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第二十一章3
第二十一章3
另一个警察也许觉得故事没劲,打断他说:“这样的报道有真有假,里面肯定有夸大的成分。缺水不假,一辈子不洗一次澡我也信,可不洗澡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水,我认为是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也可以说是一种懒惰。难道你们那里几十年都不下一场暴雨?要是有洗澡这个意识,就是月兑精了站在雨里淋也淋他个透彻。还有乡长洗脸内疚的那个报道,这显然是乡长给自己脸上贴金,也或是故意说给上面听的。当然天天洗脸也许有些奢侈,两三天洗一次脸我信。还有也不光你老家如此,我们国家贫穷落后的地方多着呢,要是一个个数起,肯定有一长串名字,那又怎样?谁让你不生在南方,不生在沿海,怪就怪你父母。”
沉默了一阵,那个老家在西海固的警察也许总觉得余意未尽,便又重提话头:“还有,你们读过‘马燕日记’吗?”
你们摇摇头,一脸茫然。
你们的无知让他一下坐直了身子,咳嗽了一下,把嗓子清理干净,然后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开始叙述。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报纸上报道过。马燕是个回族女孩,生活在西海固地区同心县预旺乡的一个村子,三年级时,家里供不起她和两个弟弟上学,按照重男轻女的传统,只能是她辍学。妈妈骗她说学校没有书了,让她死了上学的心好好照管家里的羊羔,还骗她说等她把羊羔喂大了,卖了钱让她下一年再去上学。马燕相信了妈妈,每天割草喂羊、给弟弟们做饭,闲下来就蹲在小羊羔前面,盼着羊羔快快长大。每当看到同学们往学校走,她就会眼泪汪汪。妈妈看不下去,答应她再读一年试试,妈妈和她约定,要是期末考试考不进前三名,就永远也不要上学了。那年期末考试,她得了全班第一。
为了不第二次辍学,马燕从四年级起开始记日记,把自己对上学的强烈愿望全部写在纸上,有一天她把厚厚的四本日记塞给妈妈,又写了一封信,让弟弟读给妈妈听。当听到‘妈妈,如果我上不了学,我的眼泪一辈子都流不干’时,妈妈的心都碎了。
偶然有一天,法国《解放报》驻中国记者一行来到了这个小山村,妈妈将女儿的信和几本日记交到记者手里,日记和信很快被记者翻译成法文并在法国刊登出去,立时在国外引起强烈反响。后来,《马燕日记》在法国巴黎出版,继而又登上法国畅销书排行榜,随后又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
“说这些有啥意思,自己的枣儿都煮不圆呢。不过这个叫——什么燕的女孩倒一下出名了,靠版税也能过上好日子了。”听故事的警察哈哈大笑。
讲故事的警察没有笑,还没从悲伤的诉说中把自己走出来,继续说:“这不是一个丑小鸭一夜之间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的背后,是西海固千千万万穷困家庭的无奈和艰辛,是更多的辍学的孩子对社会的呼唤,他们太需要‘母亲水窖’了,太需要人们的爱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