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花红尘缘 楔子

作者 : 古月风清扬

列位看客:此书缘何而起?说起因由,细细品来则绕有趣味。

东汉末年,曹植(曹操次子)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途经通谷,登上景山。这时日已西斜,车困马乏。于是一行人就在草苔漫天的岸边卸了车,曹植一时兴起,漫步于山林之中,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只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极目望去,奇异的景象跃然眼前,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曹植不禁拉着身边的车夫道:“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车夫回答道:“臣听说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难道就是她!其状若何,愿闻其详。”

曹植说道:“洛神的形影,翩翩然似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仿佛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韵又若风中翠柏。时隐时现像一缕云中胧月,飘逸浮现似风吹落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洛神体态匀称,高矮合度,纤腰如素,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涂粉,但却肤质如玉,皓质呈露,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丹唇皓齿,一汪清水般的明眸下,面颧之中镶嵌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情绰美,声音妩媚悦耳,宛如银铃。洛神服饰奇艳绝世,与她的身材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身披璀璨罗衣,颈佩瑶碧。头戴翠玉金钗,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无比闪耀。她脚着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摇曳薄雾般的裙纱,隐隐之中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徐风之中,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玄芝草。”

曹植痴痴的望着淑美的洛神,不觉心中荡漾,又感到摇曳而不安。只恨没有媒人可以说亲,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心中的仰慕。只愿自己诚挚的心意能在别人之前传达给她,曹植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太过完美,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曹植娓娓道来,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曹植怀着眷眷之诚,唯恐神女的背弃诺言,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耸起轻盈的躯体,踏着充满百花浓香的小道,走过之处芳气流动。突然众神纷纷飞来,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走到近前,才发现她双目流转光亮,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

突然风雨雷电骤停,飞腾的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对曹植说道此乃归期,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相互爱慕,但却无法如愿以偿。说着不禁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哀念欢乐的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作永久的纪念。

最后,洛神说道: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说毕忽然不知去处。

至此之后,曹植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归途,后来思恋之情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但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此等恋慕一晃无绝期,斗转星移,时过境迁,转眼便是一千八百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洛花红尘缘最新章节 | 洛花红尘缘全文阅读 | 洛花红尘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