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抢在谈判之前已经占领了印度支那的全境,所以刘芾马上把这个消息发给了还在轮船上赶路的台湾谈判代表团,让他们到了旧金山以后,和美国zhèngfǔ通报这个情况,建议美国zhèngfǔ改变这次谈判的主题,不再是中法停止战争的问题了,而是商谈一下,该如何处理那上万名法国战俘和那些法国财产的问题了。
这样做,美国人也没啥可说的,至少不算扫了美国人的面子,而法国人,刘芾没打算考虑他们的感受,他爱答应不答应,反正打也打了,抢也抢了,刘芾给代表团最终的底限就是,一分钱不赔,最多战俘白送你,如果能收点钱更好。
发完电报,刘芾就不再想谈判的事情了,现在棉兰老岛在建设,菲律宾其他的岛屿上也需要时刻关注,再加上越南、柬埔寨和老挝这新抢来的三块地方,刘芾觉得自己走的有些快了,地盘好枪,治理起来就很麻烦了。
在和zhèngfǔ个部门领导仔细研究了从河内总督府抢来的一大堆法国殖民地文件之后,刘芾汇同zhèngfǔ部门和军事部门的人开了10多天的会议,并且在会议中一步步的定下了如何管理这3个新地盘的策略。
总体上来说,台湾的这份殖民计划里面,有着很强烈的法国殖民政策的影子,只是在税收上调整了一下,降低了一些,然后控制了一下土地兼并问题。
和法国人最大的不同是,刘芾非常重视对当地人的教育问题,并在法国人建立的10多个部门之中,加上了一个教育部,并且计划在1年内,在3国全境建立更多的小学、更多的中学,至于大学嘛,暂时还不予考虑,不过这3国的中学生们可以在毕业以后,报考台湾的学校,成绩优秀者,可以赴台接受继续教育,并给与全额奖学金。
在发展教育的同时,刘芾也没忘了加强当地的殖民统治问题,既然在3国全境建设小学,那么这些小学中,就全部用中文授课,而对于当地的书籍、历史等文化遗留,则能收的收,能灭的灭,能改的就改,刘芾最终的目标是,让这些国家的人们,在1代人之后,就搞不清自己民族的历史,在2代人之后,就不知道或者不清楚自己以前的国家。
不过教育这个东西,无法立竿见影,虽然这是一个挖别的民族祖坟的狠招,但是见效非常慢,必须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全显示出效果来。
幸运的是,经过了法国人多年的培训,再加上当地人逆来顺受的xìng格,这里的反抗力度比菲律宾群岛上差远了。而且因为新政策大多延续了法国人统治时期的做法,所以当地人没有觉得不习惯,再加上降低了税收,重新非配土地,组建农业合作社等新政策的配合,当地人对于换了一个主子骑在自己头上并没有太大的抵触,而且还为这位新主子体重比较轻而显得有些高兴。
搞完了大体的殖民政策,又从台湾各级部门中抽调了一批人,去新占领的3国上任,在上任之前,刘芾嫌越南、老挝和柬埔寨这么多名字麻烦,而叫印度支那又明显有点欧洲人的世界观,于是,刘芾手一拍脑袋,就给3国改了一个名字,叫安南吧,这个名字古代就有,统称的也是这一代。
既然改了名字叫安南,那如何划分它的行政区划呢?如果台湾算是国的话,这里难道算成州?刘芾和zhèngfǔ官员们讨论了半天,最后决定,要改就从根上改,当初在甲午战争的时候急急忙忙宣布了dúlì,此后外界就一直把刘芾的政权称呼为台湾zhèngfǔ,虽然是国家的待遇,但是始终当做一个地区的dúlì势力,并没有确切的国家称号。
虽然这么叫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对于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刘芾来说,总感觉有一点奇怪的感觉。现在,正好趁着开疆扩土的机会,把这个事情给定下来,免得以后抢多了地盘还得改。
由于要建国,就的先选择一种国家制度,也就是国体,这种制度就是指国家权力的组成与分配方式,也就是说,在这个国家中的各个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当前世界上的国体中,大致可以分为4种模式,其一是君主共和制,代表国家就是英国,它有名誉上的国王,比如乔治五世,但是国家的权利在首相和总理手中;
其二是议会共和制,代表国家如法国,它没有国王,只有总统,但是这个总统也没有实际权利,实际权利掌握在总理手中;
其三是议会总统制,代表国家就是美国,它没有国王,只有总统,而他可以提名任何人当总理,也就是说,总理是在为总统打工;
其四就是君主**,代表国家如德国,它的国家里有皇帝或者国王,所有事情皇帝和国王说了算,总统也好,总理也好,都是给皇帝打工的;
除了国体,还要确定一个政体,也就是一个国家zhèngfǔ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当前世界上的政体中,大致可以分为2种模式,其一是君主立宪制,代表国家有英国、德国、挪威等王国,在君主立宪制内,还有几个分支,就不细说了。
其二是mínzhǔ共和制,这个mínzhǔ共和制里,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代表国家分别是意大利和美国。
刘芾看着这些由外交部整理出来的资料,一个头两个大,虽然领导着自己的小天地已经二十多年了,但是他从来没细想过国家中还有这么多的分类,对比了一下现在自己统治着的台湾,这整个就是一个披着mínzhǔ外衣、打着总统制幌子的**国家啊,那些zhèngfǔ部门领导的任免,都是自己一句话,那些国家政策的执行,也是自己一句话,就连军事命令也都是自己一句话就定了的,这不是也搞的挺好吗?
刘芾虽然在心里不服气,但是他毕竟也读过点书,有过些见识和思想,他明白,这些前人经过很多代传下来的并不断改进的制度和体制,都是为了能让国家长治久安的,没有一个皇帝或者一个zhèngfǔ会想让自己的治下越穷越乱越好,不过由于很多利益上的问题,有些制度已经过时了,而有些制度还优待完善。
不过自己这里采取什么样的国体和制度呢?刘芾带着这个问题咨询了很多人,从大卫、施耐德、海伦娜这种大富大贵,到大学中的学生和zhèngfǔ中的官员。
这些人说法不一,有的人喜欢君主共和而有的人喜欢议会共和,有的人喜欢君主立宪而有的人喜欢总统共和,结果,不光没能解决刘芾的问题,还平增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