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如水的还是那个被无聊充斥着的礼拜六。现在的我们似乎已经扭曲了双休日所赋予我们的真正含义。回想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在所谓的实验班里那样努力的拼着,半个月,有时甚至一个月一次的假期,让我们觉得假期对于我们来说好奢侈,以前心里总会期待着有个短短的假期,给自己一个整合喘息的机会,所以那时的我们对假期是那么的奢望,那怕只有一次小小的机会都不会忘记去好好的休息一番,因而我们更加懂得怎么去珍惜,似乎有时候有些东西很难得到,得到后就会倍加地去珍惜。而如今的大学的我们,假期似乎在给我们更多的恩惠,而且是以一种促销的形势去买一送一,让有些人觉得这大学好像每天都在放假。我们对于它善良的恩惠似乎已经到了麻木的境地。所以正因为如此,我们觉得容易得到的东西,就会更加的不懂得如何去分配、去整合,我们所做的就是让时间在自己身边悄无声息的擦肩而过。这样一来让我想到了爱情,当你容易得到的时候你往往不会懂得去珍惜,当你不容易得到的时候,却喜欢抓住每个情感呼吸的气息,去不停的回味,不停的深思。当然这里把爱情视为某种“得到”确实有点不妥,似乎渲染上了物物交换的物质爱情,但是也许这样讲更能懂得如何去把握吧。我承认我是一个喜欢怀念过去的人,因为不管过去是好是坏,你总能在那里面找到心灵的一次又一次的慰藉。但是我也是一个喜欢憧憬美好的人。
以前的我喜欢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从起点站坐到终点站,喜欢一个人望着窗外看那些急刹而过的风景,总能让你的心灵得到很大的宽慰。现在喜欢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的感觉,看看来来往往的车辆和那些赶着步伐的人们,穿梭在人群中你总能发现什么。也许是一次小小的感动。偶尔看到一个大概只有14岁的小男孩,在大商场的外的地面用白色粉笔字写了自己的经历,以前看过别人这样做过,当时给我第一感觉就是小屁孩不好好读书,跑出来做这种活。随即眼光游过了小男孩的字迹,小男孩低着头认真的写着,我却笔直的往前面走着。
街上车来人往,空气中总会夹杂着各种复杂的味道。想到该是返回的时候了,又看见小男孩拿着一个话筒唱着王妃的《传奇》,身边突然好多人围过来看,我仔细的大量着这孩子的字,以前总觉得看一个人的字就能读懂一个人的性格,看出一个人的经历。男孩的字迹笔直端正,在端正中带有那么一点点稚气。这些字迹这些内容映入我的眼帘,让我一下觉得这些洁白的粉笔字就好像是孩子内心的那份纯洁。小男孩父亲去世,母亲已经改嫁了,自己跟爷爷女乃女乃过着,字迹下面是他在学校里面上台领奖的照片,两张荣誉证书(县级的),自己出来乞讨只为能够凑下读书的生活费和帮助爷爷女乃女乃。我当时没有一下就相信,但是我后来慢慢肯定了他。他并没有向有的人那样,跟在别人后面,强行去要别人施舍给予,他也没有像有的人那样在身边摆上一个碗,然后用怜悯的目光注视着过往的行人。它是用自己的才艺,和用学校对自己的肯定去赢得更多人的肯定。这点应经证明了他足够的棒。小男孩给对他给予施舍的不停的点头谢谢,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那份诚实和善良。我起身走了,我一直在想,我那时像他这么大,我在干什么呢,不管我这次对他的判断是对还是错,起码我从心里我是很佩服他的,佩服他的勇气,佩服他的懂事,佩服他的聪明
在想想我们现在,我们很多地方还不如那个乞讨的小男孩。起码我觉得我们没有那样的勇气,他知道如何继续让生活走下去。而如果当我们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处境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有小男孩的那种信念去支撑自己呢?而如今我们的信念在哪里?所以我们不能继续的过着这样堕落的生活,也许在这样继续的话,我们将来所过的生活还不如那个“乞讨者”。在想想那个孩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那样在大学里面虚度青春和年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自己大学毕业后自嘲的说着“四年了,梦想被摧残得差不多了”。我双手揣兜,一阵寒风打过脸面,那首《传奇》已在耳边渐渐的走远
(ps:现实社会的同情心成为了一种物物的交换,不是这个社会的人太冷漠,不会每一种可怜的处境都能带来别人的怜悯,你必须有一种能够证明你自己的东西,让别人去相信你,小男孩有一手好字,有自己读书时的记忆和证书,这对于过往的人群已是最好的证明。你是否拥有了可以证明你自己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