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第七章初上石木寨(85)
情况大致如此。现在可以肯定,被害人手臂上和遗物上的那朵梅花图案的印迹都来自这个石木寨。
树倒猢狲散。吴氏家族已灭,如今的石木寨,亲身经历过当年“尚卜神”事件的人和仍然活着的老人们对官府心怀仇恨,他们不愿谈起当年的往事,这就给下一步的调查带来困难。
离开空地,当他们沿路走出树林,回到独木桥上时,鲁济安突然停住脚步,他叫住走在前面的石才,说:“老人家,请等一等。”
几人停下脚步,都眼睁睁地等着他,不明白这时的他还要做些什么?
石才小心地转过身来,问:“什么事?”
鲁济安说:“你先前说到,吴氏家族38口人被官府灭了以后,他们都葬在哪里了?”
石才眨着眼睛,茫然的看着他,回答说:“就埋那一片空地里呀。”
“那片空地?可是我们并没有看见空地里有坟墓呀。”
“就在那里,不会有错的。”
“走,回去,我们再去看一看。”
就这样,几人又小心踩着脚下湿滑的桥面,慢慢转过身去,再次回了那片空地的边沿。
仔细望去,空地跟初来时一样,除了满地的茅草、灌木和那一栋“鬼屋”以外,还是什么都没有。
鲁济安问石才:“不见有坟墓呀。”
“有的。”石才说:“就在那栋‘鬼屋’的前面。吴氏家族被灭门以后,是寨子里的人急着埋在地下去的,土堆垒的都不高,长高了灌木和茅草后就看不见了。”
“哦,我们过去,找一找那些坟墓。”
鲁济安说着,一边往前走,一边又问石才:“你先前讲过,吴氏家族的人除了‘逃月兑’的以外,共有38人被斩杀。那么反过来讲,如果没有逃月兑的话,埋在这里的就不止38人了。”
石才回答:“大慨是这样吧。”
来到“鬼屋”的前面,石才、阿七和韩沙便掏出腰间的刀来,花了近个把时辰,砍掉一大片灌木和茅草以后。这时,分有五纵七横排列的低矮不等的长形土堆露出了地面。
阿七和韩沙收了腰刀,依照凸出地面的土堆,逐一清点坟墓的数目:不错!刚好38座。
如果石才没有说错,在这些死去的吴氏族人当中,真有小孩(或者婴儿)的话。那么,当年石木寨的下葬人,并没有把他们跟他们的父母埋葬在一起,而是逐个单列,又分坑埋葬,并且在每一个低矮的坟头上,都压着一块如同小铁锅大小的扁平的卵石。
鲁济安说:“当时急着下葬,后来也没有立碑,但为什么在每一个坟头上都要压一块卵石呢?”
阿七也觉得很奇怪的,便动手把其中一个坟堆上的卵石提起来,翻转到了另一面。
这时,另一面卵石的表面出现了几排因粘有泥土而模糊不清的雕刻文字。
他好奇地蹲去,擦去表面上的泥土,仔细一看,这才发觉,上面刻的是死者的姓名、性别和死亡年月。
这一意外的发现,让鲁济安既吃惊又振奋。
之后,阿七和韩沙把坟堆上的卵石都一一翻转到了另一面,并逐个擦去表面上的泥土。
阿七报出姓名、性别以及死亡年月。
鲁济安在原地坐下,从包袱里取出笔墨和纸张,逐一登记。
石才觉得很新奇,蹲在旁边看着他写字。
鲁济安很激动,一边登记,一边说:“你老看看,石木寨还是有人会读书识字的,都把死去的人名刻在石头上了。”
“不是的。”石才肯定说:“那个时候,石木寨只有吴氏家族的族长吴顺天会读书写字,他死了以后,就没有人会写字了。”
“那这些卵石上的字又是谁写上去的?”
“哦。对了,想起来了。”石才抬起手在头上挠一挠痒痒,说:“我听我那死去的老婆子讲过,是官府一个做文官的人写的,又叫石匠刻在卵石上,还讲只有这样才能让死去的人的灵魂安息入土,不会来到阳间骇人。”
“官府的文官?”
“是的。”
“知道他的名字吗?”
“不晓得。”石才说:“在那个时候,寨子里的人只要看见有官爷来,个个都吓的浑身发抖,哪个还敢问官爷的姓名哟?”
鲁济安登记完后,又细细地看过一遍。
死者的姓名和性别虽然各有不同,但死亡时间却一样,都是在光绪十六年腊月初四(1890)的那一天被斩杀,屈指一算,距今已有16年。
他又在吴顺天的名字后面,特意注标了“首领”的字样,但在之后,还是遇到了一点点小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