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2-04
在拿到董卓制定的作战计划之后,杨腾才发现自己和董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整份作战计划十分复杂和详细,董卓也是在自己之前已经制定好的作战计划的基础上连夜进行了修改,将杨腾的护教军第三军加入了计划之中。整份作战计划分为两个部分,整体作战目的和董卓前一天对杨腾的介绍基本相同,而在详细作战计划方面,由于董卓的第一军的斥候对南方的侦查也只到淹江-苗岭一带,所以详细的作战计划也只定到对这些地区的进攻。
杨腾虽然自身能力一般,但是毕竟是目前太平道内的五个军长之一,在太平道内拥有一定的地位,加上还曾经有过“氐王”的虚衔,在氐人中的地位非常的高,所以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智囊团队。
杨腾的几个儿子中,长子杨驹和次子杨骐现在都在白虎军中任职,而他的三子杨骥、四子杨驰、五子杨驷和六子杨骁年纪还小,目前还住在太平城的杨府之中。由于阎明之前把护教军的编制打散,原本在护教军第三军中担任重要职务的氐人将领大多被调整到了其他的军队之中,而目前第三军中的师、旅一级的将领目前大多都是之前护教军的其他军中的军官。这就使得杨腾在第三军中很少有什么心月复,虽然这些将领对于杨腾的命令并没有丝毫的违背,可是短时间内杨腾实在无法将他们看做心月复,他在护教军整编之后最为倚重的一直是是自己的智囊团。
在杨腾的智囊团中,杨腾最为重视的乃是一位名叫杨福的中年人。杨腾对于此人的来历也不是十分的清楚,但是此人仍然凭借过人的才华赢得了杨腾的信任。
杨福刚开始也不叫杨福,而是叫吴福,杨福这个名字还是在他投靠杨腾之后才改的名字。在太平城整体基本建好之后,很多投靠太平道的豪族以及太平道中的很多羌氐部落头人都开始在太平城的外城之中兴建府邸,杨腾当时也是紧随潮流打算在太平城中修建一座府邸。当时太平城的外城之中还几乎没有什么建筑,除了基地的一些资源生产建筑之外全都是大片的空地,所以可供选择建造府邸的空间非常大。越是这样,杨腾越不可能随便找一个地方把府邸修建起来。再修建之前,杨腾打算找一个方士为自己选择一块风水宝地。
杨福当时正在太平城中为人解签算卦、看相测字,杨腾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太过出名的术士,便请了杨福为他寻找风水宝地。杨福费劲心血连做了七场法事才为杨腾选择了一块依山傍水、背阴朝阳的宝地,加上杨福对杨腾深入浅出的解释,让杨腾对杨福产生了信任。在杨府建设的过程中,建筑的布置和房间内物品的拜访等细节杨腾完全按照杨福的意见进行,而在杨福建成的当天,杨驹被提名为白虎师的七个旅长之一更是让杨腾对杨福加深了信任,并且在几次试探之后得到了杨福的效忠,将他改名为杨福并正式收留在杨府之中。
在随后的很长时间里,杨腾遇到什么事总是会先让杨福为他卜一卦,杨福每次在解卦的同时都会给杨腾提出很多的建议,杨腾虽然只是将这些建议当做参考,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杨福提出的建议之中绝大部分都是十分正确的。这就使得杨腾对杨福越来越重视,在护教军的编制改革之后,杨腾原本的心月复都被调整到了其他军中担任职务,这就使得杨福的建议对杨腾越来越重要,杨腾对杨福的建议也越来越重视。
后来太平道的高层几乎每个人都会招揽一些人组织自己的幕僚集团,杨腾也跟随大家一起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幕僚集团,杨福很自然的就成了这个幕僚集团的核心。在护教军第三军出征在外的时候,这个幕僚团也一直跟随杨腾出征在外,为杨腾的作战出谋划策。
“杨福,你觉得我军如果按照这份计划作战胜率大概有多少?”杨腾对杨福问道。
“回禀大人,董军长的这份计划已经十分完善,几乎将所有的可能都考虑进去。只要董军长掌握的情报是真实的,那么按照这份计划作战,胜率应该在八成以上。”杨福对杨腾的态度虽然和谦卑,但是话语中却流露出深深的自信。
“八成的胜率,倒也不算了低了,那你觉得还有可能有更完善的计划吗?”杨腾接着问道。
“请恕在下无能,是在是不可能再制定出比这份计划更完善的计划出来了。不过对于这份计划中的一些细节,在下可以根据实际作战情况进行一下调整,可以保证这份计划更加顺利的进行。”杨福回到到。
“那就这样吧,一会儿我把各师的师长还有各旅的旅长都叫过来,你给他们详细布置一下作战安排。三天之后,我的第三军和董军长的第一军将同时出发。”
“是,大人!”
三天之后,大军同时离开了成都城和江州城,开始向益州南部进发。
在大军开拔之前,护教军第一军和第三军的先锋已经出发。护教军第一军的两路前锋之一的第一军前师师的三个旅在护教军抵达成都之后并没有进城休息,而是沿着岷江继续南下,在抵达岷江和泸江交汇的僰道(今宜宾)之后才停下脚步。
僰道处在两江交汇之处,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在这里,第一军的先锋部队按照董卓的命令加固了僰道城,就在僰道城的加固工作完成之后不久,交州叛军的前锋也抵达了泸江南岸。
这支交州叛军并没有直接攻城,而是首先向城内下达了劝降信。在信中,对方自称是大越国的西路军大元帅,奉大越国皇帝陛下恢复百越旧土,希望城内守军能够主动献城投降。
城外,交州叛军中最大的一面旗帜上绣着的是一个工工整整的汉隶“越”字,其他的帅旗、将旗等上绣的也都是工整的汉隶。
面对着自称大越国的叛军,守城的士兵只送上了一声轻蔑的冷哼。
由于先锋军数量并不算多,所以董卓给他们的命令也只是据城防守,并没有沿江布防。
大越国的军队很快从僰道城的东西两侧渡过了泸江,但是由于僰道城的南、北、东三面都是沿江而建,交州叛军根本无从进攻,只能从唯一不临江的西面狭窄地带发动进攻。
大越**空有庞大的军队,在西面狭窄的通道上却施展不开,对僰道城内的守军毫无办法。
而董卓率领着第一军的主力已经离开了成都城,正在向南赶路。
第一军的第二路先锋军从江州出发,沿江水逆江西进,占据了江阳、符节两城。江阳和符节两城也都处在两江交汇之处,易守难攻。加上江州和僰道,这四座城池几乎完全扼守住了长江一线的防御。
董卓在派出这两路先锋的时候还没有接到阎明南下的建议,这些先期南下的先锋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南方的交州叛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前为自己的两方面计划做准备。
杨腾虽然没有提前制定什么作战计划,但是为了巩固自己南方的防御,让然向南派出了一支先锋。这支先锋由护教军第三军中师组成,从成都向西南方向进入蜀郡属国,一支抵达了蜀郡属国和越隽郡交接的牦牛县。蜀郡属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半自治区域,境内以羌族和氐族为主,汉人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而第三军中师是杨腾目前唯一能掌握的核心部队,虽然经过整编,但是全师仍然以氐人为主,其次是羌人,汉人只占很少一部分。让这样一直军队进入蜀郡属国正是最合适的选择。
果然,第三军中师凭借自己的民族优势很快就和蜀郡属国的各个部落打成了一片,彻底控制住了蜀郡属国。
由于越隽郡东部有大小凉山以及泸江等山水阻隔,大越**并没有选择从犍为属国进入越隽郡,而是选择从益州郡进入越隽郡。因此当第三军的主力从成都出发的时候大越国的军队刚刚从益州郡自南向北进入越隽郡境内,距离牦牛城还有很远的距离。
根据作战计划,护教军第三军将负责肃清越隽郡境内的交州叛军,同时接替护教军第一军的前锋接手僰道城的防御,保证交州叛军无法从这里突破进入长江以北。
两路军队一攻一守,互相配合,最终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杨腾亲自率领第三军的前师奔向牦牛城,准备于中师会合后向南进攻。
第三军的左师和右师合兵一处奔向僰道城,而后师则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驻扎在益州北部诸城之中,另外一部分则和第一军的一部分驻扎在益州和荆州的交界处。
在僰道城外,护教军第三军左右两师共两万五千人遭遇了大越国西路军主力近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