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钧道人
鸿钧道人也叫鸿钧老祖,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称为鸿钧道人,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在小说中,鸿钧道人为众仙之祖,也称“鸿元老祖”。鸿元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状态。有“先有鸿钧后有天”之说。也有一说鸿钧老祖便是盘古(另有部分道教徒称元始天尊的前身是盘古)。
鸿钧道人的来由
注:以下内容出自明清138看书网络小说,属于文学作品,请读者不必当真:
无极鸿钧老祖按《封神演义》中看来,鸿钧道人就是无上大道了,原因就是他是三清的师傅,三清中老子是开过天的(书中说老子的太极图是老君劈地开天定地水火风玄妙之珍),而且书中载通天败走之后遇到鸿钧之前,有过话说,不如重立地水火风换过世界,不过这事还要秉过老师。可见鸿钧老祖的徒弟都能开天辟地,而且开天还得禀告他一声,同意了才能开天,那鸿钧算什么存在就不言而喻了,我们只能给他一个至高无上的称谓――道。而且书中鸿钧道人现身的时候有诗曰:
高卧九重云
蒲团了道真
天地玄黄外
吾当掌教尊
盘古生太极
两仪四象循
一道传三友
二教阐截分
玄门都领袖
一气化鸿钧
混元一气代表的就是道,鸿钧是混元一气所化。
鸿钧的定位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无上大道。
鸿钧道人的师傅和师兄弟
鸿钧老祖的师傅创始元灵简介
师傅:创始元灵
宇宙诞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这元灵无意中于西昆仑得到宇宙之初的造化神器,经过不知几世修行,元灵功德圆满,道法得成。在漫长难耐的混沌宇宙中,创始元灵成为宇宙间唯一的一个“清醒者”,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孤独寂寞。仿佛,为了完成某种约定而神秘的使命,创始元灵利用造化神器的无上灵力,竟又不知从哪里找来四个形象各异、灵窍初开的生灵。创始元灵分别传授给四个小生灵一门修行的法门。1.老大鸿钧,修“玄清气”,2.老二混鲲,修“玄灵气”,3.老三女娲,修“玄空气”,4.老四陆压,修“玄明气”,合之则为“清灵空明”。后人分别尊其为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
1鸿钧老祖
收有三大弟子: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1.1大弟子太上老君,鸿钧老祖大弟子的创出一门修行的法门,即在人间挑选合适之人,以自身元神化身其中,历人间疾苦,做转世之修。一日,竟有一大弟子转世之凡人,名唤老子,天纵奇才,仙心泛滥,有如江水滔滔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竟能一气化三清,从其元神真身中分别修出“太玄清气”、“玉玄清气”和“上玄清气”三种不同的境界,隐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玄清气”推陈出新、发扬光大。更创出一门派别――名唤道教,端的是大放异彩。后人仰其无上道德,又兼大弟子自来无名无姓,遂以此老子为彼大弟子,尊其为道德天尊,也有人尊其为太上老君。
1.2二弟子盘古,那一日盘古与一众师叔伯门人弟子们正玩耍作乐间,也不知抽的什么风,忽觉天地一片混沌,模糊难分,好生不爽,信手便是一斧头,就此开出一个天地来(这位真可谓猛人是也!),更使法术化做那山川大地,江河湖海。盘古不仅斧子使得好,更在鸿钧老祖所传的“玄清气”中,修出“玉玄清气”的境界,并一手创立出一个教派――名唤阐教,所收门人弟子无数,其中尤以那“玉虚十二门人”为修行最圆通者,你道哪十二门人?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黄龙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惧留孙、玉鼎真人和云中子,期中也不乏燃灯道人,南极仙翁这样的高士。法力高强、出神入化。后世凡人感其开天辟地之功,皆尊盘古为元始天尊。
1.3三弟子通天,曾在“玄清气”中,修出“上玄清气”的境界。端的也是融汇圆通、异常了得。也创立出一个教派――名唤截教,手下弟子能人无数,后来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普天星相几乎都是他的门人,此是后话,表过不提。后人皆尊其为灵宝天尊,也有人尊其为通天教主。
2混鲲祖师
混鲲祖师,修“玄灵气”,弟子无数,什么蟒牛蛇兽、蛟鹏狮猴……各种形象各异的生灵都来者不拒。最得意处是有两大弟子。大弟子名唤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唤准提道人,端的也是仙心非凡、道行功深。两人一手创立了一门派别――名唤西方教,分任大、小教主。
2.1大弟子接引道人学太上老君之法,元神化身于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做那转世苦修,这小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却也是个仙心泛滥、天纵奇才之人。后来王子独自静坐于一棵菩提树下,竟豁然功法圆通,得悟大道,人皆称其为“佛”,又尊其为释迦牟尼尊者。这释迦牟尼自此仙心荡漾,竟创立出一门派别――名唤佛教。
2.2二弟子准提道人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西方妙法祖菩提,其间不知与接引道人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却神秘消失,从此再不闻踪迹。多年后,有一天产石猴横空出世,得一来历神秘的菩提祖师传授一身惊人道法。
3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修“玄空气”,这女娲自来便是人首蛇身模样,生性孤僻,不多说话,但其胸怀广大,素有悲天悯人之抱负。在其师侄元始天尊一斧头凿出一个天地后,女娲娘娘怜宇宙造化苍生万物之意,于是用水和黄泥,仿照其小师弟陆压之样貌,捏了无数男女泥人,再吹一口气,往地上一放,竟都活了过来。后来人们感女娲造人之功德,尊其为女娲娘娘。
人类陷入了绝境。那悲天悯人的女娲娘娘炼烧红、黄、蓝、白、黑五彩灵石,以无上道法补天,并从一只深海万年巨龟身上砍下四条腿,作为支撑天地的四柱,天地终于重归宁静。但在女娲娘娘补天之时,竟有一块顽石,似是不甘做平庸的补天石,竟偷跑了出来,那就是后世之天产石猴孙悟空。
4陆压道君
正所谓“鸿钧老祖第一仙,弟子盘古初开天。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那说的就是后来人的模样都是出自陆压道君。创始元灵四大弟子: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前三者道**深、开宗立派功德着实开天辟地,偏是这最小的小师弟陆压道人,生性胡闹打混,从无一天正经,却无什么名声留下。其师侄太上老君、如来等,尚尊其为小师叔,知道者也尊其为陆压道君,小辈神仙之中,却是闻者渺渺了。陆压道人乃是离火之精。飞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上不朝火云三圣皇,中不理瑶池与天帝(彼时天庭似乎还非玉帝掌管)。不在三教中,不在极乐地。不归人王管,不服地府中。潇潇自在任我游,自自在在散圣仙。
关于鸿钧道人的传说故事
版本一
世界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前后相继的,就象开篇所说,宇宙也有其产生,毁灭的历史,一个宇宙的终结就是复归混沌,在上一个宇宙灭亡的时候,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神魔全部都毁灭了,只有一条蚯蚓,潜伏在淤泥中,侥幸躲过了灭世,存活下来,一直到下个宇宙开辟也就是我们所处的宇宙中它成了精,这就是鸿钧,好像还参与了创世。
鸿钧老祖其实就是元阳上帝,而元阳上帝其实是盘古的元神,盘古开辟天地周身尽变化或山川日月或海岛星辰,而元神就是元阳上帝,任世界更替轮回,神佛涅盘而元阳上帝之体万劫不灰,长存永久。每到开世之初,新世界开始他就会显身渡人。
版本二
一道传三友,指的是鸿钧道人之大道传老子、元始和通天教主三人,三人皆是道门正宗领袖,这三人是鸿钧道人的嫡系传人,皆是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也就是圣人。二教阐截分,指道门划分出阐截二教,元始主阐教,通天主截教。接引与准提是西方教两位教主。他们皆称鸿钧道人为老师,说明他们乃可能听过鸿钧道人的讲道,但是没有得到嫡系的传授,所以虽然经过万般磨难,也修成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圣人,但是对天地之演化,造化之领悟不如前面三人。混沌初开时,西昆仑有一生灵得到造化神器的一部残片“造化玉牒”,修成太乙真仙自号鸿钧老祖。以前有句话“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但陆压道君则不得而知了。陆压道君在北海鱼鲮岛,属散仙,辈份奇高,但在神仙榜上功劳并不大,所以记录不多了。
因为鸿钧的徒弟盘古(即元始天尊)开的天。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后更名为阿弥陀佛),准提道人(很可能就是菩提老祖)都是鸿钧老祖的徒弟。前三者称为三友。如来佛后来创立了佛教。太上老君创立道教。鸿钧老祖是三清教的教祖。后来三清教由其徒弟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共同管理。也有一种说法是菩提老祖,蛇身女娲与鸿钧同辈。而有说法是蛇身女娲在后,是盘古开天以后,蛇身女娲才补天的。也有人说燃灯道人是接引道人的师傅。天由盘古斧辟开混沌后,才变成天。而鸿钧老祖生于太元之先,虽然天地沦坏,但是老祖之体常存不灭,每逢天地初开,就会开劫度人。鸿钧老祖乘骑金龙,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左手执龙头杖,右手捧净钵盂水。因此鸿钧是无人能比的第一!不过也有传说还有:混鲲祖师,与鸿钧同辈,但记录太少了。鸿钧老祖的原型是开天辟地就存在的怪兽混沌!
传说中比鸿钧道人还厉害的仙人(此段为网络小说虚构,不足为信)
“先有鸿钧后有天”是太上老君开天文里的话,其实还有一句“我比鸿钧早千年”鸿钧是一条蛐蟮,在盘古之前就已有了,鸿钧本以为自己在世上是维一的生物,没想到还有一位比他还厉害,是一颗空心杨柳树,号杨眉大仙。据说他的眉毛像杨柳一样长。有一次鸿钧和杨眉大仙交手,鸿钧把所有的法宝都用了,但全被杨眉大仙收去,因为他本身就是一颗空心的树,不管用多少法宝全部充公。后来鸿钧败服,寿顶把宝物全部归还,说到我在你得道时我已比你早上了三千年了。因为不喜欢扬名,且没有神知道他,也不想过问世间上的杂事。
版本三
据说昊天上帝本为鸿钧身边一书童,转世为光严妙乐国太子,自幼聪慧,长大则辅助国王,勤政爱民,行善救贫。国王驾崩,太子?禅位大臣,遁入深山修道。功成经历八百劫,牺牲己身以超度众生,终于修成真道,飞升九天之上,得万方诸神拥戴。于是统御三界,是为“玉皇大帝”。
封神演义八十四回关于鸿钧道人的节选
附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临潼关中关于鸿钧道人的节选
《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临潼关,忽见正南上祥云万道,瑞气千条,异香袭袭,见一道者,手执竹杖而来。作偈曰:“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秀,一气化鸿钧。”
话说鸿钧道人来至,通天教主知是师尊来了,慌忙上前迎接,倒身下拜曰:“弟子愿老师圣寿无疆!不知老师驾临,未曾远接,望乞恕罪。”鸿钧道人曰:“你为何设此一阵,涂炭无限生灵,这是何说!”通天教主曰:“启老师:二位师兄欺灭吾教,纵门人毁骂弟子,又杀戮弟子门下,全不念同堂手足,一味欺凌,分明是欺老师一般。望老师慈悲!”鸿钧道人曰:“你这等欺心!分明是你自己作业,致生杀伐,该这些生灵遭此劫运;你不自责,尚去责人,情殊可恨!当日三教共佥‘封神榜’,你何得尽忘之也!名利乃凡夫俗子之所争,嗔怒乃儿女子之所事,纵是未斩三尸之仙,未赴蟠桃之客,也要月兑此苦恼;岂意你三人乃是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为三教元首,为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邪欲。他二人原无此意,都是你作此过恶,他不得不应耳。虽是却数使然,也都是你约束不严,你的门徒生事,你的不是居多。我若不来,彼此报复,何日是了?我特来大发慈悲,与你等解释冤愆,各掌教宗,毋得生事。”随分付左右散仙:“你等各归洞府,自养天真,以俟超月兑。”众仙叩首而散。鸿钧道人命通天教主先至芦篷通报。通天教主不敢有违师命,只得先往芦篷下来,心中自思:“如何好见他们?”不得已,腼面而行。话说哪吒同韦护等俱在芦篷下,议论万仙阵中那些光景,忽见通天教主先行,后面跟着一个老道人扶筇而行,只见祥云缭绕,瑞气盘旋,冉冉而来,将至篷下。众门人与哪吒等各各惊疑未定。只见通天教主将近篷下,大呼曰:“哪吒可报与老子、元始,快来接老爷圣驾!”哪吒忙上篷来报。话说老子在篷上与西方教主正讲众弟子劫数之厄,今已圆满,猛抬头见祥光瑞霭,腾跃而来,老子已知老师来至,忙起身谓元始曰:“师尊来至!”急率众弟子下篷。只见哪吒来报:“通天教主跟一老道人而来,呼老爷接驾,不知何故。”老子曰:“吾已知之。此是我等老师,想是来此与我等解释冤愆耳。”遂相率下篷迎接,在道傍俯伏曰:“不知老师大驾下临,弟子有失远接,望乞恕罪。”鸿钧道人曰:“只因十二代弟子运逢杀劫,致你两教参商。吾特来与你等解释愆尤,各安宗教,毋得自相背逆。”老子与元始声喏曰:“愿闻师命。”遂至篷上,与西方教主相见。鸿钧道人称赞:“西方极乐世界真是福地。”西方教主应曰:“不敢!”教主请鸿钧道人拜见。鸿钧曰:“吾与道友无有拘束。这三个是吾门下,当得如此。”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打稽首坐下。后面就是老子、元始过来拜见毕,又是十二代弟子并众门人俱来拜见毕,俱分两边侍立。通天教主也在一傍站立。鸿钧道人曰:“你三个过来。”老子、元始、通天三个走近前面。道人问曰:“当时只因周家国运将兴,汤数当尽,神仙逢此杀运,故命你三个共立‘封神榜’,以观众仙根行浅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不意通天弟子轻信门徒,致生事端,虽是劫数难逃,终是你不守清净,自背盟言,不能善为众仙解月兑,以致俱遭屠戮,罪诚在你,非是我为师的有偏向,这是公论。”接引与准提齐曰:“老师之言不差。”鸿钧曰:“今日我与你讲明,从此解释。大徒弟,你须让过他罢。俱各归仙阙,毋得戕害生灵。况众弟子厄满,姜尚大功垂成,再毋多言。从此各修宗教。”鸿钧分付:“三人过来跪下。”三位教主齐至面前,双膝跪下。道人袖内取出一个葫芦,倒出三粒丹来,每一位赐他一粒:“你们吞入月复中,吾自有话说。”三位教主俱皆依师命,各吞一粒。鸿钧道人曰:“此丹非是却病长生之物,你听我道来:此丹炼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有先将念头改,月复中丹发即时薨!”
鸿钧道人作罢诗,三位教主叩头拜谢老师慈悲。鸿钧道人起身作辞,命通天三弟子,你随吾去。通天教主不敢违命,只见接引道人与准提俱起身,同老子、元始,率众门人齐送至篷下。鸿钧别过西方教主,老子、元始与众门人等又拜伏道傍,俟鸿钧发驾,鸿钧吩咐:“你等去罢。”众人起立拱候,只见鸿钧与通天教主,冉冉驾祥云而去。西方教主也作辞回西方去了。老子、元始与子牙曰:“今日来我等与十二代弟子将回洞府,候你封过神,重新再修身命,方是真仙。”正是:重修顶上三花现,返本还原又是仙。
陆压道君
陆压原为封神演义中人物,没有户口由来,总是救神仙于急难.道行多深没有明确记载,很是飘渺难测.拥有宝贝葫芦状,有眼,善封印元神,可斩神仙妖魔于封印状态.颇为玄幻.自称散仙.
陆压是个神秘的家伙,主要特点是不吃亏,专解疑难,另外疑点就是没有来历,自称非仙非圣一闲人。而且是燃灯败给赵公明的时节出场,阐截两教都不知道他,他却处处先知,虽然被混元金斗捉走,却能自行逃月兑。战孔宣时虽也吃了点亏,但也能化长虹而去,而且两次失手的原因都时因为没有能及时祭出法宝封神斩将飞刀。
很多人在看了封神演义后认为他的实力应该在阐教十二真仙之上。这是勿容置疑的。但同样很多人认为他的实力在几大教主之下。对这个,我有点自己的看法。首先有句话叫做“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这句话的份量我想不仅仅是表示陆压的年龄比较大而已吧?其次,大家认为他实力在教主之下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前述的两次战斗。这里就要讲到封神演义里关于法宝的描述。据我所知,在那个时候,法宝的好坏绝对决定了实力的高低。有赤精子,广成子两人为证。他们两人身为阐教十二真仙,在将阴阳镜,翻天印传给其弟子后,与弟子相斗时落荒而逃。而恰恰陆压道人的封神斩将飞刀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其他法宝能克制。其实力可见一斑。
另有读者提出这样一说:鸿均老祖是天地宇宙洪荒之祖(其实就是道教的开山鼻祖),也叫元阳上帝,盘古圣皇。其实就是盘古原神所化。天地常坏而老祖之身历劫不坏,每逢天地初开老祖便出世度人。他一道传三友即:老子、通天、原始三人。而老子通天原始他们三人其实又是一体所幻化。老子居于玄都,通天与原始分掌截阐两教。后于万仙阵灭了截教故后只剩下阐教一宗。
陆压道人乃是离火之精。飞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上不朝火云三圣皇,中不理瑶池与天帝(彼时天庭似乎还非玉帝掌管)。不在三教中,不在极乐地。不归人王管,不服地府中。潇潇自在任我游,自自在在散圣仙。
而燃灯自得定海珠24颗即为后来佛教中二十四诸天,随后兴盛佛教建立西方极乐无穷。(后度劫有涅盘)
接引道人后在西方修成仗六金身成就西方佛法无边
准提道人也就是书中所说的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知何故隐居山林培养出孙悟空这一超级杀手来大闹天宫)
另有一说:鸿均老祖乃是曲蟮得道。
姜子牙确说是一成精白熊闻得阐教妙法无边甘心向道,求原始收留。跪于原始洞外。怎奈原始不收乌合之众只看根基。于是白熊一座数百年在洞外坐化了。后转生为姜子牙复上山学道。原始见其与道无缘本不欲收留,怎奈他前生精诚所至,且日后有将相之才况可代己完封神一职便收为门人,后来便衍生封神许多故事。
在中国也是有四大元素的,便被称为,离火,息壤,真阴之水,无是之风。
既然陆压是离火之精,那么便是混沌之外的东东了。
另有一说:
宇宙诞生之初,有一先天混元之元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创始元灵分别传授给四个小生灵一门修行的法门。老大鸿钧,修“玄清气”,老二混鲲,修“玄灵气”,老三女娲,修“玄空气”,老四陆压,修“玄明气”,合之则为“清灵空明”。后人分别尊其为鸿钧老祖、混鲲祖师、女娲娘娘和陆压道君。
三清道尊
三清,道教用语。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所统天界的划分,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
起源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极金阀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确定,并且第三位为“金阀帝君”,太上老君却居于第四中位。以后“三清”神名逐渐流变发展,至唐代才成为定说。《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于是“三清”遂成为道教的最高神。
发展
“三清”之称始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着道教三洞经书说逐步形成的。《道教义枢》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洞玄法灵宝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故《太上苍元上录经》云: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九天生神章经》称:“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注曰:‘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也。’灵宝君者则洞玄之尊神,注曰:‘灵宝君上清天尊也。’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注曰:‘神宝君太清天尊也。’但此“三宝尊神”开始并非“三清尊神”,按唐武宗时(841~846)的道教神灵排列,先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其后为“玉清大有天宝君,上清妙玄灵宝君,太清太极神宝君三宝尊神”。另《业报经》《应化经》并云:“天尊曰:吾以道气,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说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号元始天尊亦名灵宝君,化在上清境,说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号梵形天尊亦名神宝君,化在太清境,说洞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还有《元始上真众仙记》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
中宫太上真人,金阙老君所治。下宫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这些不同派别的不同解释,虽有差异,但都促成了“三清尊神”的最终定型。唐《老君圣纪》称:“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宫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南宋金允中在探讨与总结以上三清、三宝、三洞之间的关系后,认为:“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则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之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之则曰洞真、洞玄、洞神。”在“三清尊神”中,以太上老君出现最早。东汉末五斗米道成立时,即以太上老君为至高神。至东晋上清、灵宝派出,其《上清》、《灵宝》经中,始相继出现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等新的至高神。鉴于各派新出现众多神灵,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企图予以系统化,其中“三清尊神”的雏形已基本确立。在此前后,诸书在言及三清尊神时,又有种种不同说法。如说:“道不可无师尊,教不可无宗主,故老君师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说经教主元始天尊,抱送玉帝道君(灵宝)天尊,流演圣教降生(道德)天尊”。“元始乃道中之祖为灵宝祖师,道君乃法中之祖为宗师,老君乃教中之祖为真师。”若从它们出现之先后为序,先为“老君”,次为“元始”,后为“道君”。
此外,五代闽主供奉“三清”为宝皇大帝、天尊、老君。元始天尊居“三清尊神”之首,在宫观“三清殿”里居中。其名最早为元始天王,晋葛洪《枕中书》云:“昔二仪未分,溟?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虽然道书中有将元始天王与元始天尊当作两位尊神,但正如宋代道士宁全真所说,元始天尊者“故称云元始天王者是也”。《云笈七签》卷一百一,撰列诸尊神传纪,亦首列《元始天王纪》,可见宋时已当作一位尊神了。
南朝梁陶弘景撰《真灵位业图》,共分七个神阶,元始天尊列为第一神阶的中位,《隋书?经籍志》也载:“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道书认为:“玉清元始天尊也,本玄一之气,凝结至高曰天,上有主宰谓之帝,道居帝之先,故为元始。”唐末道士杜光庭于广明二年(881)进《三界混元图》于朝,其中叙曰“天尊者极道之宗元,挺生自然,消则为气,息则为形,不无不有,非色非空,不终不始,永存绵绵。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根,居下境为万化之尊,无名可宗,强名曰天尊,盖世人尊之如天,仰之则弥高,攀之则无阶,杳杳冥冥……生万物而不为主宰,御万化而不为言,至尊、至极,故曰天尊也。”《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元始天王纪》云:“元始天王禀天自然之胤,结形未沌之霞,托体虚生之胎,生乎空洞之际。时玄景未分,天光冥远,浩漫太虚,积七千余劫,天朗气清,二晖缰络,玄云紫盖映其首,六气之电翼其真……进登金阙,受号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元皇位在玉清,掌括上皇高帝之真。”总之,从两晋到南北朝时,元始天尊已逐步驾临于太上老君之上,成为道教第一位至高神。
灵宝天尊居“三清尊神”第二位。南北朝时《上清》《灵宝》经相继出现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列第二神阶中位,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云笈七签》卷一百一的《太上道君纪》《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纪》所记略同,但又稍有差异。
据《灵宝略纪》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道君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元始乃与道君游履十方,宣布法缘,既毕,然后以法委付道君,则赐道君太上之号,道君即为广宣经?,传乎万世。”又据《洞渊集》称:“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随迎,谓其无复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无而无,视之无象,听之无声,于妙有妙无之间大道存焉。道君即审道之本,洞道之元,为道之气,即师事元始天尊,称受道弟子焉。犹是老君禀而师之矣!居上清真境禹余天中,降金科宝?、三洞仙经,付经师郁罗翘真人,传教于万国焉!”上清、灵宝派新造作的太上道君,依然以“道”为根,体现了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的思想。后之灵宝天尊即由太上大道君衍化而来。
相关资料一:道教
三清道祖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统称:三清道祖。
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称,是道教的最高尊神。
据道书记载,由混洞太无元之青气,化生天宝,又称元始天尊,居清微天之玉清境,故称玉清。由赤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为灵宝君,又称灵宝天尊,居禹余天之上清境,故称上清。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气,化生为神宝君,又称道德天尊,即老君,居大赤天之太清境,故称太清。三君各为教主,称为三洞尊神,为神王之宗,飞仙之主,统御诸天神,宇宙万物都是它们所创造。古书说,三清尊神生于天地之先,其体常存不灭。三清之说初于六朝,极盛于唐末。又有人说,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说:“元元圣祖,八十一次化为老君,八十二次变玄武,故知玄武者,老君变化之身。”
元始天尊生於宇宙混沌之时,那时宇宙无形、无气、无物,元始一气分真化气,以一气化而为三,在虚无自然之大罗天境,分化为元始、灵宝、道德三位天尊,此一气亦称元始祖气,也有尊称为元始天王。元始天尊住在玉清圣境清微天,亦称无形天尊天宝君;灵宝天尊居於上清真境禹余天,亦号无始天尊灵宝君,道德天尊居於太清仙境大赤天,亦号梵形天尊神宝君。三位天尊统称为道,亦称三清,是道教最高神只。而每位天尊相距,各历七千余劫四十一亿年,并各讲述经典十二部,分为洞真、洞玄、洞神,合称三十六部尊经,广传於人间点渡众世人,这就是道教的全部经典,故为道教的开教之神。
道祖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以知道三清道祖就是宇宙生成的本体。
民间举行道教仪式时,必将此三清的画像挂於祭坛正殿之上,以示遵守教规。
三清道祖的圣诞日
有三:一、元始天尊为农历正月初一日,二、灵宝天尊为每年夏至日,三、道德天尊为农历二月十五日(亦为道教节),农历二月十五日皆有道场科仪。
三清道尊总论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说:“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从此三气各生。”
据《云簋七?》和《道法会元》等道书记载,清微天玉清境,混洞太无元,其气始青,真道升圣境,天宝尊(元始天尊)治之;禹余天上清境,其气元黄,仙道升真境,灵宝尊治之;大赤天太清境,其气玄白;人道升仙境,道天尊居之。文曰:“此四种民天,即三界之上,灾所不及四种民天上有三清境。三清之上即是大罗天,元始天尊居其中,施化敷教。天宝君治在玉清境,清微天也。灵宝君治在上清境,即禹余天也,神宝尊(道德天尊)治在太清境,即大赤天也。”
(《云簋七?》卷三《道教本始部》)又据《集说诠真》引《读书纪数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同时,道教的三清尊神还反映了道教“三洞真经”的神化。《云簋七?》卷六《三洞经教部》说:“《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洞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乃三景之玄旨,八会之灵章。”
根据《道法会元》卷一《清微道法枢纽》关于清微神位的记载;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代表洞真经部,太玄辅之,传道教清微派;清微玄祖上清灵福玉雇大道君,代表洞玄经部,太平辅之,传灵宝派;清微始祖太清道德五灵玄老君代表洞神经部,太清辅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贯三洞,传道德派和正一派。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约在晋代才在道教神系中出现。它被说成是由赤混洞太无元的青气化生的。每到劫数终尽,天地初开,就出来传授秘道,开劫度人。原始天尊创立阐教,其手下有十二大弟子,分别为:
九仙山桃园洞广成子
太华山云霄洞赤精子
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
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后入释成佛
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
崆峒山元阳洞灵宝**师
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后成文殊菩萨
九功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后成普贤菩萨
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后成观世音大士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
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在道教神系中出现,则晚于元始天尊,是南北朝时才有的。它被说成是由混太无元玄黄之气所化生,又称太上道君,也随劫运出法度人。
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即老子,又称太上老君。为了构成三清尊神的等级序列,它被说成是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气化生的。事实上,道教从创立之时起,就尊奉老子为教主,进而说他上处五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成了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但在三清中,其地位处于最低层,显然不合所有道教徒的信仰,所以到后来,又产生了老子一气化三清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