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1-30
后路被袁绍带领的水师切断之后,大韩帝国的军队立即变得人心惶惶,面对着公孙瓒带领着的已经被憋了很长时间的辽东军的突击根本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很快就陷入了崩溃。
在大汉帝国精锐军的保护之下,大韩帝国的皇帝陛下安全的撤过了马砦水,在马砦水的南岸收拢残军,重新按扎下了营寨。
看来对方是想继续从后方调集军队,和大汉帝国继续作战下去。
公孙瓒也希望能够回师解救襄平城,从而有力量继续南下收复乐浪郡。
但是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情使得两军都不得不停止了目前的战事,向自己的后方撤退。
公孙瓒得到了辽东郡北部遭到草原游牧民族联军入侵的消息,而大韩帝国的军队则接到了倭国入侵的消息。
大韩帝国撤走了围困襄平城的军队,在马砦水的南岸留下了一万军队沿江防守,将其余的军队全部撤回了南部。而公孙瓒也顾不上收复南部的乐浪郡了,带领着辽东郡兵急忙向北赶去。
为了加快向北支援的速度,袁绍用自己的水师运载着公孙瓒属下的亲卫从水路绕过渤海从辽河北上进入辽河之流小辽河直接达到了玄菟郡的郡治高句丽城,然后公孙瓒带领着自己的亲卫从高句丽城出发直扑玄菟郡最北端的高显城
当公孙瓒带领着属下亲卫先期赶到高显城的时候,高显城还没有被草原联军贡献。
但是公孙瓒手下的这些军队根本没有办法击败在城外包围高显城的军队,只能在城南数十里的山谷中按扎下了营寨,等待后续主力部队的跟进,同时尽可能仔细的侦查着草原联军的情况。
根据公孙瓒的侦查,进攻辽东的草原联军总数在十万人左右,而且装备精良,军容整齐,战斗力不在幽州军中精锐士兵之下。
四日之后,袁绍的水师运送来了第二批幽州军士兵,然后进入辽河干流,从辽河干流北上来到了高显城的北部,切断了高县城外敌军和草原的联系。
由于草原联军可以从高显城的东部北上重返草原,所以草原联军并么有出现大韩帝**队那样的慌乱,不过公孙瓒还是抓住这个机会,将围困高显城的军队打开了一个缺口,使得自己增援的军队得以进入高显城。
在公孙瓒带领援军源源不断的进入高显城之后,借助着坚固的城防和袁绍的水军,汉军得以和北部的草原联军周旋,但是很快,又有不好的消息传来。
另外一只草原联军的军队包围了辽东属国的都城昌黎城。
一旦昌黎城被贡献,辽东属国被草原联军占领,那么辽东郡和大汉的陆上联系就将被切断。到时候辽东郡将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而辽东属国境内的军队早就被公孙瓒抽调走了,剩下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以及新征募的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根本没有办法抵挡草原联军的进攻。
辽东郡的军队如今都集中在玄菟郡中和草原联军周旋,公孙瓒也无力支援辽东属国。
公孙瓒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辽东属国被草原联军占领。
不过这时袁绍自行建造的新船已经造好,新的楼船运载着冀州的州兵出现在了玄菟郡中。
兵力得到补充的公孙瓒和袁绍联手对草原联军发动了反击。
草原联军虽然个人战斗力非常出众,而且装备也得到了很好的强化,但是他们毕竟是由数十个不同民族的上百个部落的人员联合而成,互相之间不仅没有任何的配合,而且互相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信任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孙瓒和袁绍的联军可以轻易的将其各个击破。
这种乌合之众在进攻顺利的时候也许还会爆发出更强大的战斗力,但是在面对敌人的反扑的时候立即做了鸟兽散,草原联军中的精锐虽然极力试图挽回局面,但是仍然被大量的败军裹挟着向北撤退。
草原联军虽然撤退,公孙瓒却没有能力追击。只能沿着辽河的干流布置防线,同时率领主力西进,希望重新收复辽东属国,恢复辽东和大汉的联系。
在昌黎城,幽州军的六万军队和冀州军的四万军队组成的超过十万人的联军同草原联军的将近二十万人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
在占据了辽东属国之后,草原联军沿着昌黎城东的渝水建立了一条防线,防线上不仅有坚固的城寨和数量众多的弓箭兵,还有数量众多的器械,在这个时代可谓是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
当一向喜欢游击的草原游牧民族都学会了防守的时候,给大汉造成的麻烦将会加倍。
不过公孙瓒和袁绍却不会傻到冒着严重的损失去强攻敌军的坚固防线。在袁绍水师的帮助下,幽州军和冀州军的联军绕过了草原联军的防线,在昌黎城南部的徒河城附近登陆。
面对着防守并不严密的徒河城,公孙瓒和袁绍并么有花费太大的力气就将其攻陷,然后继续北上收复了徒宾城。
再然后幽州、冀州联军又收复了距离昌黎城并不远的辽西郡郡治阳乐城,将昌黎城变成了一座孤城,草原联军沿着渝水布置的防线更是成了一道摆设。
草原联军及时的将防守防线的军队撤回了昌黎城中,面对着有严密器械防守而且守城人数远多于自己的昌黎城,公孙瓒和袁绍只能围而不攻,另作他计。
直到这个时候,两人才有机会认真的讨论一下目前战争的形势。
首先这次战争出现的十分强奇怪,不仅北方草原各个游牧民族的联军南侵的时间选择的十分不合常理,而且原本互相之间充满了矛盾的各个游牧民族竟然全部联合了起来组成联军一同南侵。
其次装备一直以落后著称的草原部落这次装备突然变得十分精良,甚至出现了大量做工精良的攻城器械。
第三,草原联军、南方交州叛军、大韩帝国甚至倭国,这些势力同时出现,这件事情也十分的奇怪。
两人都觉得这些事情之间背后肯定存在着什么联系。不过眼下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抵御北方草原联军的入侵甚至反击的问题。
此时两人已经得知整个大汉的北方都遭到了草原联军的入侵,并州、幽州至少有五六个地方同时遭到敌人的入侵,每个地方入侵的敌军人数都在十万人以上,这说明敌军的总人数将由至少六十万人甚至有可能上百万人。
这将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两人心中都隐隐的生出一丝绝望,如果是黄巾军叛乱之前的大汉还有可能抵御住这样的强敌,但是在黄巾军叛乱之后国力大幅度衰退的大汉是否还有能力抵御住这样的强敌,公孙瓒和袁绍心中都没有底。
大不了战死沙场为国尽忠,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
认真分析了如今的情况之后,公孙瓒决定放弃辽东东南部的面积广大但是人烟稀少的土地,放弃马砦水防线,全力防守辽东郡北部的精华地带,同时保护辽西走廊的通畅,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放弃辽东郡及玄菟郡、辽东属国,全力保护幽州西部诸郡。
————————————————————————————————————————————
正所谓:
累土三百尺,流火二千年。
人生物数不相待,摧颓故址秋风前。
武灵旧垅今安在,秃树无阴困樵采。
玉箫金镜未销沈,几见耕夫到城卖。
君不见丛台全盛时,绮罗成市游春晖。
一从琱辇闭荒草,萧散行云无复归。
韶魂想像风流在,晴华露蔓犹依稀。
盘纡棘迳撩人衣,禾黍晚成貊貉肥。
层檐碧瓦碎平地,梦作鸳鸯相伴飞。
登临吊古将语谁,城郭人民今是非。
指君看取故时物,南有清流西翠微。
彷徨华表不忍去,岂独辽东丁令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