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眠,次日起来梳洗了,陈氏依旧亲自送来食盒,早饭是小米粥,一碟玉米窝窝,配了四样开胃的小菜。
黛玉略用了些,又让春纤、雪雁吃了饭,方向春纤道:“平时你爹娘都在哪儿管事?”
春纤道:“前面不远处有个院子,虽然时间有些久了,但还算宽敞。”顿了一顿,又道:“庄子里的人,姑娘还没见呢,不如我先出去打点了,再带姑娘去见一见,如何?”
黛玉点头应了,春纤又道:“姑娘千金之躯,不如我去告诉爹爹,让他将人召齐后,走得远远的,等姑娘进去了再唤进来,隔着帘子说话儿,可好?”
黛玉沉吟道:“你想得很周到,但却不必那般麻烦,何况我还想瞧瞧那些人品性,隔着帘子哪里看得清?待会儿我蒙着面纱,也就是了。”
春纤听了,便点了点头,起身去了,过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回来领路。
黛玉便拿帕子掩了面容,带着雪雁往外走。行了不一会儿,就到了管事的院子,进了正厅,只见里面设了一张酸枝椅子,满屋子黑压压的人,都在窃窃私语,见黛玉主仆进来,说话声戛然而止。
春纤知道黛玉爱洁,忙将椅子擦了一遍,方请黛玉坐了,又奉茶上来。
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忙走上来,向黛玉磕头请安,口中道:“奴才贾喜,见过林姑娘。”
黛玉早从春纤口中得知了不少消息,听了这话知道此人正是春纤的爹爹,忙伸手虚扶,温声道:“贾叔叔不必多礼。”
贾喜却是谨守本分的人,虽然受黛玉礼待,脸上丝毫没有托大之意,依旧叩拜了一番方才起身,黛玉看在眼里,心中暗自点头。
他拜完毕,又将其他人都叫上来,向黛玉磕头请安,一一报名。
对这些人,黛玉却是没有露出笑容,也没有叫起,只是缓缓喝着茶,时不时看那些人一眼,默默地不说话。
那日在北府,白夫人传授了不少管家之道,黛玉领悟到,在下人面前,应该恩威并施才行。
黛玉的沉默很有效,众人都有些被惊住,一个个低眉垂首,连大气都不敢出,屋内静悄悄的,仿佛连针掉到地上也能听见一般。
待所有人都参拜了,黛玉喝了一口茶,又默了一小会,方才含着笑意命他们起来。
黛玉扣着茶杯,不徐不疾地道:“以前的事情,我是管不着的,从今以后,这庄子不姓贾,改为姓林了。我也不多说什么,你们这些人的卖身契,都在我手上。各位放心,只要你们安守本分,我自然厚待,绝不会让你们吃亏。”清凌凌的目光扫过众人,加重了语气道:“但是,倘若有人敢不将我当成主子,我绝不会姑息。犯一次,赶出庄子,犯了两次,就直接送到官府去!”
众人听了,神色都是一凛,看向黛玉的目光都有些不敢置信,显然他们直到此刻才意识到,眼前这个看似弱质纤纤的女子,其实不是那么好惹的。
静默了一会儿,贾喜忙道:“姑娘放心,奴才一定尽心伺候姑娘,绝不敢有二心。”众人这才醒过来,忙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
黛玉这才勾了勾唇角,慢慢道:“你们的誓言倒是不错,至于是否真心,日后自知。”言罢,又让雪雁给其他人都发了一两银子,这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初次见面,都是要给赏钱的。
待发完赏钱,黛玉唤过贾喜,笑着道:“听春纤说,这几天吃的粮食都是你出钱,你这份心倒是不错,你用了多少银子我不知道,如今且赏你一百两吧。”
雪雁听了这话,忙将早就备好的荷包递了过去,贾喜忙道:“奴才只出了三十两银子而已,姑娘这赏赐奴才当不起。”
黛玉笑着道:“多余的,就当酬谢,你这般忠心,我岂能亏待你?”
贾喜本想继续推辞,但听了这话,却明白黛玉是拿自己做例子,恩威并施,告诫众人将心思用在田庄上,自不会被薄待。
想通了这一点,贾喜对黛玉油然生出一丝敬佩,也就顺水推舟道:“如此,就多谢姑娘了。”
黛玉明眸流转,将众人羡慕的神色看在眼里,淡淡笑道:“以前这里是贾管家管事,以后大家继续听他安排,安心做事,自然会有回报。”顿了一顿,抬手道:“行了,我的话也说完了,大家下去做事吧。”
众人闻言,忙一起行了礼,退了出去。黛玉站起身来,朝春纤道:“左右无事,不如你来领路,我与雪雁在这庄子里逛一逛吧。”
春纤笑着应了,雪雁忙扶着黛玉,一起出院,慢悠悠地闲逛。
庄子里除了几个小院外,其余都是水田,一共有四五百亩。
黛玉一面看一面感慨,近十年来,她住在贾府,来来去去的,不过府里那一小片天地。到如今,却是入眼处一望无垠,似乎天空,从来没有如此广阔过。
此时已是深秋时节,稻子已经收过了,走在田间小道上,却有几个妇人提着篮子,在拾收割时遗留下来的零碎稻穗,嘴里哼着小曲儿,脸上透着欢欣的笑容。
春纤还好些,毕竟自小是在庄子里长大的,黛玉、雪雁却是从未见过,眼中满是好奇和惊讶。
黛玉指着那些妇人,蹙眉道:“他们在做什么?那些金灿灿的东西是什么?”
春纤笑着解释道:“田里的稻子已经收过了,但还有不少遗留,正好是农闲,庄子里的人就来拾捡,积攒起来也有不少。”小跑了几步,捡了一支稻穗,递到黛玉手中,笑着道:“只要将这上面的稻子打下来,再用东西舂好,就成平时我们吃的米了。”
黛玉恍然道:“原来米是这么来的呀。”看着田间劳作的妇人,油然生出一丝敬佩,感慨道:“难怪诗人要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吃一碗饭,还得做这么辛苦的事情呀。”
春纤微笑道:“如今还算简单的,等到了春天,要耕田、育秧、插田,遇到干旱时还要浇水,一点都不能马虎,不然就会颗粒无收呢。”
黛玉一边听一边点头,心中受到很大的触动,原来人生在世,人人皆有辛苦的时候,眼前这些女子,为了一些口粮,平时不知要流多少汗水。
与她们相比,自己的处境已经很好了,不但衣食无忧,还有丫鬟伺候陪伴,不用吃一点苦头。
黛玉想到这里,便暗自下定决定,今后这个庄子是自己当家,定要好好对待这些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在这一刻,她想了很多,甚至油然生出一抹悲天悯人的情怀。她虽不通世俗,但尚记得小时候在家乡时,曾听父亲说过,世上有不少穷人食不果月复,境遇是极惨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每年父亲都会拿一大笔银子施舍出去,当是给林家积福。
今时今日,自己身边的钱虽然不多,却也够用了,以后庄子里若是有吃不完的粮食,就施舍出去,若是遇上天灾**,捐银子也使得。
自然不是为了积福,只是想继承父亲的遗志,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