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玉佩铭 第八章 宋人遗物

作者 : 联想国度

()杨一凡抬头向远处看去,丹景山的样貌清晰入眼。那一棵见证了世间千年沧海桑田的黄果树,依然挺着被雷劈剩的半截身躯,昂首向天。那一座承载了万千佛子梦想的庙宇,在经历了那个疯狂的年代后,依然梵唱声声,包容众生。据说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就曾在山上读书,并留下“此山永不长黄荆”的笑典……

快十一点了,八月的太阳斜挂长空,炎热的天气对杨一凡并没什么影响。开玩笑,按照杨一凡现在的修为,基本上达到了“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地步,以身体的适应xìng和抵抗力来讲,早已是寒暑不侵的高人了,那会在乎这点热度。

感怀了张飞的猛人气概,杨一凡缓步向山下走去。心中缅怀着古人风貌,不知不觉间,偏了正路,向山崖一边越来越近。突然脚下一绊,一个趔趄就向山崖下摔去,眼看就要发生史上最大的笑话:通了大周天的绝代高人,居然会被藤蔓绊倒,摔个重伤。却只见杨一凡猛地伸出双手,对着脚下凌空就是一撑,一股狂风自双掌中喷涌而出,直击地面,待得这一缓,左脚迅速迈出,还没等着地,右脚又迅速迈出。可他却忘了右脚上还缠着藤蔓呢,随着藤蔓的二次发难,杨一凡早已失去平衡的身子一头栽下了山崖。

这山崖其实也就十六七丈高的样子,以杨一凡的一身修为,如果方法得当,纵身跃下也会毫发无伤。可惜杨一凡空有一身修为,却对运用技巧一无所知,更别说飞檐走壁如平地、摘叶飞花可伤人的高明武技了。

头上脚下,身在空中,快速下坠,四周无物可依,疾风扑打中,入眼只是陡峭的山崖。危急关头,杨一凡强自镇静,双手先是不断往山崖凸出的地方凌空发掌,借着掌风缓解下坠速度,同时双眼四顾,以图发现可供落脚的地方。幸好天无绝人之路,距离杨一凡十来米的下方正好有一个立身之处。杨一凡也来不及细看,立即抬头提肩弯腰收脚,强自一个拧身,还不及反应,双脚已是险险地立于了那个落脚之处。这些动作,说来话长,行来却短,若不是杨一凡一身修为摆在那里,一般的人要想做到不易于天方夜谭。

双脚落地就是一个巨震,还没有来得及站稳的身子赶快向后倒,本以为立马就能靠在山崖上,谁知,眼看就失去平衡了,却还没靠到山崖。万不得已,右脚迅速地向后退了一小步,还是没靠到,左脚又迅速地向后退一小步,还是没靠到。杨一凡迅速一个转身,右脚甩了一个半圆“啪”的一声踩在地上,终于站稳了!杨一凡强自镇定的脸上不禁冒出虚汗来。

抬眼看了看面前,怪不得没有靠到山崖,这面前就是一个一米宽两米高的洞口,或许是眼睛还没有适应,只觉得里面黑漆漆的,也看不清什么东西。杨一凡闭上眼深深地吸了几口气,慢慢地平复了一阵刚才历险的紧张心情,这才缓缓地张开眼睛。

这是一个类似于通道的长方形山洞,深有三米的样子,地上很干燥,也没长什么东西,空荡荡的,一目了然。

杨一凡顺着山洞往里走,一路仔细地检查着,一直到山洞的尽头,都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定定地看着面前平整的崖壁,杨一凡觉得这分明就是一扇门,尽管这看上去,怎么都只是一面普通的崖壁。伸出双手,缓缓地贴在崖壁上,气灌双掌,吐气开声“吱呀呀……”。随着杨一凡的全力前推,那面崖壁居然缓缓向后退去。

崖壁退开,现出一间石室。杨一凡小心翼翼地走进石室,缓缓地打量着。这个石室有二十来平方,高有四米,室内摆设简单,一张石桌二把石椅,靠左边放着,一个石柜靠右边石壁伫立,正中间是一张石床,石床前面三步处有一蒲团,室顶zhōngyāng位置镶着一颗鸡蛋大的珠子,发着莹莹亮光,石壁上方有一些通风孔,时不时有着微风灌入。石桌上有玉壶、玉杯,不过质地并不太好,石柜分为三格,底格放着一些器物,中格放着一些瓷瓶,顶格放着一些书籍。石床上除盘腿坐着一个道士打扮的老者外,别无他物。老者全身枯干,脸上只剩一张皮绷在脸骨上,双眼内陷,已看不到眼球,给人感觉就是一具骷髅,也不知是哪朝人物,死去多久?

蒲团前面,有些字迹。杨一凡提高jǐng惕,缓缓走到近前,只见得两排楷书写就的字体:“入得门来,即为有缘,一跪三叩,可得真传!”这两排字就在石头地面上,入石三分,分明就是人用手指直接书写而成,字体漂亮,笔画流畅,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书写之人指力之强大,令人叹为观止!

真传不真传暂且不说,你能死去多年还肉身不腐,想必生前也是有大能的人物,也值得我祭拜一番。想到这里,杨一凡双膝一弯跪在蒲团上,诚心诚意地磕起头来。第三个头刚一磕完,就见眼前一尺见方大小的地面向下一沉,下降三寸后停住不动,随即向后缩去,转眼间就露出一个尺许见方的洞来,洞中有一个古朴的木匣。杨一凡面露惊喜,小心地取出木匣捧在手上,刚一站起就见得那片地面立马还原,哪还有一丝洞穴的痕迹。“唉,这古人还真是邪门,搞个藏东西的地方还用跪拜做机关,也太会占人便宜了嘛!”他却不知道,别人之所以这样做,更重要的是考验一个人的心xìng。

杨一凡把盒子放到石桌上,小心地打开,里面有一张泛黄的小楷写就的纸和三本书册。

那纸上写道:“吾名李项,号云龙真人,大宋开封人氏,自幼随师进山习武,二十六得传师尊衣钵,三十六通大周天,四十神通有成,遂下山游历,见世间奇人异事无数,然能入吾眼者寥。幸于终南山遇重阳真人,感其大道无涯,然虽慕之,却不得传,引为憾事。故访天下全真,以求其道,然终不得。八十始返山,传下师尊衣钵,一百出山再寻大道。幸于暮年入蜀,得圣卷三,故在此研习。然天不假年,未能有成,遂藏卷于此,以待有缘!”

原来纸上记录的是李项生平。李项如何,杨一凡不得而知,不过其提到的终南山重阳真人,可是如雷贯耳啊,全真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北五祖之一,他有七位出名的弟子,在道教历史上称为北七真。重阳真人揉合儒、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认为“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他被金庸大侠写进武侠小说中成为名著后,天下流传,无人不晓。看李项的意思分明是,整个天下他只看得起重阳真人,其他人物都不能入其法眼,如此看来李项此人也不简单啊!那么这被李项誉为“圣卷”的又会是什么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行气玉佩铭最新章节 | 行气玉佩铭全文阅读 | 行气玉佩铭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