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业了。我每天躺在家里看虹影的《饥饿的女儿》,这是虹影的自传体小说,描写的是生活在重庆南岸的一家人的生活。不知怎么我就想去探寻小说里提及的那些地方,于是,我说服父母,坐上了去往重庆的火车。
第一天和第二天的旅行让我饱尝一个人旅行的无拘无束和那种说不出的美妙的感觉。我向宾馆前台的服务员咨询重庆南岸的情况,服务员觉得很陌生,但她跟我说了一路去往南岸的公交车。
我坐上公交车,打开地图寻找南岸的踪影。我看到南岸离我所住的这个宾馆的确很远,怪不得连服务员都觉得陌生。公交车渐渐使出市区,不断的有人下车,也会有一些背着背篓上车的当地的村民。车子向着大山的方向疾驰着,车上的乘客也越来越少,我心里开始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坦白说我有一点怕,如果此时,车上上来劫匪或是什么人要对我怎么样,我觉得我没有丝毫还击之力,因为我是那么柔弱,而这里对我来说又是那么陌生。我想过要不要中途下车,但最终,我没有。
车子驶入南岸汽车站时,我随着其他乘客下了车。眼前的景况既让我欣喜又让我觉得有些许的失望。虹影在小说里描写的是很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家人的事,让我觉得南岸是个非常神秘的地方,而眼前看到的这一切似乎与神秘没有任何联系,不够繁华的街道显得有些凌乱和嘈杂。不管怎么样,我来到了这里,我见证了作家笔下的那个城市的发展,也算是完成了我此次重庆之行的使命。
我在南岸随便坐了一路公交车,来到朝天门码头。朝天门码头是《饥饿的女儿》中另一处经常提到的景点。真实的朝天门码头除了壮观之外也多了几分凌乱与嘈杂,因为码头上的人实在太多,加之天气炎热,让人直觉得心烦,无心观景。
去巴山也是极偶然的机会。我在站牌上找我感兴趣的地方,看到有巴山站,我就毫不犹豫的坐车去了。车子越走,窗外的人烟越稀少,车里的人也越来越少,到最后就剩下包括我在内的三四个人,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既然是探寻怎么能不冒险呢,我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憋着一股劲坐到了巴山站。可是这里是我要去的巴山夜雨时的巴山吗,似乎一点都不搭调。李商隐的那首《夜雨寄北》广为流传: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我是想追寻诗中的情境,可是这里,离大巴山似乎依然很远,诗人当时所处的大巴山应该是与秦岭交界的地方,那自然会离市区非常遥远,而这里显然没到那种感觉。又一次探寻失败。
第三天,我去了渣滓洞和歌乐山公园。渣滓洞就不必说了,没去过的人也早已在电视镜头里看过无数遍,只是现实中的景点又多了人满为患的感觉。歌乐山公园应该不是枪毙人的那个歌乐山,这里是此次重庆之行唯一没有让我有遗憾的地方。交了10元门票后就开始上山。这里绿树成荫,阴凉潮湿,但却行人极少。我一个人走了三分之一路程时,发现上山的路只有我一人在走,我开始害怕起来。我慢下脚步,边走边竖着耳朵听四周的动静。当看到一对情侣跟在我后面上山时,我心里有了安慰。一路上他们时而说着绵绵情话,时而又嬉笑怒骂,我不想离他们太近,太近了我尴尬,他们也会尴尬,可是又不能太远,因为这郁郁葱葱的山岭里似乎只有我们三人,我真怕从哪个方向窜出一个恶棍来。因此,一路上,我把握着距离。下山的路,我几乎是跑着下来的。
晚上安全回到宾馆,不禁让我感叹,为什么美的景点会发生两极分化呢,有的景点因为人满为患变得没有镜头前那么美了,而有的景点确实很美,但因为人烟稀少又会让人望而却步。为什么不能中和一下呢,其实我们各地的旅游部门可以思考一下哦!