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起大明 第三百零一章 售米

作者 : 大汉雄魂

()陈小姐的解释是朝廷靠不住,这次放薛家一马完全是因为朝鲜义州战事紧张,大明东江军溃不成军,而辽东军因为朝廷议和一直没有得到补充,现在的战斗力连弘螺山大战前一半都没有,这时候要薛家顶上去打建虏,只是叫薛家拿人命去填,就好比赵巧儿送灯台一去就不回来了。

可是薛四叔和薛十一都担心薛破虏部缺人少马在辽东吃亏,陈小姐看着屋里吴慧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只得勉强同意了薛四叔和薛十一增兵辽东的计划,接下来陈小姐提出增兵的兵员从哪里来,薛四叔和薛十一说当然是找薛五要人了。

陈小姐立刻否定了薛四叔和薛十一的想法,因为前几天薛五就来信通报,接到燕三娘从杭州发出的紧急命令,征召第一批至少一千忠诚度较高的薛家军进入浙江,薛五连夜组织了五百jīng锐士兵和第二批三百多家属,搭乘南下江南的商船离开了沧州。

当陈小姐说出薛五的兵力正在南下,薛四叔和薛十一也知道从薛五那里调兵不现实了,薛四叔和薛十一对燕三娘在江南月复地也需要大量兵马表示疑惑,陈小姐却回答这是少爷的最高机密,一直是三姐一人在杭州府督办,所有的事情都要为江南的事情让路,这关系着薛家所有人的生死存亡。

薛四叔和薛十一听说是少爷薛云办的大事,就不敢再在薛五身上打主意了,陈小姐还是决定拿钱给薛破虏招募一批人马,由于薛家在弘螺山大战后,倾尽全力给薛家军的死难负伤的将士家属发钱,这些薛家军的死难负伤的将士家属虽然难过,但是白花花的银子还是安抚住了他们。

这些钱来自薛记绸布三江汇通铺子的账上,以及薛记绸布杨二掌柜从大同府带回来的大笔金银,前前后后在这些死难负伤的将士家属花了将近八十万两银子,有一半的伤兵烈士家属选择跟随薛家,一共两千户人口在五千上下。

薛家对死难负伤的将士家属好,肯给钱的名声传出去了,来投奔薛家的青壮年汉子非常多,沧州薛五、薛庄都收了不少新兵,如果不是京城里薛家遭到朝廷一些官员的打击迫害,也影响到了薛庄的人和事,就停止了继续招兵,不然少爷薛云要求给薛破虏部补充的两千新兵早就招齐了。

现在既然不能从薛五那里要人,就只有把前一个多月招的新兵派去辽东,可惜只有五百挂零,立刻开始招兵,凭薛家的金字招牌,找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马上招来的新兵怎么可能立即拉上战场去呢,那是对新兵和他们的家人都是不负责的,对薛家和大明朝廷也是不负责的。

陈小姐明白薛四叔和薛十一二人是手足情深,不过这让陈小姐知道自己还没有被薛庄完全接纳,自己必须要拿出真本事征服这些人。

接下来陈小姐和薛四叔和薛十一商量其他事情,薛四叔和薛十一还是知道分寸的,在其他的事情是都一一依了陈小姐,不过陈小姐做出姿态主动征询吴慧的意见,虽然吴慧没有提出什么建设xìng意见,薛庄方面的薛四叔和薛十一见了,对陈小姐的态度也好了很多。

祖父薛睿感激周围的邻居维护薛家,有心尽快把惠民粮栈吴记米铺两个米铺经营起来,这个信息昨夜吴记米铺的张掌柜就到薛庄汇报过了,陈小姐对祖父薛睿先把吴记米铺惠民粮栈开起来的想法也没有异议。

陈小姐还是以询问的口气说道:“祖父,你老人家有什么好主意。”

祖父薛睿说道:“孙媳,爷爷老了,那里有什么主意啊,只是看着附近的百姓生活不容易,希望早一点卖些平价米给他们,也算是薛家对他们尽的一份心意吧。”

陈小姐回答:“祖父放心,孙媳一定尽快恢复吴记米铺惠民粮栈的买卖。”

祖父薛睿问道:“孙媳,薛庄的粮食够不够啊。”

陈小姐说道:“爷爷,上个月孙媳叔叔就运了二十船粮到沧州,就是吴记米铺惠民粮栈敞开卖也能坚持三两个月,何况三姐在杭州府买下了一支船队,以后薛家的南北货物可以不假手于人了。”

祖父薛睿听了大喜说道:“你们两个孙媳妇真是能干,我家孙儿薛云真是好福气啊。”

祖父薛睿的话说得陈小姐有些不好意思,忸怩了一会才说:“爷爷,薛记绸布三江汇通两处铺子重新开张之后,主要的交易都会放在薛庄完成,杏花酒楼也会作比较简单的恢复,相信对生意的影响不大。”

祖父薛睿听了有些吃惊说道:“孙媳,难道云儿有什么安排吗。”

陈小姐说道:“爷爷,相公知道薛家功高震主jiān人挑拨的后果,已经有向大同府或者杭州府转移的想法,对薛家在京城的生意没有报什么大的希望。”

祖父薛睿沉默一阵说道:“唉,这世道想做个忠臣也不容易啊。”

陈小姐说道:“爷爷,孙媳跟薛四叔和薛十一哥商量,会给薛二叔增加一些人手,可惜没有按相公的要求招满人数。”

祖父薛睿说道:“唉,朝廷朝晴暮雨,我们薛家就像那江中漂浮的小船,不知道什么时候浪打船翻,辽东的事情让薛二他们尽人事听天命吧。”

吴记米铺惠民粮栈在三天后开门营业了,经过薛府门前的大sāo乱后,薛府的两个平价米铺在京城家喻户晓,开业当天不光是周围的街坊四邻来买米,就是很远的京城百姓也来买薛家的平价米了,薛家的米还是按京城的中低价发售,米还是上等米,没有掺杂使假,也钱足秤够。

薛家吴记米铺惠民粮栈的掌柜看见买米的人太多,一面吩咐伙计去通知薛庄加紧运粮,一面做出每人限购一斗米的手段,可是挡不住来薛家买米人的热cháo,吴记米铺惠民粮栈两家米铺见人越来越多,害怕人多了发生踩踏事故,在征得薛家管家倪虹霜的同意,在没有剪彩的情况下就开始售米了。

不到中午吴记米铺惠民粮栈两家铺子的米就见底了,还好薛庄拉来了四十车大米,这才没有让吴记米铺惠民粮栈两家铺子断售,不过拉来的四十车大米有只让两家铺子坚持到午后而已,可是现场还有好几百人没有买到米。

吴记米铺惠民粮栈两家铺子的掌柜伙计费尽口舌解释,还给这些来买米的群众写下条子,让他们明天到米铺来随到随买,这些人才有些不甘心的慢慢离开了。

薛家的两处米铺有锦衣卫保护没有发生大的麻烦,文人书生没有来搞事,就是小偷扒手也很少,直到满足了京城人的好奇心,薛家米铺的售米速度才稳定下来,不过这卖米速度也是以前的三倍以上,如果薛家不尽快寻找大米的货源,用不了一个月吴记米铺惠民粮栈两家铺子就无米可卖了。

同时薛记绸布三江汇通两处铺子也开始装修了,杏花酒楼有开始清场挖土,薛家要重修杏花酒楼了,薛家又重新在京城兴旺起来了,这让喜欢薛家和嫉恨薛家的人,都暗暗注视着薛家的一举一动。

不过最让京城皇宫和官员关心的还是薛庄的出兵,薛庄总管薛四带着先后招募的一千新兵,和薛庄准备的火药、火器、粮食等物资,以及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崔呈秀让兵部提供的,一千将士的全套武器服饰装备,浩浩荡荡的奔山海关而去。

天启皇帝得到薛家出兵辽东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天启皇帝就是不明白自己的师傅是怎么了,难道离开薛家在辽东就不能够打仗了吗,薛家军真的有传说的那么强大吗,天启皇帝不相信薛家临时征召的一千新兵,到了薛破虏手里就变成了一群老虎,其实这个问题朝廷里很多官员也没有想明白。

现在天启皇帝腾出手来处理宣大方面的事情,天启皇帝听从了魏忠贤的建议,撤换了宣大总督王家桢,由张朴接替宣大总督的位子,张朴得到了天启皇帝的耳提面命,张朴在宣大总督的位子上就是跟大同副将薛云搞好关系,让薛云能放心征剿蒙古和建虏,一句话就是配合薛云,其他涉及大同方面的事情就只带耳朵不带嘴巴,做好皇帝的顺风耳、千里眼就行了。

当张朴向天启皇帝提到渠家祯部的时候,天启皇帝含糊地说道,就让渠家祯在宣府做一只不打瞌睡的狗吧。

新任宣大总督张朴明白皇帝是要自己牢牢的盯住薛云的一举一动,可是张朴心里非常为难因为恩公魏忠贤魏公公是要自己和薛云亲密合作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血起大明最新章节 | 血起大明全文阅读 | 血起大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