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海底两万里
之后林知书说自己还有些事要办,便先离开了,过些时候再来看林希。至于去巡阳司上班的事,自然会有人来通知他,让他在家等通知就是了。
林希目送爷爷消失在了街头才回到家里,一坐下来,便长长出了口气。
“想不到爷爷为我做了这么多,也幸亏有爷爷在,不然就我这么下来,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林希从兜里模出在报到处领的布袋,将那些冥钞装了进去,当个钱袋子用。
一时间他想起了许多小时候和爷爷在一起的情景,那时候爷爷很疼自己。看着自己的眼神和现在也一点都没变。一直是那么慈祥和蔼。让人看了安心。
将钱装好后,林希突然想到自己不是还有张签名吗。立刻便拿了出来,将纸展开,欣赏了一番后,打算挂起来什么的。
可就一张纸,想挂也挂不起来,不过他立刻便想到只要拿去装裱一下,不就可以了吗?
反正现在也无事,就当是去街上转一转也好。想定之后,林希锁好了门便上了大街。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比他来时要亮很多了,林希想着应该是到了地府的白天吧。不行,还得买个钟看时间才行。这不仅做人要有时间观念,做鬼也得有时间观念。
不然上班迟到了怎么办,那要扣工资啊。
工资!?嘿嘿,不知道油水多不多?
油水!?没有油水!在地府怎么可能有油水!
我要做一名合格的地府公务员,怎么能想着捞油水?那是肮脏的思想!这么一通想完后,林希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假?不过在这种环境下,就算你想捞油水,也不敢了。然后从不敢,慢慢变成不能,再到真正的不想捞。
他想着这种思想转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在天朝官员的脑子里。不过反正我是不会捞油水的!
这么想想,林希突然觉得自己腰杆也挺直了,走路也有劲了,就算是一口气儿上五楼都不带喘的。心情更加是越发的好了,还哼起了歌来……
“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巨变前夕的深夜里,枪炮声敲碎了宁静夜,四面楚歌是洋人的剑,多少年炮声仍隆隆,多少年又是多少年,巨龙巨龙你擦亮眼,永永远远的擦亮眼……”
走着走着,林希突然看见一间卖字画的店铺,不由走了进去。老板是个年轻小伙子,看上去跟林希差不了多少。
“哟,客官买字画啊?随便挑随便选,我这儿也有名家的手笔,要不看看?”老板很热情的把林希迎了进来。
“那个,我想装裱一幅字先。”林希说着便将哥哥的签名拿了出来。
“可以可以,小店也可以装……客官,这就是一姓名吧,您该不会想装裱这个吧?”老板看着林希手中的字有些愣住。
林希却比他更愣,“怎么?你不认识这名字?”
“要是我没认错的话,这应该是姓张名国荣吧。”显然老板对于潦草字也不太有信心。
“没错,正是张国荣啊。你别告诉我你不认识他啊?”
老板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回道:“客官,我还真不认识啊。”
林希又看了看这老板,挺年轻一老板啊,怎么会连大名鼎鼎的张国荣都不认识,不经说道:“你真不认识啊?”
老板一脸无辜:“我真不认识啊。”
“他可是非常有名的人啊,我给你说说。从哪儿说起好呢,先说他演的倩女幽魂吧,这倩女……不不,他应该唱歌更早,这唱歌啊……”林希听老板不认识,便准备给他脑补一下知识。
“打住打住,客官呐,我想你说的这位张先生,可能是你们那个时代的歌星。我下来的比较早,民国23年就下来了,就是35年。所以你跟我讲也没用啊。再说我也没什么兴趣啊。”老板笑着说到。
“35年?1935年?”林希有点不敢相信这小伙子居然死这么早,比自己爸爸还大呢。都得管他叫爷爷了。
老板点头道:“对,1935年,剿匪的时候死的。”
林希听了顿时低头咳嗽了两声,还顺带看了看外边,小声道:“老板,这话现在可不能乱说了,那可不是匪了,你知道现在上边是谁在管事儿吗?”
老板却笑道:“我自然知道了,成者为王败者寇,他们成功了,自然就是王了。不过听说现在在他们的领导下百姓生活得有点水深火热啊。”
“额……火热倒还好,水确实太深了,深不见底啊。”林希想到一些事,就觉得起码跟海底两万里深差不多。
“那么深?水太深的话,阳光可就照不下去了。深海里可是一片黑暗啊。”老板似乎有些调侃的味道。
“黑!那可是真黑啊!诶?咱们怎么说起这个来了,老板你还是先帮我把这幅字装裱一下吧。我打算挂在家里。”林希不敢再多说下去,怕一回到家就有查水表的来了。
老板接过纸来,点头道:“好嘞客官,你先坐一会,或者看看小店里还有什么喜欢的字画没。你光挂这么一幅在家里可显得有点孤单。”老板说着便回到柜台后面,开始装裱起来。
林希见老板开始动手,也不去打扰他,怕他小手一抖就给装歪了。于是自己打量起店里的字画来,一看见这些行云流水的毛笔字来,林希就暗暗伤心,这些人的毛笔字写得太好了,跟他们比起来,我的毛笔字就跟幼儿园水平似的。
于是就转眼去看画。这些画也是画得极好,当然是在林希的眼里。最让林希兴奋的是居然在角落还有几幅油画。
“哟,老板,你这儿还有油画?”林希忍不住问到。
“有啊,前两个月一个外国人卖的,我见画得还不错,就收了。怎么?客官你喜欢那油画?”老板虽然在说话,但手上的活儿却没停下来。
林希摇了摇头,“倒也说不上喜欢,就是觉得画得挺不错的。要说喜欢,我还是喜欢咱们老祖宗的泼墨画,那种意境,那种感脚(感觉),让人看了心中无比舒畅。”
“哈哈,客官看不出来你还挺传统。看客官你这么喜欢泼墨画,你选一幅喜欢的,我给你打个八折。”
听前半段林希还以为老板要送他一副,结果听到后面差点摔出去。“老板,我还以为你要送我一副呢。结果就打个八折啊。”
老板也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笑道:“小本经营啊,今天还没开张呢。要不给你打个七折吧。”
林希想着这字画也值不多少钱,加之他确实喜欢泼墨画,便也打算买几幅回去,挂在书房里也显得有学问啊。于是回道:“那我就选几幅。”
“好嘞,您慢慢选。”老板一听有生意,脸都笑开了花儿。
林希先挑选了两幅山水画,又打算挑幅字,看来看去,突然发现了一幅字写得很好,不经慢慢念了出来。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林希念完内心震撼不已,不经赞道:“好有气节的一首诗!”
“客官你喜欢这首诗啊,可知道这诗的来历?”老板见林希有兴趣,就攀谈了起来。
“哦?老板你说说看,这是谁人作的诗?”林希确实也来了兴趣。
老板清了下嗓子,才慢慢跟林希解释道:“这其实本不是诗,而是一首三国时期吴国的童谣。只因吴国末代皇帝荒婬暴政,迁都武昌后,更是让扬州百姓不停运送供他享乐的物资去武昌,而苦于暴政的百姓们便开始传唱这首童谣了。这百姓为什么不去武昌呢?因为皇帝在那儿呢,所以宁愿只喝建业的清水果月复,也不去吃那美味的武昌鱼。宁愿死在建业的土地上,也不去住那武昌的房子。”
林希心中颤抖不止,继续问道:“为什么百姓这么喜欢建业?”
“建业是孙权时代的首都,孙权当政时自身勤俭节约,还与百姓同下田地开垦,深受吴国百姓的爱戴。所以百姓们传唱这首童谣,其实是在怀念当年先王孙权的时代。所以宁肯留在建业这个已经破败的旧日首都,也不愿意跟着去武昌。”老板说这一段的时候,语气明显有些加深。
林希听完一下就给点燃了,“好一个宁还建业死,不住武昌居!老板,我就要这幅字了。恩还有这两幅山水画。”
老板点了点头,“好嘞客官,马上就装裱完了,你先坐会儿。”
片刻后,老板将哥哥的签名装裱在了画轴上,招呼林希过来验货,“客官你看看如何?”
林希看了看,方形的签名在长柄画轴中间,虽然显得两头有点空,不过也只得这样了,便点点头,表示满意。
随后老板又将林希要的三幅字画给取了下来,结完帐后,林希便抱着四幅字画出了门。刚走到门口,突然想起自己还要买钟,便回头问道:“老板,这附近哪里有钟表店?”
“客官你一直往前走,快到转口的地方就有一间钟表铺子,老板可是清末的人,他做的钟表好使得很。”老板正在记账,脸上喜气洋洋的。
林希点了点头就朝前面走去,这会路上的行人比昨晚可要多些了,而且也能偶尔看见一些穿现代服饰的人,多是西装或者中山装。至于流行款式,倒也没瞧见。
在北村林希一直没有看见鬼轿,不知道只玩意儿是不是鬼城专用。不过街上却还是能看见一般的轿子,前后两人抬着,颇有点意思。
在林希看来,这街景跟看古装剧差不多,而且更加的热闹和真实。沿街有小贩推着独轮车贩卖货物,不时三两个妇人说说笑笑的走过林希身边。那些在茶楼里喝茶聊天的人们大多坐在二楼靠栏杆处,好一边欣赏街景,一边谈天说地。
酒楼里则不时传来一两声吆喝,似乎还隐约能听见划拳的声音。林希抬头往酒楼看去,真想进去冲酒保说一句,“小二,给我来坛女儿红,再切两斤上好的酱牛肉,把小爷伺候好了,少不得你的银子。”倒不是为了喝酒吃肉,就是想说这台词,好过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