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的那些事 第二十二章 人哪去了

作者 :

粉丝厂、淀粉厂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工厂里更加忙绿,为保证按时足量的交货,全面履行合同,厂里着手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奖罚规定。

工人们开始加班加点,有的村民因为无法应付工厂工作与家务活的双重夹击,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导致家人吃不上热饭菜、鸡、鸭、狗饿得到处乱穿、拼命叫唤,菜园的蔬菜快渴死了,地里庄稼也疏于管理。

原来的生活秩序完全打乱了,有人开始喊苦喊累,有人退出不干了。这事反映到村委会,王大春感到确实是个问题。

一来村民们懒散惯了,从来没有时间观念,按时按点的上下班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束缚,应该有段适应期。二来农村的工厂毕竟不同于城市,有着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差异,大部分工人是本村的村民,他们具有双重身份,进了工厂是工人,回到家里抗起锄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农民的本分是种好地,多出粮食,抓好农业生产是村委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没有粮食吃,空着肚子能上班吗?都不种地了,上哪买吃的?上哪买工厂生产用的原料?

农业是根本,农业是基础。

王大春打算到两个厂子转转,计划再招一批工人,跟班实习,尽早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以应对越来越多的生产任务,尽量减少加班加点,农忙时间空出人手,保证庄稼的管理、收割。

走进车间,发现几个岗位都空着,人哪去了?仔细询问,得知村东头李爷爷病死了,本家族的人和亲戚朋友都去奔丧了。

在北方农村,红事(婚事)叫,白事(丧事)到,就是说,谁家有喜事,喜主自己逐个通知亲戚和朋友,或者下喜帖,通知到每一个想邀请的人。

接到通知的你根据平日交往,可以选择去还是不去参加婚宴,没接到通知的人是万万不可到场的,你贸然前去,不只是没有你吃饭的坐位,还会引起喜主的反感。

不通知你总是有原因的。

倘若谁家办丧事,家属的哀嚎就是通知,家人会恳请祖里有威望的老人操办丧事,既主事人包办一切。

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口口相传,电话通知,自动到场烧香烧纸,表示悼念。平日里有些小矛盾小摩擦的村民,会借着这个机会主动示好,这一行动能得到大多数人称赞,事主不接受会被村里人鄙视。丧事历来是村里化解矛盾的最佳机会,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是不请自到。

同族的人必须到场帮忙,除非你有充足的理由告知,例如你病了爬不起来,或家里有大事实在走不开。无原因不到场是永远和事主绝交的表示,以后很难赶好,矛盾会越来越深。

有人调侃农村的这一习俗。

喜事叫,不叫不到,谁参加喜宴不得带银子,先饿一顿再敞开肚皮大吃,很少有人能吃回来,说白了,喜帖就是罚款单,农村现在最少一百元才拿得出手。

白事到,农村参加丧宴只需带一个烧纸墩,最贵的六元钱,丧宴饭菜不比喜宴差,多划算啊,而且是全家去吃。

难怪厂里工人不做工,跑去参加丧事了。一些人是不得不到场帮忙,一些人是蹭吃蹭喝了。

看来每个车间小组不能是同姓人,不然,一有喜事、丧事全部走光了,机器不得停吗?

在农村做事要处处考虑到村里的风俗习惯,传统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阻挡的,只能逐渐蚕食它、疏导它,改变它。

存在即合理,一切现象的出现都有它正面的地方,不只是糟粕。人们对葬礼的兴起也是褒贬不一。

听老人们说,无产阶级特殊时期期间,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破四旧,立四新,红卫兵小将们勇敢的把村西头的土地庙捣毁了,把每家供的祖谱烧了,谁家敢供奉,拉出去游街。

那时结婚,自行车上缠上大红绸带,中间结一大红花,车座上铺一红线毯,**倌自己把新娘接回家,不拜天地,不拜爹娘,拜伟大领袖毛主席,拜中国共产党,拜完不能入洞房,队长亲手交给新郎和新娘每人一把铁锹,先到地里翻片地,再回家,以示勤劳过日子。

丧事就更简单了,族人帮忙,把逝去的人入土,中间没有繁琐的仪式,到场的人也很少,丧主准备四大盆不同的素菜,捞上一锅大米饭,或蒸出一锅馒头招待帮忙的人。

记不清从什么时间开始,婚事丧事越办越隆重,越来越复杂,花费数目惊人。村西头土地庙重新建好,有模有样,起脊伸沿,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灰瓦房,用来给死人报大庙、送盘缠。

婚宴、丧宴,一般的村民花费都在一万元左右,这给村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事主也心疼,可不得不顺应习俗,免得被他人笑话。

王大春决定去李爷爷家看看。

李爷爷得的是癌症,从发病住院到停止呼吸坚持了一年半时间,享年八十三岁。

先是手术,再是化疗、放疗,期间配合中药辅助治疗,去过省城、到过北京,无数次看医生,名贵药品、乡间偏方吃了无数副。疗效只是暂时的,人还是一天天衰弱下去。

李爷爷养育了五女二子,孩子们都还可以。生病期间,俩儿子负责药费、生活费等各种费用,女儿参与看护,孩子们轮流值班,一人一天,一星期一换班,子女们也算尽心尽力侍奉了老父亲,其间磕磕绊绊,叽叽歪歪,生出了许多的矛盾。

李爷爷大儿子在省城一中学当老师,儿媳在省立医院当医生,得天独厚的医疗条件使老李头没受多大委屈。开刀住院期间,儿媳全程监护,大儿子包下了所有费用,让多少无钱医治的村民羡慕啊。

李爷爷家实行的是传统养老方法,俩儿各有一座老宅,李爷爷两口子住在大儿的房中,与小儿相邻,日常生活起居由小儿照顾,老两口也常常到省城大儿子家住上一段时间。小儿子和媳妇在村里粉丝厂上班,生活富裕,家庭和睦。

李爷爷只管跟俩儿子要养老费,从不用女儿们掏生活费。说什么: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闺女上门是客,理应好饭好菜招待,没有付饭钱的道理。女儿们平时不给父母钱,每年八月十五送一只鸡,生日送一百元,过年再送一百,这就是养女儿得来的回报。

大女儿和小女儿嫁在本村,都是一般人家,在村里生活也属于中等水平。二女儿虽然外嫁他村,可在镇上小学当语文老师,中午多在爸妈家吃饭、休息。

李爷爷家里从来不断人,吃饭时总是热热闹闹一大桌,女儿们常常带来新鲜的蔬菜和肉品,有时搬来新推制的面粉。

李爷爷固执的付钱给女儿们,时间长了,女儿们已成了习惯,给父母买的东西一定要收钱的。有一次,小女儿到集市上给妈妈带了一斤豆芽菜,花了两元钱竞伸手跟妈妈要,这一幕恰好被小儿媳撞见,瞬间脸就变了色,沉默了片刻,转身出门走了,从此一个礼拜没有登婆家的门槛。

村里开始风言风语议论女儿们,传来传去,添油加醋,风快传回了她们的耳朵,太让人难堪了,脸面往哪里放?女儿们就暗暗的恨起了弟媳。

父亲住院期间费用理所当然由儿子们掏,她们出力陪护已经是怨声载道了。小女儿提出:看护费伙食费也应该由儿子付,儿媳不服,你照顾自己的父亲,还要弟弟付工钱,我们找谁要去?

自此,儿女们面和心不和,不过所幸没有耽误李爷爷的治病和照顾。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俺村的那些事最新章节 | 俺村的那些事全文阅读 | 俺村的那些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