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树湾 1.第一节涢东解放大变样乌桕树湾美名扬

作者 : 梁荫国

第1节第一节涢东解放大变样乌桕树湾美名扬

临江仙·咏乌桕

夏绿秋红酬岁月,蓬蓬伞盖村中。

童叟亲我笑凉风,子孙照万家,祛病药王崇。

年年玉粒白相似,人老白发同。

苍黄荣枯急如风,荏苒冬春谢,三十年河东。

诗云:“古今往事千帆过,风月秋怀一书知;一纸能缩下事,一笔可写古今词。”

这部书写的是**建国六十年来,大、小乌桕树湾的变迁。宇宙无限大,时间无限长,这六十年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泡沫。历史发展总是循环的,时代更替又总是有些相似。人类和家庭也是由兴到衰,又由衰到兴;由富变穷,又由穷变富;由压迫者变成被压迫者,又由被压迫者变成压迫者;代代循环不已。这也就是黄炎培先生所说的圆周率。

好事流传千古,良书播惠九州。六十年来,北京刮什么风,乌桕树湾就掀什么浪。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涢东县的大小乌桕树湾。旧社会,一般的乞丐是手持打狗棍,手端葫芦瓢,沿门乞讨一点残菜现饭度日。但是也有一种比较高雅点的乞丐,是手抱渔鼓筒卖唱。他手抱渔鼓筒,斜挂破米袋,沿门卖唱,求得主人施舍一把米,或者丢给他几个铜钱。渔鼓筒是根两尺多长的竹筒,经过油漆,又在一头加上鱼泡皮,手一拍打就发出“嘣”的声音。演唱起来,就靠渔鼓筒的“嘣!嘣!”之声代替音乐伴奏。演唱的内容,有时唱一段楚戏,有时唱一段小曲,还有时见景生情,编一段顺口溜,逗得主人哈哈大笑,马上掏几个铜钱递过来。最常见的是:“来!来!来!……

打扰主人太不该,

主人今年发大财,

金圆银圆滚滚来……。”

涢东县的乞丐,为了让知县大人高兴,也编唱渔鼓词,吹捧涢东县是人杰地灵之乡。比如有这样一段:

乡亲们来听我说,

我为涢东唱颂歌。

北有五岳山林密,

南有菱湖鱼虾多。

中有铁路交通畅,

西有膏盐满山坡。

东有碧山铁矿石,

自古特产煮饭锅。

特别有个好知县,

廉政美名传全国。

青山财源广,绿水富根多。渔鼓词虽有些夸张,但涢东县历史上从来都是个有名的大县,又以美丽的山水著称。洪山、碧山、五岳山,三山群峰叠翠;汉水、涢水、澴河水,三水清流奔腾。汉水、澴水在三河镇与涢水汇合,穿过城中的涢河大桥进入菱角湖。茫茫菱角湖,浩瀚湖水连长江。夏,水一色芦苇荡;冬,水冷草枯,水落河现,无边草甸雾茫茫。落霞与群雁齐,野鸭与渔歌共唱。

一九四九年五月,人民解放军一枪未放,就占领了涢东县城,因为国民党在攻城的前两就跑光了。涢东县的县城三河镇自南朝以来,就是鄂中的千年古镇。高大雄伟的城墙,一律由大青砖砌成,上面坑坑洼洼,布满了青苔和铁锈似的污迹,记载着岁月的沧桑。涢河大桥,是民国初年由张之洞筹建的三孔钢筋水泥桥。桥下行船如梭,桥上汽车与行人交错。县城的繁华地段,主要是沿河的两条八华里长的大街。涢河东岸的叫东沿河大街,涢河西岸的叫西沿河大街。三河镇这个县城,与其他县城不同的是,解放后,**鄂中地委和行政专员公署设在了这里。在东沿河街的顶北端,离火车站不远,是国民党遗留下来的一个大兵站,原来是几栋红砖机瓦平房,现在已改成了地委、行署大院,内面是一片高矮不一的新式洋楼。另外,地县两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也散布在全镇的大街小巷。

涢河大桥的两端,各有一座三层的西式洋楼。桥东的一座,原是伪国民党政府和县党部的办公大楼,现在改成了**涢东县委会和涢东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桥西的一座,原是涢东县国民党政府的警察局,现在改成了涢东县公安局。公安局在大院后面又增添了一个大院落,全是一片红砖机瓦平房,做了涢东县的看守所。涢东县新的县政权成立后,下辖十五个区,七十二个乡,七百六十四个行政村,总计人口一百二十九万。涢东县的南端,有个号称百里的菱角湖,处于涢东和湖西两县之间。县城南二十华里的菱角湖边,有一个较大的集镇,叫菱湖港,它是菱湖区政府所在地。菱湖区在日本人占领时叫菱湖区,国民党时期叫菱湖乡,解放后辖区没有任何变化。菱湖港东边十二华里,有个祠堂村,因为邬氏宗祠在这里而得名。祠堂村原名叫邬家台子。日本人占领时期和国民党政府都是保甲制,邬家台子是菱湖区的第十九保。祠堂村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叫祠堂高级农业合作社。一九五八年八月成立人民公社时,菱湖区更名为卫星人民公社,祠堂村成了卫星人民公社邬渡管理区的祠堂大队。祠堂大队过去之所以叫邬家台子,一是村民绝大部分姓邬,二是这里的房前屋后,都长满了乌桕树,因“邬”“乌”同音而得名。解放前,涢河未改道,菱角湖未围垦,五年里有两年涢水山洪爆发,河堤溃口,水漫屋檐。村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如同蚂蚁搬粟米的挑土筑台,再在台上建房。宅基地都比农田高出两三米,外面称这里叫邬家台子就是这个缘故。

祠堂村有十二个自然湾,都长满了乌桕树,但唯独大乌桕树湾中间禾场上的一棵特别高大。树干要四人合抱,高达十二丈,远看像一把齐大伞。这棵乌桕树,相传是明朝的邬姓一世祖所栽,这个湾叫大乌桕树湾,就是这个来历。据邬氏族谱相传,明末邬姓一世祖,是鄂东移民过来的,所以在涢东县志上有“麻城过籍”之说。据说明朝年间,这个大乌桕树湾出了个进士,出任涢东县令,他衣锦还乡时,看到家门口的这棵乌桕树,思绪万千,无限感慨之际,回到书房,提笔填写了卷前的那首古词《咏乌桕》,它经历了四百多年相传至今,乌桕树湾的故事也成为美谈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乌桕树湾最新章节 | 乌桕树湾全文阅读 | 乌桕树湾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