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龙王在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后,并未攀谈许久便离去了,毕竟大家都是有家业的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对于这类人来说,时间就是万分珍贵的宝物,每一秒的时间的无故流逝,就意味着可耻的浪费。
在他们离开后,女娲带着王鼎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来到了不周山女娲道场。
“这次听道可有收获?”道场之内女娲对着盘坐在面前的王鼎问道。
“禀告老师,徒儿愚钝,道祖所讲之道却是太过深奥,未能理解其万一!”王鼎叹息道,不过仔细想来自己也不是一无所获,于是便接着说道:“不过,在听了道祖所讲大道之后,徒儿对于娲皇经的理解更加透彻,并且在术上也有了些突破。”
接着王鼎便一一演示了一下自己在神通之上的收获,并且向老师女娲演示了一下第二元神,以求完善。
“老师所讲乃大道之纲领,你听不懂纯属正常,难能可贵的是你懂得变通,在神通之上寻求突破,这一点表现的非常好。”女娲夸赞了一下王鼎,继续道:“你那‘点石成兵’、‘第二元神’之法都颇具妙用,今rì我在传你造化之道,你且听好!”
女娲讲道自是又有一番不同,虽不比道祖之玄妙深奥,但深入浅出、循环渐进,如为王鼎量身打造一般。
七rì后,王鼎从入定之中醒来,一丝笑容不觉浮现于嘴角。
“不愧是造化大道,三千点石成兵点化而来的三千玄武卫终于有了一丝灵xìng,不再如从前一般只是一只没有意识的傀儡,而那第二元神之法也彻底抹去了生涩,成为了一个完整成熟的神通法术。
“见过本尊!”一个身穿黄sè道袍的修士,自王鼎身上分离而出,却是王鼎有感自己神魂强大,水到渠成分离而出的第二个化身。由于穿越带来的灵魂融合却是是王鼎应用起‘第二元神’之术更为得心应手,恐怕以此方法分化出两个化身的人,洪荒之中也就王鼎这独一份了!
“自今rì起,你为流沙道人!”
王鼎一指头顶,庆云闪现,却是把这流沙道人收入其中与明珠道人一起教那三千玄武卫去了。
说来这两个化身都是以东海神珠为基,一个辅以三光神水铸就先天水体,jīng修冰魄神光、天妖神雷;一个辅以东海神沙铸就流沙之体,jīng修后土神雷、流风千里以及巻沙术,其中流风千里与巻沙术的结合更是相得益彰,王鼎更是根据后世所学造出了‘沙尘暴’这一蕴含风、沙两系力量的新神通,这样一来两具化身却是大大分担了王鼎的压力,使之可以把所有jīng力从体悟神通中撤离,然后投入到对于娲皇经的修炼之中。
此时王鼎可以说是心满意足,起身弹去身上的尘埃,向女娲之所在行去。
“老师,弟子王鼎前来请安!”王鼎看着横卧在玉椅上的女娲恭声道。
“哦,不错,法力又有jīng进!”看着自己唯一的弟子的表现,即使对弟子要求无比严格的女娲也感到满意。
“全赖老师,授道之恩!”王鼎道,此话确实是发自肺腑,女娲对于他的栽培当得上这一拜。
“好了,也别竟说这些虚话,说吧,今rì前来又有何事?”女娲慵懒的翻了翻身,换了个更加舒适的位子,继续问道。
“老师,是这样的,弟子最近修为、神通具有所进,想来短时间内再难提高,所以便想趁此机会回云梦泽看看,顺便看看这洪荒中的形势。”
师徒二人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如今却是随意了许多,王鼎也不再如原先般拘谨,老师一问,他便顺溜地答道。
听了王鼎这话,女娲却是眉心一跳,似有所感。略加沉思,女娲稍加斟酌道:“你说短时间内很难修为再难有大的进展,其实这事也不尽然,你那云梦之地不是离东海很近吗!不妨趁机会往龙宫一行,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说不定!”
“老师的意思是前rì四海龙王所说的‘化龙池’?!”王鼎犹疑不定道。
“正是,不过最近先不要急着离开,你那方小印我已经从新祭炼过了但还在乾坤鼎中氲养,等过一阵子,你拿了这枚小印,在离去也不迟!”女娲道。
、、、、、、
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王鼎自女娲手中接过焕然一新的大印,只见这大印之上一上古蛮象獠牙直指苍穹,四面又有巨龙盘旋,这正是大印吸收了王鼎jīng血而显现出来的异象。
“这可是极品的后天灵宝啊!呵呵、、、、、”拿着手中的龙象大印,以王鼎的心xìng也不由得傻笑了起来。
“好了,灵宝拿了就快快离去,莫在此地露那痴傻之态!”看着底下拿着宝印,不停傻笑的弟子,女娲玩笑道。
“弟子谢过老师赐宝!”说玩,王鼎又忍不住傻笑了起来。
顺利实在是太顺利了,道祖一次讲道,自己不但借此机会晋级金仙之境神通大进增加了两个分身的助力,更是得了四象珠、龙象大印这等宝物,当初的付出如今又加倍的赢了回来,实在是太令人振奋了!
此时王鼎不禁想到,若是能把万象葫芦、飞羽刀翅也用乾坤鼎重新祭炼一下,那该多好!自己一身极品宝贝出去,岂不是鬼神辟易!
不过转念一想,如今自己也就是金仙修为,灵宝再多了也控制不来。而且灵宝太多了也容易沉迷在那种外力的诱惑中,毕竟外力来的太快,不够踏实。
这样一想,王鼎便明白了自己所求,辞别了老师女娲,转云梦泽而去。
再次从走洪荒,王鼎身份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妖族少皇、娲皇徒弟,兴许不久之后还会加一个圣人弟子的称呼,但他仍是坚持脚踏实地行走洪荒。
按理说以王鼎现在的身份,足以乘坐豪华车撵,即使再招千把个侍从随行也不为过,但他始终不愿如此,一是,不愿忘本,时时jǐng醒;二是,亲近自然,感悟大道之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