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南周婉两人说得不错,董太后几乎跟何进何大将军同时收到董重死的消息了。
董太后把所有的宫女都赶了出去,现在想起来,当初跟何太后撕破脸真是一个下下策,是一时冲动之举。可是即便是在宫中,也跟寻常百姓家一样啊,婆婆怎么可能向儿媳低头呢!也不知道现在董太后是什么滋味,不过如果再来一次,大概董太后还是会与何太后对呛起来的吧。
毕竟,要忍气吞声,也是极难做到的一件事。
董太后明白董重一死,大势已去,其实董太后自己也没弄清楚形势,现在的形势下,董氏要跟何氏斗,其实董重死不死都无关大局,因为董氏与何氏完全处于不在一个等量级下的较量。
如此悬殊的战斗,董氏又有何胜算呢?
董太后知道自己有麻烦了。
果然,黄昏时分,有诏令董太后的出身为藩妃,所以不能久居宫中,以此为理由董太后被赶出了皇宫去。
想当初董太后一直瞧不起何进出身,何进便偏偏要以出身来回击董太后,这回击一拳甚是猛烈,让何进感觉到了一种痛快而又酣畅淋漓的快感。
没有比这更让何进感觉上好的事了。
而对于董太后来说,她无疑受到了重创。
周婉跟全城的人一起知道董太后被赶出了宫中,她瞅着萧南,轻轻道:“董太后还真是够可怜的。”
萧南知道何进就这样还放不过董太后,就算何进放过,何太后也放不过。是以萧南也叹了一口气道:“这还算好的了,能保住命,至于将来,嘿嘿,就难说得紧了。”
周婉听了萧南的话,她好一双明目瞪得大大的,“萧大哥,你是说董太后这命都——”
萧南看着周婉,微微一笑,却是不着一语,只让周婉自己去理解去揣度。
周婉想:既然萧大哥这么说,她董太后真可能危险矣。
虽然想想觉得不太可能,毕竟是太后啊,随便什么人都敢下手么?可,另一方面,又是萧南作出的预判,周婉现在觉得萧南言出必中,她又觉得董太后死可能很确定了。
说真的,周婉有点迷信萧南了。
六月,何进果使人去董太后老家河间鸩杀了董后。
董后葬于文陵,何进不参加。这事本身是容易引人非议的。
张让以此散布流言,何进听袁绍言欲杀张让,张让又找到何进之弟何苗,同样将奇珍异宝送上,何苗这一条大腿也算抱上了。何进要杀张让,何太后与何苗联手阻止,何进又是一个大没有主意的人,所以他又一次准备放弃杀张让。
这一回,袁绍纠集了其他的大臣,他们群情激奋,态度极为坚决。
不让步,就是不让步!
这一下把何进弄得左右为难了,一方面何太后何苗不让杀,一方面袁绍等大臣又力劝要杀。怎么办?
袁绍后来琢磨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袁绍向何进进言道:“大将军如果为难,不如这样办。”
何进眼睛一亮,忙问袁绍:“本初有何妙策?”
何进急于听到袁绍的妙策,免得自己夹于中间,处境十分的尴尬。
袁绍大声道:“那便是引入外军!”
袁绍这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决定,让何进也被其蒙敝了。何进本来就处于两面不好做人的尴尬境地,袁绍提出这样的办法来,何进大喜,他一心只求得解月兑,对那袁绍道:“本初,真有子房之头脑也,此计大妙!”
何进大将军觉得袁绍这一招应该叫做借刀杀人吧,这一招甚是奇妙,自己反正可以摆月兑这来自两面的压力了。
还子房,何进真是不知道袁绍这办法会害死自己的,他实在是太高估袁绍了。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会把聪明当作愚蠢,或者,将愚蠢当作聪明,这样犯下的错误,有时就会大到让人意外的程度。
皇甫嵩已经回到了京城,他向朝廷禀报董卓的事已经被放到了一边,皇甫嵩闻知朝廷大变,他风尘仆仆回到京师来。而皇甫嵩手下的十万大军,何进下令散了大多数,余下的一些士兵,充入原籍各州牧去充作常备军了。
因为在募兵制下,一旦战事结束,那些临时募来的士兵多数还是要回去作耕作耕农的。
皇甫嵩在京城目睹了何氏与董氏之争的变故。袁绍提出来引外兵,皇甫嵩在一旁暗自摇头,这可不是什么妙策啊。袁绍这事上显得糊涂——平时这人可还算是一个聪明明白人啊。更为糟糕的是大将军何进还同意了!
主薄陈琳强烈反对发檄至各镇,让诸镇引兵入京。陈琳认为何进在京城一手遮天,要杀宦官真是易如反掌,去让外地各路军马来京,反而对京城的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曹操也反对,,认为一狱吏就可以搞定的事,还招外兵,实是下策,何进根本听不进主簿陈琳与典军校尉曹操的话,一意孤行,终于代皇帝下诏,令各路诸侯立即引兵来京以诛灭宦官。
何进这行动的确在外人看来十分的荒谬,不过从他自身来说,碍于何太后与何苗的面子,他觉得自己不出面去收拾张让等宦官是最好的办法。一旦一个人认定错误为正确,没有人能够轻易扭转他的看法的。
一切的后果何进本人必须承担!
西凉刺史董卓,将皇甫嵩“送”出西凉境地后,自己仍然做自己的凉州一霸。
如今董卓的感觉倒也是十分的良好,刚打败了韩遂与马腾联军的进攻,自己在西凉的地位可谓是更上一层楼了。另一方面皇甫嵩也灰溜溜的卷铺盖走人,现在老董的日子可谓是相当好过,春风得意的感觉还真是妙不可言啊!
董卓忆苦思甜的想起了过去自己走背运的时候。
那时也曾经以金玩财宝开路,去谋得一个职位,便是取代得罪了黄门的中郎将卢植,董卓得到与黄巾军作战立功这样的一个大机会。可惜自己实在是太背运了,而且手下的士兵自己应该说也是太高估他们的战斗力了,所以造成自己征黄巾无功而返,最后还险些个被朝廷问罪,如果不是自己贿赂了十常侍,自己一辈子就算是完蛋了。董卓自己总结了一下在黄巾问题上的失败原因,他的最终结论是:自己实在是太过于轻敌了。
后来自己京城一番苦心的运作,终于搞到了西凉刺史这一高位,然后自己在西凉用心经营,如今拥有大军二十万,一时威风八面。皇甫嵩此次千里迢迢从洛阳赶来,却是白帮忙,想削弱自己兵权的事没干得成,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自己兵强马壮的,皇甫嵩他绝对不敢硬来。有兵的感觉就是好啊,有重兵的感觉更是好上加好!
京中变故远在西凉的董卓也收到了。
董卓对于帝国的核心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他当然必须重视。董卓他立即招来李儒与牛辅两位女婿,要跟他们两人好生讨论讨论一下这惊天的变故。
李儒与牛辅两人一先一后来到大堂,董卓让两人施礼后坐下。董卓就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让两位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京城中惊天大变故,究竟会给自己,或者自己的西凉军带来怎样的影响,这影响究竟是好还是坏。
瘦瘦的大女婿李儒先道:“董公,这朝廷不稳,对咱们西凉军当然是机会而不是什么危机。”牛辅在一旁点头表示了同意。
董卓眯着眼睛,点一点头,他没有说话,只是稍稍抬了一下自己的下巴,示意李儒继续说下去,将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李儒道:“现在何进杀了上军校尉蹇硕,将蹇硕的兵都收到自己的麾下,何进的势力的确很大了。但是,何进并没有杀掉那些有权的宦官,尤其是像张让等十常侍,所以,张让等人的势力仍然保留了一部分,我觉得这对何进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李儒毕竟是一个高明的谋士,他看问题的精准度,不是袁绍所可以比拟的。
董卓听李儒如此说,他“哦”了一声,然后问李儒道:“哦,你觉得何进其实应该杀张让等人的吗?”
李儒毫不犹豫的点点头,然后道:“正是如此,何进不杀张让等人,实是给自己埋下了一个极其危险的隐患。“
董卓追问道:“何出此言哉?”
李儒侃侃而谈道:“道理很简单。蹇硕被何进所杀,在十常侍中造成的心理震动一定是小不了的,他们会感觉到震怖,对何进不放心,十常侍的安全感根本就不会存在着!”
李儒不必将话说完,董卓这样的聪明人立即明白了李儒的意思,李儒是说如果张让等十常侍没有安全感存在的话,一旦有些个风吹草动,张让等人一定会对何进不利的。董卓想到这里扭过头来看着自己的另一个女婿,也即是二女婿牛辅,董卓脸带些笑意问那牛辅道:“你看此事果真如此么?”
牛辅点首道:“我也是这样的看法。”
董卓道:“那这京城恐怕一时还消停不了啊!”董卓说罢呵呵呵笑了起来。
对于董卓及其西凉军集团来说,一个不稳定的朝廷当然比一个稳定的朝廷好上多少倍。朝廷不稳定,自然腾不出手来对付董卓这二十万他视为珍宝的大军了。
董卓与李儒牛辅两人正商议着帝国大事,忽然有军士来报说诏令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