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里眼、左监王率领的南路农民造反军在前锋被击溃以后,立刻就地聚集防御。很快的,扫地王、太平王率领的增援军队也过来了,这时候南路农民造反军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发现对面已经有近二万的明军靠了上来。
所以在这时候,南路的农民造反军首先的反应就是避开这支明军绕道而行。退回去是不用想了,荥阳大会的总战略还是要执行的。
否则的话,农民造反军顿时要被汝宁军分割为两个部分。尤其是东路的农民造反军的背部将会完全在这支明军的爪牙之下。
所以在执行总战略的时候,处于联盟关系的农民造反军反而比有着统一领导的明军齐心协力的多。
再说,二十多万人却会害怕不到二万人,这说出去也是一个笑话,革里眼、左监王他们也估计着这支明军也不敢与已经抱成团的自己军队硬拼,所以还是大路朝天,各行一边吧。
其实在农民造反军的心目中,他们也是把明军分为三六九等的。象内地军户和一些战兵,他们认为战斗力还不如自己;象明军一般的战兵,农民造反军就是以避让为主了,但是在有利的情况下还是不惜一战的;象来自九边的精锐明军,农民造反军向来就是有多少远就逃多少远,根本没有什么战斗抗衡的心思。
这也就是为什么六、七万的北路农民造反军只看到张应昌、曹文诏部的旗号就闻风而逃的原因了。说实话,现在的农民造反军自信心还没有起来,不要看张献忠这些强硬派“排骨”拍的“砰砰”响,可遇上精锐明军的时候照样没有一战的勇气。
而这些农民造反军的首领又是怎么评估汝宁军的战斗力的呢?也就是一般的战兵和精锐的明军之间。而且这些首领认为自己的评估已经是高估了,要不是汝宁军的骑兵击溃了南路农民造反军的先锋,这个评估还不会这么高。因为这股明军毕竟是内地的战兵嘛。
这也就是张献忠和罗汝才不在这里了,要不然农民造反军的这些首领绝对不会错误地评估了汝宁军的战斗力,所以作战的双方都有信息不对称的地方。
于是农民造反军也不管汝宁军大营和汝州城了,他们绕道向着南阳府开去。
可就在农民造反军刚行动的时候,汝宁军也动了。他们根本不在前方阻拦住农民造反军的前进,只在农民造反军的侧翼和尾部,用一个个小集团反复冲击着农民造反军。
凭着汝宁军犀利的火器和骑兵集团的冲锋,每次冲击都能够带走农民造反军几百条人命。
这损失谁都受不了啊!这样钝刀割肉的,难道这些首领想要单枪匹马地杀到南阳府城之下啊?
于是农民造反军无奈地再次就地驻防,想等着汝宁军再次冲击的时候来次决战。彻底解决掉身边的这些苍蝇。而看到农民造反军就地驻防,汝宁军也立刻缩了回去,依然回到自己的大营中与农民造反军对峙着。
这下子可有些麻烦了,看样子摆月兑这股明军南下进南阳、入湖广是不行了。不过这些首领也很有决断,流匪嘛!往哪里不是流呢?于是他们准备转身而去与其他几路农民造反军去汇合。
可当农民造反军拔营准备退走的时候。汝宁军又开始行动了。还是老套路,一个个小集团冲击着农民造反军的侧翼和尾部。而汝宁军的主力也成阵形地压了过来。
这就让农民造反军压不住阵脚了。要知道。单纯的逃跑和被刀枪指着后背的逃跑是不同的,尤其是农民造反军那些根本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兵丁。于是,整支南路的农民造反军的阵形出现了崩溃的苗头。
一见形势不妙,那些首领再次下令就地驻防抵抗。可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汝宁军的主力已经靠近了农民造反军的后队人马,并且把其击散开始掩杀了。而后队溃散的兵丁冲击着农民造反军的中军大队。整个阵形顿时大乱,这支农民造反军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可就在这时候,张献忠的救援先锋在李定国的率领下赶到了。这股先锋人马是三千骑兵,也是张献忠最精锐的部队。
李定国赶到以后。一见形势不妙,立刻率领骑兵开始佯攻汝宁军的侧翼,希望能够阻止汝宁军的进攻,让南路的农民造反军阵脚稳定下来,等待着张献忠主力的赶到。
其实在昨天,汝宁军的侦骑早就发现了张献忠的主力,他们也早就给张献忠准备好了一桌子菜呢。
李定国的想法也就是佯攻,他并不愿意为其他各营的农民造反军损耗张献忠精锐的实力。可他的佯攻却一下子落入了早已准备完毕的汝宁军的圈套中。
这次尾随进攻,汝宁军的三千多骑兵一直没有出动。这些骑兵都蓄养好了马力,处在一种最佳的作战状态。而李定国的骑兵却是急行军赶到的,马力损耗的很厉害。所以当佯攻起来以后,立刻遇上了汝宁军骑兵的反冲锋。
可双方面对作战的态度就是截然相反的。一方是发明了“红眼战术”的亡命之徒;一方想要保存实力,所以李定国的骑兵很快就避让了回去。
可是汝宁军骑兵的冲锋路线是精心设计过的,他们形成了一个弧度,把李定国的骑兵向着南路农民造反军的阵形那里逼。
而李定国也没有选择,如果逃跑的话,没有气力的马匹被养足了气力的骑兵追赶的话,能够逃出一半骑兵也是幸运的了。再说,还有农民造反军阵形的保护,所以李定国的骑兵就逃入了农民造反军的队伍中去了。
可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张献忠可就发急了。如果万一失去这支最精锐的骑兵,那么张献忠的实力也将会失去一大半。所以他加紧着催促主力向着战斗的地方赶。
而见到了张献忠的主力过来,汝宁军立刻兵分两路,要割断这两支农民造反军的汇合。而农民造反军肯定是拚命想要汇合的啦!
可这两支农民造反军根本没有想到汝宁军就是虚晃一枪,毫不费力的,两支农民造反军就汇合在了一起。而汝宁军见到农民造反军已经兵合一处,就地防御了,他们也就鸣金收兵,在距离农民造反军十里左右的地方再次扎营对峙了起来。
其实整场战斗进行的是相当复杂,对于汝宁军各支有着不同作战任务的部队要求也很高。可是在吴世恭精心的安排下,汝宁军体现出了极高的战斗素养,他们在明朝的战斗指挥和通信不畅、战场态势瞬息万变的状况下,达到了最好的作战结果。
对此结果,吴世恭也忍不住有些陶醉,自诩自己是不是可以称为军事家了。因为在吴世恭眼里,眼前的这三十万农民造反军就是造反的主力部队,只要把他们纠缠在这里,汝宁军控制区的其他地方就不会受到农民造反军的威胁。
虽然这次战斗过程比较复杂,可双方总的伤亡却不大。汝宁军伤亡只有一百多人。而农民造反军伤亡和逃散的也只有六、七千。但是汝宁军达到了战前的目的,把农民造反军的主力牢牢地盯住了,使得农民造反军是动弹不得。所以经过了这五天的战斗,汝宁军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就顺利完成了。
接下来汝宁军就要开始实行第二阶段的作战目标了。就是要把农民造反军死死地钉在原地,让他们不能够随便流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