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皇庄的上级领导已经戴罪立功去了,所以朱由校安排薛利德记录了整个皇庄功略,进而管理三十六个皇庄。
朱由校没种过地,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庄稼蔬菜的间种套种,这个问题需要搞实验田,看产量看数据说话,不是一年两年能见成效的,当然这是一个研究的方向,只要方向对了方法正确,相信不久的将来还是会起作用的,到时候可以向全国推广。
而第二个问题就和田尔耕有关了,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现在既然让田尔耕成立了京城卫生署,那以后肯定要在京城建很多的公共厕所的。京城有户籍的就三四十万人,黑户或者流动的人口那要翻几翻,这个产出是相当大的。顺带着皇庄的卫生环境也提了出来,什么建公厕、轮流值rì打扫卫生之类的东西也安排了一遍。
这事当然由卫生署来负责了,田尔耕虽然当着皇上的面答应的痛快,但背过脸去后那表情可相当值得玩味了。他哪里懂得这搞卫生的利害,后世的环卫部门那可是三方面来钱,拉的人要给钱交卫生费,用的人要给钱买粪钱,国家财政还得再给,好家伙,这来钱简直就是八面来风,一面不露啊。多少人抢破了头也进不去的单位啊,就这还愁眉苦脸的,真是无知的可怕了。
然后就是宋应星的天下了,指着什么地方建水利,建何种水利,什么地方主要种植何种庄稼或经济作物,直销上林苑的养殖物饲料的所需作物,什么地方种植经济作物如大豆类炼油、棉花等,什么地方种菜、瓜果直供皇宫和同乐酒店(这样的事朱由校已经告诉宋应星了),什么地方建地窖养生姜种植花卉、栽培蘑菇和冬虫夏草等中药,什么地方又种植果树,果树的下面又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或者养什么家畜。
朱由校则要求再建几个作坊比如饲料加工、油类炼制、粉条加工、腐竹、酱油醋厂(皇宫里有一监是酒醋面局,宫廷制造相信一定能赚钱)等等以上林苑、皇宫、同乐酒店自用为主,以皇店(皇帝私人开的店铺—宝和店,建于正德时一直持续到明末的戎zhèngfǔ街的宝和等六处皇店﹐即由一提督太监督理﹐另有司房钞条书手数十名﹐提督太监的厅廨即设于宝和店中。开设皇店的目的主要在于营利﹐具体营业或为茶酒店﹐或为牙店﹑塌房﹐或用作娼优所居的花酒铺﹐有的则用来征收商税。其中仅宝和六店﹐一年所征之税即达数万两。)为直供营销的手段。这样直接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就建成了。首先把销路的问题给解决其他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如果下一步朱由校已经交待下去的玻璃和水泥能够顺利产出及时到位的话,光是搞大棚搞反季节蔬菜瓜果,就是一大收入,要知道京城里面可是相当的有钱,根本不在乎那一丁半点的吃食钱。当然此时的大明能人也不少,已经有人搞这个反季蔬菜瓜果了,但数量相当的稀少,而且技术不成熟,成本相当的大。而水泥不渗水的特征更可以在各个皇庄挖鱼塘了。本来朱由校还想着要不要搞个沼气池之类的东西,但一想这东西自己技术有限,万一再搞不好也是个麻烦事,这个以后再说吧。
就这样一整天都在皇庄里面不断的指指点点,把一些比较先进的观念输入其内。
还有就是打井,虽然周围都有河,皇庄嘛,怎么可能是旱田,当然是水田了,水源倒是充足,但为了离水远点的地方方便用水,而且这也在到大明以来第一次打井,他想的是在这里试验试验。因为古人虽然对地上的河流都知道利用,但对地下水利用的相对来说少的太少了。这次小冰河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是天上的降雨少了许多而已,地上的河流和地下水并没有少。所以抗旱用打井的方式对于那些远离河流的田地来说是相当有效的手段。
而打井的技术此时的中国并不缺乏,四川那边打盐井的地方一打就是几百米甚至更夸张的都达到千米,这个后世的电视有报道。所以想到这里朱由校传旨宣这方面的人才来京面圣,最好是来几百个技术人员。
朱由校一行在皇庄待到了第二天6月5rì(五月十二)中午才开始返回,其间把大事小情的都差不多安排了一遍,对佃农们也进行了走访调查,他们对从佃农到工人的转变倒是没有多大的排斥xìng,相反相当的高兴。因为以前是靠天吃饭,而现在则变成吃皇粮的了,一下子变成了‘国营工’当然兴奋了。
皇上在这里其实和其他的地主其实是没有分别的,只不过是身份不同,这地主的地有些多而已,至于不用交税,那是一定的,连士大夫的地都不用交税别说是皇上的了。值得一说的是,他们根本不舍得离开这里,就算是有管庄宦官在这边多收了点税,那也比在其它的地方当佃农强的太多了。要知道其它的地方差不多都是和地主四六分成,可比这边交的多的多了,所以才有了忍受**的尴尬。而现在吃了皇粮,那就更兴奋了。
这次收获不小,南海子提督石元雅和提督上林苑监四署的吴国泰、曹承恩和李永贞抄家所得竟然共有二百四十多万两银子,还有土地和家宅,这个皇庄也抄了五万多两,加起来就是近二百五十万两银子。现在自己的手里已经有了二千三百多万两银子了,想到这里气的朱由校不由的一阵苦笑,都说大明朝廷没钱,看看这些太监再想想那些大臣,二百多年的藏富与民都藏到了这些宦官大臣的家里了。搞得大明变成了国穷民穷当官富这样一个扭曲的局面。
唉,靠这些人还能打农民军抗满清?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帐玩意儿!除了把百姓往火坑里推或者往农民军那里推之外,还能做什么?假如农民军成功了,他们只有死路一条,当然如果满清成功了,他们直接投降,什么数典忘祖、三主家奴,他们哪里顾忌到这些骂名,要知道史书都是他们写的,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想到这里朱由校差点想把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抄家运动继续推广,那收获肯定特别的大。李自成能在běijīng弄七千万两白银,他弄的话也不会少。
但不能啊!首先自己不是搞革命的主,不想在国内搞得到处血雨腥风,人心惶惶不可终rì,那不是发展社会,而是杀鸡取卵的制造混乱,最终把整个士大夫阶层推到他的对立面。离开了他们的支持,当皇dìdū成问题了。
当然因为xìng格的关系他也不想搞,无论什么事都要想一想国情,否则一失足就成千古恨。文人们之所以如此不忠,前文书也提到了,首先是朱元璋挑起的,‘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以仇寇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你无情我无义,这也是正常的。在没有忠心的情况下,大臣们在这里工作就是一个员工,当然是高级员工了,对待谁当皇帝这个董事长他们根本没什么多大的意见,象转行跳槽改投另外一个公司的董事长一样,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而且另外的公司比大明给的工资待遇还高一些,这样想想也不能怪这些大臣太多了。还是和平演变来的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总比急风骤雨要强的多吧,最起码没有血醒,保留中国的元气。
宋氏兄弟也相当的激动,自己在官僚阶层可是无名之辈,严格的说是预备役,能有幸陪王侍驾的在外面呆那么两天,这可是祖上积了大德了,后世子孙会多么的荣耀。而且这还是刚刚的起步,这年头不光宦官皇宫需要圣眷,当官的更需要圣眷,一旦有了圣眷,以后的官运只能用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来形容了。虽然这场机遇来的太莫名其妙了,但只是心头有个疑问而已,说到底是中了大奖,怎么中的倒不是关键了,反正不是倒了大霉,既然晕乎就让它继续晕乎吧。
各位衣食父母,给点力加点票票吧。梦难成真的yù哭无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