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之末 第八十四章 君臣双簧

作者 : 月光照进梦想

()等杨兴邦也赶到汴梁,大家便坐下来,开始商量营救郑家大少爷郑晨星的对策。

劫法场的方案,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被何宜良给否决了!

原因何宜良说得很明白:首先,在公众场合下手,顾忌太多容易失手。其次,错过了最佳营救时机,对郑家的伤害已经造成;因为等到郑晨星上法场的时候,元朝官府肯定已经认定了郑晨星的谋逆罪名,郑家遭到株连已经不可避免。

出于这些考虑,何宜良认为最好是赶紧下手,趁着郑晨星的谋逆罪名还没有最后坐实,先劫狱救人。

当然在明面上,劫狱的目标还不能是郑晨星,郑晨星只能是在劫狱的过程中被‘顺便’救走。而且要制造出郑晨星在劫狱过程中遇害的假象,为的自然是让郑家可以继续正常生存下去。

朱明亮不在的情况下,一般人是不会对何宜良的分析指手画脚的,林静如虽然智谋高强,但却对战术层面的安排没有太多兴趣,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只要有何宜良在的时候,秦起差不多都已经习惯了偷懒,此刻他又思想开小差,自恋地欣赏起自己来:我秦起多么有远见啊,早就将杨兴邦喊来了。

劫狱还不是要靠打洞,直接冲进去的话,成算不大耶!

大家一致同意何宜良指出的大方向,接下来就是落实方案细节。

到了这一阶段,秦起觉得自己承上启下的作用已经完成,便主动让贤,改由何宜良全盘主导。

秦起揉了揉太阳穴,小声地自言自语道:“修炼内功后,不知怎么地总是头疼?”

身边的林静如不满地白了他一眼:“头疼是一种懒人的说辞,和修炼内功可没有什么关系。”

几个人将营救计划掰开揉碎,反复咀嚼。两个时辰后,一个成熟的方案渐渐浮出水面。

根据汴梁情报队和郑家提供的信息,行省监狱全部建在地下且分为两层,地下一层为普通监房,地下二层为重犯监房。郑晨星自然是关在重犯监房内。

首先开始的工作自然是挖洞,杨兴邦带着老上级孙湘逸调派的五十名jīng壮士兵,最先进了汴梁城。

因为要避免地下渗水,监狱在修建的时候,就选址在一个小土包上,杨兴邦也就无需过多使用其水相师的专业技能,只是选择了一条最近的路径。

挖洞的技术xìng主要在于防止渗水,既然这一带基本没有渗水的问题,那后面的工作应该会很顺利。

杨兴邦本来就是挖洞老手,他紧急赶制出来的工具自然十分趁手,五十名民军士兵轮番上阵,挖掘的速度超快。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挖出来的土怎么处理?

开挖地洞的地点,由汴梁情报队帮助选定,是一个独门独户的住家院子。

这个院子的面积不是很大,如果挖出来的泥土堆放在院子里,很快就会堆得过高,被附近邻居们发现。

如果动用马车运往城外,又怕万一被城门口的元军盘查出蛛丝马迹,那可就打草惊蛇了!

怎么办呢?

不用急,杨兴邦早已想好了办法,就是将泥土用马车拉出去,然后在城内找合适的地方偷偷地丢弃。

杨兴邦的马车,就有点像今天的渣土车,泥土到处乱扔,老百姓是要骂人滴!

杨兴邦长期在乡村生活惯了,对保持城市环境认识有些不足,在此提出批评。

再说文天祥大人,从成王赵宪手中接过太皇太后的密诏,心中难免有些哭笑不得。

我建议皇家给地方官员下放权限,你们不听我的建议就罢了,还把我赶到元军占领区去,看来还是嫌我忠言逆耳呀!

心情虽然有些沮丧,但是文丞相这样的忠臣,自然知道维护皇权是第一位的,个人得失必须放在后面。

于是他完全按照太皇太后的授意,开始办起了离职手续。

第二天,文天祥有些突兀地上了一道措辞十分严厉的奏章,对朝中诸位权臣逐个臭骂了一遍,特别是对左丞相陈宜中,更是言词激烈,最后竟然请皇上将其诛之以谢国人。

文丞相状元出身,骂人的水平自然是很高滴!满篇都是有理有据,句句皆能击中要害,这些被骂的人自然也是被咬痛了,纷纷忍不住站出来反击,朝堂上顿时乱作一团。

文丞相一贯与朝中的权臣们不和,但平常争执的都是国事政务,人身攻击还是很少见滴!

太不像话了!

庄严肃穆的太皇太后拍案而起,对文丞相不顾大局、逮谁咬谁的错误行为进行了一番申斥,直肠子的文丞相不服啊,随即就递上了辞呈。

文丞相洒泪跪谢了太皇太后的放逐之恩,怀揣着太皇太后的密诏,急急离开临安,快马加鞭赶赴岳州去见高世杰大人。

因为战功卓著,此刻高世杰已经被任命为湖南湖北制置大使。

高世杰对文大人倒是一直很敬仰滴,所以并没有因为对方已经是一介平民了,就搬出架子拒绝见面。

两人略作寒暄,文天祥请高世杰屏退左右,然后拿出了太皇太后的密诏。

高世杰看完太皇太后的密诏,赶紧起身向文天祥行了个大礼,因为人家其实并非是一介草民,而是尊贵的襄阳王。

襄阳王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对高世杰细说了一遍,高世杰也是心中感慨。

由于襄阳王的封地与高世杰的辖地紧挨着,所以今后的大致情况是,文天祥和高世杰将会搭班子唱戏:文天祥在江北,高世杰在江南;文天祥在暗里,高世杰在明里,大家齐心合力,共保宋军中路防线的安全。

文丞相,哦不对,应该是襄阳王,一直都是文臣,写文章谈天下大是大非,自然是行家里手,但打仗到底行不行啊?

高世杰虽然心里有些怀疑,但手底下却不小气。

他很快将岳州最能打仗的梁永庚将军调拨给了襄阳王,梁永庚本来属下有五千jīng锐,战事缓和后又新招了不少人马,现在总人数在一万两千左右。

文天祥也不多耽搁,谢了高世杰的大力支持,率领大军悄悄离开了岳州,从江陵附近渡江北上,向襄樊二城进发。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宋元之末最新章节 | 宋元之末全文阅读 | 宋元之末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