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卖鱼在省城
到了西宁,赵洪信很快便在水井巷内办好了工商登记手续,在水井巷开始了卖鱼的生意。
头几天,刘春满和赵明亮总感到吆喝卖鱼实在是难以开口。在赵洪信的督促和带领下,慢慢开始能够张口叫卖了。
“来呀,新鲜湟鱼,价格便宜了。”
“湟鱼香女敕可口,又大又肥的青海湖湟鱼。”
“湟鱼,新鲜湟鱼。”
三人交替不断地吆喝叫卖着。
越临过年,湟鱼也越卖的越快了。
阴历二十八,刘春满和赵明亮送走赵洪信后,俩人毫无目标地漫步在繁华热闹的古城大街上。
刚刚降过一场瑞雪地古城,到处镶上了洁白的银装,脚下“吱吱”作响的白雪,仿佛在焦急地向人们预示着新年的快乐和喜悦。性急的儿童已放响了一声声清脆响亮的炮竹,在雪地上飘撒下一片片红色的纸屑,把洁白的雪地点出一点点红色云晕。
高原古城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之中。俩人来到高耸在古城中端的大十字邮电局。
“来,买张汇款单!”
“来,明亮你来写。”
“嗯”,赵明亮掏出笔来按照刘春满说的地址把汇款单填写上。
“挤什么!挤什么!也不瞅瞅就知道瞎挤。”
刘春满刚要把填写好的汇款单递上来,听到一声尖厉的喊叫冲他而来,他转过身望去,只见一位穿着时髦的年轻妇女瞪着一双杏仁大眼很不满的望着他。
“算了算了!你干嘛……”站在她身旁的文雅丈夫忙劝说道。
“算什么?告诉你,不许多寄,十块钱就够意思。”年轻妇女像下命令似地严厉地朝丈夫嚷。
“十块也太小气了。”丈夫恳求地朝妻子央求着。
“十块嫌少,那就别寄了,结婚你爸妈给我几个子,十块钱够多了……”妻子气愤地唠叨着。
“好!好!就十块,就十块。”丈夫马上强挤出笑颜讨好地说道。
刘春满望着眼前这对夫妇,心中产生起对眼前这位刻薄妇女的厌恶,对这低三下四的懦弱丈夫的鄙视和多多少少的同情感。他不由地有意放大声音,长柜台内正忙碌的营业员喊道:“再给我一张汇款单。”
“春满哥,你这是干吗?”赵明亮不解地问道。
“赶过年,再给我娘寄二百,让俺娘过个好年,敬敬咱当儿子的孝心。”刘春满提高声音故意说给眼前这对年亲夫妇。
听到刘春满的话语,这刻薄的妻子生气地“嗯”了一声转身走了。丈夫也听出刘春满的话语,顿时脸上露出十分尴尬的神情,满脸通红地把手中填写好的汇款单狠力地撕碎低头离去。
刘春满、赵洪亮望着匆忙离去的年轻夫妇脸上露出轻蔑和满足的笑意。
寄完钱,俩人回到水井巷摊点上,继续叫卖着从青海湖捕获地湟鱼。随着两人一声接一声的叫卖声,摊点前排起一条弯曲的长队。俩人应接不暇地带着笑脸为顾客们称着湟鱼。
“老乡,给我称一条大的。”
刘春满认出卖鱼的顾客,正是他们在邮电局遇见的那位可怜受气的丈夫。
“三斤二两,三块两毛八。”刘春满给他称完鱼收下钱。
“咋,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大年上到我家,就买一条小鱼,也不寒碜。”那位刻薄的妻子望着丈夫刚买的鱼,不满地说叨着。
“嗳,把这条鱼换一下,请你把那条挂的鱼给称一下。”她夺过丈夫手中的鱼。让刘春满把那条高挂在柱子顶端做样子的那条大鱼称给她。
“那不买,那条鱼俺们不买。”赵明亮看不过他那势力的样子,把那条称好的鱼重新递给她,说道。
“为什么不卖?”她瞪大杏仁般的眼。
“不买,就是不买。”赵明亮没好气的答道。
“为什么不卖?我今儿就买那条。”她“咚”地把手中的鱼扔在渔滩前,拉开架势地吵嚷着。
“算了,算了。别买了。”在一边的丈夫连忙劝说着。
“老乡,对不起,对不起。”
“有啥对不起,我就要买那条。”
“俺今儿就不卖。”赵明亮毫不退让。
“都别吵了,俺给你称。”刘春满见俩人互不相让,连忙劝解着。
“你……?”赵明亮不满地想拦。
“大年上,都图个吉利,你给人方便,人对你方便。”刘春满把那条挂着的鱼称上。交完钱,那位受气的丈夫显得很不好意思拉着妻子离去。
随着一声声、一阵阵的炮竹声声,转眼日子过了十五。看罢欢奔的社火、舞龙、舞狮,观完挂满古城大街小巷的艳丽多姿的彩灯。
从湖里运来的冻鱼很快卖完了。
赵洪信在年前回河南老家还未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