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严先生样样jīng通了?”叶培风问道,“可以这么说,不过,严师最出名的还是他的道法。”看来,宁昭心目中对严然的地位已经提到尊师的地位。“道?!”叶培风不解,他所知道的道,无非是炼丹修仙的那些牛鼻子老道而已,他想不通作为天下敬仰的一代君子,会痴迷那种不切实际的东西。宁昭当然不晓得叶培风想的是什么,继续说:“是的,就是严先生的道,‘人生之途,犹如行道,月有yīn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如果悟道,则可化险为夷,处变不惊。”听这些怎么感觉有点熟悉呢?叶培风细细思索起来,恍然大悟,原来这与《周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啊,看来严然的的道,不是什么修仙长生之道,而是真正的为人处世之道。想到这里,叶培风心里敞亮了许多,那些至理名言,不说别的,光是课本上就已经记住了许多。
这就是叶培风最大的优势了,两世为人,知道的,自然比别人多一点。以前总是对那些饶舌的文言文头疼,但现在却是他最大的法宝。既然如此,那么自己就直接将心思打在严然身上好了,叶培风打定主意。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解决了一个麻烦,叶培风难得惬意下来,百无聊赖看着周围猴急的人们。
“南宫兄弟,不知道你看上了哪个?”叶培风饶有兴趣问道。难为情的挠了挠后脑勺,南宫长万瞅了一眼站台上的高大老人:“愚兄不才,正想拜在宇文老将军门下。”“果然如此”叶培风笑了笑,场中若说武道兵战最有说话权的,无人能出宇文同德之右,作为习武之人,强者为尊早已深深印在心里,所以对于南宫长万选中宇文同德并不奇怪。“宁贤弟呢?可是场zhōngyāng的‘铁笔书生’宋清宋夫子?”一直看宁昭文文弱弱的,所以叶培风断定宁昭会选择擅于舞文弄墨的大家夫子,不过,这次可算失算了。宁昭目含炽热,看向远处最角落的一人,不假思索的说:“不是宋夫子,是那位先生。”叶培风顺着目光看去,只见那人四肢奇短,偃口塌鼻,眼睛一大一小,可以说丑陋至极,这还不算,总感觉看起来有点奇怪的叶培风发现此人居然没有耳朵,若是有“天下第一丑”这个名号,颁给此人倒是不为过。叶培风迟疑地说:“宁兄弟,我有点没看清,再说一遍我仔细找找。”就算怎么说叶培风也不敢相信眼前帅气近乎妖孽的宁昭会选择那个丑陋老汉,他宁可相信是自己看错了方向。似是见怪不怪,宁昭一声苦笑:“叶兄没有看错,正是此人。世人皆笑其丑陋不堪,哪知他的雄才大略。”仿佛是被那孤寡老汉的为世人所不容而感染,宁昭语气多了一分沧桑。一旁默不作声的南宫长万言简意赅的说道:“他的名字,叫做孙岳。”说到这里,叶培风还是无法起什么心思,不过接下来一句话,让他为之动容——“虽然就算我也不知道他的多少事迹,但是四君子对其都尊称为—‘兵圣’”南宫长万一脸酷酷的说道。
兵圣!叶培风心脏剧烈跳动一声,他那个时代,兵圣只有一个,但就只此一人,却能够搅动天下之势,可见其能耐。目光重新审视了一下座椅上的微微打鼾的老头,叶培风只觉得一脑门冷汗,别的不说,只要能被称得上“兵法大家”的人,天地间都寥寥无几,但是,能够被冠上“兵圣”之名,如若是他想,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绝非虚言!可是,如此雄才伟略之人,怎么会在这个太平角落无所作为呢?莫非是浪得虚名之徒?叶培风问道:“宁贤弟,为何孙夫子现今如此落魄?”听到叶培风的话,宁昭也是一脸愤懑:“孙夫子年轻时jīng通兵法,阵法,就连内政都略懂一二,曾经帮助一小国君主抵御十倍敌军,不损一兵一卒一箭一矢完胜对方,使得敌寇不敢再动兵戈。四境之内,闻孙岳之名四荒而逃,只因孙岳,保得那小国一年之内无人敢犯。不过那小国主公昏庸无能,不仅因孙夫子相貌丑陋而不重用孙夫子,还听信小人谗言,栽赃孙岳以谋反通敌,可笑那昏君,被敌国用了反间计还不知晓。孙岳先生全家被抄斩,而孙先生被高人(其实就是洛程)所搭救,下落不明,据说已经心灰意冷,决心不再出世,只专心致力于写书著作,将其毕生用兵之法流传下去。而在下此行目的,就是能够学的孙先生用兵之道,只可惜,宋先生收徒极严,不知道是否能够入得他老人家法眼。”
听完宋岳的生平,虽说对孙岳能够无损胜敌有点不信,但是只通过能够与强敌一较高下而不落下风,叶培风就能窥一管而知全豹,当年的孙岳,确实是天下奇才。不过对于这种不尽人意的结局,叶培风也是心下哀叹,想起了当年孙膑,差不多也就是这般不幸,难道,这些有着大智慧的人真的天地不容吗?长长叹了口气,苦涩的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啊!”
远处,严然耳朵微动,眼光不经意瞥过打盹的孙岳,也是心生惋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孩子年纪不大,却懂得如此至理,真是难得。也罢,我严然能够从一个后生晚辈身上听到道,就帮他一个忙。”缓缓起身,轻轻理了一下长袍,径直走向角落,走向“兵圣”孙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