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姻缘今古情 第十九章 血书陈情解危难

作者 :

玄宗皇帝在御书房外漫无目的的踱步,心中是惴惴不安的。

他抬头看看天,铅云低垂,天色晦暗、阴沉,燕子打着旋儿贴着湖面飞过,似乎酝酿着一场大雨。玄宗低低的叹了一声,晴热许久,终于要有一场大雨了。他最不安的是朝廷时刻有疾风暴雨来袭,没有人喜欢这种政治暴风雨。他往往会席卷朝野,引起天下恐慌

玄宗所以心里不安,因为今日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太尉三司将在大理寺公堂上堪问太子谋逆一案的三位当事人。他心里是矛盾的,既希望案情水落石出,又希望查无实据。他不想伤害儿子,不想在儿子做了十六年储君之后,东宫又易主,更不想使杨妃得到目的,让瑁儿做太子。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夺走了儿子的爱妻,此事始终是父子之间一道解不开的心结。

刑部尚书胡够、太尉岳铃、大理寺卿张仲义三位主管刑律的官吏在大理寺公堂上传讯王忠嗣、哥舒翰、郭子仪三人。

公堂正中‘明镜高悬’四个字异常醒目,气氛庄严,肃穆,衙役公差排列两侧,三位主审并坐公案后。

郭子仪等人仍着官袍从容走上公堂。

张仲义忙说:“三位大人为国家出生入死,劳苦功高,为三位设座。”

胡够忙制止:“张大人,他们是嫌疑犯,公堂之上焉能让人犯坐下受审?不用他们跪下听审已经相当有情面了。”

张仲义反驳:“皇上命我等堪问,不是正式审判,理应请他们入座。不然,为何不把他们投入大牢而是让他们在家里候传?”

张仲义是个正直无私的好官吏,办案公道,公正,而胡够岳铃二人纯为杨国忠的死党。皇上让这三个人来问,是有一番用意的,不能全用忠直官吏,也不能让杨国忠独断,让他们互相制约才可以查出事情的真相。

在张仲义坚持下,三人在公堂上坐下听审。

岳铃迫不及待的一拍惊堂木,喝问:“王忠嗣,太子殿下要你何时挥军攻打长安?快从实招来!”

王忠嗣语气平淡,态度从容:“下官有十余年未与皇太子有丝毫联络,太子又如何会让我攻打长安?”

“狡辩!”胡够冷冷地说:“不要以为我们没有办法让你说实话!”

王忠嗣答:“大人要下官说实话,实话就是一切都是奸人的子虚乌有。”

“放肆!证据确凿,你还敢诡辩?”胡够吼道。

“谁都可以伪造一大堆证据,证明你胡大人有谋乱之心!”王忠嗣反问:“胡大人相信吗?下官也能提供许多证据?”

岳铃气极,把目标转向哥舒翰:“你和王忠嗣如何奉太子之命要董延光拖延吐蕃战事,要他故意战败?”

哥舒翰叹口气:“董延光指挥不力,战败而归,与太子何干?你也太牵强了。”

胡够取出桌上一封书信:“这是皇太子写给董延光的密信,你们自己看吧!”

这封信上说:董将军不要太卖力,一旦打了胜仗,皇上高枕无忧,又将宠幸后宫,轻视本王了。并说本王已联络哥舒翰和王郭三位爱卿,只等时机一到,即举大事。下面还盖有太子的金印。

哥舒翰怒火直冒,吼道:“一群不怀好意的东西,如何偷盗太子印玺写信诬陷?这世道还有天理吗?”。

岳铃又问:“郭子仪郭大人,太子要你朔方军严阵以待,只等安禄山作乱就呼应起兵,太子是怎么与你密谋的,快招!”

郭子仪正气凛然地说:“太子从不过问军国大事,我们也没有过任何密谋,休要歪曲事实,牵强附会,构陷太子,挑拨皇上父子之情的罪名会让几位大人夷灭满门的。”

岳铃啪的一声拍着惊堂木:“本官倒想看看是谁夷灭满门?”

胡够又拿出两张写满字的纸说“本官这里有证据。前些日子,广平王与太子在王府寝宫的密谈内容,三位大人看看吧!”

上面记载着太子与广平王李豫谈话的内容:广平王为皇妹下嫁之事,大为生气,要找皇上评理,太子为了提醒儿子,把十几年前三位皇子被杀一事祥告,这本来是事实,他们父子确实谈过这些话。

可是下面的内容简直是不堪入耳,借题发挥。太子要广平王忍辱负重,不要得罪皇上,借机护送公主成亲。到范阳后,再联络安禄山,首尾呼应,打入长安,太子即可逼父皇禅位,那样他们父子就熬出头了。

这些信件原本杨国忠已呈于皇上。因为要堪问三位涉案者,杨国忠又找皇上要了回来。皇上是思虑再三才给他的。

三位身经百战的忠良看到奸佞无中生有,费尽心机伪造这么多所谓的罪证去污蔑太子,又悲又愤,奸人真是见缝就钻,甚至无缝也在挤。太子与儿子在寝宫的私下言语他们都有办法探知,虚中有实,实中加虚,用心良苦啊!郭子仪心底暗叹,却也没有说话。

胡够见三人沉默,暗暗得意,又问:“郭子仪,太子要广平王与安禄山何时起兵?详细安排如何?你可是太子的心月复,不会不知道吧?”

郭子仪冷笑道:“广平王与安禄山何时起兵?大人应该去问广平王,下官如何得知?”

“郭大人,不要以为李豫不在京中,皇上就无法治其罪,他日回来,本官一样要召传李豫到公堂堪问。你说不知道,为何李豫刚刚出京,你就叫女儿郭芙追去?你叫郭芙给李豫送去什么指令?快讲!”胡够又拍惊堂木。

郭子仪朗声质问:“胡大人,广平王虽有嫌疑,但在皇上定罪之前,他仍然是尊贵的王爷,皇上宠爱的长孙,大人竟然直呼其名讳,试问胡大人,你把皇家的威仪和朝廷的法度置于何处?”

胡够情知语失,直呼皇子皇孙姓名,那是犯上不敬,忙住口不语。

王忠嗣步步紧追:“大人既说广平王要与安禄山一同举兵,那么他日回京,大人还有传王爷上堂问话的机会吗?”。

胡够被郭、王二人连番质问的面红耳赤,句句被他们逮到语误。恼羞成怒,大声下令对三人用刑。

“不可!胡大人,皇上尚未正式审讯,岂能用刑?”张仲义忙阻拦。

“要这么问,他们永远也不会招供,既是三司会审,又有确凿证据,不用大刑,如何能有结果?”胡够仍然要用刑。

公差衙役把一套套令人触目惊心的刑具搬到堂上,把三位忠良置于残酷的刑具之上。张仲义不忍再看,转身垂首,心甚难受。

无数套刑具加身,三位心存正义,意志坚强的良将忠臣已是遍体鳞伤,伤筋动骨,痛苦的五官挪位。但是他们依然是大义凛然,不吭一声,咬紧牙关挺住,未屈打成招只言片语,他们坚信世上还是有天理的。

岳铃、胡够二人非常失望,有史以来,很少有人受了这么重的大刑仍不肯招供。这三个人真不愧为在马背上生活的勇将,如铁打一般,真难对付,软硬不吃。只有先关入大牢。择日再审了。

张仲义心底着急,这样下去,他们就是没有诬陷太子,他们也可能被这两个走狗折磨死了。突然,两个内侍大步上堂,朗声说:“皇上口谕:宣王忠嗣郭子仪哥舒翰三位大人进宫面君!”

张仲义长舒了口气,皇上召他们入宫,案子尚有有转机。

三人双腿骨头俱折,浑身血迹斑斑,根本走不了路,是被御林军扶进御书房的,他们无法向皇上行大礼,只能趴在地上。

玄宗看到三人的惨状,大惊:“三位爱卿,为何成了这样?”

三人垂头不语。他们不知道皇上到底会相信谁?

“朕只要三司堪问,谁叫他们用此大刑?”玄宗怒问:“他们三个,是谁对三位爱卿下此重手?朕决不轻饶!胆敢这般折伤朕的擎天之柱,是谁?”

王忠嗣听出皇上的口气没有把他们当做逆贼,回答:“不是张大人,他是一位是非善断的好官吏。”

“朕明白了。”玄宗叫进几个太监:“速传朕旨,革去胡够,岳铃二人刑部尚书。太尉之职,贬为明州江夏太守。”

郭子仪大声说:“皇上,臣等对朝廷绝无二心,与太子从无私交,歹人盗用太子印玺,诬陷,臣等纵粉身碎骨也不能屈打成招,枉害太子啊!”

玄宗思索良久问:“你们真的没有接到太子任何暗示,欲篡帝位?”

“太子忠厚仁孝。温顺贤良,怎么可能做出有违人臣礼仪之事。皇上切莫听信奸人挑唆,伤害父子之情!”王忠嗣以头触地,痛声说。

玄宗默然一会儿才说:“三位爱卿,各自回府养伤,朕会传最好的太医,务必使三位恢复如初,大唐不能少了你们的忠勇气概,此事,朕会有决断。”

玄宗独自在玉阶上踱步,心中仍有疑问,太子若无心,杨国忠与一班大臣怎么说的头头是道?他们不会不知诬蔑太子的后果。豫儿为何定要送妹出嫁?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早晚兄妹也要分别。难道太子真的遣豫儿与安禄山密谋?去年朕就有心禅位,可是他极力不受,难道这些忠孝言行都是装出来的?

玄宗忽然有些恐惧,以豫儿的本领,一旦他们父子真有心篡位,朕是无论如何也防不了的。可是朕若废了太子,真忍心对豫儿下重手吗?如果对太子的子女不加贬黜,要是豫儿利用李光弼,郭子仪的兵力。加上他们几兄弟,大唐定将祸乱不止啊!一时间,玄宗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有太监送来了杨国忠的奏表,表中陈述太子诸子势力庞大,一旦生乱,必危害到天下的安定,要求皇上废杀皇太子,赐死广平王,建宁王等五位已成年的皇孙。

这个杨国忠,真的要赶尽杀绝吗?豫儿、倓儿都是朕的亲孙儿,为了这么一个不知真假的事件,就要他们全都死吗?玄宗头昏脑胀,倒在龙椅上睡着了。忽见太子李亨气势汹汹的进来喝道:“父皇做了五十年龙椅了。应该让给儿臣了吧?”

玄宗正要说话,又见豫儿倓儿随后跟进,他们全都面无表情的说:“皇爷爷,您老了。该休息了,还是让我父王来替您管理大唐天下吧!”

玄宗又怒又气:“你们你们好好啊!”

“皇爷爷,如果父王不当皇帝,豫儿哪有机会坐龙椅啊!”

玄宗大怒忙叫人护驾。

豫儿冷笑道:“皇爷爷别叫了,宫中的人都是我们的,你已经没有能力反对了,还是快些宣布禅位给太子吧!”

玄宗一阵急火攻心,大叫一声,吐出一口血。

“皇上!皇上!”忽听耳边有人在唤他玄宗睁眼一看,御书房里除了自己,只有两个太监,定定神,终于明白刚才是在做梦。太可怕了!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可能。皇室之家,什么事都会发生。他的心动了下,如果太子不是太子了,豫儿、倓儿也不在了,就就永远没有威胁了。

玄宗心乱如麻,不停地走来走去。一想到他最疼爱的豫儿要死,他的心忍不住揪紧,很疼。

一个太监奏报:“广平王妃沈娘娘候传。”

玄宗大奇,孙媳此时来见,难道她知道杨国忠奏表的内容?忙命宣入。

沈妃凤目含着平静的神色,款款迈进,盈盈拜倒:“孙媳沈珍珠叩见皇爷爷!”

“孙媳啊,豫儿不在,一向可好?”

“谢皇爷爷关爱,王爷时常不在家,孙媳已经习惯了。”

玄宗又问:“孙媳此时来见朕,有事吗?”。

“我家王爷于范阳途中有家书一封,嘱咐孙媳亲手呈于皇爷爷!”沈妃双手捧着一张花边签纸。玄宗命内侍取过。

玄宗打开一看,顿觉心惊肉跳,双目模糊。这是一封通篇皆用鲜血写下的家书,他注目去阅读:

“孙儿李豫书呈皇爷爷御览:离京半月有余,不知皇爷爷安否?身体有恙么?孙儿十分牵念,奈旅途在前,暂时还不能回京问安。望珍重,勿为孙儿挂心。

“孙儿于途中时时忆起儿时情形,皇爷爷宠爱孙儿,超越古今,史无前例。纵然我的父王也无法比拟。在豫儿心中,皇爷爷最重,无论将来身在何方,永感疼惜,欲思报答。

“近日忽闻有人密奏父王欲篡帝位,忤逆皇爷爷,也曾生气。皇爷爷于父王有养育之恩,眷爱之情,为何要生歹意?然冷静之后,前思后想,又觉没有可能。

“多年来,父王言行谨慎,忍让百官,对皇爷爷尊敬孝顺,洁身自爱。足不出宫,甚至对儿女的爱都已忽略,一心一意孝敬侍奉皇爷爷,竟然有人设尽机关,诬陷于他。离间皇室的父子深情。

“皇爷爷可曾记得三年前的那一幕?也有人密告皇甫惟明与孙儿娘舅韦坚谋助太子篡位,而结果却是空穴来风?孙儿伏愿皇爷爷三思详查,莫让奸人挑唆骨肉之情,造下千古遗憾之事。汉武帝的思子宫让万载同哀。孙儿希望悲剧不要再重演。

“更闻有人截获父王秘传几位忠臣的书信,笔迹颇似父王所书,孙儿以为要辩真伪却也不难。可让父王再写一封类似书信,请朝中众位大臣认真负责的辨别,即可知晓父王是否有书信联络将帅图谋不轨了。至于太子印玺,一则奸人可以盗取嫁祸,二则更为省事的以假乱真,干脆伪造一方金印。

“皇爷爷儿孙满堂,乃是天下第一福寿双全之人,可以任意改立、废黜皇太子。然而若使奸佞有心构陷,或者皇爷爷所立储君不是他们心目中的人选。他们还会设出奇迹怪谋予以加害,也许多年之后,继承大唐社稷的很可能是皇爷爷的最后一位亲生儿子”

玄宗看到这儿,脑子里忽然出现一幅画面,他的二十多个儿子一个个先后死去玄宗的心嘶疼了,接着往下看:

“皇爷爷是仁君,是慈父,当然不可能让这样的惨事发生,不可能眼见奸人迫害自己的亲生骨肉无动于衷。孙儿也不敢为父王诡辩,如果皇爷爷不肯再信任他,可以更改册立其他皇叔伯,但求留我父王性命。孙儿多年来从师在外,没有时间尽人子之孝道,乞望皇爷爷赐给孙儿孝敬父王的机会。

“孙儿在此割破肌肤,血写家书一封,以示父子祖孙血浓于水,不可分割的骨肉之情,但望皇家安宁祥和,勿再发生骨肉自残的悲剧。

“孙儿再拜皇爷爷,唯祝龙体安康,寿比南山。

不孝孙儿李豫伏拜顿首。”

玄宗的心随着孙子这封饱含真诚的家书跳动着,一字一句都令他心灵震动。他不禁痛声呼唤:“朕的豫儿啊!你让朕心疼啊!”

一时间,玄宗双目含泪,往事一幕幕重现眼前,这封血书挑起了他对亲情的珍惜和渴望。祖孙父子曾经的亲密无间,多么值得回味?朕是君王,但也是父亲,是祖父。特别是豫儿,豫儿啊!你用鲜血救过朕,今天又用鲜血来唤醒、感染朕。你让朕怎么忍心漠视血脉亲情?

血书上的每一个字娇艳欲滴,望之令人肝胆俱碎,也让玄宗多年来淡薄的亲情涟漪重又荡起惊波骇浪。

玄宗安慰沈珍珠几句,低声让她回府。然后传旨宣太子李亨入宫。

沈妃一直静静地观望着皇上,她放了一半的心。皇上还是在乎亲情的,只有王爷才想得到从源头着手,帝王疑心最重,这个时候你一再辩解,越描越黑。不但于事无补,更让皇上不踏实。只有血脉之亲才能让人信服。人人都是有感情的。

皇太子李亨已心灰意冷,十几天的禁足生活,他早已不抱任何希望,生与死,荣与辱已经不重要了。日日在花园里与东宫总管李辅国对弈几局。消磨时光,做了十六年窝囊的皇太子,说起来还不如平民百姓,百姓只求温饱,儿女绕膝,天伦之乐。而我为了生存,讨好权臣,甚至对儿女的疼爱都不得不隐藏,把心思都用在讨父皇欢欣之上。这样低调,仍有人要加害。

接到圣旨,李亨不知吉凶如何,但仍然从容的坐轿进宫。

玄宗望着匍匐案前的儿子,顿起怜意。心中涌起一阵为人父的舌忝犊之情。“你受委屈了!”玄宗爱怜的望了望儿子,叹道:“非是朕怀疑你,这几十年坐在这里,深觉高处不胜寒哪!如果自己的儿子都要反对朕,算计朕,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父皇天恩,儿臣深感于心,经过这许多波折,儿臣不宜再居储位,请父皇降旨废黜儿臣,但望不要伤害儿臣的子女。”李亨含泪说“孩子们是无辜的,我这个做父亲的亏欠他们太多了。他们也都是父皇的亲孙儿。”

玄宗轻声说:“朕曾经是想过废黜你,甚至还有过赐死的念头。朕想起了当年一时冲动冤杀的三位皇子,悔之莫及,你们都是朕的亲生儿子啊!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豫儿,他感动了朕,他用人间最真、最纯的亲情使朕无比珍惜拥有的亲人。你生了个好儿子,大唐皇室都将以他为荣啊!”玄宗把那封血书抛到李亨面前。

看到儿子动至真情的血书,李亨的泪水情不自禁的流下。心里五味翻滚,豫儿,我以为你只有鲁莽,只有狂妄,粗枝大叶。原来你也有心细如毫的时候,这份智谋,胆识为父望尘莫及。

豫儿从小离京,二十一岁了,我们父子在一起的日子真是屈指可数。他历尽九死一生的危难,回到家里,我却未能好好疼爱他,反而时常斥骂他,他在我身上何曾感受过父爱?豫儿,我的好儿子。即便如此,你心里仍然把父王的安危看的这样重,你可真是一个至纯至孝的好孩子。

豫儿智勇双全,胆大心细,可谓文武全才。你可一定要平安回来,我会用心去爱你,再也不把心事藏起来了。

午后的阳光,斑斑洒落,隐射过薄薄的窗纱,疏疏的映在壁纸上,恍若春闺少女一个幽若的梦境刚刚清醒。

御书房里,小太监取过一只皇上向来最中意的檀香,置于金漆虎兽香炉中,点燃之后,一股雾白轻烟飘出,慢慢的缕缕幽香沁入鼻孔,含蓄而不张扬,香醇而不过度。

玄宗缓缓坐在御案后,细细品评这缕幽香。三年前,杨国忠李林辅二人密奏刑部尚书韦坚,也就是太子妃韦氏的兄长,边方节度使皇甫惟明意图拥立太子篡位。高力士,郭李等人百般陈辩。朕调查了数月。也没有可信的证据。太子上书意与韦氏离异。此事与韦氏何干?她是豫儿的生母,何忍让豫儿伤心?所以,朕只是杀了韦坚与皇甫惟明,以安人心。

现今这事,与三年前何其相似,恐怕又都是杨国忠故技重施。朕宠爱贵妃,事事包容他。他居然一次次的加害朕的儿孙,为了爱妃,朕不舍得对其施以严惩。只是从今以后,对待儿孙之事上,定要谨慎了。真是李豫的血书唤醒了他,他也知道是杨国忠搞鬼,为什么要无端怀疑?图添烦恼?

玄宗于三日后下诏:贬王忠嗣为汉中太守,董延光消职为民,流放岭北。哥舒翰,郭子仪原职不变。太子李亨仍居储君之位,一切如常。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动用一切计谋,仍然未能撼动李亨的太子宝座,杨国忠生了恐惧之心,一旦太子登基,杨家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定会落下灭门之祸。

杨贵妃瑰丽华美的裙角拖曳于地,似天边舒卷的流云,霞光异彩,裙摆上用了五色珍珠镶嵌着凤凰图案,远远看去,金黄灿烂。整个裙子绣着五彩斑斓的枝叶花纹,每一个花瓣,每一片叶子都是极尽韶华,可以说这衣裙占尽了天地间所有的春光。这红与翠金与银都似到了富贵最高境界,到了极点,世无常开之花啊!

杨贵妃目注李瑁,忽然间真情流露,柔声说:“瑁郎,对不起,真是我无能,已经用尽了全力,也不能斗过李亨。”

李瑁大吃一惊,他与杨玉环虽然时常见面,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与他如此亲昵过,更是克制着彼此的心意:”贵妃娘娘,你已是父皇的女人,在皇宫之中,千万不要沿用旧日称呼,李瑁不能做对不起父皇的事。“

“是皇上先对不起我们,”杨妃愤然道“是他拆散了我们。”

“作为儿子,我不能妄议父皇的是与非,娘娘,安心侍奉父皇吧!至少他给与你和杨氏一家的富贵,我永远也给不了你。”李瑁顿了一下又说:“我再一次劝劝你,恳求你,不要再算计我的皇兄了,我从来不想当皇太子,我的皇兄是难得的好人。我更怕自己会和父皇一样,不顾亲情伦常做出世人不耻的事。”最后这句话,李瑁说的很低,听得出他心里对夺妻之事耿耿于怀。

杨贵妃未再言语,但是她心里是有数的,这些年就是因为有这个计划支撑才得以在皇上身边强装欢笑十几年,甚至她和李瑁所生的三个子女至今仍不知道自己是他们的母亲,见面还以贵妃娘娘相称。亲生儿女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认,这一切都是这个昏君造的孽,要我放弃,岂能甘心?

杨国忠肥胖的身躯一闪而入,发现李瑁,忙拱手道:“寿王殿下安好。”

李瑁客套几句。杨国忠随即说:“殿下千万莫在贵妃宫中停留,一旦让皇上猜疑,于殿下,于贵妃皆百害无一利。”

李瑁转身离开了长。

杨国忠本想责备几句,看到妹妹苍白忧郁的眼神,有些不忍,遂改为叹气:“这个计划,本来可以一举多得,让李亨父子永不翻身,偏偏那几个武夫软硬不吃。皇帝又插手,闹得功亏一篑。”

“哥哥,你知道皇上为何改变主意,李亨储君之位安稳?”杨贵妃很快就恢复了常态。

杨国忠一脸疑惑,摇头不语。

“那是因为李豫由巨鹿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一封血书。”杨玉环道:“闻听当日皇上看了李豫的血书,热泪盈眶,遂改变原意,所以李亨才稳居太子之位。”

杨国忠又气又恼:“这个李豫,真是阴魂不散,本欲让他到范阳,纵然安禄山不杀他,必也元气大伤,我在京中毫无掣肘,专心对付李亨。想不到他在外面,仍有左右皇上的本事,我太低估他了。”

杨妃默然了,她似乎感到累了,是啊,人要是终日活在仇恨与算计之中,的确很累。

“这回我倒希望李豫不让公主下嫁,那么胡儿势必立刻起兵。”杨国忠忽然又说:“妹妹,你侍奉君王十六年了,是不是应该给皇上生一位皇子了?”

杨妃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哥哥,你这是”

“皇上当年允诺,你若生下皇子,必为帝位继承人。”杨国忠缓缓地说。

杨妃恍然大悟,轻轻咬了一下嘴唇。

数日后,玄宗携杨贵妃在御花园散步,园中花香四溢,菊花虽已凋零,然桂子仍清香扑鼻,随着微微的和风散入空气中。使得满园皆是浓烈的桂花芳香。

杨妃娇羞的靠在皇上肩头,如花秀靥微含笑意。突地,杨妃一阵恶心,很难受的样子。

玄宗立命传太医,又一叠声的命宫女扶贵妃娘娘回宫休息。

“恭喜皇上,贵妃娘娘已怀上了龙种。”

玄宗又惊又喜,握住杨贵妃双手,激动地说:“朕已经六十多岁高龄了,有些年没有尝过再为人父的喜悦,爱妃,你为朕带来了天大的好消息!”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两世姻缘今古情最新章节 | 两世姻缘今古情全文阅读 | 两世姻缘今古情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