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洪荒 大乱始于东神

作者 : 谶若如梦

千百年来,各国历代国君依靠这种“以优制优”的策略称雄一方。舒榒駑襻但是千年之中各国也不可能没有逆君威者,当年西上国卫国师姜风痕作乱,此举一时天下哗然,当时西上国国君雷霆大怒,速令百余名修行者追至西上国边界战至三日割首回朝。那一役,被载入史册,以正皇皇巨威,也给各国辅佐者一句纶音佛语:犯王者,杀!戮!!诛!!!

自此以后,四国再无乱者。然而天下也从来不会一成不变,人的欲wang也从来不会仅限于鹪鹩一枝。千年以后的洪荒,总有某人的欲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千年后的东神国貌似物阜民安,海不扬波的样子。实则国运昌盛的背后有一种逆天的想法在等待时机实施。

是夜,东神国国主寝宫。一中年男子一袭华丽的寝衣伫立在千尺之高的阑干上。此时月上中天,危楼风细,偶尔能轻瞥到这雕栏玉砌上的缦纱轻舞婆娑。

在这美轮美奂的楼台是什么时候都不会不会有阑珊之意的,至于红烛何时会残,自会有貌美的续上。很多时候借着月色看人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不论是男人或女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今日这月下男子如此昂首阑干的身影已是三十年有余,而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伫倚在千尺之楼上的人,东神国只此一人,也必须一人在上。这就是东神国国君——东方通善。

东方通善在位而今十二年。从父王手中接过东神国王权时他十九岁还不到。但是那个时候他已是名扬天下的修行者——他与他的弟弟东方通天以及二十名修行者带兵一夜之间灭了北仡国的十八个附属国。

那一战,使他声名大振,天下骇然。代价则是兄弟俩所带二十名修行者仅生还一人,那就是当今东神国“通神师”武天道。也就是这一战让东神国破了先例——自古四国皆是一王一师(即是一个国君,只能挑选一个当时国内法术、修为最好的辅佐者),那一战后,东神国却变作了“一王双师”。“王”无疑是东方通善,而“双师”则是东方通善的弟弟东方通天与武天道。

其实这是国之大忌,一种制衡策略一旦打乱,后果不言而喻。若一王二师成鼎足之势,国势将衰,恐王权旁落,东神千年基业就此也毁于一旦。也就在那时,另外三国国君各自心中打着算盘:千年“铁律”一破,你东神国灭国之日不远了,得早作打算,一占东神!

当时提出这一“一王双师”的想法的人就是现在的东神国君东方通善,当时的情况也不得不这样做。

那时东方通善凯旋归阙时,其父王已是行将就木。在得知两个王儿如此骁勇善战时,老国主也犯难了:王位如何相传才可以免生“相煎太急”的人世惨剧呢?可恨时不我待,不能有些时日以待优劣啊!

就在老国主沉吟不决时,听闻二王儿东方通天曾在这一战中下令屠杀过一个附属国的的城池。若不是大王儿东方通善竭力相阻,那个附属国也恐将遭灭顶之灾。这一震惊朝野的消息,使老国主勃然大怒。一向以仁义治国的老国主殚精竭力以保“文明大邦”的伟誉,而今却让自己的王儿做出如此“蛮如禽shou”的行为,这让老国主情何以堪呐!老国主因此气的只剩游丝之气,欲贬二王子东方通神为庶民。而大臣们此时也一边倒的站向大王子东方通善这一边,誉其神武,赞其仁义。

此时的衮衮诸公皆举东方通善为东神国国主继承人,全然不惜东方通天的生死。

大殿之上,年仅十八的二王子东方通天面跪在父王脚下,冷峻的脸上隐隐不服之气。他的哥哥东方通善与武天道站在他的两旁,极力劝阻老国主三思。

见劝阻无效后,东方通善与武天道便跪下来求情。也道出了其中“屠城”的些许原委。

那一战实为惨烈。当两位王子领二十位修行者以及数千士兵攻下北仡国的十七个附属国后,士兵伤亡不大,修行者无一伤亡。但他们想趁着势如破竹的气势竭力攻下第十八个附属国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那个附属国似全民皆兵,虽攻入城内,却似进了炼狱。时不时的会发现身边的人倏然不见了,去找时却只发现平民百姓蜷缩在家中,瑟瑟颤颤的望着突然闯入的东神国的士兵或修行者。这一切貌似正常反应,士兵与修行者也就出外寻找。

到后来,形式越来越诡异,东神国的修行者越来越少,士兵已死大半。这可惹怒了血气方刚的二王子东方通天,他越发的觉得藏在家里的平民百姓有猫腻,于是责令修行者与士兵进屋搜查。果不其然,东方通神在一间屋子里查到一颗修行者的首级——一个貌似老实人的大个子北仡人将头藏在他蜷缩的身后,瑟瑟发抖。

一怒之下,东方通神剑戮一家,为那日夜相伴三年有余的修行者报仇。后来士兵们见此情况,以为所有北仡人都善伪装,都会出其不意的伤人——不杀他,便死己的恐惧换做乱杀无辜。一时间尸山陡立,血海涌现,可怜一座城池生还者无几,那还是大王子东方通善和武天道擒了这座城的统帅后,急忙与东方通天会合时发现并阻止的。不然杀红了眼的东方通天及手下会嗜血而死。

“求父王开恩,王弟尚且年幼,由于当时环境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并非本意。如若这样被贬,他不服气事小,一旦天下修行者得知此事后恐怕以后不能尽忠职守,而是担心尽忠职守后会不会被贬。如此下去的话,会打消很多人尽忠报国的积极性与热忱。恳求父王不以一眚掩大德,贬了王弟而寒了忠义之心。

至于我东神国“文明大邦”的伟誉靠的不仅仅是军事,而是您一直坚持的文修武偃,文教武德。王儿知道,今时这一战,并非父王本意,实则这北仡国屡屡兵犯我边疆,使我百姓不得安生。如今一役,可保我边疆十年内几无兵燹。也算是安民而扬国威,功德一件。如此一来,王弟功过兼有,不赏不罚貌似公平,望父王天鉴”大王子东方通善一番肺腑之言后,老国主渐觉欣慰,深感此子若继承王位,仁能服众,义能睦亲,武能胜任,这三点俱优而于一身,当是不辱使命。

那日,凭着游丝之气,老国主念出了新国君的名字——东方通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一统洪荒最新章节 | 一统洪荒全文阅读 | 一统洪荒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