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锦商 88口碑传开,需求增大

作者 : 靓

收费章节(12点)

端午,私塾放假一天。村里有骡马车的人家,有小货郎家、村长家、里正家及常四叔家。小货郎家在前一天就全家出发去易安县,在亲戚家住一晚,第二天看龙舟赛。

后来好儿听说村长家在易安县也有亲戚,但村长极少提前走人,大都是在端午当天去,顺便捎上几个村邻,里正家也是如此。而常四叔家的骡马车,更不用说了,自家的大儿子和两孙儿,以及左邻右舍的几个大人和孩子,总之车厢车头坐得满满登登地。

今年,村里又多了一户有骡马车的人家,即好儿家,能捎带的村民又多了些,万永林负责驾车,徐大才跟他坐一起,车厢内,除了好儿一家四口,还有林大梅,稻儿米儿兄妹俩,黑五黑七小哥俩,春儿及一个叫燕儿的小姑娘。哦,还有六儿,他本来是跟哥哥四儿坐自家马车的,见春儿今年也去,就跑来挤好儿家的车。

四辆骡马车一起出发,大伙儿一路说说笑笑,中午时分直接到易安江。

端午龙舟竞技,是易安县除了过年以外最隆重热闹的一项节日活动。十里八乡的百姓,只要有点儿条件,都要在这天赶来观看这场顶级盛事。

这一天,易安江两岸观看者如云,鼓声阵阵喧天中,各龙舟如离弦之箭,在白浪飞花中飞速前进,光着膀子的汉子们,齐心之下百桨翻飞,释放出一种赏心悦目的力量之美,岸上的人们吆喝震天,各自为看好的那一队加油鼓舞,气氛浓烈而扣人心弦。

这里的龙舟赛除了比速度,看谁最先到达那条红线,最后还要看过了红线后,谁抢先抓到那一只游在江面的鸭子,谁才是最终胜利者。

红线那边,龙舟塞进行得如火如荼,这只白毛鸭子犹自在红线那一边悠哉地游水,丝毫不予理会赛事,远远望去,一动一静之间,画面相映成趣。

当第一支龙舟冲破红线,舟上的一名汉子,噗通跃入水中,手臂划动向鸭子游去。

白毛鸭子大约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一点也不笨拙迟钝,察觉有异,立即游得飞快,身后留下一圈圈荡开的涟漪,有时还嘎嘎叫上几声,仿佛在说:想抓我?没门!

汉子显然是名游泳好手,他深吸一口气,猛地一头扎入水下,试图从水下游过去抓住鸭子。

而这时,又有两队龙舟同时冲过红线,两名汉子同时跳入水中,奋力向鸭子游去。

白毛鸭子真是聪明又警惕,它选择了九曲十八弯的游水路线,几名水中汉子楞是抓不到它。旁人看得替选手着急,也有人叫喊着鸭子快跑,好儿看得津津有味,她甚至有些怀疑这只鸭子是不是也穿越过来的。

最终,白毛鸭子被第二个冲破红线的龙舟队选手抓获,他高举着鸭子在水中大笑,队友们激动地纷纷跳入水中,将那汉子和他手上挣扎的鸭子托举起来,高声欢呼。其他选手悻悻而归。

易安县的县令当场宣布颁发奖品,抓获鸭子的一队夺得桂冠,奖励三百两白银。第一支龙舟队虽然率先冲过红线,却失利于抓鸭子一关,屈居第二,获得二百两白银。第三名获得一百两白银。第四、第五名分别获得七十两和四十两白银。

龙舟赛结束后,慢慢散去的百姓们意犹未尽,边走边议论刚才的精彩赛事,此时太阳正往西边慢慢倾斜,好儿有心想逛逛易安县的念头,只能作罢。回去后,龙舟赛话题在村里很是热了好些天。

好儿家的蔬菜超市,品种不断地丰富,桃、李、牛甘果出现在超市货架上。主做调味品的葱姜蒜,冬天延续的生菜、菠菜、白萝卜、胡萝卜、白菜、油麦菜、苦麦菜、兰豆苗,薯类中的土豆、番薯,之后接着茼蒿、豆角、瓜花瓜苗、苦瓜、空心菜、黄瓜……陆续登场。不但有别家所没有的新菜呈现,而且总是抢先一步上市,菜相佳,味道更好。

蔬菜超市的名声从罗仁镇传到了其他镇、县,听说温家专门种植瓜菜售卖,一些东家、掌柜或管事亲自过来蔬菜超市,看到里面琳琅满目、整齐有序的各种蔬菜瓜果,价钱也公道,惊诧之余挑买了部分回去煮吃,很是满意。一些酒楼的东家或自己亲自过来,或派可信赖的人过来洽谈签订长期采买事宜。

签订的合同多了,需求量跟着扩大,好儿家的两个菜园子,已难以满足目前的需求情况。

而罗仁镇的菜市里,原本卖菜的有八九摊,他们都是自家多种出来,拿到镇上卖了贴补点家用,如今随着蔬菜超市的崛起,来菜市买蔬菜的,越来越少,难以维持的情况下,最后只剩下两个人苦苦坚持着。

好儿将菜市的情况看在眼里,心中有了计较。

虽然,她的空间里也可以开垦更多的菜地种植,但凭她一人之力,实在无法忙顾,再者,她的意念运力,没有丝毫进展,即使在空间里能种出更多的菜蔬,光是搬运出来,估计就能把她给累翘了。

因此,买地扩种,紧在眉睫。

经历了之前的系列事件,好儿对事情的考虑,比以前更深了些,如今罗仁镇的菜市场里的菜蔬买卖,可以说已形成温家垄断的趋势,原本那些散卖的菜农,会不会心里有怨气?而一旦怨气被有心人挑拨,会不会又发生类似的破坏事件?

吃一堑长一智,好儿不允许再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她必须想个法子,将这种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

租赁那些人家的菜地种植,不现实,因为那些菜地分布得零散,面积也小。就落日村的二十来户人家的菜地来看,估计别村的情形也差不多,这个法子行不通,毙掉。

继续买地扩种,然后雇人管理照料,可是她要怎么在水中掺入空间的湖水而不被人发觉呢?自家的菜蔬菜相好,口感更好,有隐隐香气,完全是因为浇菜的水中,掺有空间湖水的缘故。如果能解决掉这个问题,此法应该可行。

但是。照料菜园子并不需要多少人手,本着同村相帮,她得优先考虑雇本村的村民。

好儿不禁叹口气,若是能把蔬菜超市开到江东县或易安县就好了,这样的话,在罗仁镇的蔬菜超市,只卖批发,不零售,也就不会影响到那些菜农的散卖,而靠着合作的一批大中客户,蔬菜超市也不会影响到收益。

可是啊,去县城开店,哪有那么容易呢?在罗仁镇这么点儿地方,尚且出这么些麻烦,没人脉没关系没背景的情况下,只怕在县城是举步维艰。

唉~!好儿又叹了一口气,小眉头几乎拧在了一块,想发家致富,路漫漫其修远兮。不管怎样,她都不会放弃的。眼下,先买地开垦再说。

落日河对岸的麦田,黄了一片又一片,沉甸甸的麦子熟得欢畅,风吹麦浪,掀起一波*金色海浪,发出嗦嗦的响声,走近了,空气中都是麦子的清香味道。

温氏先去帮林大梅家割收一天麦子,第二天去帮常家割收,午饭就在这两家吃,晚饭则回来和三个孩子一起吃。

麦子一收完,又开始忙着育秧苗。乡民们忙碌着庄稼地里的农事,好儿家也没闲着,二园里剩余的空地,全部种上了新的瓜菜,五月节后雇人搭建起的大棚,种上了一些喜阴喜寒的蔬菜,暂时空余的三个大棚菜地,好儿准备在六月下旬尝试种植秋西红柿。

好儿家又要买地的事,一下子就传遍全村,就连相邻的两条村子,也都知道了。当好儿家正考虑买哪的地时,一个叫郑文祝的男子,忽然找上门来。

原来,这个叫郑文祝的,是专营牵线说和买卖的牙人,也就是好儿前世那些中介人士。

他初见温氏,先是一愣,随即爽朗地做了自我介绍后,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温家嫂子,我听说你家要买地种菜,我手头上正好接了一桩委托,想着可能符合你的需要,所以毛遂自荐过来,想跟你说和说和看。”

温氏客气道:“我们家是有买地的打算,不知郑老板想说哪片土地?”

郑文祝含笑道:“我要说的土地,就在你们家旁边。”

好儿和温氏为之惊讶,好儿迅速脑中闪转,自家旁边的地,莫非是……

就听郑文祝接着说道:“对,就在你们家旁边。那片荒地,原本是你们落日村的,几年前被上岭村的陈员外陈老爷买下,那时也是我来说和的。

如今陈家大少爷、二少爷都在京城做了官,要接陈老爷过去团聚享福,陈老爷委托了我,将这片荒地给卖掉。我前天听到有人说,温家蔬菜铺子要买地种菜,我跟你们村的刘大宝相熟,就找他打听,确定你们家是真的想买地,所以就冒昧地过来了。”

郑文祝说话温和,脸上带笑,眼神不闪不躲,也不死盯着人,很容易予人好印象,不过好儿觉得对方脸上恰到好处的笑容,是不是太职业了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qidian.cn)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农门锦商最新章节 | 农门锦商全文阅读 | 农门锦商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