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最像杨式。舒蝤鴵裻”李存义说。
刘小虎说:“俺这派新式太极拳法虽学于杨式,但又不同于杨式,大架或小架也都不同于其它各派,而是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它总体为四趟,分为春、夏、秋、冬四节,在每节当中,都设有两式爆发力很强的刚劲动作。如:第一节中的左右虎扑子,二节的白鹤展翅和怪蟒翻身,三节中的金鸡抖铃和双风贯耳,四节中的野马擞毛和虎跳涧等。”
刘小虎带李存义做一下第一节中的虎扑子,说你要“起如举鼎势,落如掰砖形”,提膝时意念用双手将右脚拉起,两掌逐渐变拳提至两耳侧,后溪对太阳穴,右膝找膻中穴,右脚跟向前迈大步蹬出,同时双手由拳变掌向前扑出,意在祖窍穴。动作勇猛刚烈,极具爆发力。然后又带做一下第二节中的怪蟒翻身,说它是个翻身动作,两手下按至胸前,身体下沉,两脚同时震地,两掌由胸前同时向前撞出,也是爆发力极强的刚劲动作。
“好像把崩拳变成了崩掌。”李存义说。
“除了少数爆发力很强的动作之外,太极五星椎整个套路贯穿着柔软连绵的动作。例如第一节中的左右到云端式,以腰为中心,动作连绵柔软,上下相随、协调一致,拳谱讲左右到云端,起躜落又翻,敌进我便退,敌呆我发拳。“
“这四句是诗又不像诗,象刚学写诗的人编的。“李存义说。
“这四句是我编的。“刘小虎说。
“这们这拳里还有很多形,共有十二形呢。”刘小虎进一步介绍说。
“十二形?抄袭形意拳的十二形呀?”李存义问。
“不是抄袭,是借鉴。”刘小虎说。
“借了不还就是偷。”李存义说。
“是引进。也不是引进,是有用的东西舍不得丢。”刘小虎说。说完表演第一节的“到云端”。只见身形后退,手向前击。
“这是猴形。”李存义说。
刘小虎又表演“燕子三抄水”。胸脯找地穿出,实乃穿裆靠。
“形象倒很逼真。”李存义说。
刘小虎接着表演。““虎扑子”形似虎扑食,形象起如举鼎,落如掰砖,勇猛刚烈。“斜飞式”为鹰形,好似空中盘旋,实乃靠劲。“织女纫针”为蛇形,前臂和大臂向前靠劲。第二节中的“青龙探爪”坐身手向前探出。实乃抓裆动作。“白鹤展翅”形似鹤在空中回头转身。“金鸡**”形似鸡在雪地高抬腿,实乃撞裆动作。“怪蟒翻身”“野马分鬃”等动作,也都非常形象。
就像三节棍抄袭棍子一样,只学过是将原来的棍子锯成了三截。”李存义说。
“也不能说你说错了。”刘小虎说,“希望这事对你有所有启发。”
“我舍不得锯,我还留着棍子当顶门杠或檐椽用呢。”李存义说。
“一看你就是农村出来的。”
然后刘小虎又向李存义介绍了劲法。有八种刚劲,十二种柔劲,八刚劲:弓劲、箭督、风猛、炮燃、雷震,电闪、山崎、钢硬。如箭中必透七孔而后矣。如炮之燃火,务求穿山透壁之功。如墙之倒塌,欲避而不能。如迅雷之猛烈而无掩耳之功夫。如大风之强猛草木俱偃矣。十二柔劲:轮转、平准、球滚、胶粘、磁吸,木漂、水流、金柔、绵软、针尖、丝缠、箩底、箩中崩豆、弓圆箭远,随风使船、顺水推舟。
然后又介绍步法。
李式太极五星椎以中下盘动作居多。要求有较强的腿部功夫。杨式太极拳步法,一式完毕多以重心后移再向前接下一式。而李式则多以腰带腿直接向前接下一式。因而演练时腿部极累。
“步难,真难能可贵。”李存义说。
“你还会用成语啊?”刘小虎问,“头一回听见。”
“好象你听过我说话多少年似的。”李存义说。
刘小虎接着讲打法风格。杨式为沾、连、粘、随之发力。而李式则不仅有沾、连、粘、随,而且又发展有离、粘、随之打法。杨式太极发力时为哼、呵、咳三气。而李式则为五气。刘小虎说:“头有五星、口有五气。身有五方,手有五诀,脚有五步。怀抱太极,头顶三清,手分八卦,脚踩五行,静如山岳,动似雷风,微得神力,气通太空。”“五气?你们比杨露禅能耐还大五分之二呢?!”李存义说。
李存义说完见刘小虎直往他身后看,一回头,李瑞东不知啥时已走了过来。
李瑞东看李存义还有些怀疑,便要进行表演。他取来一把钢刀用食指顶入三合土地面下。然后又以二指夹住刀把轻轻提,只留一点刀尖在地面之下,然后,轻轻一跃,单脚立于刀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