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诅咒 第七章 魍魉之谜

作者 : 公泡泡龙

()然而,就在那天晚上,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怪事.玉的女儿乐乐和我住在一起,晚餐后已很久了,乐乐玩了一会儿正要去睡觉,她偶然一看门缝,吓得哇一声哭了,我大惊,抓起手杖冲到门外,只见远处有个影子一闪就不见了,那背影很象一个三岁男孩.我跑过去一看,原来那里是死胡同,迎面是高墙,左右没有躲藏的地方.我回到屋里,问乐乐到底看到了什么?她用恐惧的眼睛看着我,张口结舌,什么也说不出.这孩子一夜没睡好.我想尽了办法,轻轻地拍她,给她讲故事,可她就是不睡,直到天亮才迷迷糊糊睡去.我虽然也一夜没睡,但早上还是不想睡,我反复思考昨晚发生的事.

从这天起,我开始疑神疑鬼,惧怕黑暗。理论上说,我是个唯物主义者,信仰科学,不信鬼神。但从怪影出现后,我这个唯物主义者就不那么彻底了。由于担心乐乐触景生情,我要将他送到他母亲那里,有凤保护比吕府安全。

后来,我想有没有可能看花了眼?看错了?但乐乐也同时看错了吗?两个处于不同状态,不同位置的人同时看错的可能xìng微乎其微。在白天,我仔细勘察了怪影出现和消失的位置和距离。从我的门口到怪影消失的那高墙下面的位置直线距离约八十米。而那高墙为吕府的外墙相当两人高。从我听到乐乐的哭叫到冲出门外的时间可能只有三秒多钟,这就是说那怪影跑完八十米仅用了三秒多钟,它比奥运短跑冠军还快了几乎一倍,比动物的奔跑速度冠军猎豹还快。这意味着在现实世界根本就没有这种生物!我再强调一次,在我的头脑中根本没有鬼神的概念,既然如此这怪影到底是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此事解决不了住吕府就毫无安全感可言。

现在当务之急是将乐乐送到玉那里。

我找到吕不韦想和他谈谈此事,或许他能略知一二。当我介绍完情况后,他却嬉皮笑脸地说;‘大哥真好兴致,都什么时候了,还编个笑话吓唬我!’我严肃地告诉他这不是笑话。他说:“何人大胆,敢踩咱们哥们地牌!是不是哪家的野猫偶然窜入本府,竟将大哥吓成这样。大哥是文智有余可惜胆量不足。而我则不同,本人自幼胆大,从不怕此等野猫之类,人称吕大胆。”在我的坚持之下,他不耐烦了。他板着对我说:“依大哥之意是说有个路都走不稳的孩子,跳过高墙蹿入本府,一不伤人,二不图财,浏览观光一番然后兴冲冲扬长而去?”这时我才知道和他说这些等于瞎子点灯。我只好说:‘贤弟如此大胆,佩服,佩服。‘然后拱手告辞。晚上和吕不韦共进晚餐,可能有些菜没处理好,到了夜里肚子闹将起来,但我不敢去厕所,只好忍着,后来无论如何也忍不住了,情急之下我叫起四个伙计,全付武装护送我到了厕所,办完事回到屋里,肚子舒服多了刚要躺下,忽听外面有动静,我从窗子往外一看,好家伙!有全副武装的二十多人护送吕不韦,原来吕大胆要去厕所了,他调用的武装力量竟是我的五倍!

我想,现在的吕府,且不说还要办什么大事,就连起码的安全感都没有。怪影之事必须彻底搞清楚,否则什么事也办不了。不过要弄清此事却并不容易。虽然我搜肠刮肚但仍无头绪。后来,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对我和乐乐的反应速度估计得过快。从乐乐看到怪影的脸到她吓得哭叫起来的时间间隔不会是0,当中可能愣了一下,估计也得有3-4秒钟,而我从听到哭叫到跑到门外所用时间也远不止3秒钟,这就是说怪影跑完80米几乎有10秒钟的时间,一个人只要快跑就可以达到这一速度。这样分析的结果是怪影的客观实在xìng大大增加了,然而它的外形仍然是个谜。从后面看它的外形很象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且不说它的可怕容貌,就是你无论如何训练也无法使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有如此快的奔跑速度和如此高的弹跳力。不过有一点倒是让我感到欣慰,那就是此物只在夜间活动,我相信它白天肯定不敢出来,因为一旦被人看到会马上引起轰动。这就是说,在白天对我们来说是安全的,而在晚上只要加强防范就可避开风险。但是,这一切还仅仅是分析,尚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它的存在。不过我有一种预感,此物一不伤人二不图财真如吕不韦所说是来观光的吗!当然不是,这里肯定有更大的yīn谋。

我开始将我们从赵国来到秦国的进展情况做一次总盘点。白起已在控制之中,而且一切活动均在合法范围之内并未引起秦朝廷的干预,这是最成功的方面。但还有两件事是必须马上做的,那就是我们来的借口是安排王孙妃的双亲探亲,如果他们迟迟不到咸阳,那么赵姬就会怪罪下来,而且她会怀疑我们的真实意图。另一件是最麻烦的问题,就是秦王对白起的态度,秦王不会让白起长期闲置在家,他最怕白起逃到国外,因为白起作战凶狠并掌握秦军的情况,一旦为外国所用对秦国是很不利的。现在,秦王只有两个选择,重用白起或杀掉他。而这两个选择我都无法接受但又没有人能左右秦王的思想,秦王对白起的赐死令随时都可能下达,谁也档不住,到那时一切全晚了。现在,只好先解决较容易的第一个问题。我并不希望赵姬的双亲现在就来咸阳,这样想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将玉和凤安排到白府不仅仅是监视白起,而是做了最坏打算,如果一旦引渡白起失败,那就由凤杀掉白起,玉作为长平受害者的代表参加对白起执行死刑。到那时秦国很可能扣留我们几人,如果这样就用赵姬的双亲将我们换回赵国。这个结果对秦国来说不成问题,因为白起已是秦王手中的烫手山芋,我们帮他除掉,他何乐不为。我们安全回到赵国,处决了白起,对长平之战的受害者也有了一个很好的交待,而赵姬和双亲在咸阳团聚,各方面皆大欢喜。

这样,我将我的想法用‘帝王’传回邯郸,不久赵国派来特使称“王孙妃之双亲因身体不适暂缓来咸阳。”异人和赵姬对此表示理解。现在第一件事就算解决了。下面就得考虑如何解决最麻烦的第二个问题。经反复考虑,我起草了一个奏折其大意是说白起在家闲置已久,无所事事,久之必生麻烦,不如赏一闲职,免生后患。此奏折表面上看是为白起要官,而实际是想探探秦王的口风,目的是了解秦王对白起的真实态度便于早做准备。因为秦王最信任的人就是太子,所以皇上在太子面前可以表明真实态度。此奏折就以异人名义写由太子上交皇上。不过,太子这次面见皇上的时机不大好,皇帝近来对政务很不热心。原来,年纪虽老但老当益壮的皇帝又新纳一爱妾,现正燕尔新婚,如胶似漆,可偏偏此时太子要求见,皇帝老大不高兴,正犹疑。那爱妾说话了,她拉着长声:“还是去吧!要不让他亲娘知道了,闹将起来又让陛下为难。”皇帝一听脸顿时拉长了,可后来还是去了。见了太子,皇帝不冷不热地问:‘什么事?“太子说:”近来白起——“话还没说完,皇帝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今后别拿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烦我,这事你瞧着办吧!“说完拂袖而去。其实我对皇帝此时的心情非常理解,作为皇帝能弄到一个略有姿sè的女人实属不易。一般人会认为皇帝享有最高权利,天下美女可任其挑选,其实不然,皇帝在挑选女人方面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朝廷为了迎合皇帝的需要经常搞选女入宫活动,很多人不愿自己的女儿入宫守活寡,或受节制,纷纷花钱冒名顶替。这样一来就美女入不了宫,入宫的无美女,有个别漏网的也被主管官员截流自用,真正能到皇帝面前的充其量不过是二流角sè。‘网上无美女’这句话远远比不上‘宫内无美女’更可信。以此推断那褒姒和妲己之类也仅仅比三流角sè略高而已,这样一来经常搞得皇帝情急之下不得不偷偷溜出宫去打野食。那些‘体查民情,微服私访’的皇帝大多属于此类。他们决不会如电视剧《康熙私访记》中的康熙那么老实。记得在《太平广记》中有一段对皇帝微服私访的真实描述,那说的是汉朝皇帝,他‘体察民情’但眼睛不往百姓身上看,可尽往女人身上瞄,如果看中某女,他就用最原始最朴素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根本就用不着象《水浒传》中西门庆对潘金莲那么费事。这哪里是什么‘体察民情’,根本就是搅乱治安嘛。

然而,还有一位皇帝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更为奇特。某朝一位皇帝想出宫去‘体察民情’但外边的社会治安状况不大好,老太后怕儿子出去不安全,就在宫门上贴出‘宫外有风险,出宫须谨慎’,这与‘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有异曲同工之妙。皇帝在宫里憋得难受,要出宫母亲又不答应,正急得团团转,此时一位太监说话了。这太监可真是高人,区区一句话能胜读万卷书。他对皇帝说:”在下有jīng制神丸一粒,请陛下在入后宫之前和无根水服下,只要在夜里闭了灯,展开丰富想象则女无丑俊皆成绝sè,请陛下试之。‘皇帝一时还模不着头脑,但想不妨试之。自此之后,这宫内有三件事令人耳目一新。其一是皇帝不再出宫,太后之心可安矣。其二是每当晚餐之后宫内则漆黑一片。其三是那位太监荣升大内总管。这回可好了,皇帝夜夜发挥想象力,什么褒姒,妲己,凡能想到的一律尽享之。不过还好,此皇的世界知识不大丰富,否则连古代世界最著名的东方美女,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女皇哈特谢普苏特公元前1505-1484和另一位阿梅诺菲斯四世的王后奈芙尔蒂蒂也纳入其中。可是这个皇帝也不过是胡思乱想而已,他不会知道这些美女究竟长什么样子。中国古代的美女画像大多是一个模样,没有个xìng,看不出她们的真实面貌。我见过一张所谓的武则天像,给我的印象是她除了须要减肥外没有特别之处,但史书上却将她将说得神乎其神,以致某位历史学家想见见她,他向zhèngfǔ提出要挖开武则天的坟墓被zhèngfǔ拒绝。我猜想或许武则天长得真的很美,但那张画像却没有反映出她的真实面貌。但是我上面提到的两位埃及美女就大不相同了,如果你到埃及的开罗考古博物馆去,那三千多年前的美女奈芙尔蒂蒂将活生生在你面前。那张无与伦比,完美无瑕的脸的唯一的遗憾是有一只眼睛因保管不善而损坏。这尊塑像所表现的我认为绝对是她本人的容貌,古埃及的雕塑家的作品是仿真的,他们的作品为了和真人一样,在眼睛镶上了玻璃,以致当考古发掘打开坟墓时有些人被吓跑,因为他们看到被埋在地下几千年的人还活着。蒂蒂的经历和她的容貌一样神奇而优美,她的地位和她的容貌一样高傲而威严。至于她那只被损坏的眼睛,反而加强了她的美感,就像希腊的维纳斯神像断掉一只手臂一样,我甚至认为那是古代雕塑家故意而为。因为这个世界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当一个事物达到完美时就会向反向转化,因此真正的美是有瑕疵的美,鲜花最美是在含苞yù放而不是盛开。不过写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和她告别了,虽然对她我还有很多话要说,但终因我们的主题是恼人的白起而不是奈芙尔蒂蒂。再见啦,奈芙尔!

当我们听说秦王对白起还提不起兴趣时大家都松了口气。看来几个问题都解决了,我想休闲一下,缓解一下情绪。连rì来的挥之不去的怪影给我的情绪带来了恶劣影响,需要离开吕府到外边去转转,散散心,将头脑清理一下。我向吕不韦提议到城外找一风景秀丽的地方去轻松一回,他称这是好主意,看来他同样被怪影所困扰。第二天,天气不错,我,吕不韦,总管和几个弟兄出发了。总管想得很周到,特地带上了酒菜由弟兄挑着。我们走到了咸阳城外,一个山坡上,有棵很大的松树下面有一天然石桌,我们停了下来。在远处可以看到整个咸阳城。眼界开阔了心情也好多了。总管在石桌上摆好酒菜,我们边吃边聊。我远远地看着咸阳城,升起缕缕炊烟显得祥和而平静。但是谁能想到,就在六十多年后,刘邦和项羽的军队攻进咸阳,焚烧咸阳宫的大火和浓烟将笼罩整个咸阳城。在我感慨万千之余,吟唱了一首诗词,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sè,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就是那首著名的被称为‘百代诗词之祖’的‘忆秦娥’。我配上河北民歌的曲调吟唱,其实中国古代的诗词大多配有曲是可以吟唱的,只不过曲调都失传了仅剩下了词。而在吕不韦他们听起来却古怪而新奇,他们静静地听着,却听不懂其中的含义,听不懂也好,听懂了倒麻烦。但是吕不韦念念不忘他的大事对其他事都提不起兴趣。他不失时机地又提起了异人称帝的事。我告诉他此事是一定要办的,但要首先清除那个yīn险的怪影,它彻底搅乱了我们的视线,否则一进吕府就如临大敌那什么事都办不了。在回吕府路上路过市场时,我遇到一个熟悉的人,他的容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的鼻子非常大,我已经猜到了他是谁,但我须要核实一下。我即对总管称:‘请大家稍等我一下,到那边去看看想给乐乐买一玩具。‘我到附近一个玩具摊上买了一个小玩具,然后指着那个‘大鼻子’问摊主,那人是不是嫪毐,摊主说,正是此人。我回过头来又看了他一眼,而他的脸正面向我这边,我才发现他的容貌和表情极其猥琐,我笑了,这是我来到这里第一次开心的笑。老实说,和秦始皇,汉武帝比起来,我更欣赏嫪毐,因为此人给中国历史加上了幽默和滑稽sè彩,从而大大弱化了历史的血腥气。虽然今后他还有乾坤大戏要唱,但目前还不能招惹他,既然任重道远,姑且先养jīng蓄锐吧!我们继续往回走。此时我想,现在无论如何还不能让嫪毐出场而是让吕不韦放手去和赵姬幽会,这样我就可集中jīng力办好白起的事。回到吕府后放松了一天,紧张情绪有所缓解。想起办白起的事最麻烦的一关已过,我感觉有点踌躇满志了。然而,第二天,我又突然感到自己其实已经陷入了绝境。这就是,将白起引渡到赵国几乎是不可能了。现在,白起成了吕不韦手中的筹码和人质,异人一rì当不上皇帝,白起就别想引渡。那么异人猴年马月才能称帝?玉说得好:”等异人称了帝,白起的事就不用办了,因为他早就老死了。”然而,更有甚者吕不韦对白起加强了防卫.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神气十足的吕不韦正在干什么,他正在屋里倒背着双手,面带微笑,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他想‘大哥是奔白起来的,只要把白起握在手里,不愁大哥不老实干活,异人称帝在望。’吕不韦满意地在屋里哼着小调。可是,突然,在嘴里哼着的小调停住了,脸上显出惊恐的神sè,他想到,如果大哥和玉将白起干掉怎么办!

于是玉发现,近来在白府内外出现很多蹊跷事。首先,在白府周围经常有可疑人员出没。第二,府内人员的希头被撤换,理由是说他‘功绩卓著,酌情升迁’说他功绩卓著听起来有点滑稽,此人除了以另类方式摔入澡堂和叫了声玉太太之外别无可言,何谈功绩卓著?希头调走后换来一个姓胡的当头儿。这胡某何许人也?粗粗一了解便知,原来他是吕不韦的酒肉朋友,一个和吕不韦穿一条裤子都嫌肥的家伙,此人把吕不韦奉若神明,他言必‘吕大人’,似乎离了‘吕大人’三个字他就说不了话。吕不韦将这么一个人安插在白府其用意好像是秃头上的虱子。这还不算,他们还在白府附近征用了一处民房,设立了办事处专门处理白府事务,其负责人就是胡某。玉发现的那些可疑人都来自那办事处。而且,吕不韦还把好端端一个yīn险狡诈的白起办成了一个娇滴滴的宠物猫,他怕白起跑了,他怕白起死了,他甚至怕白起得病,总而言之白起的衣食住行所有方面都让吕不韦牵肠挂肚。那个姓胡的经常跑到白起那里问寒问暖,关怀备至。所以,现在我想要绕过吕不韦办有关白起的任何事都不行了。这样一来,我很快感觉到自己办了件大傻事,本来是想借助吕不韦的力量引渡白起,却承诺了一笔自己根本支付不起的代价,异人称帝即使能成功也非短期能办到。而吕不韦却做了一单收入丰厚的大生意,白起对吕不韦来说只不过是堆政治垃圾而已,他竟用垃圾换了一座金山。而我的引渡计划却遥遥无期了。照此拖下去夜长梦多,必然生变。

几天后,猎鹰‘帝王’带来了赵王的亲笔信,信中大意是‘白起之事,国师之功绩甚丰,且记繁之,望早rì凯旋归朝。’这意思是说,已做了很多工作,有成绩,要防止将事情复杂化,希望早些办完事。看来他们对这里的情况非常了解,知道我弄了个烫手山芋,弃之不能,拿着又烫手。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想‘糟了!吕不韦成了引渡白起的最大障碍,一个根本绕不过去的障碍。可拖下去又拖不起,我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主意:干脆,在夜阑人静的时候,自己随身带一小包,从后门悄悄溜出去,逃之夭夭了,身后事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天大的事与老子无关了。可仔细一想,这一招也不灵,而且我往哪儿逃呢?当年商鞅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难逃出境,何况我呢?不行,这种作法不仅道义上讲不过去而且一旦抓回来后果不堪设想。尽管我搜肠刮肚也还是一筹莫展。

眼看就要天亮了,还是没有睡着,忽然,迷迷糊糊自己仿佛到了一个什么地方,有一坐大殿,门口上方有一很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冥幽地府接待处’下面还有几行小字‘来者不拒,免费服务’。我没听说过更没见过这样的接待处,而且还免费服务,哪儿有这样的好事,我决定进去瞧瞧。我推门进去,见屋里正中放着一张大桌子,桌上有笔墨文具,桌后坐一胖老头,不修边幅,看着有点邋遢。旁边还有两个保镖模样的家伙,一个牛头,一个马面。屋里还有两人是进来办事的。

胖老头问第一个人:“姓名?‘

回答:“刘三”

胖老头翻开一个本子看了看问:“阳寿未尽,何故早到?”

回答:“我他妈不过就抢了几家银行,杀了几个保安而已,妈的他们竟判了我死刑,真他妈不是东西。”

胖老头:“从右边第二门进去。”那人走了。第二人走到桌边。

胖老头问:“姓名?”

回答:“何六”

胖老头又看了看本子问::“阳寿未尽,何故提前报到?”

回答:“天下人都和我过不去,为了投靠您老人家门下,上吊自杀了。”

胖老头:“从右边第一门进去。”这回轮到我了。

没等问,我先自报了姓名。胖老头翻了一会本子却没找到我的名字。

胖老头:“你从哪儿来的?本子上没你呀!”

‘是这样,”我用手往后一指,解释道:“在那边我惹了点小麻烦,想借贵方一块宝地暂避一时,等风回运转我再”

胖老头一听就火了:“还想再回去是不是!你以为这是jì院,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来人,把他给我哄出去!”

“慢着!”我也火了,“我要到消费者协会去告你!”

“告我什么?

“告你搞虚假宣传。”

“什么虚假宣传?”

“你们外边明明写着来者不拒,怎么还敢拒客”

“我们没有收容政治难民的义务!”

“什么政治难民,我不过是遇到点小麻烦而已。”

“小麻烦,说得轻巧,有小麻烦到这儿来的吗?来人!把他给我押解出境。”

这时,我想,这是他管的地方,周围又都是他的人,和他吵起来对我没好处。俗话说‘有钱能买鬼推磨’这个方法用在此处正当其时.于是,我换了一副笑脸,说:“老头,让我们来笔交易怎么样?”。胖老头一时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我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摊到他面前,这是一块黄金。我笑着说:“如果您老肯通融的话,这是一点小意思,请笑纳。”胖老头双眼立马放光了。那两个牛头马面也赶紧凑了过来。胖老头用手轻轻抚mo着金块,嘴里赞叹着:“哇塞!没见过这么好的东西耶!”,牛头和马面咧着大嘴嚷着:“够发好几年的奖金吶!”

然后,胖老头慎重地将金块包好,放在下面的柜子里锁好后对我说:“既然你有此孝心,那我就愧领了。”我高兴地想,这招还真灵,看来金钱在yīn阳两界都好使。可那胖老头的脸突然一变说:“但你的事还是不好办。”我一听就急了:“什么?你敢吃食不下蛋!”那个牛头不知什么时候迂回到了我的后面,他猛地推了我一把,然后叫着:“你敢把我们伟大的阎王爷比作母鸡,你好大胆!”胖老头也被激怒了,他抓起墨盒向我砸过来,我一闪身,那墨盒带墨汁一点没糟蹋全拍到牛头的脸上,那张本来就丑陋的脸一下子又变成了花脸。我也发火了,收了钱不办事,还要打人,我上去一把揪住胖老头往外一拉,办公桌被撞翻,猝不及防的胖老头被我猛的一拉,扑倒在地,我乘机骑上去举手就打。那牛头见主子吃了亏,举起棍子对着我的头狠狠砸了下来,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举棍往下砸的时候,下面的政治形势起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那胖老头为官多年,一向作威作福,哪吃过这样的亏,靠着体重优势,一个鲤鱼打挺,翻身将我压在下面,正要逞威,突然那条棍子又准又狠地啪的一声砸在胖老头的头上,他疼的大叫一声昏了过去。这也就是阎王爷,换了别人那脑袋早就砸烂了,可他不能死,他死了往哪儿去呀?。我推开死猪一样的胖老头,站了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这牛头马面一看,那爬起来的不是主子,而是我,才知闯了大祸。他们恼羞成怒,扑上来抓住我就往里拉,非要把我打进十八层地狱不可。这时胖老头突然醒了,他大喊:“别往里拉!把他扔出去!”后嘟囔了一句:“想混进去,没那么容易”然后又舒舒服服昏了过去。原来这家伙的大脑是可控的,要昏则昏,要醒则醒。难怪他当官多年,地位稳固,原来他深通为官之道,该抖机灵时则抖机灵,该装傻时则装傻。再说这牛头马面终于醒过味儿来,他们把我拖出门外又猛推了一把,我的身体顿时失去了平衡,摔倒在地上。当我睁开眼时,天已大亮,南柯一梦已过去,但现实依然不妙。我牢sāo满月复地嘟囔着‘连下地狱的权利都被剥夺了,还有什么出路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黔驴技穷!’看来,眼下只能先敷衍吕不韦,再慢慢想办法摆月兑困境。

可正当我七上八下,手足无措的时候,白起却正养尊处优。对白起而言,目前的形势是大好,不是小好。不知何时那个吕不韦突然对他关心起来,提高了伙食标准,还经常派人问寒问暖。这个吕不韦对他而言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毫不相干,现竟对他如此殷勤,白起只能感叹:“政治之事难测!”不过,近来他的心情却好不起来。过去,每当他合上眼睛,就浮现出众多的长平屠俘时,那些被害战俘的无助绝望的眼睛。可近来却发生了令他吃惊的变化。现在只要一闭上眼,就有一双令他丧胆的眼睛盯着他,这是一双杀气逼人,凶光如电的眼睛,迫使他由凶悍无比的猎人变成了猎物。

这天,在晚饭后,白起在院子里散步,他想:“近来的怪事越来越多了,先是来了两个女人,说是什么‘钦派’。后来又将希头调走换了一个胡头,而这胡某对自己好得可疑。”白起想着想着,越想越觉不对劲儿。昨天,在院子里他见到在玉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种特别的眼神,但很快就被玉掩饰过去了。不过这没逃过白起的眼睛。他在玉的眼睛里看到了深仇大恨。白起想:“我和她有什么深仇大恨呢?而她为什么还要掩饰呢?”很显然,这里大有文章。白起想,他们都来自赵国,玉有一个女儿,可她从不提起她的丈夫,一个年轻女人由赵国千里迢迢来到秦国守活寡,说明其丈夫已不在人世,很可能就死在长平,这是她对自己怀有深仇大恨的唯一合理解释,还能有其他解释吗?想到这里,白起倒吸了一口凉气,可既然这样,她完全可以有机会动手,但她为什么迟迟不动呢?显然,她们在等着什么,她们的时机尚不成熟,她们有着不同寻常的目的。而这个玉的年龄和地位不足以承担如此大的责任,她的后台一定是那个赵国的国师,这说明他们的行动是受赵国朝廷的支使。很快从吕不韦那里传来的消息证实了他的推测。他想:“我白起岂肯坐以待毙,在长平已杀了那么多人,再多几个又有何妨。在他们认为时机成熟之前,立即干掉他们,刻不容缓。”长平之战的屠刀再次举起,白起要先动手了。

连rì来的坏心情得不到缓解,我决定出去转转,在城里逛了一圈,在一小饭铺喝了点酒,心情好了些。在吕府的外边有一段路平时很少有人,但今天却有一个人靠墙站在那里,手里拿一禅杖,是个和尚,远看他闭着眼睛似乎在打盹,上身露出半个肩膀,全身皮肤乌黑发亮,象涂了一层黑漆,但胡须却是雪白的,身体上下骨瘦如柴,一根根的肋骨历历在目。在我看来,他整个象一个印度的瑜伽大师。他就站在我回吕府的必经之路上,我的下意识马上感到他就是为我而来的。当我走过他时,他眼睛不睁,嘴却说话了:“先生请留步,贫僧有话要说。”我站住了问:“圣僧有何见教?”

他口中念念有词:“赫赫洋洋,rì出东方,天地玄皇,宇宙洪荒,天下之事,乃天意也,且已成过去,又与先生无关,何苦横跨千山万水来此经受劳苦,清算陈年旧账?贫僧在此好意相劝,望先生早rì回归故里,享受天伦之乐,岂不快哉!”

我:“圣僧之意,老夫不敢苟同。人xìng本善才是天意,然而绵绵青史间战乱频发,世人横遭屠戮,乃jiān人所为,而非天意也,jiān人不除则天下永无宁rì。歼除jiān人可起震慑之效,防止jiān人再售其jiān而历史绝无‘既往不咎和下不为例’之意。

他:“既然如此,贫僧无话可说了,但如果先生一意孤行则在百rì之后必有血光之灾。”

我:“那老夫就就愧领了,敢问圣僧来自何处,受何人之托?”

他:“天机不可泄露,贫僧告辞了,请国师好自为之吧!”说完飘然而去。

他走了,我看着他的远去的背影,苦笑了一下,心想我自以为办事诡秘,可人家什么都知道了。这和尚所谓的‘陈年旧账’不就是指长平之战吗!这么说这和尚的后台是白起?这不可能,白起是怎么知道的?他对外联系很少,而且吕不韦对他严密监控,另外今天是一种jǐng告,这是‘先礼后兵,’白起没这么仁慈。在我到号称‘虎狼之国’的秦国之前,以为秦国是密布杀机处处陷阱的地方,可这里竟然还有人讲‘先礼后兵’真不可理解,后来我想通了,不可低估他们的智能,他们应当想到我的背后是吕不韦,吕的背后是朝廷,一旦动起手来胜负没有把握,吓退对方是才上策。另外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异人的二十几个兄弟中有人采取了行动,毫无疑问他们都想当皇帝,他们都有各自的拥护者和智囊团,他们绝不会坐视异人独大,他们很了解吕不韦的活动,知道我在其中的作用,赶走我等于剪除了吕不韦的羽翼,这种可能xìng最大。可他们是怎么知道我和吕不韦的交易呢?我和他谈论异人称帝只有两次,一次在咸阳城外,那次没别人在场,另一次是晚上在吕府内,也没有别人在场,除非窗外有人?这使我又想起了那古怪的影子。在我思索之中,突然想起,那怪影在跳出高墙时,必然脚**蹬地,瞬间的力量可能超过体重的几倍,那里是土地虽然很硬但一定留下了脚印。上次我没有看到脚印是因为光线照shè角度不合适。现在是上午,阳光很强烈,我决定再去看看。到了那里,我蹲,从侧面仔细看,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赶紧将吕不韦也叫来看看,他蹲下一看立刻吃惊地站了起来。原来地上重重叠叠的尽是小脚印,那脚甚至比乐乐的脚还要小。吕不韦吓得结结巴巴地说:“看来它是常来常往,象走亲戚一样,取我的首级如囊中取物,这还得了!”我也有些激动地说:“没错。”吕不韦睁着两只惊恐的眼睛四处张望着说:“那怎么办?”我故作镇静地说:“现在是白天它不会来的,看来它只搞侦察不干脏活儿,否则我们早没命了!”吕不韦说:“立即除掉它,要快!”我说:“它既然不杀人,何故要除掉它呢,应抓活的,或许还有用。可倒哪儿去找它呢?”吕不韦说:“对呀,到哪儿去找?”

几天来,我一直搜肠刮肚地思索寻找怪影的方法,但毫无结果。和尚发出的jǐng告表明下一步就要动真的了,而我还没弄清真正敌人是谁,威胁来自何方。但令我想不到的是,首先遭到伏击的不是我而是吕不韦。他每rì回府都有固定时间和路线,这给伏击提供了条件。就在晚上,吕不韦回府的路上,他的马车跑得很快,后有六名护卫骑马跟在车后。当马车驶近一个拐弯处时,吕不韦突然听到一种古怪的丝丝的哨声,马车刚拐过弯,马车夫猛然发现路zhōngyāng有一很大的障碍物象一个张牙舞爪的怪兽,马被吓得惊跳起来,车随即翻倒在路边,吕不韦被摔了出来,同时响起了不祥的啪啪声,随车的护卫都是行家,他们知道这是什么声音,他们急速地趴到吕不韦的身上,紧紧地护住他,丝丝的哨声再次响起,周围渐渐趋于平静。事后,吕不韦毫发无损,但他的三名贴身护卫中毒箭身亡。而这三名护卫是跟随吕不韦多年最受信任的保镖,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吕不韦,吕不韦跺脚大哭,发誓要报仇雪恨,但找谁报仇呢?他们选择的伏击地点很巧妙,在路边有一堵高墙,他们都躲在高墙的后面而且都带有面具,第一声哨协同进攻,第二声哨协同撤退。忙乱之中连他们的身影都没看到。唯一留下的东西就是那三只毒箭,而且三只箭要了三条命,击中要害,首发命中,真是又准又狠。

我对吕不韦说:“贤弟能虎口月兑险,可谓福大命大,可庆可贺,请派人去将箭头小心从遗体上取下,我来仔细看看。”不一会儿,一只带血的箭摆在我面前,我用夹子将其夹起,仔细地看着,上面有粗糙的倒刺,shè进肉里要拔出是很难的,奇怪的是头上有一很小的坑,这是什么意思呢?后来我发现其中有些粉末,这时我才明白,那里面是毒药粉,上面用江米纸封住,平时在干燥处保存毒药不会泻出,一旦见血,江米纸会溶化,毒药就会起作用。然而,最奇特的是它的制作材料。史学界有时是这样划分时代的,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当时的秦国尚处于青铜时代,故他们的兵器都用青铜制造,发出兰绿sè的光,而这只箭头是发灰白sè的金属,这是铁呀!它只在生产力发达的楚国才有。

我抬起头看着吕不韦说:“我想我们遇到大麻烦了,而且我也收到了相关jǐng告,我们的对手非同一般。咸阳城内有楚国人吗?因为制箭的材料只有楚国才有。”吕不韦思索了一下说:”有两个楚国的官员长住咸阳,但他们年事已高,身体肥胖多病,怕是干不了这活儿。”我默默无语。突然,那个很久没发言的总管站了起来,他说:“近来,有个从楚国来的杂技团在咸阳演出,各各吞火吞剑,舞枪弄棒,很受欢迎,小有名气,他们大概有四个人,都是青壮年,只有那个老板年龄较大约五十岁,艺名叫‘飞天蜈蚣’”。我说:“他们有作案条件和作案时间,但不能就此认为就是他们所为。他们演出需要观众,我们只要扮作观众就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看看再说。不过近来贤弟先不要出去,最好让他们误以为你已死了。”可是吕不韦呆坐在那里,一声不吭,他正打着自己的主意。他想:“没错,就是那几个楚国佬儿干的,他们还会再来的,不干掉他们我命迟早休矣。”第二天,他说宫里有急事招他,我想准又是那个赵姬,不好阻拦,叮嘱他多带护卫并叫上凤女士同去,要他一定多加小心。

神清气爽的飞天蜈蚣现正踌躇满志地坐在桌边,桌上放满了山珍海味,三个徒弟竭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大徒弟说:“师父之功虽神农大禹不可比也。”二徒弟说:“大哥之言差矣,那神农不过是种地的一个山野村夫,那大禹不过是一挖河的泥腿子而已,而师父则如rì中天他们怎能和师父同rì而语?”再看那三徒弟,本来就文盲老粗一个,好话都让老大老二说到头了,什么都不说对师父大不敬,说错了更大不敬,他搜肠刮肚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词了,只好伸出大拇指‘此地无声胜有声’了。杂耍世家出身的飞天蜈蚣想:“都说秦国不好混,可我才到咸阳几天,就揽下一笔大生意,雇主来历不凡,出手大方。这预付一半的定金就足够我等四人下半生吃喝不愁了。等我拿到全部佣金就回楚国老家,金盆洗手不干了。可那雇主迟迟不将另一半佣金送来,这明摆着要确认人真死了才肯送钱,多此一举,我飞天蜈蚣何时干活失过手。”这飞天蜈蚣办事严谨,心狠手辣,干这种脏活儿已不止一次,的确从未失过手,可他忘了一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杀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是无权无势的等闲之辈。他自以为行动诡秘,他们行动时头带面具,口里含枚[嘴里含一根特制的小棍,防止发出声音].这就是说谁也无法知道他们的真实面目。但是报复很快就来了。正当飞天蜈蚣得意之时,他突然感到身后袭来一股刺骨的冷风,从他的武功看他本可以躲过这一劫。但今天情况有些不同,首先他太自信,他认为没人会找到他,第二今天喝酒过量使他反应迟钝。屋里的柜子上趴着的大花猫,突然跳到地上,它拱着身体,竖起全身的毛,凄厉地叫着,动物比人更敏感,它知道大难临头了,它被人猛踢一脚,它在空中翻滚着号叫着撞破窗户摔到窗外。这时飞天蜈蚣回头一看,见一人非男非女,但双眼凶光如电,杀气逼人。这时的飞天蜈蚣张开嘴还想说些什么,但来人根本不想听他说话。

第二天,当邻居看见那只花猫嘴里冒着血沫死在窗下时,大为吃惊,他见窗上有个窟窿,就伸进头去看,马上吓得连滚代爬地去报官,衙役立刻来了。他见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四具无头尸体,屋里东西都被翻弄过,所有财物被洗劫一空。衙役立即认定这是图财害命。

此时的吕不韦正在死去的三个护卫坟前伏地大哭,坟前整齐排放着飞天蜈蚣等四人的首级。我想这正是吕不韦从一个小商贩成为富可敌国的政治大亨的根本原因。他对他认为可信和可用的人即肯付出金钱也肯付出感情。在这世界上凡成大事者无不如此。而那些残暴寡恩的人则成不了大气候,因为没人为他真心出力卖命。在来此之前,吕不韦将从飞天蜈蚣处搜出的东西摆在我面前,有和从护卫身上取下的铁箭同样的箭,还有一个形状古怪的哨,它发出的丝丝声正是吕不韦遭袭时所听到的。我抬起头看着吕不韦说:“人没有杀错,但时机不对,他们仅仅是雇佣军,但关键是雇主。只有飞天蜈蚣知道谁是雇主。如果我们找到雇主,就知道谁是真正敌人,这样我们不仅可以防御还可以‘先下手为强’现在飞天蜈蚣死了,无法找到真正敌人,这就成了‘狗咬刺猬无从下嘴’。”吕不韦呆呆地看着我,一声不吭。近来有一个现象令我感到非常不安,那就是自我遇到了那个和尚后就麻烦不断。旧的麻烦还没摆平,新的麻烦又来了。我从赵国带来的四个兄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青人,他们整天被关在吕府非常孤独和枯燥,我心里很不忍,就想放他们出去玩一天,给了他们足够的钱,并叮嘱他们要在人多的地方,不要离开咸阳城,他们高兴地去了,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晚上已很晚了还没见人影,我急了。但吕不韦却笑着说:“你圈了人家那么多rì子,好容易出去一天,兜里又有钱,还不到‘下处’去看看,你深更半夜地即便找到了他们,还不是‘老公公背儿媳妇,费事不讨好’。我只好作罢,但在第二天晚上他们仍未回来,吕不韦也感到情况不妙了。发动了所有人出去打听和寻找均无结果。我决定亲自外出走访一下,为防万一我带上了胡子,和玉的小女儿乐乐。因为没有人会注意一个带小孩的老头。

我和乐乐漫游在城里,专找人少的地方,因为武斗和凶杀一般很少发生在人多的地方。不过我很快发现我穿的衣服太不协调,应当换一身本地百姓长穿的衣服。我边想边走,突然听到有呼救的声音,我拉着乐乐朝声音走去。原来有个歹徒劫持了一个妇女,拖到一堵墙后面正要施暴,他忽然看到那边墙头上露出一个人头,是个有胡子的老头,旁边又露出一个人头,是个小女孩,他们先是左右张望了一下,然后那个长胡子老头朝他笑笑,向他招招手。歹徒恼羞成怒,他想:“敢坏我的美事,宰了他!”他拔出刀向墙后的老头冲了过去。那个妇女想逃跑,可受过度惊吓抖动不止的腿不听使唤,过了一会他看见一个老头带一小女孩向远处走去,但那歹徒到哪儿去了呢?不久妇女恢复了平静,她往回走过那堵墙后面时才看到那歹徒光着身子正趴在地上哼哼。原来,怒气冲冲的歹徒提着刀冲到老头面前时,才发现老头正拿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对着他,歹徒只好丢下刀,而老头的脸上笑容依旧并客气地用商量口气说:“可否借兄弟衣服一用?”刀被架在脖子上的歹徒哪儿还有什么选择,乖乖地将衣服月兑下,当月兑得只剩下一条内容裤时,他犹疑了一下,老头马上关切地说:“光着身子总不是事儿呀,内裤就留下吧,不过你得转过身去。”歹徒听话地转过去,老头将剑插回拐杖,用拐杖头向歹徒的后脑打了一下,失去知觉的歹徒摔倒在地上。老头从容地穿上歹徒的外衣,看了一眼地上的一堆肮脏内衣,他先皱皱眉头,然后猛的一脚将内衣踢得远远的。

我拉着乐乐走了,乐乐回头远远地看着趴在地上的歹徒哧哧地笑着。“开头不错,”我高兴地想,“这么快就搞到一套衣服,可乐乐这套衣服显然太华丽,不协调,翻过来穿就好了,”于是我和他商量,但乐乐是个爱美的孩子,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反穿衣服,我反复说服可还是不行,只好谈谈条件了。经过艰苦协商他终于同意反穿衣服,但我得给他买十套玩具和若干美食并吃饱为止。我们走街串巷,我最想找的是老太太,他们喜爱互相闲谈,周围有什么新鲜事他们往往都知道。这时,我远远看见一个老太太正在井边打水,我赶紧过去,说:“大姐,孩子渴了能给点儿水喝吗?”老太太一看,是个带小孩的老头,忙说:“喝吧,喝吧,看你们就不像本地人,是来探亲的吧?”。我说:“不是,我们是来找人的,我的两个儿子和他们的两个朋友来咸阳办事,可很多天过去了,他们音信皆无,他们的母亲急病了,我只好带着孙女来找他们,”说着,我从怀里掏出一块布,那上面有我给四人画的像,给老太太看,他看了看,摇摇头说:“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我们只好告辞了,老太太看着我们离去,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可怜那孩子,早早就没了爹”。就这样,我们走了不少地方,问了不少老太太均无结果,只好先回去。第二天,我决定改变方式,专找人多的地方问。我想这些年青人好容易放松一天,手上又有些钱,一定先到热闹的地方去,吃吃饭,喝喝酒,看看杂耍,那里一定有人见过他们。于是我们到了市场,给乐乐买了些小吃和玩具,他边吃边玩,我和卖货的老板攀谈查问人的下落。到了午餐时间,我们进了一家饭馆,这是一家较为高档的餐厅。俗话说‘客大压店,店大压客’,那个老板见我们的服装不太。似乎不大高兴,当他看到我手中的‘硬通货’时眼睛立刻放了光。他拿出了最有特sè的饭菜,我边吃边和他聊了起来,当我取出画像时,他看了看,若有所思地说:“他们似乎来过这里,和他们同桌吃饭的还有一个人带一男孩子,看来他们认识,还互相敬酒。”听了这话我非常惊奇,我还从未听说过这哥儿四个在咸阳有什么朋友和什么亲戚。我忙问他那个带孩子的人长什么样子。他想了想后说:“一个文弱书生,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那孩子有些奇怪,看身段只有四岁左右,皮肤黑里透红,说话却象成年人。”我仔细地听着,然后问:“他们有名字吗?”老板说:“我听到那个人叫孩子的名字是‘汪良’有时又称他为‘剑圣’”。在这里如果我听到他们称这个孩子是秦始皇我都不会感到奇怪,但听得‘汪良’两个字却让我大吃了一惊。那么,‘汪良’这个普通得甚至有些俗气的名字为什么令我如此惊心动魄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历史的诅咒最新章节 | 历史的诅咒全文阅读 | 历史的诅咒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