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六国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因为他有兵

作者 : 鸡汤豆脑

休息了五天之后,赵学的伤势大为好转,而联军里受伤的士兵也都受到了良好的治疗,邯郸城内的士气已经达到了顶峰。

今天赵王将所有人都传到王宫大殿,毕竟打了胜仗,最后总是要做某一些方面的总结,不然的话这赵王也就太不像话了。

赵学今天领着黑夫和鲸蒲来到了大殿之上,赵王端坐在宝座上,平原君、信陵君还有春申君就坐在赵王之下,再之后便是赵国的文武百官。平原君是文官之首,廉颇又是武官之首,这些大臣们都站在二人的身后。

由于赵学是王族后裔,所以他可以站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但由于他是军人,所以必须要站在廉颇的身后,站在他旁边的人就是廉颇的儿子廉符。

“前几日,我三国联军大胜秦贼,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寡人感谢魏国的信陵君以及楚国的春申君出兵相助,赵人永生不会忘却两国相助的事情,御史!”赵王说完之后便喊了一声御史。

旋即便从文臣那里站出来了一个手拿竹简以及毛笔的官员,不过看他的穿着打扮似乎并没有多高的级别。

“御史,将魏、楚两国相援之事写进史册,让后人铭记。”赵王对御史说道。

那御史听话之后便以非常快的手速将刚刚赵王所讲的话记录了下来。在赵国,御史就是记录事件的史官,不是后来明清那种都察院的监察官员,尽管他们的称呼一样。

等到御史将这些事情都记录下来之后,赵王便说:“下面,由平原君开始宣读奖励战中功臣将士的王令,凡是立功者皆有封赏。”

众将士等待的就是这一刻,打打杀杀除了报仇以外当然还是为了加官进爵,不然还能有什么目的呢,赵学也是如此,他等待的就是这一步,自己终于要埋进人生成功的旅途了。

平原君也站了起来,随即拿出几块绢布,绢布上面写得都是各个功臣的姓名以及封赏,旋即便念起来,“廉颇之子廉符!”

听到这个声音之后廉符赶忙从队伍中站了出来,站到了中央的位置以拱手之礼说道:“廉符在。”

“廉符守城有功,击溃秦军亦有功,特将廉符从稗将提为都尉,掌兵一万。”平原君念道。

“谢王上!”廉符又是深鞠一躬。

“公子赵学出列!”平原君终于念到了赵学,此时廉符已经回来,而赵学又站到了刚刚廉符的那个位置向赵王和平原君行礼。

“公子赵学几出奇兵,有勇有谋,对秦军予以重创,但念其年少,提为稗将,掌三千兵,麾下部将部将黑夫、鲸蒲封为百夫长,每人赏三百金,再加一万金封赏赵学。”平原君这一下子便给了赵学一个很好的身份。

稗将是赵国较为低级的官职,不管邯郸保卫战当中赵学做过多少出其不意的事情,这个升职的问题依然要一步一步了,妄想一步登天是非常不可能的事情。何况现在自己的好兄弟黑夫和鲸蒲都已经有了地位,他自然也会非常高兴。

“谢王上!”赵学鞠躬行礼,虽然他知道这些功名是平原君为他争得来的,但是在大殿之上他也只能谢谢王上,毕竟这个人才是赵国名义上的领导人。

“赵学,寡人等你继续建功立业的消息,毕竟你是王族,任重道远啊。”说起来赵学刚刚得封的这个官职不过一个小官,而且还是之前廉符担任的官职,但是赵王却对自己大加赞扬,这足以证明了之前他自己所不能想的一切,看来赵王是真的想要拉拢自己。

“郑安平!”平原君又叫道。

当赵学回到武官的队伍当中才发现自己的身后竟然就是那个俘虏郑安平,他怎么也有资格参加赵王的册封典礼呢。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满堂哗然,不过大家心想应该是对俘虏有处理的指令吧,不然也不可能有别的了。

“郑安平在邯郸之战中深明大义,抛却秦贼,愿领麾下将士加入赵国,特封郑安平为武阳君,食邑三城。”平原君说完了对郑安平的赏赐。

如果说刚刚叫到他的名字之时只是简简单单的满堂哗然,那么现在的大殿之上简直是炸开锅了。这是一个俘虏,怎么可能受到这么重的赏赐呢。

廉颇又是信平君,他这个信平君的称号可是多年战争的经验打出来的,而郑安平只不过是一个俘虏,为什么连俘虏都有资格封君了呢,而且还要给他三城作为食邑,这实在是有点太令人气愤了。

赵王也有些坐不住了,连忙问了一句:“寡人有写这条王令吗?”

“赵胜作证,这条王令确实是王上写的。”平原君赵胜以蔑视的眼光看着赵王,那意思就是我明摆着坑你呢。

“哦哦哦,原来如此啊,寡人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那么郑安平就封为武阳君吧。”赵王嘻嘻哈哈地接受了这个封赏。

赵学听到这消息之后便要冲上去,可是他身旁的廉符一把就抓住了他,仿佛事先就知道赵学肯定会有如此的举动,赵学不解地看了廉符一眼,只是看到廉符微微地在那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能冲动。

既然廉符如此说了,那么赵学肯定知道这里面有隐情,因为从赵王的表现来看根本就没有这一回事。

当初可是赵学的人吧郑安平打伤有俘虏的,然后又是赵学的将王龁击杀的,到头来赵学却只得了一个稗将,原本赵学非常高兴,可是听到郑安平这种货色都能封为武阳君之后他便有些气愤至极。

站在赵学身后的那些武将也一个个义愤填膺,他们哪一个不是在邯郸之战浴血奋战的将军,虽然没有赵学的功劳大,但是远远比郑安平这个东西强很多。他被封为武阳君,有多少将领会不服呢。

不过赵学知道,廉符和廉颇肯定知道有内情,所以他们阻止了自己想要抗议的心思,只好等到册封大典结束之后再说了。

“各军将士奋战勇猛,凡是死者,每人家属赏五金,伤着每人三金,而其余士兵皆有一金赏赐。”平原君的册封旨意算是说完了,但是并没有众将士本应有的欢呼之声。

平原君好像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种情况发生,所以也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对赵王说:“王上,可以用玺了。”

内官早已经将赵王用的玺拿了出来,廉符的那一张盖上了,廉符长出一口气。赵学的那一张也盖上了,赵学却并没有多大的兴奋。

而当王上要给郑安平的那一张要加盖时,却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我不服,凭什么一个秦国的降将来到我们这里就可以封君,并且还封给他三座城池作为食邑,这未免有些太过分了吧。”一名小将喊道。

“拖出去!”平原君斩钉截铁,连看都没有看一眼便让卫兵将这个人拖出去了,仿佛是杀掉一只猫狗那样简单。

赵王终于也无奈地盖上了玺印,这些册封令算是生效了,谁也改不掉。

“寡人决定,明日在平原君的相邦府举行大宴,以慰劳魏军楚军以及我赵军的将领们。”说完这句话赵王便离开了大殿,回到自己的寝宫去休息了。

这场会议就这样散掉了,可是赵学要去找平原君理论一下,就在他想理论的时候廉符却拉住了他,这时候廉颇也从赵学身边经过,非常小声也非常自然地说:“有话出去再说,不懂的话我一会告诉你。”

走到大殿门口,赵学看到了黑夫和鲸蒲,这两个人已经升任到百夫长了,不过二人似乎也并不是特别高兴,他们本想理论一下,不过碍于自己的身份实在是不能再说什么了。

“我跟廉将军他们有点事,你们领了赏赐之后就赶紧会军营吧。”赵学交代了一下,连恭喜都没有说一声便离开了大殿,随着廉颇父子来到了一个非常偏僻的房屋,而且绝对不是将军府。

“这里安全吗?”廉颇问了一声。

“安全,没有人跟踪我们。”廉符答道。

“公子,我知道你是为了什么事情生气,但是现在不是你应该生气的时候,除非你心里已经选择好了。”廉颇急切地说道,说话的同时还向四周望去,生怕有人听到了自己的谈话。

“选择什么?”赵学不解。

廉颇倒是没有说话,而是在房屋内的地上写了两个字,赵学看到之后赫然发现这是两个字,一个是“王”一个是“相”

看到这两个字之后,赵学瞬间明白了,自己差点做了一件傻事,刚刚很显然赵王并没有想要册封郑安平,而这张王令很显然是平原君自作主张写出来的,所以说真正想提拔的郑安平的人一定是平原君。

“这对平原君有什么用呢?真的不理解了,他只是一个无能的降将啊!”赵学想了想之后还是觉得有些气愤。

“因为他有兵,你现在知道了吧,就因为他有兵!”廉颇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篡改六国最新章节 | 篡改六国全文阅读 | 篡改六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