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流去 第六章万事开头难

作者 : 溪山水红

静,房间里是相当的静。浪客中文网蒋琬四人混乱不堪,某个器官突然失去了呼吸的功能,整体思路翻江倒海五味杂陈。这厮还是刘禅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诗句,咋可能是这厮做的呢。蒋琬仨人算是看明白了,刘山这货绝对不是人,根本就没按啥子好心。一顿饭的功夫不厌其烦的表演了好几次大变活人,一会儿精的像猴一会儿呆的如猪,这饭要是这么吃,还不直教人生死相许。蒋琬大张着嘴,目光呆滞的盯着刘山。因为刚才连哭了两场,鼻涕眼泪依旧在原有的轨道上驰骋,这会儿趁着主人不注意,悄悄地在唇齿之间汇集;董允还算镇定,一篇诗文写的还能说是工整,只是这最后一行看上去有点走样,前后对照堪比那巍峨的三峡大坝,落差不小;向宠不愧是武将出身,临危不乱的定力还是值得肯定得,有点小瑕疵也不伤大雅,要是那握剑的手能再稳点,不那么哆嗦就完美了;王公公表现的最好,想的也最开,原因无他就是不管刘山这货咋表现,王公公都能接受也必须接受,为啥呢?王公公发言了:“这货表现的好叫皇上,表现的差你叫他皇下试试?”刘山看到这一幕,心中笑的那是“屁啊屁啊”的。(俩字俩字连一起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嘿嘿还不知道啊,揍腚四十再告诉你答案)穿越众诚不欺我,顺手掂来一首小诗,稍加改动就能震撼的这些厮小心肝乱颤,还不得佩服的五体投地投怀送抱啊。嗯那啥投怀送抱这些厮就算了,还是改天找个漂漂mm试验下才好。其他人的表现都在刘山意料之中,就是这王公公表现的不咋的,一点反应没有。难道是那啥影响的不仅仅是解小便,还能影响听觉不成?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刘山多年百思不得其解,经多方验证也没有结果。不过总的来说,预期的效果是达到了。刘山心里那个美就别提了。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咱今天这头开的还是很非常good的。从早上到现在,刘山苦思冥想的只有一个难题,就是怎么样才能让原来那个昏庸的刘禅变成一个唐宗宋祖般的大神。nnd,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咱创造困难也得上。为了下半辈子的性福,刘山这厮准备拼着老命赌一把,老天既然要咱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三国当个皇帝,咱就不能猥琐的过一辈子。刘山深知解决这个难题有点像上珠峰,难度肯定不小,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少。首先要解决的是改变的问题,老话都说了,这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毕竟一个活生生的笨蛋突然变成一个上知五百年下晓两千年的聪明蛋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这跟母鸡下蛋完全是两码事,那家伙只要有把子力气一努劲就能有成果。一个人的改变要是像捏面人那样,用手揉一揉搓一搓再划拉几刀,面团就顺理成脏的变成了面人,那咱还捏面干嘛,直接捏人不就得了;第二条比较矛盾,跟第一条正好相反,就是这个转变还必须要快,否则等个二三十年,刘山也不用再变了,因为有两个叫邓艾和钟会的善人,会从遥远的北方过来帮助他,直接把他变成安乐公去演义乐不思蜀的千古轶事;第三条至关重要,那就是要牢牢的掌控着蜀汉的大权。手中没有权利,自己任何的想法都无法实现。这一条让刘山心底感到有点无力,纵观整个的中国历史,权利争夺那是充满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就凭自己这个社会经验基本没有的年轻人跟这一帮整天泡在权利漩涡中的大臣们pk,还真让刘山心里没底。现在的这帮蜀臣,重要的位置基本上都是诸葛一手提拔,行事的套路也就是诸葛的套路,看看蒋琬费祎就知道。而自己对诸葛的治国方针还不是完全认同,因此便会引发冲突和矛盾。一旦牢牢地掌握住皇权,自己的施政方针就能有效的实施,手下的大臣们也就能用统一的思路来管理蜀国,有那么一两个不听话的也好办,一句话不换思想就换人。这争权夺利的事情先放一放,刘山决定还是先解决解决这个转变的问题。考虑到古人对神灵的敬畏,刘山知道要想把自己快速的转变成一个手握皇权的千古明帝,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神仙,至少也得是个半仙。刘山整理了一下思路,不管不顾的说道:“各位大人,你等皆是朕弘股之臣,相父新丧,日后国事如何安排,朕想听听诸位的想法。”蒋琬砸吧砸吧嘴,感觉嘴巴里味道很异样,猛醒过来后大袖一挥,收拾干净。“嗯嗯”蒋琬清了清嗓子,沉声道:“陛下,臣以为当前重中之重应该是如何顺利接回丞相灵柩和在外大军,至于丞相身后国事,应否稍后再议。”刘山意味深长的说道:“哦,公琰先生认为该如何处置呢。”“陛下”蒋琬道:“臣以为,杨仪与魏延在斜谷对峙,短时间内分不出胜败。如此,杨仪所部前有魏延阻挡,后有曹魏司马脀追击,形势堪忧。理应早作定计,发兵支援,以解燃眉之急。”董允向前一步,来到蒋琬身侧,急切道:“公琰所担忧,该是十万火急。想那司马脀也是知兵之人,几天前虽然被丞相的遗策所败,但随后即能想明白,必会挥军追击。杨仪之能可以与魏延之流争锋,但与司马脀相比,还是稍逊一筹。如公琰所虑之事成真,则万事皆休,悔之晚矣。”刘山假装沉吟了一下,问道:“今日之计该当如何呢?”蒋琬急忙接口,显然是已经胸有定计:“陛下,汉中守将建威将军句扶,乃川中名将,能征善战之辈,丞相北伐委以驻守汉中大任,正是看中其治军之能,汉中之兵尚有八万之众,久经操练,可谓强兵。现在情况危急,可遣其速速发兵,北击魏延之后,打乱魏延的阵脚。如此,杨仪句扶前后夹击,则此战必胜,可解当前之困。”“向宠将军”刘山仔细看了看向宠,微微一笑道:“丞相曾说过,这军营中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可以向你询问,当下这个难题,也是军中大事,你有何对策呢?”向宠抱拳回应道:“陛下,臣以为公琰先生所言,已得征伐之要义,应该是最为稳妥的方略。此方略要得以顺利实施,必须要做到迅快二字,稍慢则司马大军已至,万事皆休。不过句扶将军也是一时名将,杨仪信使途中必定经过汉中,前军战况句扶应该已经知道,想来句扶将军已做好出兵准备,只要陛下发兵旨意一到,即可出兵相迎。”刘山看着眼前的三位大臣,心底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对紧急情况的处置没有发生混乱不堪的状况,而且处理方法还算是比较合理严谨。虽然他们进取精神不足,但守成已经足够了。诸葛亮啊,我还是需要好好的感谢你,死后还给我留下一些可用之才。蒋琬三人目光炯炯的看着刘山,希望刘山能尽快的做出决定,这样眼前的危局便可以得到顺利的化解。看着蒋琬他们希冀的眼神,刘山心底迅速的做出了决定,准备了一下说辞,便畅声道:“公琰先生、休昭先生、叔延将军,你们皆是蜀汉柱石之臣啊”刘山先是赞扬了一下这三位,:“朕有这等弘股之臣相佐,我蜀汉幸甚,万民幸甚。”听到刘山如此盛赞自己,蒋琬三人满面红光精神焕发,纷纷接口谦虚道:“都是臣份内职责所在,不敢当陛下如此盛誉。”“不,这都是各位应得的,不必谦虚。”刘山摆手道:“今日听到你们这番话,我心底踏实多了。各位的忠心,朕已尽知。”刘山几步来到案几前,端起酒盅又喝了一口。那句话咋说的“酒壮怂人胆”,这三国的酒虽然不怎么好喝,但至少能挺拔挺拔咱的腰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非常重要,咱要把自己杜撰的故事告诉蒋琬等人,并准备用这个故事将屋里的几个人给忽悠晕菜。赵本山忽悠范爷一人算什么本事,咱要忽悠就忽悠全天下。刘山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刘氏版本的大忽悠隆重上演。随即,刘山眼中精光四射,看向蒋琬等人的眼神也越发的凌厉。蒋琬三人心头不自觉的一紧,一种不知名的感觉在心中升腾,冥冥之中屋里所有人的心都是紧紧地缩作一团。刘山直直地盯着他们,像是要把他们心底看穿似的,飘渺的声音在屋中响起,紧张的气氛更加浓烈:“今日朕所说之事,出的朕口,入的卿耳,一字一句不可泄露,否则杀无赦。”此话一出,蒋琬三人还有王公公顿时脸色惨白呆若木鸡。王公公悄悄的偷窥了一下,仔细的把刘山上上下下透视了一遍,狐疑的想道:这陛下看起来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啥都没变就是这脑子好像比原来清楚多了,还能是昨晚睡觉掉床摔着脑壳了?一众人等从来没有见过刘禅这样说话,也从来没有见过刘禅这种表情,阴狠的语气配合凶狠的表情,使得刘禅的身影异常的诡异,这让他们一时间从心底泛起一股屈服的意念。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江东流去最新章节 | 大江东流去全文阅读 | 大江东流去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