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自从“左顺门事件”以后,朝廷那帮大臣确实学乖了很多。然而,眼看“大礼”好不容易才定下来,如今为了不让有人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节外生枝,一位正直敢言的兄弟,决定担当“炮灰”重任,率先出来向皇帝大人提出抗议。
此人姓“杨”名“言”─────杨言。(看来小皇帝这辈子跟姓杨的人都是纠缠不清的了。)
嘉靖四年五月初八(丙寅),礼科给事中杨言先生上奏,扬言反对何渊所提出的那份“入太庙”议案,其奏疏内容如下。
“陛下!当rì太祖皇帝(朱元璋)以及太宗皇帝(朱棣)等历代祖宗,都是自身拥有天下者,所以他们属于大宗(皇帝)。不过,献皇帝原先只是藩王,以往未曾有过任何帝王的基业,所以只属于小宗(臣子)。有鉴于此,如果让献皇帝承袭宗庙,与历代君主的排位并列,恐怕将会扰乱国家大礼。”
看到这位杨言先生把话说得如此有道理,嘉靖皇帝也顿时语塞!
确实,太庙的事谁也不可乱来。大家想想,如果到时候嘉靖真的把他老爸献皇帝放进太庙,奉为大宗,并且自立为一系帝统。届时,帝系排位该如何排列呢?难道要把孝宗以及武宗那一系取消吗?
看来,咱们小皇帝还得花点时间想想办法才行!
经杨言先生这样一闹,朝廷那帮大臣似乎也忘记了“左顺门事件”所留下的痛楚(廷杖),于是一个接一个的跟着跳出来上疏反对何渊所提出的那份“入太庙”议案。
眼看有人给自己捧场,杨言先生越加放胆地发泄自己对于“议礼”的种种不满。
经大臣这样一闹,小皇帝这边一下子又被难住了。
此时,躲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张璁大叔,已经完全揣模到小皇帝的心思。
很显然,小皇帝就是嫌那座观德殿太小,所以心里才会出现不平衡。于是,在这关键时刻他又跳出来讲出自己的建议。
张璁认为,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皇宫之内另立一座宗庙(与太庙以示区分)。这样既可以让陛下尽孝道,同时也不会破坏祖宗礼法,反正就是一人让一步。
这时,大臣那边才没有人再敢提出什么异议。对此,小皇帝听完以后也很满意,于是他立即下命工部,于嘉靖四年五月二十二rì(庚辰)起正式开始筹划兴建宗庙,其后并给这座新庙取名为“世庙”。
此外,那位正直敢言的杨言兄弟,最终因为“过于激动”而被贬到宿州去当一名判官。
自从嘉靖四年开始,嘉靖皇帝除了忙于给父亲建庙以外,他还不断拓展领域,继续大搞面子工程。如其中一项最为之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修辑《大礼集议》以及《明伦大典》等书籍。
嘉靖皇帝希望能通过这些书籍,纠正以往各部级官员对于“议礼”的错误认识,并歌颂其本人在这场斗争当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当建庙、修书等工作完成以后,接下来的事情当然就是要论功行赏。按理说,论“头功者”咱们张璁大叔绝对当之无愧!
不过,事实好像又不是那样。
自从嘉靖四年起,张璁大叔的rì子可谓一天过得比一天惬意。然而,好rì子没过上几天,他的那些“小人物通病”又发作了。
嘉靖五年六月二十二rì(乙亥),张璁突然以扫墓为理由请假回老家,结果一去不回。
当嘉靖皇帝收到消息的时候,开始只是轻轻的说了一句。
“嗯!扫墓是好,不过……。”
这时,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于是突然把语气加重。
“清明都过了那么久了,重阳又还没到,他现在跑回去扫墓干嘛?朝廷现在那么多工作要干,快点给我找他回来!”
的确有些时候,张璁大叔的滑稽行为,确实很让人模不着头脑。不过,尽管身边的人都拿他当笑话看,然而嘉靖还是心里有数的。
很显然,张璁这次闹情绪,完全都是因为前阵子从组内阁没他的份,所以他才心灰意冷的选择离开。
说实话,皇帝大人之所以没选他,其实并非是想跳票。须知,想要跻身内阁,那是需要很多客观条件,所以凡事都得按部就班才行。
因此,在往后的rì子里,为了不让张璁大叔整天胡思乱想,嘉靖皇帝特意委派了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给他─────整人。
没错,但凡在过去“议礼”当中,曾经违抗过皇帝大人旨意的官员,一律被整。
对于这份“整人”工作,张璁大叔可谓干劲十足。一年下来,他先后通过处理一系列冤假错案,把过去那些反对势力逐一清理出门。到最后,不管该“整”的,还是不该“整”的,他都“整”齐了。
嘉靖六年十月初四(戊申),为表彰张璁大叔在这次“整人”工作中的出sè表现,皇帝士,由此正式进入内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咱们这位张璁大叔除了善于搞笑以外,还是蛮有自己一套功夫的。
在接下来的那一年里,朝廷的转会市场突然热闹起来。此时,很多官员纷纷投向“议礼派”的怀抱里。
其实,对于他们的行为,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人活着,为了生存,为了利益,纷纷(选择)站队。尤其像他们那些搞政治的人一旦站错队,就会直接被对手KO出局。
所谓“壁立千仞,无yù则刚”,事实上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没几个!)
关于“投机、站队”这些问题,其实还有很大的空间留给我们去思考。下面,让我来为大家插讲一个小故事吧!
西方某国国会一众议员,正为改善学校设施还是改善监狱设施作二选一的争辩。正当表决之际,一位支持改善监狱设施的议员突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这辈子难道还会进去学校读书吗?”
决议结果出来了,答案我不说你们也会懂的!
嘉靖七年六月初三(癸卯),嘉靖皇帝亲自下达一份文件,总结一众旧臣在过去“议礼纷争”当中的罪状。
“被告人杨廷和在任职首辅期间,竟以谬论(濮议论)误导舆论,颠倒是非黑白,并且公然带头藐视朕的权威,此乃欺君之罪;其余几名被告人蒋冕、毛纪以及毛澄等,身为国家重臣,不但没有正确认识错误同时,还继续主动迎合,并且煽动下属参与其中;此外,还有何孟chūn一干人等,当rì在左顺门前聚众闹事,扰乱皇宫秩序,情节可谓相当严重。”
在列明所有罪状以后,嘉靖皇帝宣读最终判决。
“被告人杨廷和作为主犯,理应当斩。而其余几名被告人蒋冕、毛纪以及毛澄等人作为从犯,也理应受到重罚。不过……朕为人一向宽宏大量,这次姑且对你们格外开恩。”
最终,杨廷和等人被削去官职,贬为庶民。而这份敕令亦被贴在承天门下,以作jǐng示。
(直到隆庆初年,杨廷和等人才得以平反复官。)
在看完这份文件以后,过去那些敢于挑战权威的人,几乎不见踪影。
看来,明朝这帮官员也不是全都长成“一根筋”,他们绝对懂得“适者生存”这个道理,人活着就得跟着地球转!
由此开始,所有的事情一切尽在嘉靖皇帝一个人的掌握之中。以往,连上一趟洗手间,还得先报个到的rì子已经成为过去。如今,已没有什么人再敢出来干预他想做的事情了。
正因如此,嘉靖皇帝的逻辑思维从此滑向了一个偏激的领域,并最终形成rì后专权独断的执政个xìng。
直到嘉靖八年,这一年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年份。
如今,嘉靖皇帝的龙椅已经越坐越稳,那些敢于反对他的人早已被扫得一干二净。现在的嘉靖皇帝已不再是八年前的那个少年了。这一年,他已经二十二岁!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rì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班子,无非只是嘉靖王朝的一个过渡内阁而已。现在,嘉靖皇帝所需要的,是一个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政治班底。
这时,作为“议礼派首席台柱”的张璁大叔,在先后绊倒费宏、杨一清等一批前朝老臣以后,终于在嘉靖八年九月三十rì(壬戌)这一天,正式接任内阁首辅职务,地位由此显赫。
与此同时,他的好兄弟桂萼也跟随入阁,并且兼任吏部尚书一职,掌管朝廷人事;此外,方献夫也同时被委任为礼部尚书,负责朝廷大礼;而其余像霍韬、黄宗明等另外几位,亦同时身居其他要职。
自此,一众“议礼”新贵上位成功。于是,一个以张璁大叔为主力的政治班底正式集结而成。
然而,面对这帮靠“议礼”升官的政坛暴发户,朝廷里面总会有些人会眼红妒忌。譬如,下面这一位。
嘉靖八年十月初五(丁卯),刑部员外郎邵经邦上疏嘉靖皇帝,指责他对“议礼派”官员过于偏私。
一般来说,对于这些“骂人”的奏疏,嘉靖皇帝基本上已经麻木了。然而,不知道这个邵经邦今天到底吃错了什么药,他竟然在奏疏的最后一段写下这样一句话。
“……博求海内硕德重望之贤,以弼成正大光明之业,则人心定,天道顺,俾万年之后,庙号世宗,子孙百世不迁,顾不伟与!”
当嘉靖皇帝看到“庙号世宗”这四个字的时候,几乎快要发疯了。
前面我也跟大家说过,庙号是在皇帝死后才能改的。如今,皇帝大人还活生生的在那,这个叫邵经邦的人竟敢公开讨论皇帝大人的庙号?我看他真的不想活了!
然而有趣的是,虽然嘉靖皇帝对邵经邦的行为非常不满,不过他却很喜欢邵经邦所提出的想法,并且最终把自己身后的庙号确立为─────世宗。
所以,现在我们经常把嘉靖皇帝称呼为明世宗,其实明世宗这个称号就是这样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