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火器称王 第190章 指挥佥事

作者 : 顽城

天启七年三月,南丹卫、柳州卫、庆远卫所属的4支陆营云集于柳州上林县,这里紧挨着浔州战区。4支陆营合计兵力近万人,他们统一整编和训练,准备出征胡扶龙。

何玉九与白喜善也达成了交易,用“柳庆参将”的官职换取了南丹卫的指挥权。

这场交易与预想的有些差别白喜善推说自己老迈年高,要把“南丹卫指挥使”和“柳庆参将”这两大职务都交给他的长子:现任三里营都司白易展。南丹卫指挥使是世袭三品武官,白易展接任也是合情合理。何玉九当然满口答应,但正式授命还需南京兵部下令。

作为交换条件,南丹卫的“三里营”交给了查应才统领,何玉九还向总督大人请求升他为游击将军。而“迁江营”则由金士骏接管。这些安排一旦被兵部确认,那么南丹卫的兵力就都被金士麒兄弟控制了。

条件谈妥之后,何玉九带着几十罐美酒飘然返回柳州

白喜善则开始搬家,他要永驻银月楼,安享晚年。

金士麒则走马上任,担当起“指挥佥事”一职。

明代的“卫”类似于“农垦师”,平rì种地,战时出征。“卫”的最高军官是“卫指挥使”,管着5个“千户”。在二者之间还有2位“指挥同知”和4位“指挥佥事”官职。其中“指挥同知”就是指挥使的副手,“指挥佥事”则是部门主官。分管钱粮兵印之事。到了明代末期,大部分的卫所军队都崩离涣散,很多职务都空缺着。或者名不副实,或者沦为名誉职务。

金士麒升了“指挥佥事”,他可是实打实地做一番工作。

他给自己的定位没错,金士麒的工作是他自己安排的就是管辖迁江十寨。迁江十寨是南丹卫的防区,现在各寨土王死的死、逃的逃、俘的俘,上层建筑全都被摧毁了,一切秩序都需重建。

如今的金士麒就是十万山民的大土司。风光无限。

三月上旬,金士麒带着达妮重新巡视了迁江各寨。一路上骑着大象,打着大伞。百名骑兵护卫,踏遍三山五岭,与爱妾睡遍了各寨土司的大宅,rì上三竿不起床。金佥事并不是完全沉迷于蜜月之中。各项工作一点都没耽误。

具体说来。金佥事的工作分作“行政”、“经济”、“军事”三个部分。

“军事”部分最简单。

十寨土司战败之后,山民起事风起云涌,短短几个月就汇集了近万民勇。金士麒对其进行筛选,只留下了4千人。其中2千名jīng锐士兵被送往迁江营和三里营的“主力部队”。其余2千名……比较jīng锐的士兵编制为“守备部队”。

金士麒在雷鸣堡设立了一个“十寨守备司”,令水营把总陈麻子暂任守备官。然后在南坡、北坡、铜头、红蹄这4个大寨子中设立把总,其余小寨子设立百总。从此以后,这“守备部队”就是十寨的军事管理系统。平rì里承担治安、抓贼、救灾、招兵、训练等职责,战争时期(比如天启七年三月的现在)就扩大规模。负责辎重运输和防御作战。

其次是“经济”部分。

战争胜利之后,各寨土王富户的家产当然也归属于胜利者。包括房产、家眷、仆役、器具、马匹牛羊猪狗。还有黄金白银14万两。金士麒兄弟们曾为此展开了热烈而开心的讨论,最终达成的共识是:军官有权获得“适当的”物资财产,譬如姚孟阳就拆了莫土司的房子,金士麒就带走了猛坎的女人和大象。至于14万两银子,首先上缴2万两给何玉九的柳州卫,再分给南丹卫和庆远卫各1万两。剩下的10万两,一半作为“战争成本”收缴,另外一半交给“农牧所”,发展十寨的农业。

有了这5万两银子,农牧所就可以大规模开垦土地、开发水利、修路造林、供应种苗和技术。

在此之前,“农牧所”只负责迁江县3万亩军屯田。战争结束之后,金士麒兄弟们不但收回了南坡、北坡两寨侵占的7万亩军屯田,还控制了十寨所有的山田水田总计50万亩,还有10几万亩的牧场。那些土地原本都属于土王和甲兵、富户阶层,现在都变成了“官田”。

金士麒没有分田给穷人。不是他不想,是他不敢。他怕自己控制不住十寨山民的热情,更怕诱发官场中的连锁反应,因此他决定谨慎行事,模着石头过河。

从天启七年开始,所有的官田和军屯田仍“雇用”山民们耕种,每年收2成的田租和1成田税。山民们的负担被减轻了足足一半,他们皆称金士麒是十寨的大救星。

金士麒早就信誓旦旦地要种田,现在终于可以放手大干了。不过他仍秉持着自己的屯田原则这里是他的大本营,是“保命田”,首先要满足口粮需求,之后再考虑赚银子。因此50万亩耕地仍以水稻为主,洋芋、红薯、豆类为辅,甘蔗只种了5万亩。按照2成的田租计算,每年至少获得10万石粮米。

金士麒最头疼的,是“行政”的部分。

“南丹卫指挥佥事”这职务,其实就是十寨“临时军zhèngfǔ长官”。换句话说,就是一位临时的县太爷。在种田和军事方面都有专业人员协助金士麒,但行政方面却无人可托付。军官们都忙着打仗,山寨的统治阶层已经摧毁,山寨的民勇们大字不识,金士麒又不甘心把统治权交给柳州官员。

更让他头疼的是,明代是行政与司法一体,他还要审案。

10万人的大山寨,每年至少几百场案件和纠纷。在土王的统治时代。判案的原则就是比地位、比拳头、比银子。如果涉案双方实力相近,就采取“神判法”,譬如点一堆火。控方辩方一起跳进去,谁先烧死算谁输;或者烧一锅热油,谁敢把手伸进去捞出铜板算谁赢。

金士麒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小江山,当然不容许丑恶延续,但他手中无人啊!他只能临时拆分职责把行政职责交给农牧所,他们既负责修水利,也负责收税;把司法职责交给民勇大队。他们既负责抓人,也负责判案。

金士麒心里明白:绝对的权利,就等着吧!

可是他手中无人!

不久之后金士麒就找到了对策。他结束小蜜月、回到藏宝港时。水营都司姚孟阳正送来一份“关于水营伤残退役官兵长期补助之预算书”,金士麒的眼前豁然开朗。

伤残军人!那些为了帝国江山抛洒热血的军人们,那些缺胳膊断腿但脑筋仍然灵活的军人们,他们可以成为“转业干部”嘛。这不但能解决行政管理方面的人力缺口。更能极大地激励军队的士气!以后士兵退役了。可以担任小吏;军官退役了,可以担任官员和法官。只要脑袋没受伤,就保证有一份好工作。

“嚓,我太聪明了!”金士麒大喜。

他立刻召集兄弟们,商讨开设一家“政务和法律”的综合性绝世唐门

“好!兄弟们。是时候把全套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了,从女圭女圭抓起。”金士麒下定了决心。“其实我最擅长的就是这个。”

如今,金士麒兄弟已经控制了南丹卫和迁江十寨,治下近15万人口,学龄儿童就有3万之多。即便无法让所有的孩子都读书,但军官、工匠、商人富户这些主要家庭的男孩应该接受教育,也有3000多人。根据初步的计算,需要在藏宝港开设5所小学堂,在每个大寨中再开设1所;另外在军营、工场等重要机构中也开设针对成年人的扫盲学堂,共5所。上述就是基础的教育规划,总计20所小学堂。

在此基础上,再开设三家“大学堂”

“文政学堂”。用来培训官吏和司法人员,还有小学堂的教师。

“理工学堂”。其实金士麒早就开办过“技术学习班”,他还编过关于数学和物理的基础教材。

“讲武堂”,开设步兵、炮兵、骑兵、工兵、水兵等各个兵科。

金士麒连熬了三夜,完成了“教育体系”建设的草案,摆在了银月楼诸位兄弟的面前。姚孟阳对此很有经验,“金兄前面写的肯定有道理,挑不出大毛病,关键在最后。”他直接翻到了草案的最后一页,“建设费用约3万两,以后每年运营成本1万4千……嘿嘿嘿!”

“运营成本,主要是教师的薪酬。”金士麒严肃地说,“我最讨厌拖欠教师薪酬!”

“我原则上支持。”查应才确定了会议的走向,“但贤弟啊,你这主意来得太突然,咱们天启七年的预算早都通过了,所有银子都有安排。若几千两也就罢了,你这也太多了。”

金士骏在重要问题上一向支持他兄长,“银子不是问题,若是不够,就从分红里扣。”

此话一出,诸位年轻老爷们皆齐声反对。

分红啊,怎么能动呢?

半个月前,诸位老爷们刚通过了“天启六年财政总结和分红计划”,正准备数银子呢。过去的一年中,他们从辽东获得32万两启动资金,从浔州军工博览会上获得22万两订单,剿平十寨的战争中获得10万收入,还有土地、房舍、器具等无数财富,仅是猛坎营中2000匹马的价值就超过3万两。

银月楼兄弟们在“天启六财政年度”的总收入超80万两。他们综合分析了收入、利润、存银等多方面因素,决定拿出4万两白银,大家分了!

多开心的事儿啊!

金士麒占25%的股份,可以获得1万两白银;他的两个弟弟也分了几千两。但也有的老爷股份少,譬如只有2个点的,只能分到800两。如果分红再被减少,他们当然不干了。

“好吧!分红不减,成本也不加。”金士麒又掏出了另外一份“草案”,“请大家再看看这个计划,一旦通过,能筹到很多银子。”

姚孟阳立刻道:“莫非,你要借银?”

“你猜中了一半。”金士麒笑道,“我要开一家银庄。”(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明末火器称王最新章节 | 明末火器称王全文阅读 | 明末火器称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