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淮安到汝宁,有两条比较轻松的路可走。一条是顺运河南下,再溯长江而上,到武昌后,再弃舟登陆,沿陆路北上至汝宁。另一条则是走黄河逆流而上,到开封后再走陆路南下至汝宁。说这两条路轻松,是因为可以坐船走很长的一段,省去了走路之苦。
不过,勘舆营并没有选择这两条路,而是从淮安出发之后,沿陆路径直向西,经永城、柘城直插到开封以南,然后再折向南方,沿驿道前往汝宁。
选择这样走的理由,一是因为勘舆营现在多达2000人,很难找到那么多大船来乘坐;另一个原因,则是出于练兵的需要,再没有比长途行军更能够锻炼士兵的体力,以及培养部队的意志和集体主义精神的了。
大明的许多军队战斗力很差,打仗的时候士兵贪生怕死,明哲保身,对于军官的命令阳奉阴违。究其原因,在于官兵关系紧张,军官克扣军饷,把士兵当成了自己挣钱的工具,而士兵当然也就是能混且混,没必要为军官卖命了。
勘舆营不存在这种情况,苏昊从最早接受军方的委任开始,就把带兵当成了一种神圣的义务,这是他天然的禀性决定的。这两年来,他在其他方面想方设法地挣钱,唯有在养兵和练兵方面,不计成本,拿着自己的钱往军队里补贴,只求练出一支精兵,报效国家。
士兵们都不是缺心眼的,主将对自己如何,他们心里像明镜一般。苏昊把士兵当成人来对待,管他们吃饱吃好,士兵对于苏昊自然也存了忠贞不贰的心思,话里话外都是愿意为苏守备而死的誓言。
徐光祖、邓奎、张云龙等军官都是职业军人,能够遇到苏昊这样的主将,他们觉得十分幸运。有苏昊在后面大力支持。他们自然是拼尽全力去练兵,每天模爬滚打,毫无怨言。
苏昊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在于提出了官兵平等的思想。与后世军队中的平等相比,苏昊这个思想已经大打折扣,他只是要求基层军官必须与士兵同吃同住,同时严格限制训练中的体罚行为。但仅仅能够这样做,就已经足以让士兵们感动得涕泪横流了。
至于苏昊闲来没事到营地中与普通士兵拉家常、问候问候士兵家里的男性和女性亲友之类,更是被士兵们铭记在心。
“改之啊,当守备就要有个当守备的样子。你昨天又去营中和当兵的掰手腕了吧?成何体统?”老兵徐光祖没事就会过来挑挑苏昊的毛病。
苏昊笑道:“徐叔,你不也天天和那些大兵一起吹牛打屁吗?对了,你跟士兵说你过去当兵的时候如何勾搭房东家的闺女,这样的事情以后可不能再说了,乱我军纪,知道吗?”
“呸!”徐光祖笑着唾了一口,“我这个千总是临时充任的,不定啥时候就被你免了。免了以后,我不就是一个大兵吗。和大兵们一起聊聊天,有何不可?”
苏昊道:“徐叔,就算是免了你的千总,你还是本营的荣誉顾问。是能享受待遇的。不过,和士兵打成一片,是咱们勘舆营必须要坚持的传统,上下同欲。才能百战百胜。”
徐光祖叹道:“唉,谁不知道这个道理呢?可是我大明的军官,像你苏改之一样对待士兵的。能有几人?他们也就能够善待自己的那一小队亲兵,对阵之际,也就是靠那些亲兵去冲杀。说哪个将军的麾下会打仗,其实说的就是他的亲兵能打。”
苏昊道:“既是如此,那他为什么不把其他的兵都遣散了,光养一群亲兵就行了。”
徐光祖道:“你傻啊,兵部拨军饷,是按士兵的人头算的,把其他的兵遣散了,兵部还能给多少钱?我这样跟你说吧,有的将军,就是麾下养1万士兵,然后从每名士兵头上克扣5两银子,凑出5万两,养500名亲兵。
士兵名额越多,能够克扣下来的钱也越多,这样养的亲兵也就越多,他就越能打仗,你听懂了吗?”
徐光祖这话有点绕口,不过苏昊还是听明白了。说到底,明军中大多数的士兵所起的作用,就是替军官挣军饷,打仗的时候是指望不上他们的。既然不指望他们打仗,军官自然希望这些士兵干脆只有一个名字,而不需要实际存在。事实上,许多军官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这就是所谓吃空饷的情况了。
兵部的官吏都知道军队中的这种情况,但却没有动力去改变这种情况。因为吃空饷是非常恶劣的欺诈行为,所以兵部经常要派人下去检查,看看军队里是不是真有这么多人。军官们为了应付检查,就临时找几个人来充人头,事后一人发几文钱当辛苦费。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实上面的官吏也不是傻瓜,他们也知道下面的对策是怎么回事,但既然下面把事情做得大面上过得去了,下去检查的官员又何苦过于认真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拿个红包回京,岂不快哉?
套句时髦的话,这就是体制问题啊,幸好家大业大,也经得起折腾。明军虽然没有战斗力,但好歹有好几百万之众,临战之时,吓也能把敌人吓个跟头,这就足够了。至于说几十年之后一支农民起义军加上极北之处的一支八旗军就能够把大明掀翻,除了苏昊这样的穿越者,又有谁能预见到呢?
“唉,徐叔,这大明的体制问题,肉食者谋吧。我苏昊是个小人物,能够做的,也就是把我这一营人带好,也算对得起圣恩了。”苏昊打着马虎眼说道。
“你还得想着怎么对得起我。”徐光祖道,“老夫我先前被你骗到淮安,刚刚有点喜欢上那个地方,你又要去什么汝宁。汝宁那种地方,吃没什么吃的,玩没什么玩的,你让老夫上那干什么去?”
苏昊笑道:“徐叔,我听人说,汝宁女子甚是热情,徐叔就不想在汝宁喜迎第二春?”
“去你小子的!”徐光祖让苏昊给气笑了,“尽拿老头开玩笑!看看这天色也将晚了,前面有个镇子,咱们今日就在镇子上扎营吧。走了这么多天的路,嘴里淡出个鸟了,咱说好了,到镇子上,你要请我喝酒。”
“敢不从命!”苏昊毕恭毕敬地应道。
队伍向前面的镇子行进,斥候跑回来报告,说这个镇子叫刘店镇,位于从开封到汝宁的官道上。镇上有200多户人家,甚是繁华,酒肆、客栈、青楼,一应俱全。
“通知部队,在镇外扎营。每局派2人到镇上采办菜蔬,不许买酒,不许强买强卖,不许骚扰百姓,还有,禁止任何官兵涉足青楼。”邓奎冷冰冰地向传令兵下达了命令,这也是勘舆营的军规,没人敢于违犯的。
2000多人的军队,如果都进镇子去休息,肯定会闹得鸡飞狗跳,所以只能在镇外驻扎。但不能进镇子的禁令,只是针对基层官兵而言的,像苏昊、徐光祖这个级别的人,就不在此限之内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勘舆营中的官兵平等是打了折扣的。
苏昊对自己的解释是:既然这种打了折扣的平等已经能够让士兵感动了,自己又何必过于委屈自己,非要和士兵们一起吃苦呢?
带上一干亲兵,苏昊和徐光祖一起,走进了刘店镇。镇子上已经涌进了几十名勘舆营的伙头兵,他们是来采办各种菜蔬的。勘舆营的伙食标准一向很高,每到大的镇子,部队都要采购猪肉给士兵们开荤。苏昊进入镇子的时候,听到镇子上至少有四处凄厉的猪叫声,那是肉铺在紧急杀猪,供应勘舆营的需要。
“苏守备,您来了!”采办物资的士兵们纷纷向苏昊行礼致意。
苏昊向众人还了礼,径直走到卖货的老板面前,拱手问道:“这位掌柜有礼了。”
“将军有礼。”掌柜赶紧还礼,他认不得苏昊的服色,但从士兵们的态度上,能够猜出这应当是挺大的官。
苏昊道:“我打听一下,我们这些士兵在贵店买东西,可有强行压价之举?”
“没有没有,兄弟们都很公平,并无恃强压价的事情。”掌柜道。
“那么,可有索要孝敬钱财之举?”
“没有没有,我说给兄弟们一些茶水钱,他们都不肯收。唉唉,这谁家的伙计采办这么多东西的时候不要点跑腿钱的?”
苏昊微微一笑,说道:“如果他们要跑腿钱,明天本将就会打断他们的腿,让他们再也收不了什么跑腿钱了。”
“将军治军严谨,实乃我等百姓之福。”掌柜连声恭维道。
苏昊退出这家店,接着又走访了一些店铺。所到之处,他听到的都是店家对士兵的夸奖之声,这让他颇为满意。一支军队的作风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的,如果纵容士兵鱼肉百姓,士兵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就会逐渐流失,战斗力也就无从说起了。这个道理最早由苏昊提出来,随后就得到了徐光祖、邓奎等人的一致认可,现在已经成了勘舆营的治军理念。
走了一大圈,天色完全暗下来了。采办物资的士兵都回到了镇外的营地。营地上炊烟升起,饭香、肉香弥漫开来,甚至引来了许多围观的百姓。
苏昊与徐光祖一行,此时正好走到一处名叫留仙阁的酒楼之下,徐光祖迈不开脚步了,笑着对苏昊说道:“改之,我看咱们就在这吧,你得好好地请我大吃一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