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导报》是个大杂烩,渡慈还没从宋境回来,但他从南朝找的帮手都有些文才,李爽就交给他们任务,让他们写上几篇南朝见闻录,从中选出了几篇来,让民众对宋朝有更多的了解。那重头文章,关于那些归顺宋人的百姓们的遭遇,李爽只好亲自撰写了。以小说的形式,写一个家族如何思念故土,被南朝的细作如何招诱,打算举家南归。一路经历了多少风险,吃了多少的苦,终于到了宋境,却被宋进官员当作奸细给抓了起来,那些官员们是不停的敲诈勒索,还有官员小吏打起了这家南归人妻女的主意。最后带过去的钱财被敲诈一空,妻女不堪侮辱自杀,这家的主人愤而杀了看守的小卒,带着家人逃了回来,又遇上了宋军的围追,一个家族几十人,只有几人逃回了辽境。
李爽编这子虚乌有的故事,实在是比较无耻的,还用的是第一人称来讲自己的经历,情节跌宕起伏,很能抓读者的眼球。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小说的概念,无耻的李爽黑起宋朝官员来是面不红心不跳,还指名道姓,说得有理有据的,就是要让民众相信故事的真实性。在编这个故事前,他还特意让人去易州找了一家举族投宋的人家,反正那家人去了南边后情况如何是没人知道的,想来也好不到哪里去。李爽就借那家人的情况来编故事,第一期只写写对方思念故土,又受到大宋的偷偷招诱,打算南逃的情节来,正好能合了那些准备南投的百姓们的心意,他们看了开头,只怕是不由得会想读着这家人的结局了。在李爽的前世,某某邻国不是也常编些类似的故事来蒙蔽民众么,李爽编起这故事来竟然是才思不断,完全没有一点负罪感。
女真人就不必要黑了,随手一抓就能找到从女真的魔爪下逃回来的辽人,派编辑去采访一下这些人被金人抓去后的屈辱苦难经历就行了。
除了这些,李爽又撰写了些小科普,比如如何预防煤气中毒,冻伤的治疗,如何使用小火炉煮饭炒菜等等。风俗版则让编辑们去采访采访汉儿和契丹的老人们,写写各族的风俗习惯,民族信仰,神话传说等等。这一版面目前看着还没多大作用,但等将来民族融合的时候,却是有大用的。
这样一设计,整个燕京导报就很吸引人了。稿子定下来,没想到刻蜡版却又成了问题。试验的时候李爽用刻版的铁笔用起来已经觉得很好了,却疏忽了这个时代的文人们都是用软笔写写的,并且写的都是大字,硬笔书写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看着这些家伙们毛笔字一个个写得工工整整,用起硬笔起却是歪歪斜斜,用力不均,一不留神就划烂了蜡纸。
几十页的蜡纸,对李爽来说不是什么难题,但蜡版印刷有个大缺陷就是那蜡纸不能印得太多,最多印上一千章就不能用了,李爽计划的第一期报纸却是要发行上万份的,就是说每一页都得刻上十块蜡版才行,这些活儿全让自己来干,非把李爽累趴下不可。好脾气的李爽见这些家伙浪费了无数的蜡纸还是刻不好一页来,气得不由得骂人,还踢了几个家伙几脚。后来还是左琦红着脸出主意说,要不找几个刻墓碑的匠人们试试。
李爽只好找了几个刻碑匠来,没想到这些匠人们不但一刻就成,而且刻出来的字是工工整整,还能变换着魏书,隶书,正体字来刻不同的版面。这个年代还没有什么宋体字,历史上的宋体字却是大奸臣秦桧发明的,这时候的秦桧秦长脚大概还在南朝太学当着学正的小官,所以李爽也不介意剽窃上一把,顺便教了几个匠人们宋体字的写法。
见几个匠人用心,李爽干脆用一月两贯钱的工钱雇下了四个匠人。这几个人的字写得这么好,将来制铅字的时候,还需要他们来书写字模的。
总算第一期燕京导报可以交给编辑和匠人们去折腾了,李爽又开始着手银铜矿开采的事情来。四年前开煤矿已经积累好了经验,选好股东,集齐银钱,就按原来的模式,让孟家负责矿上的劳务管理,蓟州韩家负责采矿的器物供应,再从煤矿的管理人员中分出一些组建银铜矿的管理,技术上的活儿就由祁氏兄弟和他们带出来的徒弟和一帮道士负责了。
这些人这几年在煤矿的开采上已经赚了不少的钱,李爽又给他们生出了一条财路来,办起事来自是效率非常的高。李爽去了一次位于三河县的矿山,虽然银铜矿在深山之中,附近也还有一条能行船的河流,这样,运送采矿的器物就方便多了,矿石的开采和凝炼就直接在矿山进行。和随行的祁连山一起设计了简易的山路,和道士们设计了冶炼炉,再准备在矿山脚下建上几排矿工的宿舍来。水泥运输不便,这矿山上的石头又能生产水泥,就干脆先在这儿建一个小的水泥厂和砖厂,再用这些材料来修厂区和宿舍。
这些建设都是需要大量的劳力的,南京道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劳力,上京和中京失守后有大量的汉儿们逃回到关内,这矿山一动工,不但能拉去内需,还能稳定南京道的流民,实在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设计好蓝图后,具体的事情就由孟家和韩家具体操作去了,李爽得着手练兵的大事了。上次在萧家奴的部落抓了近两千契丹和女真俘虏,让这些家伙在玉田县砸了快两个月石头了,也算折磨的差不多了,就把这些家伙放出来,做为自己部队的成员。这些家伙都经过战场的历练,被抓前又受过李爽无耻战术的折磨,再砸上一两个月石头,原来的棱角也被磨得差不多了,编成部队后有手下那一百多位一路跟着自己的死党管着,实在是比在民间招募没拿过武器的新兵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