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的那些事 第十七章 让步

作者 :

王大春听完刘耀祖的坎坷经历,唏嘘不已,很是惋惜。觉得有必要为他做点什么,回报他曾经为村里人做的贡献。刘委员赞同的点点头。

刘耀祖耍赖出风头,无非想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已经习惯当焦点人物,不甘心被人遗忘,他受不了被人轻视,没有尊严的生活,就像小孩子冲着大人哭闹,就是想得到大人的关注和疼爱。

大春仔细考虑了一下,决定让刘耀祖去粉丝厂的销售科,给刘柱看看门,当个参谋,毕竟他销售这块业务很精通,让他施展才华,为村里发挥余热,捎带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两全其美。

另外,选个写字漂亮的村民到西河桥,把纪念碑清洗干净,用红油漆把碑文描得清楚亮丽,吃水不忘挖井人,提醒村民们世世代代记住有功之臣。

刘委员去通知刘耀祖明天到粉丝厂销售科上班,前提是工作时间不能喝酒,发现一次马上开除,刘耀祖满心欢喜,不住的下保证,头点的像捣蒜。

修路组长来报,又碰到难题了,村西头李女乃女乃死活不让修门前路,躺在街上谁也不敢惹。咋办?

走,看看去。

王大春老远见一群人围在那,指指点点,七嘴八舌。街中间蜷曲着一个银发老太太,深深的皱纹爬满了脸,咪着眼睛直哼哼:你们不能动我门口,要动,把我也埋这吧。

李女乃女乃九十多岁了,生养了两个儿子,小儿子还没出世,丈夫就在抗日前线牺牲了,李女乃女乃二十出头守了寡,一把屎一把尿独自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受尽了人间苦难,得利于政府对烈属的照顾政策,娘仨才活下来。

解放后,有个丧妻的孤老头想娶她,帮她支撑这个家,她不知打听谁,说只要一改嫁,就不再享受烈属待遇,她狠狠心,撵走了老头。

好心的邻居给她介绍过不错的主,她怕孩子们受委屈,依然独自生活。慢慢的她老了,孩子们也大了,就没有人再提过改嫁的事,她自己也不想了。

那是个吃大锅饭的年代,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出工劳动,年龄比较大的妇女,一般在离村比较近的田地干些稍微轻的农活,或者在场院里翻晒粮食,说说笑笑倒也热闹。

李女乃女乃什么也不干,把农具往地头上一扔,夏天找凉快的地方,冬天找暖和的地方,舒舒服服待到收工,照样记满工分。谁不服气,她就闭着眼睛哭诉:老头子,你咋这样狠心啊,瞥下我们娘仨不管了,你要活着,不定当多大的官呢,有谁还敢欺负我?

队里防止造成坏影响,干脆不用她出工,养着她全家。全村只李女乃女乃一人享受这待遇,甭提多气派。她总是把大门边“光荣之家”四个字擦的干干净净,虽然不识字,可她明白这块木牌给她带来了荣耀。

她闲着没事,说东家,道西家,叫人给她干这个,干那个,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在那坏分子、反革命帽子漫天飞的年代,人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也不愿惹她,怕找麻烦。

两个儿子相继结婚单过,李女乃女乃守着老屋。

王大春蹲,仔细听,终于明白了李女乃女乃死活不让修路的原因,门前这条十几米的碎石路,是李女乃女乃过门那年,丈夫一筐一筐从很远的山坡上背来石子,俩人用铁锹白天夜里一点点铺成的。当年,在朦胧的月光下,丈夫心疼的看着她,用衣袖给她擦去汗水,赶她回家歇息。

那一幕深深刻在了李女乃女乃脑海里。年岁大了,耳朵聋了,记性差了,可她不愿意跟随儿子们生活,她留恋老宅,这里有丈夫的气息,有他俩共同生活的记忆。

现在要铲除这段路重新修,她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一着急就躺在了路上,看别人谁敢动。

大春扶起李女乃女乃,对小组长说,这的路不修了,什么时候李女乃女乃同意了再修,只通污水沟就行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俺村的那些事最新章节 | 俺村的那些事全文阅读 | 俺村的那些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