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六国 第187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复兴策略

作者 : 鸡汤豆脑

一个国家在面临破碎的时候,其实最怕的就是邪教。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下降,治安混乱,那么百姓总是会去找一些精神寄托,而往往在那时候趁虚而入的宗教是最可怕的,只要能给到他们希望,这些百姓就能够毫无保留的信仰着。

赵国的内部现在正处于很混乱的时期,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宗教趁机崛起,那么赵国在接下来的治理里面就有很多的阻碍了,起码像昨晚那样的强盗事件会越来越多。

赵学突然一个心血来潮,说道:“好了,我这次要御驾亲征!”赵学在这个王座上被闷了太久了,他需要找点东西做着,不然他会发霉臭死。只是这个建议,他自己很开心,鲸蒲却立即降下了三条黑线。

“这个……这样的事情就让微臣就办就好了,王上大可不用亲自出手。”鲸蒲回拒道。

现在赵学已经贵为一国之君了,他的安全问题是举国最为关注的一件事情,又怎么可以让他随随便便去冒险呢?只是这几句话可挡不住赵学想要出去冒险的心,他在王宫里,确实过得有些无聊了,即便干的是干系赵国百姓的大事,但是不活动活动筋骨,就觉得自己没有活着了。

而且,赵学很清楚,这种邪教在未来都让人很头痛,更何况是在战国时期,一群没有了解过科学的人去解决这件事情,肯定会遇到不少的麻烦,搞不好被劝说几下还会入会了,那样就更加不得了了。

这也是赵学坚持要去的原因之一。

“这件事情我肯定要亲自去。”赵学也不能做出什么解释,因为这种事情你要解释也没办反解释清楚,要是对着鲸蒲他们说世界上没有鬼鬼神神,他们可能反而觉得赵学有毛病。

鲸蒲只是臣,而且在之前还是和赵学称兄道弟的,赵学的性格其实他也很清楚,好几次战争里面,赵学都做了十分出格的行为,在别人看来都是一种寻死的行径,只是赵学确实是这样做了,而且还都成功了,经历了那几场战役之后,感叹的不仅仅是赵学惊人的才能和胆量,以及他有些固执的性格。

“竟然王上这样说了,那这次就御驾亲征吧,只是现在还不清楚这些鬼怪的根据地,盲目地搜索也不好,不如先让臣去查明真相,事后再做汇报吧。”鲸蒲说道。

“恩,这样也好,你去查一下最近在邯郸城里招收门徒的几个学派。”赵学托着下巴沉思了一下说道,“还有,以后就我们两个人的时候,就不用称呼王上微臣了,跟以前那样就可以了。”赵学确实不怎么习惯自己身边的那些臣子称呼自己为王上,感觉距离感太远了。

“这……”鲸蒲面有难色,显然是觉得这样子的做法让他有些难堪。

其实鲸蒲称呼自己为臣,称呼赵学为王上,并非是不念旧情,而是一种常识,也是为了赵学好,让他感觉到自己已经是一国之君,让他体现出自己的威严,因此他作为赵学的兄弟,更应该这样做。

“这恕臣不可照办,君臣之礼还是要有的,不然其他的人也不会对王上保持敬意。”鲸蒲正色道。

赵学对于这个提议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大家都拒绝了这个说法,主要是为了保护赵学这个君王的神圣性,赵学已经是个很年轻的人了,对于很多人来说会对他的能力有些不信任,因此在这些表面上的功夫更加要下力度。

其实,只不过是崇尚了更为自由和民主的赵学,想要做一些比较特别的转变罢了。只不过他不清楚,即便到了现代的中国,还是没办法有这般的转变,很多时候,罪不在官,而在民。

因为一些民是自愿得到这些管辖的。

自愿最为简单的表示就是,没有坚持下去的争取,到头来只有一句,“怎么不管管呢?”

赵学见了鲸蒲的拒绝,也不说什么了,反正鲸蒲也答应了他的同行,那也就罢了,除了邯郸城内的事情,赵学还必须担心到边关上面的事情,不过忙的人不是赵学,而是另外一个大将军——李牧。

赵国在长平之战之中四十万大军遭到坑杀,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数字,在战国的时候,中国可没有那么多人,尤其是青年男子,大部分都被带去沙场之上,一大部分还战死了,其实在战斗力上,很多国家都是处于一个有心无力的阶段,只因为能够出战的士兵实在不多。

而像是赵国这样本来有很多战斗力的国家,却遭遇了长平之战的屠杀,因此赵国在兵力上也没有多少。国内没有了,赵学就想着往外面来招兵了,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边关外的敌人。

在之前赵学也收纳了匈奴的兵马,收纳了右贤王了部落,但是匈奴的兵马远远不止这个数目,更何况在边关之外,还有林胡的存在,如果能够将这些少数民族都收纳为己用的话,那么赵国的国力必然得到大大的增强。

所以赵学为李牧安排了一个大任务,那边是进行对匈奴和林胡这些少数民族的收纳,将他们纳入到自己的战斗力之中。李牧已经被安稳的生活摧残了很久,他也很想要活动筋骨了,说的是收纳,但是打是在所难免的了,于是李牧也开始部署起了自己的战斗。

这件事情李牧也和右贤王进行了商量,在之前收编了右贤王的部落之后,右贤王的部落在生活水平上也是有显著的提高,因此被和赵军合作的好处一目了然,只不过要和大单于达成协议,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牧做出了自己的决定,那就是和匈奴联合打击林胡,再进行瓜分,这样的策略不仅能够消磨匈奴的军力,也能够收纳林胡的部落,通过这样的壮大自己,取得和大单于等位的发言权,然后和大单于进行新一轮的谈判。

只是,赵学确实是一个军事家,很厉害的军事家,廉颇的眼光也确实没有错,但是,在内政上的修为就远远不行了,他完全让黑夫去思索变法的事宜,和公孙善一起进行思索,农桑等等的东西,倒是有其他的文臣帮忙,只是赵国要一个大跃进,却必须要找到一个突破点,有一个全新的方式来引导经济。

于是黑夫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组织一队属于自己的贸易队伍,进行以商业为名的“掠夺”!赵学也听不懂他的说法,只是黑夫让赵学放心,他不过是要去做做生意罢了。

赵学让黑夫带上了王戊和公孙善,进行了这个所谓的“掠夺”,他只是让赵学呆在王座之上好好的等消息就行了,赵学对于自己的兄弟,总是有无比的信任的。

一人兼顾一面,事情就这样慢慢地扩展开了。

每个人都在为着赵国的复兴而努力,赵学却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之间开启了一场延迟了数年之久的赵国的改革。

……

当然,那只是在赵国的境内的事情,在赵国境外,也有着赵学的好兄弟,墨衡,现在就正处于一个极为矛盾的时机。

他终于查到了墨家一行人的痕迹,只是,这些痕迹却不是他所喜好见到的,他发现,墨家已经不再是墨家!

竟然有一批墨家的传人正在帮助楚国进行一些军事的安排,他们似乎已经成为了楚国进行防御的一个重要的主力军师,这个倒是让墨衡头疼了起来,墨家的主旨是在于一种和平,一般是帮助弱国防止大国的侵略,现在倒好,竟然还有一些人在帮助强国不断地去吞并一些弱小的诸侯国,这如果让墨子知道了,估计他也会从地上弹起来的吧。

跟踪到了这些人的情况,墨子立即就着手起自己的调查。不知不觉的,却跟到了楚国的地盘来,只是,他也不过知道有墨家的人在楚国里面当大官,但是要马上见上面也不好。以墨衡的身份,要求和这些人会面,他们必然不会拒绝,但是,如果他们背后的那个人便是当天刺杀墨衡的人呢?那这样的话,墨衡贸然出现就很危险了。

因此,他还得模清这些人的底细,因为他们现在完全背离了原先墨家的思想方针,和墨衡不是一路人的机会是相当大的,而且墨衡一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到底当权的那个人是谁。

在当时的楚国当权的国君是楚襄王的儿子,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楚孝烈王,这个楚王是刚上任不久,可以说是满肚子的想法,因此在军事上的建造也是十分注重的,而在楚国里面,也有一个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任务——春申君。

春申君黄歇,赵学在之前就和他见过面,确实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人,他很注意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他手下的门客,也绝对不在少数,更可以说是包含了楚国大部分的人才。

在楚国内部,一场墨家内部的争斗悄悄展开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篡改六国最新章节 | 篡改六国全文阅读 | 篡改六国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