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高天原和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收番薯,番薯又名甘薯、山芋、地瓜,野生种起源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抗病虫害强,栽培容易。哥伦布初见西班牙女王时,曾将由新大陆带回的甘薯献给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将甘薯传至菲律宾。明万历年间,陈振龙弃儒经商,到了菲律宾。他见菲律宾到处都种有甘薯,可生吃也可熟食,而且还容易种植,联想到家乡时常灾歉,食不果月复,就用心学会了种薯的方法。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夏,闽中大旱,五谷歉收,陈振龙不顾西班牙政府不许朱薯出口的禁令,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渡海带回国内培植。陈振龙就让儿子陈经纶上书巡抚金学曾,呈报吕宋种植朱薯之利,建议试种番薯,以解粮荒。金学曾令其觅地试种。陈振龙父子即依照土人传授种植之法,在达道铺纱帽池舍旁空地试种。“甫及四月,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大者如臂,小者如拳”,朱薯收获,可以充饥。金学曾遂通令各地如法栽种,大获丰收,饥荒得以缓解。于是金学曾大力推广,并撰《海外新传七则》。《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方式,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南人用当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
番薯在东南沿海一般称作地瓜,做饭的时候用番薯擦擦出一条条番薯丝掺在大米里煮,或是做成番薯粉条吃,味道很好。还有就是酿酒,把番薯洗净了蒸透,拌入酒曲自然发酵,然后用蒸锅把多余的水份蒸掉,视所需酒精度数决定蒸的次数,若要度数低点,蒸两次就行,若要做高度白酒就要蒸三次以上。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番薯和番薯粉可救了不少人的命,不过番薯却不能多吃,多吃或肠胃不好的人吃了容易泛酸。
番薯田在海边的山上,这里都是沙子和红土,不能蓄水,所以虽在海边,却是干旱缺水,不说不能种水稻,就是西瓜也种不了,只能种番薯。
七八月份正是收获的季节,一眼望去,山下沙田里星星点点都是人,不是在收西瓜,就是在收香瓜。而番薯又大又重卖价又低,外地客商都不收的,农民们都是种一点留着自己吃的。
山下的村民们采好西瓜,先用板车推到机耕路上,收购西瓜、香瓜客商就在田间地头和农民讲价、过称,然后收满一整车后运往城关、省城贩卖。
番薯要卖也只能自己送到本地的制粉厂,通过淘洗、磨碎、打浆、过滤、沉淀、烘干,最后制成一块块的番薯粉,或是直接再在后面接一台拉粉干机拉成一份份的番薯米粉。但是过滤的水积在外头低洼地里如果没有及时排干,因为富含有机质,很快就会发酵,散发出难闻的臭气。
高天原帮母亲把番薯先用竹筐装了,用板车推到制粉厂,洗干净过称、卖掉,一连运了六趟才把地里的番薯运完,还剩下一箩筐要运回去自己吃。山田上还种了几分地的南瓜,跟番薯一样,也是靠天养天收,只有在刚种下和实在太旱的时候才挑水浇一下,虽然这样结出来的番薯跟南瓜都不会很大,但却比平地里结出来的含糖量更高,也更甜更好吃。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十二点了,不过姐姐把饭菜都做好了,一盘炒青菜,一盘炒四季豆,一盘番茄炒蛋,一碗炖鲈鱼,一碗酱油炖猪肉,还有一碗榨菜肉丝汤,还有一大锅蒸饭。
跟以前相比,今天中午好丰盛了,高天原不由得想起父亲曾说过的一个故事,以前村里有两户人家,一户是种田的,她老婆倒是勤俭持家,每顿都只是醮着虾油吃稀饭,但是一年下来也没能存下多少积蓄;另一户人家虽然每顿都摊鸡蛋饼吃,但男人经常出外做生意,经果人家日子是越过越红火。所以钱是挣来的而不是省下来的,做人就要做到赚钱无数,花钱无边才不枉一生。
下午下水后,先从枪乌贼的巢穴中取出那颗鹌鹑蛋大小的珍珠,在身上藏紧了,才开始捞海蚌。
发现海蚌留在沙地表面的痕迹后,迅速掏出来放在背着的网袋里,接着寻找下一颗……两只网袋都装满后,看时间还早,遂把两只网袋都拖到水深一点的地方,然后向外海游去,准备捉点海鱼带回去。
不一会儿找到一只一米多长的海鳗,双腿使劲一蹬便追了上去,海鳗发觉后面有人追赶也死命地逃跑,高天原双手用力地划水,越追越近,手一伸便抓住海鳗的尾巴,海鳗见逃不掉,反而返过身来,张开长满利齿的大嘴朝高天原的脸部咬来,高天原一所抓住海鳗的头部,另一只手收回来抓住它的颈部,双手用力,“喀喳”一下扭断了海鳗,另一只装入装鱼的网袋中。返回的时候碰到一群白鲳,赶上去又捉了两只塞进袋子。
今天可能多捞了一点,竟然捞上来一百六十五斤,共卖了四千六百二十,虽然自己也曾想着要低调一点,但捞海蚌的时候明明看到一只只海蚌就在面前又收不住手,一只接一只地往网袋里塞。
卖完海蚌,高天原立即到市场上去买了几斤五花肉和瘦肉,又买了点葱、姜等调味品,准备晚上做鱼丸。
高天原把鱼都提到井台边,旁边正在提水、洗衣服、洗菜的人看到这么大的鳗鱼不由得大为惊讶,一群人都拢过来围观。
“哎呀,这鳗鱼真的好大,快到两米了吧?”
“高天原,这鱼是哪买的?这么大的鳗鱼可真是少见啊!”
“我前几年看到西门村的渔船捕到一条鳗鱼王,不过还是比不过这条,可没这么大呢!”
这下风头出大,高天原谨慎地思考了一下,小心地解释起来。
“这个是我捞海蚌的时候捡的,好像被其它什么东西给咬伤,正好被我撞到了就捡了回来,就是运气好罢了。”
这时姐姐从家里取了案板和面盆、菜刀、剪刀、小盆,也来到井台边。
高天原正好摆人们的追问,先把两只白鲳剖月复,去掉内脏,挖掉鱼鳃,用刀斩掉鱼鳍鱼尾,用菜刀在白鲳两面皮肉上都划出肉花,以便蒸煮的时候能入昧。
让姐姐把白鲳带回家,同时也把肉剁成肉泥让她带回去把肉馅做好,准备烧开水。
接着就是处理海鳗了,先是去头去尾,挖掉内脏,剥去外皮,剔除鱼骨,再把鱼肉分成均匀的一段一段装在小盆里。把案板洗干净,把海鳗肉都堆在案板上,用菜刀快速地剁成碎肉,进一步剁成肉糜,再放入钢盆里不停地用地锤打,让肉糜变成有粘性的鱼肉泥,再用双手用力地不停揉捏鱼泥,让肉泥越揉越粘,越来越有韧性。
这时大锅里的水也烧开了,姐姐端上做好的肉馅,肉馅同样是把瘦肉剁成肉糜,然后视情况加上少量的肥肉继续剁,最后加上调料、少量的葱花、碎香芹。
左手抓住一团鱼肉泥,另一只手用调羹挖了一小勺的肉馅塞入鱼肉泥里,左手用力,把鱼泥从大拇指和食指之间挤出,正好形成一个装着肉馅的肉丸子,肉丸子掉到锅里的开水中,在水中滚了几滚便浮了上来。手中动作越来越快,一会儿锅里便浮出一片鱼丸了,用漏勺捞起盛在竹匾里凉却。
剩下的鳗鱼骨也不浪费,用作料粉裹着放在锅里捞一下,可以做酸鱼汤的主料。
鱼丸又做了好多,晚上母亲除了留一份家里人明天吃的份量,其它的往女乃女乃和大叔叔家都送了过去。
弟弟妹妹则是趁热开始吃鱼丸,用筷子叉起一个,呼呼呼地往鱼丸上吹着凉气,然后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小口,吧唧吧唧两口吞下,再咬下一大口。
弟弟又用筷子去插一个鱼丸的时候,一不小心,把两颗鱼丸给拱出了竹匾,鱼丸像乒乓球一样“咚咚咚”地一路弹弹跳跳着向门口滚去。
姐姐急忙走过去捡起那两个鱼丸,吹去上面的尘土,又舀了一瓢水冲一下放回竹匾里。
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鱼丸,母亲怕吃太多不易消化,又煮了一些粉干,炒了一碟空心菜,用鳗鱼骨做了一碗酸鱼汤。
弟弟妹妹两个小馋猫刚才就已经吃得肚子都撑了,这回正口渴,又不想喝酸鱼汤,就舀粉干的汤喝。
煮粉干的时候,母亲在里面放了黄蛤干、墨鱼干、五花肉、干黄花菜,味道正好都在汤里面,于是两个小馋猫越喝越要喝,直到母亲制止才停下。
高天原唏呢呼噜的吃了三碗才意犹未尽地抹了下嘴,看见母亲正慈祥地看着姐姐,姐姐正在吃碗里最后一颗鱼丸,用筷子轻轻的捅破外面的皮,嘴巴凑上去吸去里的肉汁,免得等下咬开的时候把鱼丸里的汤汁挤出来溅到别人身上。
母亲脸上的微笑抚平了额角的皱纹,虽然她才三十多,但生活的困苦却让她变得比实际年龄要苍老一些。
希望家人永远都可开开心心,不再为生活而伤心,高天原在心中默默地祈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