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 第九十一章 援助

作者 :

更新时间:2013-03-02

孙月娥听了这话,有些诧异,但不知该附和还是怎么,万霖看她发呆的样子,暗暗地感到好笑,说道:“月娥妹妹不要担心了,我可是不会去抢你的大人的,你将他当个宝,可不一定别人都是喜欢他的,要不,我教月娥妹妹几招。”说着,还附耳在孙月娥耳边说了几句。

李岩到了新城,此时宋应星等人已经接到消息,赶来迎接了,见过礼后,李岩和宋应星来到了一旁,此去要不少时日,有些事却要提前安排好,李岩先说道:“此番出行,后方还要老师多多帮忙才是。”

宋应星摆了摆手,说道:“何需多礼,我们师徒之间不用说这些,不过岩儿还是要小心行事,此去,如有危险,要尽快撤退,不要耽搁。”

李岩自信的说道:“老师不用担心,要是这个难关我都过不去的话,以后也谈不上家国中兴了;还有,老师的编书任务也不要放松,如有难题,可快马报与我处。”

宋应星点了点头,说道:“岩儿,这些你就放心吧。”李岩随后又想了想说道:“此番战事不知要损伤多少黎民百姓,能尽量御敌与境外还是要尽力去做的。”

宋应星感慨道:“是啊!也是朝廷疲弱,让这些贼寇并起,弭祸与将生,削敌于无形,才是治国之术啊!等到贼寇兴起时,在布重兵围剿,已经算是亡羊补牢了。”

李岩沉吟了一下,这番话虽然道理寻常,但是确实算是帝王之术,点了点头,他说道:“老师说的不错,不过话说回来,强军治国才是根本,而这些却要建立在国泰民安的份上,国家大治,民众也就会尽心爱这个国家,士兵也是如此,如此军民一心,才能克敌制胜;如今,我们大明实在是错了,而今,宜昌府在我治下,却不能再犯这个错误了,一定要纠正过来,我给老师留三百士兵,还有水军的五百士兵,我都会有交待;如果这段时间,府内有哪些豪门世家冒头,老师可不要留情!”这话说得斩钉截铁,透出无限的杀气。

宋应星点了点头,对这些豪门世家他也是没有好感,这些世家家中多是功名之人,而且盘踞地方,控制一个地方的商业以及地产;最令人看不下去的作为就是,这些世家豪门的土地兼并了,本来朝廷对功名之家免于征税,是让这些士子把闲散时间用于课业学问,而如今他们却趁这个机会、这个政策来进行土地兼并;占着大片土地而不缴税,只让那些有着小小土地的农民来缴;如此之下,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民众之中仇富之人也是越来越多,在情绪长时间无可宣泄之下,就会有人铤而走险。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与其说是官府所逼导致的民反,还不如说是社会财富的分配没有做好的缘故,李岩和宋应星等人也都探讨过这个问题,不过知道原因但是想做却是很难,各种阻力都会迎面而来,李岩这段时间在宜昌府还是做了不少尝试的,包括对城中几个垄断性商人组织进行干预,其中有粮、盐、药等组织,也是在府中进行过几场不见硝烟的博弈。

当然李岩能做的还有很多,不过李岩几人也都明白,这种局面不能一下子改的过来,还要给那些世家豪门一个改过的机会,等李岩再次回来之时,就是在府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时间了,这段时间,估计会有不少跳梁小丑蹦出来,李岩也是准备趁这个机会在府中好好梳拢一遍,清初内患,他也在临走前做好了万全准备,这些人不跳出来还没什么,如果敢跳出来,到时刀兵可是无眼的。

李岩这边是已经磨刀霍霍的准备好了,就等着有不开眼的跳出来,也肯定会有人跳出来的,李岩已经在考虑,如果没有人跳出来,他是不是在前线搞个意外什么的来引诱一下;不过想一想风险,万一这样子做了,到时局面不受控制,万一在闹出更大的乱子就不好看了,也把这个心思给藏了起来。

这时有人来到两人身边,带着一个木盒,宋应星此时接过了这个木盒递给了李岩,让他看看,李岩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些疑惑的接过,小心翼翼的打开,看了一眼,有些眼花,直接把这个东西拿了出来,在手中比划了两下,惊异的说道:“这是短火枪?这么快就研制好了?”

宋应星摇了摇头说道:“到没有那么快,不过,这个是暂时打造出来的样品,目前几个工匠正在改进,争取能在短时间内克服困难,做到量产;还请大人临走前赐一个名字。”他没说,这是他带人连续熬了几夜制作出来的,为的就是能帮李岩多一个安全保障。

李岩不知道其中的缘由,不过,他也知道这短火枪的难得,闻言,想了一下,说道:“既然如此,就赐名手枪吧!”这个前世的名字他也不愿意来改变,再说这个名字也正和其意。

宋应星闻听这个名字,念叨了两声,说道:“不错,大人这名字还真顺口,手枪,手中的枪,正和其意。”

李岩说道:“对这个“手枪”研制有贡献的都要重奖,具体奖励就有老师来把握了,时候也不找了,我在和几位属官叙一下话,就先对老师告辞了。”对着宋应星行了一礼,虽然说是老师,两个人之间以前却也并没有多少感情,不过,在相处的这段时间,李岩却感受到了宋应星的心意,这位老师此时对他还算是很爱护的,李岩也对他颇为感激,所以这一礼行的并不难,也是心甘情愿来行这个礼的。

虽然只是鞠了一躬而已,不过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很难得的,宋应星受了这一礼,感觉这段时间的辛苦算是值得了,受了这一礼赶紧扶起,拍了拍李岩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

李岩也没有多说,也告辞而去,来到了一旁等候的白申等人身旁,看到了几人,李岩先对白申说道:“工程营造之事还要你多加小心,还有民夫的管理,收人的限度尽量放宽,实在有急事的可在有人担保之下请假,做事还是要有人情,不过,有哪些好吃懒做之徒就不要留情了,这些事也都是老生常谈,我也不多说了,你自己把握,实在不能决断,多和同僚商量沟通。”此时民夫以及工程营造基本都是白申来管理的,李岩对他还是有点不太放心,不过,此时也没有合适的人来分担他的任务。

白申行了一礼,苦着脸说道:“大人,我会尽量努力地,不过民夫管理这块,还请大人尽量找人尽快接手,卑职真的是已经尽力了。”他的本事,基本都是在工程营造上,对人事管理虽然说不能算是门外汉,不过让他管理这么大的民夫队伍,还是很吃力的。

李岩摆了摆手,说道:“这些事暂时还是你来办,能者多劳嘛!我会尽量找出合适的人手来帮助你的,你也可以自己提拔吗?有些合适的人才不妨给个机会,本事也不能藏着,能教出几个徒弟也能帮你分担一下嘛。”华夏的匠人实际上发明创造的能力还都是不错的,不过都有点敝帚自珍,这点风气虽然保证了技术的秘密性,不过却是对各样技术的更新换代影响很大,李岩已经在宜昌境内逐渐改革这个风气了。

白申有些犹豫,不过想了想还是说道:“大人,我的确有几个人选推荐,是以前跟过我的几个徒弟,不知是否可行?”对此他有些犹豫。

李岩想了想说道:“不用客气,举贤不避亲,你把建议交给宋经承,让他看看,我这边是没有异议的。”对此,他也是很赞同的,毕竟目前这种情况下,还是尽量使用自己人比较好,毕竟理念都不会有太大差异,虽然不注意的话,会有结党营私的可能,不过目前李岩控制的地方还小,监督也算到位,这点倒还是不需要太过担心的。

吩咐完了白申,李岩又问了另外几个部分的情况,也一一规划了目标,对他们以后的工作也作了安排,当场又提拔奖赏了几个表现优异的匠师,总体来说,目前宜昌的这批匠师还都算是卖力的,不但但是因为李岩目前的奖赏丰厚的缘故,也有他们能在这里实现他们的价值,劳动的成果能得到肯定,社会地位得到承认,这些都是很难在其他地方得到的,毕竟目前朝廷的主流是儒家当道,而目前儒家的主流却是东林党人;他们对这些奇技婬巧是不屑一顾的,就算其中有几个有识之士,也在环境的熏陶下,也不见得会给比李岩更好的待遇。

安排完毕这些,也算是暂时无事了,李岩想了想,毕竟去的地方也不算多远,也就不再多说了,到了城外,军队也都在等候,虽然训练还是太少,不过也算是接受过训练了,不能野战的话,守城还是可以的,检阅过士兵,李岩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和高顺等人带队去往远安。

没有抄近路,先去了和远安县之间的那个天险梯子口,因为李岩决定要在这里建一个防御工事,打算如果一旦远安县城有所损失,就在这里就地防守,节节抵抗,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只要敌人不能攻进宜昌境内,宜昌的生产就不会被破坏,目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谐环境也不会受到打击。

行走了一段时间,经过提醒,李岩远远的已经望见了梯子口,远远看去,这个地方还真算是天险,旁边是高高耸立的山峰,看样子也是陡峭的很,一两个高手的话,估计还能爬过去,不过也要是天气晴朗之时,要不然,一个不小心,估计就会摔落黄泉。

两处山峰之间,是一段矮矮的石墙,看样子也有些年头了,边看边走,这会已经到了这段石墙的墙角处,李岩约莫估计了一下,这段城墙大约有两丈左右的高度,从身旁士兵手里拿过一根长矛,用力的刺了一下,没有深入多少,这城墙的确坚固。

王启年在旁边介绍道:“大人,这段城墙是成祖年间所建造的。”沉吟了一下,才有说道:“是当时靖难期间,朝廷督造的。”听了他的介绍,李岩有些明白,虽然他说的不太清楚,不过李岩却知道他说的意思;根据他的说辞,这段城墙应该是当时防御成祖攻势的建文帝为首的朝廷所建造的,不过也没排上什么用场,估计也渐渐废弃了;本朝有一个好处就是,建造的豆腐渣工程倒是很少见,各地的城墙以及宫殿、陵墓、桥梁等建筑都算是严格得很,虽然还是少不了贪污等行为,不过偷工减料的措施倒是很少。

因为本朝为了防止出现工匠和官员相互勾结,偷工减料获利,一般在城墙的大型建筑都有各种严厉的措施来保证,比如在窑砖刻上负责督造的官员名字用来保证质量,这样一来验收时一眼就可以看出窑砖是哪些人制作的,质量如何。

看着这段城墙,虽然也经过了大约有二百年的风吹雨打,不过也只有木制城门已经消失不见,可能是早就被附近的村民被弄走了,只有城墙还在这里挺立,仔细看过,基本不用费多大功夫,应该就可以修缮完毕,两处山峰之间的距离最宽的地方大约有十丈左右,最窄处也有五丈上下,整个谷道大约有二十多丈长,谷道两端都修有城墙,李岩仔细看过,这处地方还算是可以,在这里防守的话,只用几百军队,只要后方稳定,能及时补充弹药,目前冷兵器战争还是很难攻破的。

张献忠的军队如果想要攻进宜昌府城的话,也只有从这里进攻了,因为另外一边是响水河,河面虽然不宽,不过此时正是秋汛时节,河水到是涨了不少,最起码,没有船的情况下,张献忠的军队想要渡河的话,最低也要等两个月等冬季枯水时节来临。

检查过这个地方,李岩心中暗暗有了算计,想要快捷的话,他准备宜昌府内的第一条路就准备修从这个地方到宜昌府城了,不过距离工料还要仔细测算,算了,此时还是交由白申去安排了,反正这些也是他的强项,交给别人李岩也不放心。

叫过亲兵,临时找地方写了一些命令还有一些口讯传达了回去,李岩留下了一个总旗的队伍在此地守着,暂时把地方给平整清理一下,出发去了远安县城。

刚出梯子口没多远,迎面就来了不少人,刚一照面,就有一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对李岩行礼,说道:“安平见过探花郎,遥想昔日京城一面,不知何事才能在度面见探花郎,如今能得探花郎相助,安平真是喜不自禁。”这人一上来就对李岩恭恭敬敬,想来是这段时间提心吊胆了许久,如今终于盼来了援军。

李岩仔细地看了他一眼,脑海中好像没有留下他的印象,有些诧异,不过也不好问这人为什么认识他,而且两人也没有同科啊,李岩平淡的说道:“不用多礼,本府也是尽朝廷职责,还望许大人多多配合。”

许邵站了起来,这时他身后的众人却又都上前,又一起对李岩行了个大礼,齐声说道:“远安县上下多谢大人来援。”各种礼节略去不说,李岩也一一接受了这些人的问候。

不单是这些,这些人随后还跟来的有不少人,却都是带着各样东西,看来是劳军的,也算是给李岩上的第一个贡品,只希望李岩带领的军队能多保护他们一些,李岩多这些到没有说什么,也都接受了,这是应该的,不能他带领军队出了人力,还要出财。

这期间李岩对许邵也是旁敲侧击了一会,可能是看李岩实在不明白,许邵才故意说了几句和李岩之间的关系,原来当时李岩参加乡试之时的座师跟许邵当年的座师却是同一人;不过据李岩记忆,这位座师在主持了李岩那一届乡试之后,就升到了国子监,不过也只是做了不到半年就因病去世了,当时李岩正好在京城还参加主持了丧礼,不过当时没有见许邵,李岩说了这个疑问,许邵解释道当时他是最后一天才赶到的,也只是远远的瞧见了李岩,没有上前叙话,在那之后,许邵也使了一些钱,被补到了这里做了个县令。

有了这层关系,两人之间算是逐渐熟络了起来,不过有些打算李岩却没有对许邵说,毕竟两个人的关系算不上多么亲密,许邵也不会因为这层关系就对李岩推心置月复,不过两个人如今的地位还是要差着不少的,李岩如今可不仅仅是一个知府,他还挂着都察院的职务,这些都是需要许邵仰视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新官上任最新章节 | 新官上任全文阅读 | 新官上任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