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家的房子是村中最气派的,大大的院子,北面五间上房,左右各两间厢房。
他们家里有二十亩良田,都在山坡向阳的地带,今日三个已经成家的儿子去出花生了,除了女眷,只有年过五旬的里正夫妻和得了秀才功名的小儿子杨四郎在家。
杨四郎捏着鼻子从茅厕里快步走了出来,刚要回屋,忽然听见门口那边传来动听的女子笑声,忍不住朝外面看了一眼。
只一眼,便瞧见一个绿裙少女跟在薛肃身边,往自家门口走来!
他在镇上读书,去过县城和府城,也算见识过不少女子,可是没有哪一个,只一眼就能让人铭记在心!
杨四郎鬼使神差地理了理身上的夏衫,又扶了扶头上的方巾,这才迎了上去,朝薛肃笑道:“薛兄,好久不见!”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寻欢打量,竟然是和薛肃一起来的,不知道两人是什么关系?
薛肃八岁进学,十五岁在杨叔的要求下停止读书,自然认得只比他小一岁的杨四郎,更知道他的习性,遂挡在寻欢身前,冷着脸道:“我们是来找老太爷商量事情的,还请你进去说一声。”
听着那熟悉的冰冷声音,杨四郎生生打了个寒颤,那些久远的少年回忆一一在眼前闪现,提醒他眼前这人不仅比他高出一头,更有着一双铁拳。
“那你等会儿,我去看看他老人家醒了没。”他慌张地丢下一句,小跑着去了上房。
不一会儿,里面立即传出来妇人的牢骚声,还有两声告诫的咳嗽。紧接着,一个灰衣老者大步走了出来,身后跟着脸色赧然的杨四郎。
“是薛肃啊,走,有话咱们去屋里说。”里正笑吟吟地道,黝黑的脸上全是岁月留下来的褶子,一身粗布衣裳,俨然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农。
里正为人厚道,办事公允,薛肃对他很是敬重,行了礼,侧身介绍道:“老太爷,这是我的远房表妹,因我舅父舅母先后离世,不得不暂时投靠我。今日我们来,是想买下北山的一个山头。”
寻欢便走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礼。表妹的由头,是他们在路上商量好的说辞。
里正默默打量了寻欢一眼,转身把两人让进了堂屋。
他媳妇郭氏笑盈盈地提了茶水进来,给两人上了茶,很自然地在对面主座坐好,一双细长的眼睛频繁地往寻欢那边张望。刚刚小儿子进屋后就对着镜子整理衣衫,她便猜出点头绪来,如今再看到那张芙蓉面,心中忍不住嘀咕,该不是李氏那些人口中的狐媚子吧?
郭氏喜欢打听,村里每次有人找他,她必定要凑在旁边不肯离开。里正习以为常,咳了咳,就望着薛肃道:“你们谁要买地啊?”
“是我表妹,”薛肃正色道,脸上已经没了第一次说“表妹”时的不自在。
寻欢得到薛肃的提点,知道里正是最讲究规矩的,只作出一副乖巧的模样坐在薛肃下首,不曾插言。
“这样啊,那山荒着也是荒着,你们要买,自然没有关系,只是你们买山做什么?别怪我多嘴,这银子不能白花啊!”里正语重心长地道。
薛肃马上解释道:“请老太爷放心,我表妹家里世代经营果园,她对栽种果树有些心得,我也是知道这点,才同意带她过来的。只是本朝规定,女子只有立了女户才能置办田地,所以这事还得麻烦老太爷您了。”
凡无夫无子皆为女户,薛肃的表妹符合立女户条件,再加上她买了山,日后是要缴纳税粮的,县衙那里应该很容易就应承了,里正默默思忖着,点头就要答应。
郭氏一眼就明白丈夫要说什么,连忙抢先道:“咳咳,薛肃啊,这办女户可不是想的那么容易,你这表妹是外地来的,谁知道她家里什么情况?我们自然是相信你的,可县衙里的人不这么想啊。你是不知道啊,每次他去县衙里办事,都得掏些银子打发那些贪得无厌的小吏才能进门哩,要不人家根本不管给你通传,还不止这些,那县太爷也不是……”
她说得可都是实情,老头子人老实,又不肯收村民的钱,常常自己掏腰包,若不是还有她旁敲侧击的,家里哪能攒下二十亩良田?她刚嫁过来的那会儿,杨家左右不过八亩地!当然,她都是背地里暗示别人……
郭氏说得又急又快,里正动了几次嘴皮子都没能插得上话,直到听她连县太爷都编排上了,忙大力拍了一下桌子,到底顾全她的面子,没有指着她训斥,只皱着眉头道:“你知道啥?赶紧回屋看着妞儿去,仔细她醒了乱爬!”
妞儿是他们的小孙女,郭氏打心眼里喜欢,虽然担心这边的事,终究不敢继续发作,深深看了薛肃二人几眼,大步走了出去。
杨四郎以前没觉得郭氏这样做有何不妥,替别人办事,拿些过手费是应当的,只是刚刚不知道为何,看着她当着人家姑娘的面说出来这番话来,脸就有些发热,偷偷瞟了寻欢两眼。
寻欢双手合放在腿上,垂着视线,安安静静的,好像周围发生的一切均与她无关。
里正暗暗点了点头,痛快地应道:“好了,这件事我就应下来了,薛肃啊,你先送你表妹回去,回头咱们去山上量地,然后我马上去县里跑一趟,把地契和女户的事情都办好。”
寻欢立即跟着薛肃起身,一起朝他行礼:“谢谢老太爷!”
里正朴实地笑了两声,吩咐杨四郎送他们出门。
杨四郎把两人送出门口,在外面伫立良久,直到两人的身影消失在转弯处,他才怅然若失地回了屋子。不过,想到薛肃那个突然出现的表妹日后就在村子里落户了,他又信心满满起来,要说这个村子,他可是多少少女们心中的良婿呢,日后他多多找机会,还怕得不到她的欢心?
————*————
有里正带头,薛肃很快就领着人把相好的山地量完了。
总共是五亩一分地,寻欢在里正拟好的地契上按了手印,转身交给里正七两碎银,其中五两银子并十文钱是买地的钱,一两是把白契换成盖有官府印章的红契需要的手续费,剩余的就是给里正的辛苦费了。
里正推月兑了几次,最后见寻欢是诚心要给,郭氏又在旁边挤眉弄眼的,才不好意思地收下了,回头就吩咐杨大郎套好驴车,兴致冲冲地去了临安县。
就这样,傍晚里正回来时,递给了寻欢两份文书,一份是盖了县衙官印的红契,一份是寻欢的户籍,籍贯就是杨家村。
寻欢将文书收好,望着后山,露出踌躇满志的笑容。
(春天到了,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