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视媚行 3、淘金者

作者 : 粒粒风尘

3、淘金者

下午五点多我们才住进了悉尼弗雷泽套房酒店,机场离这里挺远。

有点累,我便想躺下来休息一会儿,等晚饭。

陈锦拿出一本印刷精美的书递给我说:“有人送了本书,你看看说的是什么地方,到时咱们去那儿看看。”

书名叫:“SovereignHill”(疏芬山金矿)。我翻了一下才知道这个地方离墨尔本112公里的巴拉腊特市。是个19世纪的金矿遗址,书全是彩页,一开始就是金矿镇的全貌。上面介绍当年的各种建筑物,有商店、餐馆、邮局、铁匠铺、剧场、矿工的居所、游乐场,有当年的矿井、淘金场、炼金车间,昔日华工在此投身淘金时的窝棚、商店、庙宇等建筑。看完图片,接着是个故事——

1851年5月15日,英属澳洲的《悉尼先驱晨报》刊出了一则消息:一个名叫爱德华哈格雷大的男子,在澳大利亚的巴瑟斯特,发现了蕴藏量丰富的黄金,他已将该地用圣经中的黄金城奥菲尔命名。这条消息一经刊出,10天内就有上千人丢开一切来到奥菲尔。还有更多的人正在赶往奥菲尔的路上。这些人有的乘坐马车,有的推着小车,更多的人靠肩扛背驮,带着简单的工具和铺盖,在原始丛林中缓慢而艰辛地跋涉。

发现黄金的消息,吸引了附近各省居民的大批迁移。为了阻止人口流亡,维多利亚省不得不以高额悬赏,鼓励在本省探矿。结果不但很快发现了金矿,而且蕴藏量超过了前者。不久,澳大利亚其它各省都陆续发现了金矿。

一时间,发现金矿几乎成了澳洲每个人同别人交谈时的话题。“澳大利亚河床上布满了闪闪发光的金子,就像雪地上的麦粒一样”,“有人一斧头就砍出了价值4千镑的黄金!”这些传闻像闪电一般,传到了欧洲、美洲和亚洲,挑起了人们的发财。成千上万来自各个国家的淘金者,卖掉房子,扔下土地,冒着危险飘洋过海,不顾一切地涌向澳大利亚的丛林。

澳洲这片昔日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很快成为世界的热点地区。在英国,利物浦、默西等港口挤满了开往澳洲的船只。在澳洲,墨尔本港口外等候靠岸的船只,更是桅杆林立应接不暇。短短10年中,澳大利亚的人口从40万猛增到114万,几乎增加了两倍。

然而,并不是每个前往澳洲淘金的人都可以发财。随着黄金产量的迅猛增长,新的问题不断出现。由于各矿区采得的黄金需要汇集到悉尼银行,再转运到欧洲。长距离的运送和沿途茂密的原始森林,给土匪打劫提供了机会。这些土匪大多数是流放到澳洲的囚犯。当局不得不成立特别护送队,武装押送运金车,从此产生了澳洲历史上有名的黄金护运队,衍生出了无数的惊险故事。

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各矿区所在省无不借口澳洲的全部土地属英王,地下的金子也归王室所有,规定每个采金者每月必须预付1镑10先令,以获得许可证,否则不得私自采金。当局为此招募贵族乡绅子弟,武装收取采金税。这些纨袴子弟任意欺凌采金人,四处追捕无照采金者,被称为是“维多利亚的沙皇”。1854年11月,为反对特许证税,尤利卡矿区的2000多名采金工人举行武装起义,与军警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最后被镇压。

在这场淘金热中,还有5万多名华人来到采金区。他们大多不是永久居民,单身而来,与人无争,由于华工勤奋心细,即使是在白人开采过的废矿和尾矿中,也往往运气不错,这使白人感到嫉妒,终于酿成了几次有名的反华排华事件,使得华工的“黄金梦”大多变成血染史书的“黄金泪”。

黄金的大量开发,使得现代交通、通讯手段变得极为必要,从而为澳洲商业贸易的繁荣打下了基础。1854年3月,墨尔本至威廉斯敦之间的电报通讯开通。9月,澳洲第一条铁路通车。现代物质义明的光辉,终于划破了千年密封的黑暗。

同样,千万只挖掘黄金的铁铲,也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观念。有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一个贵族老爷赏给路边一位采金人1个先令,叫他为自己搬运行李。这位采金人打量厂贵族一下,然后把脚放在树桩上说:“你给我系上鞋带,我给你5先令。”

淘金热潮最终还推动了澳大利亚朝着独立国家发展的进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斗争,澳大利亚联邦终于在1901年1月1日宣告成立,英国对澳洲100多年的殖民统治史从此结束。

像买彩票一样,只有少数的淘金者能够获得财富,一些原料供给者和交易者能够获得不少金钱,而有为数众多的人则属于不幸运的一群,他们在未开拓的土地上忍受劳苦与贫困,但是最终却只能得到微薄的报酬。后来淘金人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他们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死亡的事经常发生,或因为矿井崩塌,或因为疾病流行,或因为过度劳累!当时的报纸写道,单调的生活使得手握寸金的采金者夜晚便出没酒吧,妓院,一手搂着妓女,一手拿着酒瓶,狂呼乱嚎。以至于牧师和医生都称他们患有某种癫狂病。这批人无所谓希望无所谓未来,“今朝有酒今朝醉”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陈锦是一回来就躺下睡着了,而我看了淘金者的故事睡不着了,在床上翻开复去想现在的生活——

就生活的外表来看是那么的平淡,然而每个人的内心却显出一种急躁和沉默的情景,虚伪与拜金成了社会的风尚,似乎每个人都在寻找快乐,但快乐却像闪烁的影子,消失的太快。

一些人像淘金者那样,手头有点钱就陶醉于醇酒和女人的享受中。爱情被当做光荣与宗教来看待,这已是一种幻想。上层社会的人愿意到寻欢作乐的地方去,比如,到有娇艳的女服务员的地方,陪伴与这一阶层的女人们是那么富于幻想,那么风流,有那么多热情和温柔,虽然一次次被人遗忘,因为地位低下,人家便很快忘了她们,为了得了漂亮衣服和更体面的生活,她们只好一次次出卖色相,这好像是最便捷最容易来钱方法。

这不是我原来熟悉的生活,你看,许多事多么认人失望,亲人的欺骗,朋友的诽谤,同事的冷漠和出卖,其实我不怨他们,因为都是一群找不到幸福的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形成了两类人,一类是注重精神生活的人,他们沉湎在梦幻中,在茫茫然的生活中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片有思想而又极其脆弱的芦苇。另一类是注重物质生活的人,他们昂然生活,享受人生实际的乐趣,他们所关心的只是盘算着拥有多少钱财,到头来只是来自方面的一场大笑,来自灵魂方面的赤贫。因为拥有的钱财多,他们有受人尊敬的身份,吃喝玩乐就是生活,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友谊的存在就是为了省钱,亲属的关系是为了利用,爱情则是一种运动,唯一的精神的享受便是虚荣。

年轻的大学生们,喜欢讥笑荣誉,嘲笑工作,怀疑爱情,这便是那些不知要做什么好的青年人的最大安慰。他们嘲笑这一切当中,也嘲笑自己,并且一方面在教训自己,同时也在为自己辩护。

人们好像都在这样说:只有财富是真的,其余的一切都是一场所春梦,让我们享受然后死去吧。

——其实每个人都是淘金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烟视媚行最新章节 | 烟视媚行全文阅读 | 烟视媚行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