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出院
陈雨淮教杨之盼的学习方法,她首先学的是用字典。用拼音查字,她看不懂,按部首笔划查,她也看不懂,
正发急,翻到用部首一部、︳部、﹁部、十部、刀部等查时,一番揣摩发现与说文解字查发很像,而且所查到的字旁边注有繁体字,杨之盼看到熟悉的字心里猛然一踏实,课本也不看了,一天到晚捧着字典看。她发现简化字可以认得快,笔画少写的快。本来由繁到简就容易些,加上她本就聪慧机警,在医院几天就把常用的两、三百简化字记住了。
用的笔也是让她感慨半天的,古人写个字要在桌案前规规矩矩的站好,磨墨,毛笔蘸着,写好还要等着,不然墨流了。写不上几个字,墨却干了,再倒清水磨墨,字没写几个,时间却耽误不少。现在用铅笔、自来水笔方便的太多了,那有那么麻烦。
李怡见她学习认真,不大发傻、发呆了,心里也宽慰了不少,与她商量:“之盼,你也快出院了,我的假快修完了,还的回e市上班。你考虑考虑是跟着我?还是跟你爸?有半年就高考了,你换个环境是不太好,可你现在的情况我实在不放心。在你姥爷家你又管不住嘴,姥爷卖的蛋糕全跑到你肚子里了。哎!愁死我了。”
杨之盼思索一番:自己还是离她远点,免的看出破绽。当下说:“原来咋样还咋样,我不像换地方。”
李怡点点头说:“也好,你姥爷七十多了,你给他搭个伴儿,我也放心些。可有一点,不许再拿蛋糕当饭吃。”
杨之盼笑道:“知道啦!”
第五天,杨之盼右眼渐渐看清些了,身上的青於淡了许多,胖头肿脸有些改善。医生给杨之盼做出院前检查。查血、做ct,一番折腾,一上午的时间一恍而过,那位清瘦的女医生拿着杨之盼的病例报告单给李怡说情况:“她情况挺好,软组织的伤已恢复,可以出院了。脑子里的血块小了许多。”
李怡对血块比较关心:“血块怎麽办?还的再吸收些、再小些,没有才好。我怎麽听说开颅可以治干净。”
医生慢思条理的回答:“血块慢慢会小,会吸收。能不开颅最好不开颅,只要不压迫到神经,不影响思维、行动。你大概不知道开颅的危险吧,手术过程中本身就有挺大的风险,开颅后也有许多后遗症。”
“我老觉的她有点呆,傻。”
医生听到这话,暗笑这个当妈的:“不能因为仅仅你感到呆、傻就开颅呀,开颅风险很大的,有开颅后傻掉的,有生活不能自理的。”
杨之盼小声接茬道:“我不开颅。”
医生看看杨之盼对她母亲笑笑:“脑子受过伤,记录的有失忆现象。这也是大脑对自己的保护,她摔伤的情景忘掉更好。有的人心里一辈子都是阴影。”
医生看李怡不再坚持血块的问题,便对检查的其他项解释:“胆固醇7.0,血糖7.9都很高了。”李怡解释:“她姥姥就是糖尿病去世的。”
“哦。家族性的代谢不好。”医生看看杨之盼。拿着化验报告单又看看说:“体重160,身高162。已经是肥胖症了,肥胖有很多害处的,行动不方便,身体爱生病,反应迟钝,小姑娘不爱美吗,你需要减减肥,进医院时170斤,现在160,你还瘦了10斤,你看你是可以瘦下来的,努努力吧。”
李怡连连点头称是,杨之盼若有所思。
杨之盼在母亲帮忙下换了衣裳,洗漱洗漱。李怡收拾完东西,拉着女儿出了医院。
金秋十月的a市,气候宜人,到处都披上一层金色。
当杨之盼站在a市的大街上时,可想她是多麽的惊讶。放眼望去,高楼广厦林立,(这楼也太高了,杨之盼没查清楚多少层)街道宽阔笔直,(杨之盼看到路面硬化,没有灰)两旁的广玉兰树高大挺拔,车辆各种,井然有序,川流不息,慢腾腾的公交电车,风驰电掣的小轿车,悠然自得的自行车,地上划的一道道白他、路中间的灯一会儿绿、一会儿黄、一会儿红,(杨之盼全不认识、也不知干吗)。各类汽车的喇叭声,商场里的音乐声,人们的喧哗声,交织在一起。
医院临街的店铺,许多有鲜花店,店门前摆了许多花蓝插了许多花,(杨之盼记的有首歌:一月兰花、二月迎春、三月桃花现在好了不用按顺序开了)还有寿衣店,(她想离医院近,好做生意吧)路旁的广玉兰树下不时有几个瞎子算命。
当杨之盼与母亲慢慢的在街上逛着,她兴奋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时,两人被路旁一竹竿拦住,一看那头一小板凳坐着一算命瞎子,面前摆着一半旧的大竹筒,里面装有许多竹签。(“瞎子算命”杨之盼对此古老的生意倒是知道的)这瞎子四十来岁,面色蜡黄,人削瘦,鼻子上架了个墨镜,身穿一件洗的发白的蓝色大褂,衣袖伸出的手很瘦,骨节很大,抓了个铁质小锤、铁板。不时的“当——当”敲一下,以配合他口中不停念叨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福祸两相依,福兮、祸兮是天命?是人力!”
李怡见他一瞎子却偏堵住自己,心中一动,走上前,问道:“瞎子仙儿,算一卦?”
瞎子仙儿用手边比划边说:“二十元,测一卦。“
李怡打开身上的大挎包,从里取出钱夹,抽出一张二十的,递给瞎子仙儿。瞎子仙儿用枯瘦的手捋了捋,点点头指指竹筒道:“抽一签。”
李怡拍拍杨之盼,杨之盼拿起竹筒摇出一签,上写者:梅开二度。那瞎子仙儿漫声说道:“冬来岭上一枝梅,叶落枝枯总是催,但得阳春悄急至,依然还我做花魁。
那瞎子仙儿对李怡喊道:“梅开二度。”又对杨之盼喊“梅开二度做花魁。凡事宜迟则吉也。”
母女俩都不懂,面面相觑。瞎子又道:“一翦射空,当空不空。待等春来,彩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