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之末 第十四章 郢州养伤

作者 : 月光照进梦想

()跑着跑着,脚下越来越湿软,已经靠近汉水边了。

追兵在身后不远处喊叫着,不断有箭矢落在四周。

又跑着跑着,穿过一片林子,前方忽然出现了许多灯笼,原来前面正是元军水军大寨!

可秦起和何宜良,此刻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继续向前。

战船上的元军士兵,也看到了奔跑中的秦起和何宜良,于是不断有箭矢从前方shè来。

秦起感觉体能已经到了极限,但此刻也只能继续坚持,他提一口气,手中的剑拼命拨打着箭矢,脚下加快速度,何宜良也勉力在后面紧跟。

两人跑到了汉水边,秦起跳上正对着的一艘楼船,手中剑快如闪电,很快刺倒了上前阻拦的几名元军士兵,何宜良也跟了上来,两人一起,向楼船后部跑去,

万幸地是,楼船后面系着一条小船,如果没有这条小船,两人就只能跳水游泳了,现在是初冬天气,水里可不是好玩滴!。

秦起斩断缆绳,两人跳上小船,秦起负责拨打shè来的箭矢,何宜良双手划桨,小船向汉水中流驶去。

看着楼船渐渐远了,秦起和何宜良都以为,自己已经安全了,正在暗自庆幸。

忽然,楼船后面的塔楼上,几个元军士兵将一个连弩架,旋转着对准了小船的方向。

何为连弩?就是可以连续发shè箭矢,或者一次发shè多支箭矢的器械。

十支箭同时从连弩中shè出,而且来箭的速度,要比寻常硬弓shè出的快很多。秦起叫声不好,拨打已经来不及,只能下意识地用剑护住心脏和头部。

只听见几声箭头刺进身体的声音,身中三箭的秦起,眼前一黑,向后倒在何宜良的身上。

第二天上午,小船已经顺水来到了郢州地面,何宜良将小船直接划进了,一个挂着宋军旗帜的水军寨中。

士兵们将他们两人带到寨内,秦起仍处在昏迷中,一位军官过来,对何宜良进行了简单的询问,在确信他们不是元军jiān细后,派马车将他们送到了郢州的军医馆。

军医馆安排了一位名叫潘寒枫的郎中,给秦起治伤。

潘寒枫看上去很年轻,他简单看了看秦起的伤,便对何宜良说道:

“你这朋友的伤没有生命危险,你放心好了!”

“他已经昏迷了快一天了,真的没有生命危险?”何宜良觉得潘寒枫有些轻率。

“信不信由你了!我要乘着他还在昏迷中,给他动手术,你要是害怕,就在外面等着。”

“我不怕,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吩咐!”

潘寒枫似乎一切信手拈来,何宜良看他毫不费力,就将三支箭的箭头取出,再飞快地上好药,然后让一旁的两个助手,给秦起包扎好了伤口。

潘寒枫临走时,嘱咐何宜良:“估计最多两天,你朋友就会醒来,你准备好稀粥和肉糜,他一醒过来,就喂他吃下,再让他安静休息,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潘寒枫说得很准,秦起在两天后的清晨里,悠然醒转。

何宜良也不和他多说话,将早就准备好的稀粥和肉糜,喂他吃了,秦起喝完稀粥后,安静地合上眼,又继续睡了。

何宜良跑去找潘寒枫道谢,潘寒枫正在给一位老兵治疗风湿,见何宜良进来,便点头示意,让他先等一会儿。

那老兵颇有些饶舌,潘寒枫却很耐心,满脸微笑地听他东拉西扯。

老兵终于离开了,潘寒枫笑着问道:“你的朋友醒了?”

“正是!按照你的吩咐,我已经给他喂了稀粥和肉糜,现在他又睡了。”

“很好,他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身体却是极其虚弱的,待他身体好些,你要去给他买些滋补的东西。”

潘寒枫飞快地开了一张单子,递给何宜良。

何宜良感激地道了谢,准备离开,潘寒枫忽然又开了腔:

“听说你们是从樊城过来的?”

“是这样的,我们是宜州人,我父亲领兵在樊城驻防,樊城被元军围困后,很多年音讯全无,所以我和我师父,就是受伤的那位公子,就一起去樊城,探望我父亲。回来的路上,被元军发现,他为了掩护我,才受了箭伤。”

“原来是这样!如果我没有猜错,你们定是一等一的武林高手,不然如何能穿越,那元军密不透风的防线呢?”

“要说高手,我师父应该可以算得上吧,我资质愚钝,武功还很粗浅。”

“小兄弟不要过谦,我虽对武功不算jīng通,但我看你走路的步态,绝对是高手的模样。”

何宜良估计潘寒枫医术虽高,只怕是对武功并不十分了解,便没有再多解释下去。

潘寒枫又问道:“你那位师父,年纪不大,身上却有多处伤痕,尤其是后腰那一处,应该是很重的伤,不知当时是何人给他治疗的呢?”

“不瞒您说,我师父的师姐,也就是我大师姑,是个医术很高的女郎中,在我们老家宜州地面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师父的伤,都是我师姑给治疗的。”

“哦,原来是这样,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去拜见一下你这位师姑,与她切磋一下医术。”

“有机会我一定给你们引见。”

秦起的jīng神状态渐渐好了起来,不过睡觉的时间还是居多,何宜良知道秦起要完全恢复,还需要很长时间,便给自己家和吴府,各修了一封家书,讲述了去樊城的经过,好让家人放心。

秦起睡觉的时候,何宜良就在院子里练剑。

何宜良跟秦起学剑,已经时间不短了,剑术也算是有些进步,但说实话,进展不尽如人意。

起初,何宜良还怀疑过,是师父秦起教授的方法有什么问题,但前些时候,自己教授汪玲剑法的经历,告诉何宜良,问题不出在师父身上。

汪玲的剑法,是师父委托自己教授的,同样是那几句剑诀,那几套动作,汪玲就领会的很快,而且与她原有的步法,配合的也挺顺利;如果不是自己身体素质好,在力量和速度上占上风,汪玲与自己对练时,自己恐怕要招架不住了。

那自己到底有什么问题呢?师父一直说,自己的眼手脚三者,配合得不太协调。至于如何解决,师父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何宜良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快捷的路可走,自己或许愚钝些,多练习总可以配合得更协调。

何宜良练习时很投入,没有注意到,不远处有一双俏丽的眼睛,在注视着自己。

这位注视着何宜良的美女,正是潘寒枫的妹妹潘寒英。

此时何宜良忽然心里一动,想着自己不是眼手脚三者配合有问题吗,如果只练手或脚,是否就没有问题了?

想到这里,他就将手背在后面,闭上眼睛,只将汪玲传授自己的那套步法,演练出来。

果然,将心思只放在脚上之后,那套汪氏步法被表现得非同凡响。

何宜良被步法的妙处迷住了,又不断地做了些变化,真的是走得妙步生花!

停了一会儿,何宜良又开始了新的尝试,这一回,他双脚站立不动,闭上双眼,只在手上演练师父教的剑法。

刚开始,还有些迟滞,很快,双手变化翻飞,如有神助,不知有多么畅快!

不远处,潘寒英也被这美妙、潇洒的剑法迷住了,她不禁向何宜良的方向,靠近了几步。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何宜良睁开眼,观察四周的动静。

这样稍微有些分神,剑法就有些停顿。

不过稍加练习,适应之后很快好些了,何宜良信心大增。

何宜良再试着加入简单的步法,迟滞的感觉就再度出现,直到练习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好转一些。

何宜良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如果自己专注于手或者脚,一切正常;但手和脚配合使用时,就有些顾此失彼了,估计,这需要很长时间练习才能解决。

何宜良停止练习,深吸一口气,站在那儿冥想了一会儿。

练完了剑,何宜良开始翻看牛富将军传授给自己的那部兵法:兵法要诀。

相对于剑法,何宜良对兵法的领悟力要强得多,何宜良一边看着兵法,一边回忆着,牛富将军给自己讲的那些战例,思考着与秦起相似的问题:

“如果我是宋军统帅,将以什么样的战法,取得襄樊之战的胜利?”

何宜良记得牛富说过,在陆地上野战,蒙古骑兵很厉害,但也不是没有克星,比如以前蒙古军和金国交战时,金国就使用重骑兵,战胜过蒙古军。

重骑兵人和马均披甲,甲也比普通骑兵的要厚重,一般轻骑兵披皮甲,重骑兵披铁甲;重甲这一块,就已经非常烧钱了,另外,也需要马匹和战士的体格都非常出众才行。

南宋本来就缺少良马,士兵的体型也相对矮小,所以如果要组建重骑兵,数量不可能太多,不会成为主力军种。

何宜良心中想着,回到宜州后,就请师父帮忙,看能不能造出更轻更省钱的重甲来。

除了重骑兵这一招,何宜良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其它好的办法,可以克敌制胜。

还有步兵,能挖掘出什么潜力来呢?更强力的弓箭?火药推进的火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宋元之末最新章节 | 宋元之末全文阅读 | 宋元之末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