“如若有话要讲,请至前端。”

颜落怡听完顿觉心下一阵慌乱,便急忙用求救的目光转向诸葛明宣,希望他能缓解此刻的尴尬气氛,但没想到诸葛明宣却只是对她露出一抹温和的微笑,轻声道,“落落不必紧张,你只需说出自己心中所想便是。”

不会吧,他也不帮她?这个诸葛明宣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又不是不知道她肚子里究竟有多少墨水,难不成是想害她当众出丑?颜落怡思绪一片混乱,望着那些好奇的目光她立时有种手足无措之感。她若是站起来,那又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她若是这么坐着,那肯定免不了周围时刻传来的打量眼光。唉!什么叫骑虎难下,她今日可总算体会到了。就在颜落怡徘徊不定间,她突然感觉到身旁的诸葛明宣轻柔地将她扶起,宽广的衣袖不偏不倚地挡住了众人猜测纷纷的视线。

“你……”颜落怡本想询问,但耳畔却柔柔地传来一抹令人安心的声音,言语虽轻,但却足以让她听清。

“别怕,有我在!”

凝视着眼前近在咫尺的熟悉脸庞,颜落怡方才还无措的心竟莫名地平复了下来。深吸一口气之后,她落落大方地朝前方走去。

看清后端所来之人,两个跪坐前端的男子不禁都微怔。

“姑娘方才似有话要说?”还是青衫男子先回过神。

颜落怡这时才看清青衫男子的真实面容。只见那人面如美玉,貌似檀郎,此刻唇角微扬,竟是说不出的文采风流。

颜落怡点了点头,将目光投向灰衫男子。灰衫男子虽不及方才说话的青衫男子来得俊美,但也星眉朗目,卓尔不群。

“我不同意你刚才所说。”

灰衫男子显然还没从颜落怡突如其来的话语中回过神来,只是怔怔地问道,“姑娘何出此言?”

“你,”话才出口,颜落怡立刻意识到所言不妥,于是改口道,“兄台刚刚说女子不如男,那可曾听说过花木兰替父从军,梁红玉助夫抗金,杨门女将佘太君?”

“这……”这位姑娘所言之人,为何他从未听过?

非但灰衫男子一脸雾水,青衫男子也是满面疑惑。他所读过诗书不少,但眼前这位姑娘口中之人,他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莫非这位姑娘有惊世之才?青衫男子心中思索道。

“你连这几个人也没听说过,那又怎么能往下断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十二余载,屡立奇功;梁红玉帮助夫君平定叛乱,世人称奇;一代女将佘太君更是十分了得,十七岁奉命出征便连胜一十八阵,即使年迈至七十多岁还主动请缨,上阵杀敌。更别提杨门一家七个儿媳一个女儿,那是个个英勇善战,武艺非凡。就连家中一个小小的烧火丫头也能披挂上阵,统领三军。试问,你们男子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颜落怡越说越激动,分毫未注意到一旁云里雾里的两人以及其余听众困惑不解的目光。

“请恕在下学识浅薄,敢问姑娘口中之人是何朝之事?”灰衫男子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那个。”糟了,她说得太过慷慨激昂,一时之间竟然忘了朝代之事。看他们都一脸疑惑,那她口中的那些女将应该还都是后朝之事。如果是这样,那她现在可怎么继续瞎掰圆场啊。

“不好意思,舍妹让诸位见笑了。”就在颜落怡思虑着如何堵住悠悠之口时,后端传来一抹熟悉的男子声音。

“诸葛明宣?”

“是诸葛明宣。”端坐之中有些人似乎认出了说话之人,馆内顿时开始沸腾,惊讶赞叹声逐渐不绝于耳。

“原来这位姑娘是诸葛明宣的妹妹?”

“怪哉出口不凡,能言他人未闻之事。”

颜落怡看着微笑向她走来的诸葛明宣,一时居然忘了言语。

“姑娘是诸葛明宣的妹妹?”

“你是明宣的妹妹?”几乎是同时,灰衫男子和青衫男子都是一脸震惊地看着她。

“我……”她什么时候成了他的妹妹了?

“子敬兄别来无恙啊。”诸葛明宣笑着将目光投向青衫男子。

“明宣你何时多了个妹妹我怎地不知?”他和诸葛明宣相识已久,他怎么不知他还有个妹妹。

面对子敬的疑问,诸葛明宣坦然自若道,“落落是我家一位远房亲戚,不日之前才来投奔于我。”

“原来是这样。”青衫男子了然地点头,继而对着诸葛明宣笑道,“令妹饱读诗书,见识广博。方才所言,在下实属未闻。佩服佩服!”

“哪里,哪里!子敬兄谬赞了。舍妹不过是专好读些散佚的番邦文字罢了。”

诸葛明宣四两拨千斤,轻轻一言便堵住了悠悠之口,众人听完更是面露无比钦佩之色。

颜落怡霎时傻了眼,怎么情势突然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梦落晋兮最新章节 | 梦落晋兮全文阅读 | 梦落晋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