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新梦 第一百三十三章 打的是钱

作者 : 金哨本无路

什么情况!

什么?真要北伐吗?

太子赵惇一听到父皇说出这话,一颗心登时变得冰凉冰凉!我的亲爹啊,“北伐”两个字说得轻巧,但北伐有那么容易吗!金兵那可是很残暴的!慢说十年八年,再过二十年能未必能够北伐成功。

唉!看来在父皇殡天之前,是不用指望会禅位给自己了,赵惇这会儿的心情只能用很受伤来形容,曾几何时,父皇至少有那么几次在人前表示要禅位呢!怎么说变就变啊!不过,北伐雪靖康之耻乃是大义所在,赵惇脸上还不能表露出来。

赵昚本来多少年都没有再提北伐之事了,这是虞允文去世之后这么多年来,赵眘第一次明确再提北伐。

在场的丞相也好,执政也好,闻言都倍感振奋。只是葛邲的情绪有些复杂,既振奋,又有些替太子感到惋惜,看来在北伐完成之前,太子是没有希望早日登基了,作为赵惇曾经的东宫僚属,葛邲对太子很表同情。这一段时间市井中传说官家也许会直接将皇位传给赵抦,但葛邲认为,赵惇并未犯错,那只是市井间毫无根据谣言罢了。

周必大对于官家今日重提北伐并不感到吃惊,因为从各种迹象来看,这一年来,尤其是取了台湾以后,官家的态度变了,不仅又回到了勤政的轨道上,而且整个人也变得有了神采,随着不断有好消息从台湾传来,官家重提北伐只是迟早的事情。如今官家说出这番话,周必大当然是衷心拥护,立时表态道:

“启禀官家,老臣以为,只须卧薪尝胆,以五年为期,便可望恢复中原。老臣深信北伐必能成功,老臣愿为北伐赔上这把老骨头。”

王蔺对于官家有志北伐,心中也是振奋的,只是也不无担心:

“启禀官家,臣期盼北伐亦有年矣!只是全面出兵,靡费甚巨,臣以为须得一千万贯,方能举兵伐金。”

王蔺刚才将太子的神态看在了眼中,觉得赵抦如今的风头似乎真有些威胁到了太子,王蔺一想到最近朝中一些官员的议论,便提醒道:

“臣所忧者,我大宋赋税或有不继耳!便如泉州市舶司之商税,乃我大宋一大税源,但近日高雄特区与泉州大有相争之势,蕃商聚于高雄,泉州海贸堪虞。如此一来,泉州市舶司商税受损,而高雄无税可收,故臣深以为忧!”

乍一听,王蔺这担心也不无道理,官家准了高雄特区三年免税,高雄抢了泉州的生意,就意味着泉州市舶司的税收要大打折扣。

周必大微微一笑,道:

“有所得必有所失,老臣以为,帐还是算得过来的。台宋海贸三个月便获利二十四万贯,一年获利八十万贯并非甚么难事。而高雄所产,皆为泉州乃至大宋其他地方所不能产出之货物,故此,泉州之海贸难说必然受损。若是加上台北所产黄金,至今已不下于一万二千两,一两金三十五贯铜钱,这一来便有四十二万贯。或许明年,台湾便能为朝廷献上一百五十万贯。”

赵惇听周必大这么一算,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也许不需要三年,明年茅庚就能赢得与父皇的赌约,茅庚赢了本来无所谓,但这一来白白便宜了赵抦,让人相当的不爽。

留正还不忘补充道:

“臣以为,还须再算上地雷、火柴。而且高雄都作院所产火药威力大增,委实于北伐大有裨益。臣以为,其得远大于失。”

赵眘心中有些得意,看来冒险取下台湾真是赚大发了,因而笑道:

“按照周爱卿、留爱卿所算之账,取下台湾,倒是成了一宗大赚特赚的买卖。哈哈!”

但赵眘随即神色一黯,叹道:

“唉!北伐,打的就是钱呐!可惜!可惜北伐又岂能做到稳赚不亏啊!”

对于北伐,大宋朝中一直不乏热情,但民间其实对收复故土并不热心。因为隆兴北伐让财政出现了一个不小的窟窿,只好加发会子,高宗手上第一次是三百万贯,之后不停地增发,到乾道二年,总计发了两千八百万贯会子,导致物价大涨,会子贬值。当然,增发会子不仅仅是为了补窟窿,还是为了继续北伐。不过,这么一来,民间对于北伐就有了恐惧心,担心不仅打仗要花钱,就算收回故土,恐怕还得由江南百姓去养中原百姓,故而寻常百姓非但对北伐不热心,反倒是担心更多一些。

赵眘感觉自己的一片苦心不能得到百姓的理解,一雪靖康之耻的北伐,居然也得不到广大百姓的理解支持!这让赵眘很受伤。不过,赵眘也不得不承认,北伐确实是一件烧钱的事,而且烧了钱还不见得能打赢,事实就是如此。

当然,那是以前,要是北伐也能像取下台湾那样,不仅不亏本,还能大赚特赚,那是一番什么光景!

当然,那是做梦。

赵眘原本感到异常沮丧,赵眘明白,北伐大业,要指望大宋军兵的勇气恐怕是不靠谱的。指望大宋的老爷兵拿着和金兵一样的武器,靠两条腿战胜金兵的铁骑,好像看不到取胜的希望。不过还好,如今茅庚提供了一个新选项,那就是超级兵器一件一件地出世,没有战马的大宋步兵就算作战意志并不强烈,但一旦拥有超级武器,金军骑兵就不见得有那么可怕了,战而胜之是完全可能的。

大炮、铁船,看来就指望它们了。

在场的其他人不知道赵眘这会儿转开了这么多心思,葛邲顺着赵眘刚才的话头,建议道:

“秉官家,北伐固然是花销甚巨,但臣以为,增加朝廷收入,也并非没有法子。事急之时,也可适当增发会子,此外高雄特区那边,无妨多供一些铜、铁、石炭给他们,或者一年能收两百万贯以上。”

“增发会子万万不可。”

赵眘当年已经有过教训,初时无限度增发,一时倒是痛快了,但最后不得不拿出200万两银子,回收500万贯会子并当场将这500万贯会子付之一炬,这才刹住了会子狂泻物价狂涨的势头。滥发会子之事可一不可再。

“以老臣看来,多供铜铁与台湾,倒是可行的。如今虽然产铜不及元丰时一成,但各地矿场均在,产铜翻番并非难事,炼铁亦是如此。至于煤炭,听说姜夔在安南那里租借了一个不小的租界,正在源源不断地开掘石炭,石炭之事,我们就勿须操心了。”

姜夔在安南挖到煤炭,如今已不是什么秘密,安南也乐见其成,起码下龙湾因此天下知名。开掘出煤炭后,又有原本是海盗的一伙人专门运送煤炭到琼州岛,琼州岛作为安南的高雄之间的中转站,煤炭如今堆积如山,陆续也在运往高雄,好像真不需要大宋君臣来操心。

多给茅庚供应铜材,铜管、水龙头的产量不说,光是锅炉的铜材缺口就很大。有了铜材,的确可以创造更高的效益。

至于铜的产量降低,赵眘更是心里有数,那纯粹是因为发会子和铸造铁钱的原因,这才有意降低铜的产量。

大宋铸铜钱,铸多少亏多少,汴京的时候,就算亏也得铸,一年至少要铸造三百万贯铜钱,神宗朝更是突破了五百万贯。一贯铜钱六斤,耗铜就是四斤多,但一斤铜的市场价钱是一百文以上,铸造一贯钱耗去的铜在市面上的价值不低于五贯钱——南渡之后,更是上升到了十贯钱。可以这么说,大宋一直在亏本铸造铜钱。

赵眘的家当一点都不雄厚,当年还一心要恢复中原,因而只有决然降低铜钱的铸造数量。

恰好南渡后铜的产量受到影响,后来得到了恢复。但精明的赵眘决定再度降低铜产量,以铜料不足为由,每年只是限量铸造十五万贯铜钱。

因此,提升铜的产量并非什么难事,不过,荒废了这么久,要迅速恢复,也不是易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宋新梦最新章节 | 大宋新梦全文阅读 | 大宋新梦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