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坐在湖边遮阳棚下钓鱼。
云茉茉自知自己没有什么耐性,所以钓鱼竿纯粹是摆在哪里凑数,心思更多的反而是放在几个孩子的安全上面。
虽然这个度假区的安全措施还做得很到位,但是几个孩子比较还小,而且天性好动而又总是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她还是多注意一些。芒
萧楚辰在教几个孩子钓鱼的秘诀,并由此引申出人生的道理。
“爸爸,为什么我总是钓不到鱼呢?”在看到父亲已经钓了两条鱼之后,大儿子萧誊有些焦急地问到。
“听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勾”的故事吗?”萧楚辰慈爱地抚着大儿子的头微笑着问到。
大儿子摇了摇摇头,二女儿和小儿子也好奇地转过头来看向父亲。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
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
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格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再钓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呢?有些事情是不能太急,急了反而会适得其反。就像我们现在钓鱼一样,你越急,就会表现出来,不是来回走动,就是经常去拿鱼竿来查看。这就会让本来有意要上钩的鱼儿察觉到危险,而不愿意再吃鱼饵了,就钓不到鱼了。所以要钓鱼,最高境界就是让鱼儿自己上钩,我们在放好饵之后,耐心地等着收成就可以了。而且有时候我们钓鱼也不是真正为了能够钓到鱼,而是为了一份好的心情。就像姜太公他钓鱼也一样不是为了钓鱼,而是为了钓王和钓!”
几个孩子听得一知半解的,但多少也明白了钓鱼是不能心急,有时候钓鱼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能够钓到鱼!
于是各个支着小脑袋,耐心地等着。
终于有浮标动了动,是小儿子的,他依然支着下巴等着。
“弟,你的鱼上钩了!”
“没有,鱼儿刚在闻味道而已。”小儿子仍然支着下巴说到,没有要去动鱼竿的意思。
萧楚辰看向了小儿子,眼里露出了赞赏而又含着些许担忧的复杂眼神。
论灵性,三个孩子里小儿子是最好的,几乎可以说天赋异禀。
但是这种心性的人,是大好大坏。
云茉茉则没有萧楚辰想得那么远,她只是觉得小儿子很聪明而已。
最后几个孩子在大人的协助下都相继钓到了鱼,开心得直拍掌。
那个晚上,他们休息的时候,云茉茉问到,
“孩子们都这么小,你说的那些大道理,他们根本就听不懂!”
“三岁定终身,孩子现在虽然还听不明白,但是以后长大了,慢慢就会参悟到。”萧楚辰淡淡地笑着说到。
其实他也不要求孩子们能够一下子就记住他说的话,只是由于身为他家的孩子,只要这一二十年萧氏集团不会因为他而衰败,那么他们早晚都要承继他的事业。
而这份重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担的起。
所以提前训练,寓教于乐是为了他们以后做好准备,这样以后他们要接手的时候,才不会觉得措手不及。
像现在有时候他周末要加班要开会的时候,也会带着大儿子去,让他在一旁观礼。
晚上,他们就坐在二楼的阳台上欣赏郊外的星空。
“爸爸,这里的星星比家里的大颗!”二女儿对父亲说道。
“因为这里的空气比较好,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就会觉得星星比较大了。”萧楚辰解释到。
“那以后我们就搬到这里来住吧!”二女儿稚气地说到。
“等我和你爸爸退休了,就搬到这里来住!”云茉茉附和着说道。
萧楚辰淡笑无语。
这里无论是空气还是环境都适合养生,如果退休后能够在这样的地方养老不失是一种享受。
而对于孩子来说,这里太过与世隔绝,不利于他们的成长,配套的教育也没有办法跟上。
一家人躺在星空下,数着星星,说着与星星有关的故事,浓浓的温情弥漫开来。
在远离尘嚣之后,这里多了一份静谧和舒心。
轮到了云茉茉讲故事了,她从来没有研究过星空过,没有办法讲萧楚辰那种含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星空故事,就只好讲那个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说到了牛郎织女后来分开了,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通过乌鸦搭建的鹊桥相会一次而已。
“妈妈,为什么是乌鸦搭的桥却叫鹊桥呢?”大儿子突然冒出这样一句。
云茉茉一下子就卡壳了!
是啊,为什么乌鸦搭建的桥却叫鹊桥呢?
“因为你妈妈总是将喜鹊认成是乌鸦!”萧楚辰笑着解释了一句。
“哦,那是喜鹊搭建的鹊桥了哦!”大儿子了然地点了点头应到。
云茉茉额头上顿时冒出了三条黑线,极为郁闷。
“我说是乌鸦就是乌鸦,反正他们是在乌鸦搭建的鹊桥上面相会!”云茉茉强词夺理地说到。
“是乌鸦,是乌鸦!”几乎是不约而同的他们父子女四个人一起点头应到。
云茉茉一下子黑线更多了,几乎是满头黑线。
因为她居然从儿子和女儿的眼神里看到了两个字——幼稚!
于是云茉茉彻底崩溃了!
——20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