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章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欣欣向荣的季节,是鸟语花香的季节,更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的令人向往的季节
在春天里,山上融化的积雪汇成一股股山泉,伴着伴,唱着歌,赶着趟儿,一路潇洒,一路欢笑,从山缝里,树根下……急急地流下来。
树木和花草也卸去冬装,露出清秀、俊美的绿嫁妆,向人们招手示意,跳起婀娜多姿的舞蹈,展示春天的美丽。
春是绿的使者。
春天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希望。
刚进入三月份,欧余林的信就到了。
如月急忙拆开信,余林在信中说,他又换了工作,不在建筑队干了,太累;又找了一家组装电子元件的工厂,工资比在建筑队里高。
看到这里,如月心里乐了,欧余林的本事还不小,能换工作干。
信的结尾说,由于刚来到厂里,技术还不熟练,这个月的工资开得少,加上到外面租房,所剩的钱不多了,只寄回了二百元。
如月并没有在意钱的多少,能挣点就挣点,生活是慢慢过得人平安康健就好!
屯子里的日子还是重复着老一辈人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上山下山,吃饭睡觉。
四月又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邮递员叔叔又敲开了如月的家门。
等待欧余林的来信成了如月在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养育女儿,给婆婆做饭,上山劳动,她都不觉得累,唯一牵挂的就是欧余林。
欧余林走了一年多了,如月心里也在想他。
但她知道,欧余林在那么大的一个城市打工挣钱不容易,她不能让他分心,她只有把家里照顾好,就算是对欧余林的最大支持。
屯子里的女人就是这样的淳朴和简单。
如月打开信,信的内容不长,话不多。
“如月,我在这边很好,你放心!照顾好女儿和我娘。随信寄去一百元钱。”
看完信,如月有点纳闷,平常来信写的内容很多,对自己的称呼也很特别,这次,信怎么这么短?
如月纳闷归纳闷,她没有多心,她只认为欧余林工作忙,没有时间写。
如月的日子就在这不咸不淡的日子中过着,在他对欧余林的思念中向前走着。
19章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转眼来到了酷暑难耐的七月。
似火的骄阳毒辣地释放着热量,连知了叫起来也慵懒懒得,没有一点痛快劲儿好像被抽了筋似的干牙地嘟囔着,听了让人烦躁躁的。
山里林没有一丝风,太阳从树叶的缝隙间射下来,在地上形成一个个斑驳的小圈就如舞台上的多彩的转灯。
劳作累了的山民,陆续来到树林里,坐在大树下歇凉,积蓄劳动的后备力量。
如月也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树林里,她看到大树下东南角有五六个妇女在说笑、乘凉,就径直走了过去。
屯子里的妇女们凑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永远有说不完的新闻。特别是结了婚的妇女,啥话都会说,啥话都敢说,啥话也都会传播。说的是天花乱转,听的是聚精会神,传的是神乎其神,模不着边、够不着头。
说荤话,传八卦,是屯子里妇女堆的拿手好戏。
俗语说,两个女人一台戏,这五六个女人凑在一起就是一台大戏,一台好看的大戏。
如月刚走过来,屯子里外号叫“快嘴”的阿兰就说话了:“哎哟,小媳妇,快来呀!坐呀!看你细皮女敕肉的,多好的美人!别累坏了。”她看如月走过来,瞅着如月嘻嘻地笑着说。
还没等如月答话,另一位“高音喇叭”郑嫂开腔了:“我说如月妹子,欧余林这小子走了一年多了,也不回来,你不想他吗?这么水灵灵的身子闲着怪可惜的!”高音喇叭哈哈地奸笑着。
如月的脸腾地红到了脖子梗,她指着她们俩:“你看看,嫂子也不像个嫂子,说的啥话,能正经点吧!”
“呵呵!如月,正经点?我们倒想正经,可那行啊!”“快嘴”模了模自己胸前鼓起的**,“那口子每天馋这个,到时候还要来一口,哈哈哈哈!”其他女人抿嘴笑得都弯了腰。
如月都快羞死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都说结了婚的屯子里的女人泼辣、大胆,还真是。可自己就不这样,为啥?还是不到时候?如月不知原因。
20章
看如月那惊魂未定、害羞的样子,女人们停住了笑声。
“如月弟妹,别愣着啊!坐吧!大热天的,坐下歇歇。”屯子里的妇女主任文涵也在,她挪了挪身子,给如月腾出一个容身的地。
“别听她们瞎掰掰,一天到晚没点正稿子,净说些不着边际得话”文涵看着如月、看着“快嘴”她们乐呵呵地说。
如月点了点头。
如月听屯子里的人说起过,文涵在屯子里干妇女主任好多年了。她为人正直,好爽,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妇女工作很热心,很上心,谁家的媳妇怀孕了,谁家的媳妇要生娃了,谁家婆媳关系不好了,吵嘴了,闹矛盾了,反正与妇女工作有关的事情,她都得管,都帮得上忙,都得说道说道。
为此,文涵在屯子里的人缘好,口碑好,谁家有解决不了的事,都爱和她说到,她都热心去办。
“弟妹。”文涵对着如月,“我也听说欧余林走了一年多了,没有回过家,连春节也没有回,是吗?”
“是。”如月点头,“余林说,春节工地上没有人看管,谁值班,给谁双倍工资,为了家里的经济,他就留下了。”
“噢,是这样!”文涵哦了一声。
“主任,有什么事吗?”如月见文涵问欧余林春节的事,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有啥事。”文涵笑着说,“我们屯子里出外打工的男人,由于所处环境的变化,可能对外面的世界有时不适应。”文涵略有所思,“外面条件好,花花绿绿的,可能经不住对新鲜事物的诱惑,不愿再回到我们娄洼屯,就想做个城市人。”
她看了看正在听她说话的如月,“做个城市人哪有那么容易的!”文涵透过树林向远方望去,“在城市靠的不仅仅是力气,还有——”话没有说完,文涵突然想起了什么,回转头,对如月说,“欧余林在哪个城市?”
“在深南市。”
“深南市,好啊!开会时,上级领导们常常说起这个城市。听说这是个很好的城市。这座城市是从一个两万多人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现在拥有二百多万人的大城市。
说那里人的思想变化快,有魄力,让我们还学习那儿的经验搞好我们屯的经济呢!”文涵笑着说。
“城市大事多,搞得建设多,要的打工仔的就多,还真需要像欧余林这样有力气、身体棒的男子汉。可要在这样的城市立住脚,光凭蛮横的力气是不够的。”
“那要靠什么?”如月不解,一脸的疑惑。
“我在镇上开过会。镇上的干部说过,一要有力气;二要有技术。”文涵不愧是屯子里的妇女主任,她能听懂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