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不由感觉一阵好笑,“奉孝你说了半天,怎么又说回到了一开始的话题了?”
郭嘉嘿嘿一笑,“没办法,刚才那只是开胃菜,大家随便聊聊;现在说点深奥的,身在青州可不就得想想袁冀州想想公孙将军的吗;至于正事,我还得一会才能说呢。”
郭嘉这边和陈群插科打诨,那边陈纪反而已经急不可耐了,打断郭嘉的话疾声问道,“奉孝的话可是认真的?”
袁绍势大是谁都看得出来的事情,再说这种事情一开始可以摇摆不定以观其变,可到最后还是要作出选择的,是以此时郭嘉既然提出了这样的打算,陈纪就不得不认真考虑。
郭嘉看到陈纪的表情,这老爷子可不是他郭嘉能消遣起来的,所以也不敢卖关子,应声就回答道,“是认真的!”
陈纪狐疑的看看郭嘉,沉声问道,“是你家‘山长’的意思?”
若真说起来,结好袁熙的想法萧文早就有了,可萧文并没有下定决心。一个不好就弄得跟现在的曹操这般,前脚做了东郡太守,后脚袁谭跟过去就在曹操头上做起了太上皇,萧文就是怕出现这样的制肘,所以才迟迟没有跟郭嘉通气。
可萧文没有打定主意,不代表郭嘉也没有打定主意。在萧文的印象里,此时郡守和刺史的关系,大概也就像是梦里那样,一经确定下来,就算是某人的谋士或者某人的武将了,可郭嘉还没有这样的认知,或者说,此时萧文就有这样的想法,其实还真的有些过了。
对郭嘉来说,现在最迫切的事情是需要一个数得上话的青州刺史被摆在前台,然后郭嘉就可以静心发展,毕竟一切离萧文所说的“大事件”还有些远。
而这青州刺史具体是公孙瓒的人还是袁绍的人,郭嘉都有自信能够从中周旋取利,所以倒是并不甚介意。
再说,估模一下袁绍和袁术的关系,再结合萧文反馈回来的袁谭袁熙之间的勾心斗角,郭嘉心中有了一个庞大计划隐隐的雏形。
若真的能成事,则萧文日后的阻力就会大大的减小。但事情太过遥远复杂,没有更大的契机出现,郭嘉可不保证能够凭借人力布置的了这样的局,所以并没有告诉萧文。
现在顺水推舟,郭嘉还是乐意看着事情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的,所以面对陈纪近似质问的话,肃容认真回道,“不仅我家山长,乐安邴原大人,北海孔融孔文举大人,也都一致同意了。”
郭嘉这话说的相当违心,邴原死板读书人出身,本就不是做实事的料子,像这样的大事,一向还是由郭嘉做主的;而北海孔融,躲在北海一亩三分地里做霸主,外交的事情有孙绍周旋,郭嘉可以随意的曲解孔融的意思了
果然邴原和孔融的名头一下子就叫陈纪长出一口气,露出了放心的神态,可是这么简单的小把戏显然低估了陈群的智商。
陈群看着郭嘉似笑非笑,并不替陈纪出声应承或否决,只是看着郭嘉。
郭嘉见状讪讪一笑,“失误失误!”
小把戏不见效,自然就要动真格的了,那么还得从能够得到的利益上来打动陈群,所以郭嘉眼珠子一转,就冲着陈纪起身行礼道,“嘉昔日曾闻,朝中有声音,想让陈太守出任三公之职,不知是也不是?”
虽然陈纪是从长安避难出来的,但是若说这“三公”之说,可还真是陈纪的心中相当得意的一件事来的,所以陈纪含蓄的点点头,算是应下了。
郭嘉接着说道,“由此可见,陈太守其才不止于一郡一州之地,而在于京畿,在于朝堂,也可由此推断,陈太守这平原国相的位子,其实并做不久的。”
这是一句大实话,所以陈纪陈群都没有出声反对。
说到这里,郭嘉微微舒口气,局已经布成了,接下来就等着这二人往里跳了,所以也不再急,缓身落座,这才淡笑着瞥了一眼陈群,对陈纪骤然迸出一句,“听闻袁熙年纪也不大!”
这话可是大有深意啊!
袁熙年纪不大,而陈纪陈群又有迎接袁熙入主青州的功绩在,日后袁熙要回报诸位的话,只要操作得当,这回报就有相当大的可能回报到了陈群的身上了!
陈群仍旧不动声色,可陈纪就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了。只要袁熙进了青州,他陈纪自然是要去州府里做事的,那么这平原相的位子,就有相当大的可能落到陈群的头上,而这样一来,对于陈群仕途的积累,可谓是一步登天啊!
想到这里,陈纪就要答应,哪料陈群却轻咳一声,“长文幕先圣久矣,向以著书立说为毕生所愿,惭愧的很,对于奉孝所言之事长文志不在此!”
郭嘉稍楞就明白了陈群的意思,现在天下大势不明,陈群又不像陈纪这般德高望重,自然不敢随意的选择支持谁反对谁。
越发的对陈群感兴趣了,郭嘉向陈群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表情,也不说破,“长文不在意,可不见得别人不在意,莫不是日后长文还准备一步步钻营,到得不惑之年仍不能一展胸中所学?”
这话叫陈群脸色微变,神情一缓。
而陈纪见状也稍显安心,立马接过郭嘉的话题,哈哈一笑,“既然连文举兄和根矩(邴原的字)都应承了,我这里绝没有拒绝的道理啊!可如今臧洪新到,我们就”
袁熙入主青州的事情并不急在一时,说起来可真就是小事一件了,所以郭嘉不以为意的说了一句“先做济南相”就略了过去。
若是陈群刚才一口就应下来,表现出感恩戴德的神态,那么郭嘉自然不用继续示好,事情就定下来了。
可现在的局势,郭嘉还真不放心,所以继续跟陈纪陈群叙了几句闲话,郭嘉突然道,“近来乐安的造纸略有小成,不知陈国相有没有兴趣?”
“哦?”陈纪陈群皆出声问道。
尤其陈纪,一副早就心痒难耐的样子,“贤侄,一早就听说过乐安的纸有不输于锦帛的质量,携带极为轻便,却不知”
郭嘉轻笑,接过话茬道,“今日奉孝献上的礼物里,就有经过郑玄大师校正注释的数本经籍。”
在乐安,邴原和郑玄可能对其余的事情并不感兴趣,可对于造纸,对于印刷,对于办学,对于这三件能够名留青史的事情,那可是相当上心。
此时的纸张几经改良,连带着印刷的技术也有所提升,尤其萧文最后决定高价先造出一部分质量好费功多的好纸,所以技术方面已经与数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
像今日这般,郭嘉可以拿得出手的纸张,就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高价造出来的,是专用来结交关系的贵重物品,算是乐安的一大“特产”吧。
陈纪连忙叫人把郭嘉带来的几本书籍呈上来,一翻之下,虽然质量上仍旧不比竹简结实,可在重量、字迹等诸多方面却另辟蹊径,陈纪一见,果然爱不释手!
“尤其这字,是以郑玄大师的手书为模子刻印的,前后统一,所以不用担心有认不出来的情况!”郭嘉心中得意,又加了这么一句。
“这些蝌蚪状的东西是?”陈纪高兴归高兴,可还没老眼昏花,一下子就发现了蹊跷之处。
“这些嘛,是按照我家山长的意思,断句用的。”郭嘉再次解释,同时略带感慨的又补充道,“因为这事,我家山长可没少跟家师争执!”
接着,郭嘉向陈纪一一介绍标点符号的意思。
等到一切敲定,这会沉默下来的陈群突然出声问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奉孝所说的‘正事’,好像还没开口的吧?”
郭嘉说他留下来有三件事,现在才说了两件。刚才陈纪陈群又承情又拿好处的,现在显然到了该办事的时候了,所以陈群也没准备遮遮掩掩的。
别看郭嘉弄了这么大阵仗,可真正说出来之后,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件小事,“北海黄巾势大,所以奉孝”
支支吾吾犹犹豫豫,不过都是郭嘉做做样子罢了。
陈群眼光一闪,哪里还不明白郭嘉的意思。
以乐齐国安数年屯田的兵力,莫说青州的大部分黄巾已经进到衮州去了,就算是整个青州的黄巾都打进了齐国,也不见得郭嘉会这么为难。
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郭嘉准备独吞这批黄巾,而他平原相陈纪陈群,就要负责向现在的青州刺史臧洪解释,向日后的青州刺史袁熙解释,并且阻止两人对齐国动手。
这种事情,陈纪反应也是颇快的,想明白利害之后,当即点头应下。
一时宾主尽欢。
徐州,琅琊。
张闿带领的黄巾被陶谦围剿了好久,依然活跃在徐州大地上,一来也是因为陶谦确实不通军略,二来,也是陶谦准备全盘拿下张闿的缘故。
可现在是仪随着曹豹,并没有全歼张闿的意思。二人只是精心布置一番,一路把张闿从徐州月复地给赶到了这琅琊,并且马上进就要进入青州北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