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随着武官们的一声声号令,整个工地开始忙碌了起来,萧俊身上藏着短铳,倒也不便如其它兵士那般除去外衣劳作,便直接穿着号坎挥舞起了大锤。
下午申时的时候,终于到了开饭的时间,营兵们的饭菜极其的简陋,每人配一大碗勉强够吃的糙米饭,以及一小碗菜汤,还有一些盐块和醋干,做咸菜使用,说是菜汤,倒也不如说是清汤更为合适,诺大的菜锅之上仅是孤零零的飘着几根菜叶。
萧俊望着眼前这顿毫无营养可言的饭菜,正有些发呆,琢磨着兵士们吃这种饭菜如何去打仗的时候,本什的什长赵五忽然笑着凑了过来,这赵五是一位三十余岁的汉子,也是从湖南过来的流民,见萧俊操着一口相近的口音,对他倒也亲切,这什长笑道:“怎么?小家伙,嫌伙食不好?唉,习惯就好了,附近州府闹灾闹得太厉害,新鲜的蔬菜,百姓们自己都不够吃,哪里还会卖给我们,若是从更远处运,这大热天的,又无法长时间保存,所以便是顿顿这么几根菜叶。坚持一下,过了这荒年就好了。”
说完塞给了萧俊两块醋干和盐块。
萧俊随手接过醋干和盐块,却是询问起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赵五哥,听说军营里有满人在做这寻人的营生,若是直接找到这些满人,可以省下一百两,您知道如何找到他们吗?”
赵五摇了摇头,憨笑道:“你说的事儿,老哥倒也听说过,不过军营之中规矩森严,象我们这种小兵,想要见到这些手眼通天的人物,基本上不可能的,老哥劝你还是绝了这份心思吧。”
萧俊听闻即便是在军营中,也无法见到这些寻人的,脸上不由得现出失望之色,随意的看了一眼手中的食物,,正打算对付着吃下去,忽见三个满脸痞气的营兵冲着自己走了过来,为首的一个生得獐头鼠目的汉子,径直来到自己面前,双手抱着肩膀,斜着眼睛上下打量了几眼萧俊,流里流气的说道:“小女圭女圭,将你脚上的靴子月兑下来,爷正缺一双合脚的靴子。”
萧俊现在所穿的靴子,乃是周军精锐所穿的强化版的硝制快底战靴,内衬一套铁制的丝网,看起来十分的精致,难怪这兵痞会眼红。
赵五在一旁见萧俊受了欺负,忙过来护着说道:“哟,是海三爷,这娃今天刚来,您老高抬贵手,别欺负新人。”
海三爷一把推开赵五,道:“你他娘的嘴巴放干净些,谁欺负他了,爷这是给他面子,让他有机会孝敬爷。”
回过头来,却见萧俊只是冷冷的看着他,不由得大为光火,说道:“看什么看,老子这是抬举你,别他娘的给脸不要脸。”
萧俊却只是冷冷的回敬了一个字:“滚。”
海三爷立时大怒,刚才他特意打听了一下,知道萧俊并无什么背景,这才放心大胆的过来欺负,见萧俊如此不识抬举,立刻冲着另外两人使了个眼色,这三人欺萧俊年少,立时便扑了过来,
萧俊却依然是不言不动的模样,在左右两人拳头即将近身的一刹那,身形向后猛的一缩,双手闪电般的疾探而出,一把纂住了二人的手腕,借助着二人前冲之势,顺势一引,这二人顿时便结结实实的撞在了一处,此时那海三爷也以一记凶猛的黑虎掏心,攻到了萧俊近前,萧俊见对方武艺比自己差得远,随即不慌不忙,右手随意的一伸,便搭在海三爷挥拳的小臂之上,随即太极劲势暗吐,一记缠丝手,借着海三爷前冲之势,顺势一引,海三爷便以一记狗啃屎向前扑在了地上。
萧俊随后一个箭步尾随而对,抬起右腿,重重的踹在海三爷后腰的腰眼之上,海三爷顿时长声惨嚎了起来。
萧俊身形潇洒飘逸,于电光火石之间放倒了三人,周围的流民营兵不少人立时大声的叫起好来。
那海三爷吃痛,惨嚎了数声,待缓过来之后,猛的大吼道:“兄弟们上。”
周围立时冲出来数十个兵痞,各持锹镐,将萧俊团团围住。
萧俊望着眼前的数十名兵痞,脑海中猛然浮现出当日月芽儿在乱兵中失散的情形,眼中顿时迸射出渗人的寒光,咬着牙冷冷道:“谁若是不怕死,便第一个上来。”
萧俊望着脚下的海三爷,回想起当初那些屠杀乡民,**女子,劫掠流民们赖以生存的钱财,贩卖幼女的兵痞,眼中寒光更盛,此时他的右脚正踏在海三爷的脖颈处,在熊熊怒火的的驱使下,不由自主的使重重的碾了下去,旁边那些装腔作势的兵痞,见萧俊真的敢动手杀人,一时被他的气势所了慑,不由自主的向后散开,全部躲得远远的,兵痞们欺弱怕硬,真遇上不要命的,顿时便软了下来。
就在此时,萧俊忽然听到不远处一声暴喝:“住手。”这声音如晴空霹雳,顿时便将萧俊震得冷静了下来。
萧俊随即收起了左脚,那海三爷险死还生,捡了条命,双手捂着脖颈,拼命的喘了几口粗气,随即便扑到暴喝之人脚下,告起撞天屈来:“楚爷,这小子仗着新来的,不懂规矩,在军营之中随意的打人,还居然还行凶杀人,您老可一定要为小的作主啊。”
旁边那些兵痞此时也反应了过来,也跟纷纷附和了起来,指责萧俊的不是。
萧俊此时却是在打量着眼前这武官,此人年近四旬,身形壮实,面色淡金,帽珠上顶着青晶石,看样子应是四品武官,这楚爷上下打量了萧俊几眼,淡淡的询问道:“因何行凶杀人。”
萧俊执礼回道:“这几人见我靴好,便要过来抢,被我揍了一顿,他们便邀集数十同伙想要对付我,当初我身为流民北上时,曾遇数千兵痞劫掠,便与今日这几十个兵痞一个德性,我忆起当年之事,一时义愤,情不自禁,险些结果了此人。”
周围的流民营兵许多都是和萧俊有些相同遭遇的,立时便生出同仇敌忾之心,纷纷怒视着眼前几十个**,气氛一时紧张了起来,大有一触即发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